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 0
|
毒巧克力命案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Honey
很早就听说这本传说级的推理名著,这本书和其他推理小说有着太多不同,这本书可以说是最纯粹的脑力战,书中没有连环杀人事件,只有一个命案,而且短短篇幅就能把这件过程一点都不复杂的命案介绍清楚。接下来的200多页完全就是6个推理犯罪爱好者的脑力战斗时间。QUEEN在《希腊棺材之谜》里面一案四破,四重解答堪称完美,而这本书则是前无古人,也可以说可能后无来者的,一案六破。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每重解答的立足点都不同,而且解答的演绎方式也不同,六位推理小说迷竟分别找出六个完美的推理结论来;六个不同结论都能有效解释案情,也就是都能合逻辑地「破案」,而事实的真相却又只有一个,不可能,不合理的情景呈现在读者面前。
详情
小成
批评这本书的人实际上没有看到这个书的真正价值。
1930年侦探小说进入黄金时代,辉煌了半个多世纪,几千名创造者绞尽脑汁构造着各种谜题。创造思想逐渐枯竭走到尽头,穷尽了人类可以想到的一切诡计。柏克莱的这部小说囊括了过去黄金时代古典小说的最常见的诡计类型。它们身上的那些毛病和缺陷也是那些小说的缺陷的影子,只不过更加明显。
《毒巧克力命案》这本书与一般推理小说不同在于他并非是要找出真凶,而是通过六种都说的过去的解答,来体现推理的局限性。六种解答中有的是调查不充分;有的是出于推理者的偏好强调某一种解释而忽视某些解释。伯克莱的目的就是通过这六种解答说明最后能找出真相和真凶的推理小说都是理想化的,现实中的推理常常会走入歧途,有点像“反推理”的风格。
详情
德盛全
这是我看的第二部黄金时代三大家之外的长篇侦探小说,第一部是加斯通勒鲁的“黄屋之谜”。之前早就听说过安东尼伯克莱这位上世纪20年代推理小说家的鼎鼎大名,对于这部“毒巧克力命案”也是早有耳闻,现在终于把这位大师的代表作给补上了。许多人都把本作称为多重解答的经典之作,但是在看过之后,我感受最深的并不是一次又一次推翻先前结论的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作品中每次对先前的结论进行反驳时所透露出的对于侦探小说逻辑意义的思考。
平心而论,“毒巧克力命案”当中的一些解答质量并不高,小说中的那几个侦探虽然总是把逻辑挂在嘴边,但是他们在推出结论时,往往是将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来作为前提,得出的结论多数仅仅是在“心理”上是合理的,缺乏实际证据的支持。伯克莱在一个接一个推翻前一个解答和给出新的解答的过程中,多次透露出对于传统侦探小说的讽刺,对传统侦探小说通过限制事件发生的可能因素从而得出结论的作法进行了反思。应该说,大多数的侦探小说在对谜题的解答上往往具有很大的唯心主义成分。小说中的侦探在根据线索进行解答时,思维往往具有很大的跳跃性。一部优秀的侦探小说,虽然其解答部分可以让人感到信服,但极少能够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对于侦探小说大行其道的上世纪20年代,安东尼伯克莱能够正视侦探小说的缺陷,对侦探小说的创作形式进行反思,作为一代推理小说大家,他能够保持充分冷静的态度来看待侦探小说,其关于单纯的解谜小说必将走向没落的预言的成真充分证明了安东尼伯克莱的预见性。
“毒巧克力命案”有被人冠以反推理小说的名号,这部小说的出现对于后来的推理小说作家关于故事中的逻辑性无疑是具有很大的警醒作用的,它将如何让侦探小说所讲述的故事逻辑合理这一永恒的命题放大并摆在了所有侦探小说作家的面前,从这个角度而言,“毒巧克力命案”对于侦探小说的完善其实是有促进作用的。我个人觉得,“毒巧克力命案”是一部历史意义高于作品本身价值的小说,它对于后来的侦探小说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安东尼伯克莱借这部作品显示出其对于推理小说的创作形式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考。作为一个成名的侦探小说作家,能够正视并指出侦探小说的缺陷实属难得可贵,在此向这位大师致敬!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06:57 , Processed in 0.28588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