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对于女人还是男人,《爱玛》这本书都是十分值得当代人认真品读的一本好书。男人和女人,这以永恒的话题有时比起爱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管是电影还是原著,其中奈特利先生与爱玛的人生辩论都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而且这些争论也是全书和电影中最引人深思的。Men don't like girls who argue,这是爱玛与奈特利第一次发生争吵时,爱玛对他们一直以来发生争论,最终导致争吵的真正原因。与其说是他们彼此对马丁和哈特丽感情的不同看法,不如说是男人和女人对地位的不同看法。爱玛处于一种极力鼓励朋友哈特丽不卑微的追求爱情,虽然其中正如奈特利所说她是对于马丁、哈特丽的事上,她是有私心的。但他从没想过用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好友哈特丽对求婚一事的看法。当事情不如她所期望的发展时,她仍是处于一种对事情中立,对朋友处于忠诚理智的建议:如果一个女人对是不是该接受一个男人产生疑惑,她当然应该拒绝他。假如她说‘是的’时候就犹豫不决,那就应当直接说‘不’。心怀疑惑,半信半疑答应一件事是危险的。
当奈特利不能接受同他自己所预期的事相反时,有同爱玛的争论总是处于下风时,这个英国真正的绅士也开始有点口不择言:哪怕没有没有聪明,也比像你这样自作聪明好些。
这就是男人同女人不同的地位,我想这才是简奥斯汀真正的创作意图:就算是像爱玛这样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一样优越的女人,一样难逃不平等的待遇。也许女人真的能在物质世界里勉强靠着家庭条件获得同男人,或者更为高估的说比男人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精神世界里,在男人的潜意思里,在世人的本质认识里:女人是弱势的。
当然不管是在作者的认识中,还是在我个人的看法上,女人也同样存在着相当多的孽根性:天生就是爱管闲事的主,就连像爱玛这样自是博学多才的优秀女子也在劫难逃;天生爱争论,同时大多时候还带着无理取闹,却不自知,还潜意思中作出不自知的了不起的摸样;总是自以为是,很难听进周围人的劝告,有时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有时候在一个人静静思考着:不管女人是不是还有比这更多的孽根性,还是男人真的就像简奥斯汀和我认识中的那样总体感觉还是比女人在各方面都要好一点的事实。其实是说明:不管是在遥远200多年前,还是在现代文明的今天;不管是那些充满智慧的,追求女性平等的先驱者潜意识中,还是在像我这种极力维护女权的21世界新一代女性思维中,其实从来没有真正的作为处于女性这一位置相信男女平等。不管是在社会中、家庭中、物质上、精神上、爱情上、事业中……我们最为女人都没有自我的摆脱女性弱势这一恒久以来的孽根思想。
也是这样我不得不在这里在一次的提到简奥斯汀的另一部作品——《傲慢与偏见》,这是一本对人性最本质的思考。我们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我们认为不合理不公平的事,导致我们悲伤遗憾的根源。
对于女人我有作为女人对她们权利的绝对维护,甚至有时候还有点失去理性;对于男人我有我作为女人对他们最为彻底的打击,有时还有那么一点自视清高:我想这就是我的傲慢与偏见。我不愿意去承认女人其实在天上在某些方面,对于男人就是弱势的,有时更为甚者是自欺欺人,强词夺理。我也同时不愿意去承认男人在某些方面就是比我们女人要志高一筹,理性机智……
到底是Men don't like girls who argue,还是作为女人我们总是强词夺理了。可能当我们有一天真正的理解了两者都有的时候,男人和女人也都学会了“沉默不代表诚服”时,才是我们真正处内心世界里做到男女平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