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俞敏洪口述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3-30 17: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8:3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为中国图书界第一部由俞敏洪口述的作品,书稿内容全由俞敏洪自述而成,真实地反映了俞敏洪所走过的五十年人生风雨路程。在书中,俞敏洪以一贯的幽默语言,娓娓讲述了自己的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2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9-20 03:07:45 | 只看该作者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是一本读来精彩,让人感慨众多、回味无穷的优秀口述传记。书中有着俞敏洪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叙事生动幽默,大情大义自在其间,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
      
      俞敏洪沿着时间印迹,一路娓娓而谈,从一个三度冲击高考榜单的执拗少年,到北大的边缘学生,再到一个被学校处分毅然离职的落魄知识分子,在经历无数艰辛痛苦后成为世人瞩目的成功企业家,这中间有太多值得回味的故事、有太多值得提炼的生命感悟、还有那么多精彩的为人处事智慧,以及与“新东方”生死与共的不解情缘,让人下笔千言不忍舍其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9-19 14:31:19 | 只看该作者
      不安于平庸的工作,在自己所处的时代知道自己应该抓住什么机遇,知道为了这个机遇应该付出什么,知道怎样付出以及知道在努力的同时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品质。俞敏洪老师没有亿万富翁的架子,整本书如同面对面地谈心,平淡的语言却刻骨铭心的深刻。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9-18 08:34:07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只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史口述,但是被你赋予了新的定义。
      老俞,你的偶像。
      标题我很喜欢,人生来当受苦难,没错。
      但不知能否苦尽甘来。
      所以当你祝我幸福之时,我只能说,在没有你的这个世界里,我尽力而为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17 12:31:11 | 只看该作者
      图书馆借的书,考研前收藏的。
      其实对活跃着的创业者没有真正了解过。总还是比较相信盖棺定论这种方式。
      在回家的动车上看了大半本,本来就是比较轻松的一本书,最适合消磨时间了。
      回家第二天一起床,还是像考完研每天想的一样,今天要干什么?想着想着也没有头绪,干脆就拿出边上的这本书读完了。
      看完只想起了一代宗师里面的一句话,一切都是时势使然。当然也不全是,但机遇或者马云常说的运气真的占很大一部分。
      担任,老愈自己口中说的,那些村里孩子的特质也帮了他很多。看到他描述自己被抢劫差点没了性命那段,真的被这群热爱生命为梦想努力的人感动。
      他说每个人都有等价的痛苦,这一点再同意不过了。而心里的那个理想,应该是化解这一痛苦的唯一途径吧。
      考完研,知道结果肯定不理想。我似乎还没有正视它的勇气。也似乎,就这么丢了梦想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7 04:04:1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从印刷制版的质量,到阅读时的纸张手感,再到书页开本的选择,我都不是十分喜欢,但因为这本书的内容,我买了,其实我看过王利芬女士采访俞敏洪的这个视频,所以更希望能把书拿到手里,好好地读细细地品。玉米糊是我比较喜爱崇拜的人,经历了很多,拥有了很多,现在看破了很多,放下了很多。希望大家在老俞的讲述中,了解他的成长历程,学习他的人生智慧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5 13:39:09 | 只看该作者
      之前在优米网上看了老俞的这段采访视频,而且是看了三遍以上,他那种平实的语气让我瞬间消除了我与他之间的距离感。那天,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之后,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本。
      其实,人生就是要打破常规才有可能成功,而在这条成功的道路上,将会充满各种让我们痛苦的荆棘。老俞的口述让迷迷糊糊的我看到了自己的路,正如她给我带来的变化,老俞也让我的内心产生了的巨大的改变。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1 01:03:26 | 只看该作者
      俞敏洪从一个农村的孩子,经过3年才考上北大,是村里人人羡慕的结果,但这也是让他感受到与他人天地之别的差距开始。宿舍的同学在看《第三帝国的兴亡》,当初靠着死记硬背考上北大的他就问:“在北大还要看这样的书么?”得到的是同学无声的蔑视。这揭开了俞敏洪读万卷书的开始,进北大之前,他从没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更不知道黑格尔、康德,《资治通鉴》《孙子兵法》这样更不用提。然后就是这样的一个农村来的孩子,5天时间每天10个小时背完了《离骚》,一天读两本书的进度,一年看完了600多本书。当他看完了三遍《第三帝国的兴亡》,想要和同学去聊聊书中的内容,然而那位同学早已经忘记了。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因为一件生活中一两句话的小事,而付出这么多的时间、精力默默的改变?就像王宝强不甘心一辈子当农民,七八岁就要让爸妈送去少林寺学武,只因为看了《少林寺》有了想拍电影的念头。他们一点点的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这是循序渐渐潜移默化的,不可能一两次就一下子可以扭转的,我想这是上天在考验一个人是不是一时冲动才有的想法。扛得起多少挫折,就经得起多少荣耀。在不知道结果之前持之以恒的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推动这一切的无形力量,很神奇,不是么?
      
