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落共青城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2:4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以俄方的视角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俄中军事技术交流合作的内幕进行剖析,并深入论述苏—27飞机的引进给中国空军发展带来的影响。

    作者简介
      肖云(笔名pupu):1974.2出生,中国惯性技术协会会员,《海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0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21 08:32:21 | 只看该作者
             在《较量》广告页看到这本书就很感兴趣,所以一看到有出我就买来了,读了55页,就为全书原汁原味的俄语翻译风格所倾倒,三十元的价格真是便宜到爆。就内容看,其披露力度不亚于89年中法在幻影2000B2项目上的合作,资料翔实到令人怀疑——这真的是从机密的俄联邦武装力量内部流露出来的吗?其结果也只能细看之后才能确定了。
          如果你对红色帝国的消失扼腕叹息,想要如何了解这个庞大的巨人是如何从内部崩溃,这本书是再通俗易懂不过的资料;作为中国人,不可能回避三十年前那场重大的历史变革,中外合作的来龙去脉此书又概括的十分全面。一切情节都围绕着苏联解体前后两国的外交事件展开,双方上至军政首脑下到基层官兵都以传记形式出现,当然,仅限关键人物。
          外交无小事,更何况牵扯到关系国家安危的空军主力战斗机“成批转会”,就不仅仅是飞越国境线那么简单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6 04:55:21 | 只看该作者
      信息量很足,而且跟我之前了解的很多情况相解释。的确是很好的一本了解中国空军真实情况的读物。建议用这个读物和兵器知识一起阅读。有很高的可看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11 08:12:2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详实真的资料,中肯的分析。对于中国空军建设和购买苏27的内幕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这对于我们在国内,的军事报道有3种不同类型:
      1.军队杂志上那种好像新闻联播类的特大喜讯的的报道。
      2.还有武器杂志上,对于国外武器的详细报道和对于历史战例的分析还有对于现在事件言语不详的报道。
      3.军事网站上自慰般对于中国军事力量极端夸大。
      而这本书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
      
      可惜这本书是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书中没有前言,没有作者简介,而且书的结尾也是匆匆忙忙的,读完之后让我对于作者的背景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作者贝德勒·普耶洛夫斯基应该是俄军参谋部中的高级研究员。可以看到很多来着情报机构的分析文件。而且对于空军发展也有比较深的简介。总而言之一看就是业内人士。
      
      同时,在书中对于台海上的军事对抗,中国军事训练的更新的确可以跟我们购买的普通军事杂志上报到的某些片段相印证。最主要的一点,在兵器知识上一直说的中国研究空战战法,模拟蓝军和定型导弹的基地,一直用某空军基地来说。在这本书里面直接就告诉我们,这个基地就是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鼎新基地。而且关于中国使用美标进行武器设计和定型测试的起源也有较深入的分析。可以说,杂志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这本书则告诉你为什么发生了这个。建议所有对于中国军事力量发展想有一个客观和合理的理解的人,这本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10 12:51:46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应当不全是翻译,有部分文字应当是作者假借翻译之名悄悄塞进去的,因为怎么看,我都不太相信有些中国的事情俄国会知道的这么详细。
      总之,给我的感觉是,它再次验证了我这样一个判断,最了解中国真实底细的,一定是外国人而不是中国人。
      忘了介绍,本书内容是从揭秘中俄今年军售(空军)内幕顺带追溯了中国空军以及苏联空军近半个世纪发展历程的一本奇书。关于中国的部分,以前曾在航空档案等杂志见到。
      这本书告诉你,在进入新世纪之前,我天朝的天空是对一切国家开放的,加入与美国、日本、台湾发生战争,我天朝空军被人像以色列人打叙利亚人一样,打个80:0一点不奇怪。即使是大批引进su27后许多年,我天朝空军依然是一支观念技术上严重落伍于时代的空军,苏联空军与西方国家比,是二流空军,我天朝则是三流里边的末流——当然比非洲国家还是强。
      顺带说一句,本书在分析苏联垮台时,受盖达尔《帝国的消亡》一书影响甚大,呵呵,这也是一本值得力荐的奇书。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2 18:34:11 | 只看该作者
      内容如果属实的话,那是比较有阅读价值的,披露了比较多的内容信息毕竟。
      主要的问题出在作者写作的文法上,整部书贯穿始终的线索不明显,被过多的内容分割的很零碎,读起来很费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0 15:02:04 | 只看该作者
      编译者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夹杂了大量私货,让人疑惑这本书的原始本尊到底是讲什么东西的,封面上画着大大的苏27,实际上我也是指望着看这本书能够了解一些苏27以及共青城的相关历史。但是书里的内容却完全是另外两个主题。
      
