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刀兵相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7 15:12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这部拥有三十万字的论述、千余幅精美图片的《刀兵相见》,是一本从冷兵器、火器两方面考究明清至民国期间轻武器研发成果的兵器类图书。书中附带了很多珍贵的图片资料,以及各种造型奇特的兵器。我们从图片强烈的视觉冲击中走进文字的字字珠玑时,那种激荡人心雄浑深厚的感染力便极强的冲击着我们。其实每一件兵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配饰,其背后总是深藏着一段曲折的历史。作者以敏锐的视角,深厚的洞察力,窥探兵器背后的故事。又如那把锋利的“戚家刀”,曾无数次劈开昔日倭寇氤氲东南的迷雾,而这一切消失的历史都原封未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历史再现性便成了《刀兵相见》独特性价值之一。《刀兵相见》另一独特价值在于其编排逻辑性。有意识的将兵器类别归结为冷兵器和热兵器两大类。而在冷兵器的介绍中作者又细腻的将其分为短柄冷兵器和长柄冷兵器;在热兵器介绍中将其分为前装热兵器和后装热兵器。因此具有相对的侧重性,使读者可以瞬间把握住图书的重点,一目了然。折戟沉沙铁未削,自将磨洗认前朝,面对那些自历史的长河里穿越而来的刀枪剑戟,它们就是可以触摸到的历史,在我们的梦想中,丈八蛇矛、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永远是那么的神采奕奕,威风凛凛,也许就是这些不变的传说,才会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作者简介
      彭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曾策划编辑《中国刀剑》等多部收藏类图书,资深兵器收藏家。特约编辑:唐仲明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就职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资深考古专家及刀剑爱好者。刘一石:交通学院图书馆副馆长,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常务理事,墨子学会会员。

    最新书评    共 3 条

    whh053     舞刀弄剑是每个男孩子幼时的必修游戏,大了,随着岁月侵蚀,很多儿时事物都已模糊,但是在心中对刀剑却留着一个特有的角落。    一个冬日的午后,掀开《刀兵相见》,翻看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品味一行行严谨的文字,觉的温暖阳光不但撒在身上,也撒在心里那个特有的角落。    我首先找到赫赫有名的“戚家刀”。自从看了百家讲坛的戚继光后,便对“戚家刀”心仪已久。曾搜寻网上,虽亦有介绍,却不及《刀兵相见》书里介绍的详尽。欣赏着作者拍摄“长柄戚家刀”藏品清晰图片,阅读着“戚家刀”与日本刀的不同,心中曾有的不解困惑,一点点消逝。    伴随清新的油墨和细碎的阳光,沉浸在近代几百年来的刀光剑影中,一个下午悠然而过。    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详情 发表于 2013-7-30 00:14
    kate     作为一本兵器收藏类图书,《刀兵相见》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历史再现性与编排逻辑性。众所周知,兵器类图书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大部分不是面向大众的图书,而是提供给特定的读者群,如:收藏家、兵器研究家、兵器爱好者等等。而市面上发行的兵器类图书种类纷繁,但内容大部分局限在介绍兵器的用途及特性上,《刀兵相见》一书,突破了兵器类图书这一惯例,重在其历史再现性的开发与探讨。    初读《刀兵相见》,它更像是一本简单画书,因为它内页附带了很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各种造型奇特,别样怪异的兵器总是吸引着人们天生好奇的眼球,但是当我从图片强烈的视觉冲击中走进文字的字字珠玑时,那种激荡人心雄浑深厚的感染力便极强的冲击着我。其实每一件兵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配饰,其背后总是深藏着一段曲折的历史。作者以敏锐的视角,深厚的洞察力,窥探兵器背后的故事。不论是兵器的制作流程如何复杂,不论是哪一个纹饰的艺术审美性,也不论是它经历了怎样的腥风血雨,作者总是能将事物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并且不惜笔墨,着重论证,从而得出结论。于是,这本最初看似简单“图画书”的书籍开始慢慢变成了一本史书,一部兵器谱,一本审美学,甚至是一幅昔日的风情画卷。    手捧着这本《刀兵相见》伏案阅读,便有了一种似曾穿越古代时空的逆向感,在这里,五百年的历史瞬间凝聚于股掌之上,历史俨然影片般呈现在眼前。看那把锋利的“戚家刀”,你是否记得它曾无数次劈开,昔日倭寇氤氲东南的迷雾;看那柄诧异的“鬼头刀”,你是否感念有多少清代犯人惨死在瞬间的手起刀落。而这一切消失的历史都原封未动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历史再现性便成了《刀兵相见》独特性价值之一。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战争与和平,统一与分裂总是交相而伴,尤其是到了近现代,自明清以来,外族入侵的事就时有发生,因此兵器的种类、质地、用途、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出现了鲜明得时代特色。因此,不分轻重的盲目介绍,只会增添图书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不利于读者阅读和借鉴,在这一点上,《刀兵相见》的文本编排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点。    阅读《刀兵相见》后,既能徜徉在文字的海洋,感受不一样的历史感染性,聆听战争的腥风血雨,又能接受古兵器不一样风格与样式,感叹古代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因此《刀兵相见》不论是在历史性,还是其学术性,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不可不谓一本不可多得的兵器类藏书。     详情 发表于 2013-8-3 12:50
    正今    《刀兵相见》是继《中国刀剑》后出版的又一本将中国明清以来各类冷兵器的历史文化知识、时代鉴别特征融为一体、知识性、实用性很强的古兵器收藏与鉴赏读物。 相信广大古兵爱好者阅读后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明清刀剑收藏知识和实用鉴别技巧,这一特征是现在市场同类书所不具备的,阅读此书,于增进见识、提高古兵鉴赏力,具有极大的裨益。   作者彭鹏先生致力于古兵器的收藏、鉴赏已10年有余了,这一爱好既督促他学习、研究中国历史,也使他有机会向国内一些古兵器收藏名家请教。为创作此书,彭鹏先生两年多的时间里游走于全国各大博物馆,拜名师、访好友,孜孜不倦地搜集各类素材,最终得以集大成于一书。把一件件精美的藏品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自明清以来中国古兵器历史已然鲜活。千百年来的传世古兵精品,每一件都延续着生命于当今,都有着各自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归属,都蕴涵着承上启下的文明与智慧,也都折射出冷峻的钢铁艺术审美之所在。   该书首先介绍中国传统冷兵器,时代从明代早中期开始,历清朝至民国。所选用的藏品以传世为主,藏者出处明确,资料准确可靠。且辅以相关的历史背景,从而彰显各类冷兵器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针对明、清及民国冷兵器的阐释,作者旁征博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且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特别是器型的总体特征和演变规律,包括长短冷兵器的分类、刃型、纹饰诸方面理清了中国古代冷兵器的发展脉络。   其次,该书介绍了中国近代火器。这是作者在古兵器类书籍编纂方面的一个突破。此前彭鹏先生参与编辑出版过多部热兵器书籍,在此方面可以说是驾轻御熟了。从最早的火绳枪开始,书中列举了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各种火器,配以精美的插图及分解图,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火器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产生的由火绳、燧发到撞针击发、由前装至后装完整的火器演变过程。    这本书的行文流畅,逻辑清晰,插图精美,图文并茂,是广大古兵器爱好者值得一读的一本好书。     详情 发表于 2013-8-7 16:47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2 01:14 , Processed in 0.23522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