            也许现在的生活让你并不满意,现在的工作毫无乐趣。然而这正像俞敏洪考上大学之前每天死记硬背单词、语法,才得到了进入北大的机会,才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们总是高估自己10年后做的事,而忽略一年内要做的事。初中学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古人看的很是透彻,只有当逼入绝境,才有求生求上进的欲望,正像心理学讲的,人遇到危险的状态顺序,先冻结,再逃跑,最后才是抵抗。人人都是喜欢舒适的状态,一个人还没有危机感的时候,是因为还没经历过痛不欲生生不如死,这种感觉是无法仅听他人讲从前经历就能感同身受到的。书中讲到一个故事,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另一种就是蜗牛,从最底下爬到最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我认为,蜗牛看到的会比雄鹰更多,至少蜗牛自己也会这么认为。
      
             当然,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方向很重要,知道自己缺少什么,现在的每一天是为了什么。这不需要有一个很伟大的梦想,哪怕只是一种不想当农民,不想延续上一辈生活的想法,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有时还未被挖掘(冻结状态),或是因为害怕做不到(逃跑状态),或者被现实挡住了视线,便麻醉自己,让自己觉得没有这样的想法,或是这样的想法很可笑。
      
             活在当下,积极进取。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7-30 17:07:04 | 只看该作者
      俞敏洪说,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们,能在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中年的时候达到不惑,最后了还能尽一些该有的社会责任。
      纵观老俞的成就,还是有很多特质的:
      1. 自我的坚持和努力,这个在他三次高考和后续一路走来的不断努力都有体现,但是我想这只是两个表像,他有这样的习惯,连思维都是这样的,所以有和没有这些特质,决定了每件小事的不同走向。
      2. 北大的熏陶,尤其是休学一年时间带来的阅读提高。
      3. 北大的牌子
      4. 他做的事业跟他的特长相关,他的特长是词汇和教学,当然这也是他的兴趣和爱好所在。
      5. 他是农村人,他好真诚地与人打交道,关于这个的心理原因,个人觉得是农村人的一贯处事方式和自卑的双重效应的结合。
      