      当然,不管怎样,这本书从政治和军事技术两方面审视二战后俄国空军,特别是苏联解体对俄国空军的影响,以及通过对俄国掌握的中国空军情报的梳理,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在国内官方媒体公开报道中很难嗅出点味道的孱弱的中国空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现在敢于把这些东西写出来,说明中国空军多少有些起色。这样的猜测也可以得到本书最后一两章披露的大量官方媒体没有公开报道的事件的支持。
      
      只是这样的书总是看着看着看出一身冷汗,我们以前居然就是这么蒙混着过来的……
      
      夹杂私货倒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也很容易通过字里行间味道的不同把私货和本尊区分开来。也许限于资料掌握的程度不同,或者出于编者的私心,对人物的描写刻画有些带有偏见的刻板而程式化。这样也不是不好,多少可以满足一些偏见思想的口味,获得一些心理认同感,增加一点“可读性”。但是对于一本无论是从俄方观点来看还是从中方观点来看都有点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回看历史的书,夹带这样的私货又显得稍微有些格格不入。
      
      总结一下的话,这本书有一个中心,那就是通过翻译俄方资料和揭示中方资料这两个基本点,还原本朝当年购入苏27的来龙去脉,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米格空军突然转型买了苏霍伊。不满足于央7语焉不详的新闻报道和各种论坛上真伪莫辨左右不明的八卦帖子的空军迷们都应该会有兴趣看看这本书。
      
      所以这书还是比较值得推荐一读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30 04:38:08 | 只看该作者
      《日落共青城》原是在《海空天惯性世界》上连载的,文章从中国空军建设、苏联解体背景等方面分析了90年代中俄空军军事交流的内幕。总的来说,既可以大致了解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时期俄国的政治生态,也可了解90年代中国空军真实情况。读罢,有这么几点感想:
      1、苏联解体对俄国军事工业的沉重打击可谓是釜底抽薪,令人心痛(虽然70年代苏联一直是我国的威胁)。那只让欧美心惊胆寒,其钢铁洪流随时饮马大西洋的苏联红军犹如被凌迟一般分解,几十年为军事建立起的工业体系则直接被虚脱了。正如文中说的:不少军工企业为了生存,曾经生产潜艇用钛合金的设备转而生产起民用手推车——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手推车吧。还是那句老话:覆巢之下 焉有完卵。“稳定压倒一切”,老邓这句话放在那个时代还是有道理的,不然俄国的今天就真的成了共和国的明天。
      2、戈太天真了,叶太无耻了,这是看完苏联解体前后两位领导人表现的直观印象。戈自己玩着玩着能把中共总书记玩到被人驱逐出办公室,堪称前无古人。叶利钦呢,经济困难时不是制定政策应对,而是周游列国求支持,展俄国民主新形象。为了赢得西方国家那黄粱一梦般的援助贷款,不惜卑躬屈膝,谄媚至极。文中的一个细节十分讽刺:当亲西方的俄国外长科济列夫向美前总统尼克松表明俄罗斯要更多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像苏联一样卡在国家利益时,尼克松事后的评论是:“我竭力表明我是一个为了维护美国利益而搏斗的狗崽子......当苏联刚刚解体,新俄罗斯需要保护和加强的时候,他的外长却想向所有人表明他是多么好的家伙。”
      3、90年代,中国海空军与美国的差距不亚于鸦片战争中英的差距,就是一艘“四处漏水的大船”。难以想象二战后技术水平的中国空军与海湾战争大显身手的美国空军打起来的后果——歼六与F16搏斗不就犹如弓箭对后膛枪。“中国陆军值得尊重,但在海空方面,我们(美国)是无敌的。”读罢此话,既气愤,又无奈。
      4、俄国对中国空军的帮助不可否认,虽然双方各取所需。虽然中国与美国差距仍大,但进步是确确实实的。因此,不得不感怀林虎、刘华清等将军的殚精竭虑,居功至伟。这其中的艰辛与辉煌,书中自有展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4 13:31:24 | 只看该作者
      风起于青萍之末和记忆的裂痕里面有些内容重复。
      看书里面有些中方的资料感觉太详细了,估计PU大里面加了不少私货,看完2部之后回想起80年代末90年代初,天天新闻联播报道苏联解体、叶利钦三天两头的换总理、俄罗斯亲近西方的事,感觉当时我们静观其变的政策真是太对了。
      第三部跨国斯堤克斯河是不是被禁了,怎么还不出?
      手头的第二部记忆的裂痕,发现书里没有ISBN号,只有ISSN号,难道是按杂志合订本出版的?还是我手中的是盗版?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0:09 , Processed in 0.0658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