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村上广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村上广播》从2000年3月开始在杂志《anan》上连载,横跨1年时间,包括50篇随笔作品。“披萨”、“唱片”、“罗得岛”、“弗吉尼亚?伍尔夫”、“炸面圈”,单是这些关键词,已经足以吸引所有村上粉丝的眼球。当然,里面还包括很多新的话题,比如“火烧胸罩”、“柿籽问题”、“胡萝卜君”等,其中“鸡素烧”、“粗卷寿司”、“手卷”等和日本料理的话题有很多,整本随笔集充满了村上味。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从身为作家出道出席《群像》新人奖颁奖仪式时的记忆“关于西装”开始,边引用钱德勒小说里的台词,边对村上作品里主要的主题之一“死亡”进行考察,以“说再见”结束。“我觉得自己在相应的背景和音乐中得以从个人角度对二十世纪顺利告别。”(说再见)这一末尾的话表现出《村上广播》标示着村上迎来了自己作为一名作家的成熟期或者说转换期这一重要节点。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1949-),日本著名作家。京都府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信任文学奖。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等。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最新书评    共 4 条

进基的     虽然常常听到他人对林先生翻译的村上有所诟病,不如台湾地区的村上译者,但一来我不曾学过日语,二来林先生所译的东西读来还算有趣,也便承受了有些人承受不了的东西。    近期读了这本村上的小品集,都是村上先生的碎碎念,感觉饶有趣味。作为我自己来说,也常常会有一些小小的动机,譬如“发明色拉的人,真是聪明那”抑或“杜鲁门·卡波特是如何走到那一步的呢”,自觉想这些总比思考国家大事好些。但这些自认有趣的小动机也就是三言两语而已,构不成文章,况且若不是村上或其他知名的先生去写,而是我写,难免会被别人认为“这个人太奇怪了”。    这些小品文读得越来越多,连讲话的语气都不自觉地模仿起了村上先生,但其实之前已经说了我不曾学过日语,我所阅读的只是林少华所译的村上而已,所译我不自觉地模仿的讲话语气到底是村上先生还是林先生呢?    其实再往别的地方去想想,我们所见到的东西真的是我们自己想象的那样的吗?  详情 发表于 2013-7-24 12:05
晚安小       有趣不有趣,除了写作功力和技巧外,作者本身的有趣度大致也重要,本身看事物不有趣很难伪装成那种“看起来就开心”的文字。相由心生,写作也与情趣有关在我看来。      广播嘛,一听这个题目就知道是短文,内容很杂,也好,不喜就换下一个频道。关键是喜欢的,看了几页,正想要说好戏入场时,整个人全身贯注起来。却换来呯的一声说要“时间已到,各位晚安!”不过瘾啊,真的到痒点挠不到的那种,真不想就这样停下来。      里面有些则刚到火候,但午夜什么的就不要看了吧。比方讲“苹果心情”,看时已是晚上,偏偏被村上诱惑到很想半夜出去,买袋苹果,冲冲水后,就嘎吱嘎吱咬起苹果。其实不是饿,却仍然被勾引到想大口大口咬苹果,那丝丝的苹果香也让人欲罢不能。所以只能想想,不断咽口水。他说等待APPLE电脑运作的那段时间,一边翻翻童话,一边身无旁骛咬起苹果。咬苹果的声响清晰传到这边,真是作恶啊。      还有就是“炸面圈”。书里写,顺路买上几个,有时干脆在车里吃起来,落下脆皮屑。那热度也好,颜色也好,还是那种脆口感又被很完整的传递过来,哎!!!里面讲了为何里面有个圈,这个解释很好。想起《租赁猫》里面一段,出租车公司租赁工小姐吃甜甜圈时,会先吃外面一圈,一圈一圈的咬,就不咬破那个圈。最后整个吞下那个圈!里面圈象征着内心的空洞,真的,就这样最后一口把那个圈吃掉了。      餐馆之夜,天上的血红玛丽,奇怪的动物园,世界就是旧唱片店,都很和自己口味。总之心情好或不好时,手边有本能翻翻的书,又不会担心增重的,看这个书蛮好。        详情 发表于 2013-7-25 12:19
贝蕾妮     我读书向来很慢,这本是读村上春树最不累的一本,较之希腊之行的游记阅读的艰涩,是一件幸事。记得挪威的森林在大学暑期读花了一个星期来着。    前阵子去上海,就带着这么一本书去。住的是地板很脆似乎旧到用力踩就要翘起来的招待所,房间是小的,电视是坏的,却在里面很开心地看书。所谓旅行中看书的乐趣。微旅行晚上还赶上了上海bookfair。对书虫聚会是没什么想说,不过去的时候也是拿了这本去的,在去之前还和一位来过舟山的书虫朋友吃饭来着,席间聊书,聊看法,不错的时光。把bookfair没说的话在这里说吧?    在图书馆借的书,要好好保护才是(书皮上还贴了标签)。    在旅行途中看书是比较特别的读法。记得08年背了一本《劝导》去上海,彼时登着乔丹7奥运配色去看奥运会,轻2。《劝导》是完全没看,只是把背着它当作一种形式,那本书的封皮是全白色的。那天带着书去上海,登着三叶草星球大战白球鞋,同样2。不过这本书是看了,还挺能给旅程调剂。    不管干嘛,都容易浮躁。看书、会友,交换观点等等。那本书,看到里面的插图,就会觉得不浮躁。看介绍是版画来的。总之不浮躁。    看完之后才知道是村上为杂志作的连载专栏文章,怪不得会这么易读。总之读完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7-25 16:02
静绒绒    原来大家对此书暧昧不清的翻译那么介意。   “炸面圈”怎么了?   就得是村上自我意识那么强的人,才会把甜甜圈说成“炸面圈”。   我还是别谈翻译,反正另外两版都未看过。      村上在跋里说是写给20多岁的年轻女性看的文字,所以不该煞有介事地下些定论。我觉得我接收到他的意思了,那就行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7-27 15:49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3:33 , Processed in 0.238713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