      老俞说他的成功不可以复制,但是我想他还是不完全同意的,他说他要办私立学校,希望更多的农村孩子受到开眼界的真正的教育,我想他还是觉得有了这些,一个人就能去攀成功的路,退而来说,或谓成功本来也非单单是所谓的事业有成,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而且提高自己,在路上就谓之成功。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7-29 07:54:03 | 只看该作者
      淘宝卖书打折扣,一股脑买了一堆书,看着一本本的书不知从何读起的纠结感和恨不能一口气全看完的豪迈感最终让我选择了《在痛苦的世界尽力而为》(这个书名有点长,后面简称《尽力而为》好了)。
      为什么选择《尽力而为》呢?一是俞敏洪的故事基本知道,是正能量,积极向上;二是口述版,好读,俗话说先易后难,赶快看完急着看下本呢;三是……,貌似是刚看完《中国合伙人》,还想砸吧砸吧味。
      总体评价:比较真实的内容,详细介绍了俞敏洪成长创业上市的过程,更多是心路历程的分享,有部分内容还是让人有收获的,适合职场新人看,推荐指数三星半(半星符号打不出来就省略了)。
      俞敏洪老师(货真价实的老师),最著名的语录是:
      我们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像草一样活着
      你尽管活着
      每年还在成长
      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阳光
      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
      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
      而他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
      而来怜悯你
      因为人们本身就没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
      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
      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
      遥远的地方
      人们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
      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活着死了都有用
      当年跑业务时组织的表达练习,围绕梦想为话题,我就是把俞敏洪这段搬出来,因为只记得大概意思,结尾时说成了“死了变成柴火也有用”,后来别人别的没记住,就记住了柴火这事,于是至今我还耿耿于怀,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是草的种子也好,树的种子也罢,不论怎样,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我还是很喜欢这段话,至今读来依旧能感受一种奋进的力量。
      下面分享几点觉得不错的内容:
      《尽力而为》经典片段分享——要把自己当成面粉不断的“揉”
      讲的是俞敏洪在大学期间为宿舍打扫卫生打开水的故事,四年打水一个人全包了,乐此不疲,很有点许三多的味道。在常人看来“傻”的行为,俞敏洪却不觉吃亏。十年后,俞敏洪请美国的同学回国协助,回来的同学给的理由十分意外: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
      俗话常说吃亏是福,我们都是聪明人,没人甘愿吃亏。我们对“本分”的理解里有一条:不占人便宜,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人性是好利的,哪怕是小利,礼多人不怪么。面对利益分配,能够平衡好的人,是真的大智慧。
      当然,俞敏洪的同学给了他四年打水的肯定,如果没人肯定岂不是白打水四年?我想不是,我们都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认为值的事,既然认同就无需更多在意他人,大多时候活的累是因为太在意周边自以为在意其实根本没有在意你的人们的看法,做好自己,做点想做的,简单点,挺好。
      付出总有回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时候想想,真挺功利的。
      《尽力而为》经典片段分享——找个能打磨自己的女人
      俞敏洪的性格比较随遇而安,他老婆却在不断“鞭策”他,某日,俞妻一声大吼:如果你不走出国门,就永远别进家门!俞敏洪一哆嗦后立刻明白了,他的命运将就此改变。
      俞妻的一声吼远胜过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俞敏洪开始背单词,过TOEFL,过GRE,办新东方……,最后俞敏洪总结为:一个女人结婚以后最大的能力是自己不再进步,却能把一个男人弄的很进步(或很失败)。
      这个观点呢不是很认同,比较适用于俞敏洪一家子,不具备普遍性。我写这段也不是说希望某天回家媳妇在门口同样一吼就此改变我的命运,而是想说,人是有惰性的,是会贪图安逸的。这本没错,但对于年轻人来讲安逸为时过早。
      我们都曾不断的半途而废,学习?读书?锻炼身体?练字?之所以不坚持了,是因为三分钟热血过去了。在我看来,有这样两类人能够坚持的比较久:一是与人竞争的人,坚持不是目的,超过竞争对手是关键,但客观上基本坚持住了;二是不断有人鞭策的人,坚持的更久,也许是威逼利诱,也许是河东狮吼,结果基本是不想坚持也得坚持。大家想想高考怎么一路怎么过来的吧,哪个没有父母的耳提面命、苦口婆心?
      不幸的是,生命中导师不常有,如果你有个能打磨自己的妻子,那是幸运,知足吧,因为你将在痛苦中得到持续进步的动力;如果你的妻子没有逼你打磨你,那是对你的关爱,因为她希望你每一天都过的轻松快乐。
      写本段呢,其实自己也没啥观点,每人、每家追求的不同,选择的路自然不会相同,适合的,永远是最好的。
      《尽力而为》经典片段分享——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的一生
      俞敏洪的父亲是个木工,常帮人建房子,经常会把别人家废弃不要的碎砖烂瓦带回家。久而久之,俞家院子里都是砖瓦堆。直到有一天,俞敏洪父亲在院子里测量、挖沟、砌墙,用废弃的砖瓦盖起一间四四方方干净漂亮的砖瓦房,成为全村羡慕的院舍。
      这带给俞敏洪深刻的启示: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心中没有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再多砖也是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没有转头,梦想也无法实现。
      以做销售来说吧,估计没谁想一辈子做导购、做业务,都有或大或小的梦想,但更多只停留在“梦”、“想”的层面,不曾行动,不曾添砖拾瓦片。
      这个时代给了每个人用不完的瓦片,书本、网络、音像资料……缺失的是SMART化的梦想,再多砖瓦都败给了“等以后吧”。
      成为职业经理人需要业务技能、沟通技能、财务知识、团队管理、扎实个人基本功等等,等别人教别人带的概率奇低,每天少上上网、少两局DOTA,时长想想心中的房子,去捡拾碎砖烂瓦吧,每座宫殿都是始于一砖一瓦。
      关于俞敏洪的痛苦
      《尽力而为》的前半部分觉得俞敏洪的痛苦也就那样,但从新东方计划上市开始,一种别样的痛苦来袭,利益的纷争、团队的争吵、上市的迷茫,两大管理咨询公司先后协助新东方上市,半年后却直接撤走,钱都不要了,可见新东方上市的阻力及难度。
      上市前俞敏洪被赶下董事会,不得参与决策,只能每天在自己亲手创立的新东方教书代课,这种痛苦想来确不好受。
      上市后的俞敏洪更加痛苦,由于是最大股东,所有人能卖股票他不能卖,于是他成为理论上的“亿万富翁”,在投资方的要求下,要保证每年的利润回报,与真正的教书办学越来越远,于是有了他后期的人生目标:办大学、办教育机构,但绝不上市。
      关于后半段内容,很详细,内容挺多,是俞敏洪真实的心路分享,大家有时间不妨一读。
      
      《在痛苦的世界尽力而为》这个题目比较大,至于痛苦,我体会不深,对我而言,每天困的时候的世界是比较痛苦的,睡醒了基本就好了。尽力而为这个词我认同,这是一种态度,不敷衍,真正在工作中一直尽力而为的人通常职业发展不会差的。
      
      所以,看完本书,告诉自己,在相对痛苦的世界尽力而为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20:56 , Processed in 0.0708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