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7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通史(第7版 上册)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0:2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6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5 02:49:47 | 只看该作者
      读全球通史
      
      作者说他的作品是宇宙飞船,把人类带到月球,再俯瞰地球上的人类文明。确如其言,上下七千年,纵横全星球的历史,浓缩到一本书里,细枝末节已不重要,在人类文明的大图景里,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屈指可数。
      
      在古代文明(公元3500年到公元1000年)里,对文明演进起决定作用的事件是农业生产,亚欧大陆和中美洲驯化了植物和动物,从而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而其他大陆依然维持狩猎社会。由此,全球通史的重心只叙述亚欧大陆。
      
      农业生产的发展导致了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增长导致了社会分工,这才为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条件。所以,古代文明总的来看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奴隶制社会。
      
      古代文明大约维持了2000多年,古代文明的终结是由游牧民族的入侵引起的,希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文明在游牧民族的侵扰下,要么全部被毁灭,要么帝国趋于解体。
      
      由此我们看到,第一次文明的演进的动力并非来自文明的内部,而是外部的压力造成的。一个文明,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可能会达到一个超稳态,如果没有自然的或者其他人类社会的压力,他也许会长久的维持下去。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是古典文明时期,希腊文明出现了数学、生物学、医学、哲学、和历史等一系列领域的辉煌成就,罗马则在民主政治方面成为了全人类杰出的先驱,而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归于一统,继之以秦汉两朝,这一时期,是中国古典文明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诸子百家异彩纷呈,哲学、伦理学、史学等著作不断涌现。
      
      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同样是由于游牧民族的入侵导致的,罗马帝国在游牧民族不断地侵扰下无可挽回的消亡了,而中国和印度的北方也也不断招致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国还曾两度被游牧民族统治(元和清),但游牧民族建立统治后,仍实行类似于汉唐的统治模式,所以,中国的古典文明一直繁衍至1912年。
      
      这一事件是西方和中国命运转折的关键事件,西方由此进入了中世纪,一直没有统一的大帝国,而是城邦、小国林立,而中国仍然维持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由此我们看到,第二次文明演进的动力仍然不是来自文明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在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西欧走上了完全不同于其他文明的道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主要得益于西欧一直没有建立超稳态的大帝国,其内部的竞争压力驱动技术发明和科学研究不断推进。
      
      最近一次文明的演进则是西方的全球殖民扩张,中国、印度这些大帝国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逼迫下,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由此我们看出,第三次文明演进的动力还是来自外部,而不是内部。唯一特殊的是西欧文明,其演化是来自内部的,但西欧并未发展出超稳态的大帝国,这是其具有内部演化动力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也许人类的历史也存在这样的定律,所不同的是,不是所有文明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都会保持匀速运动或这静止状态,而是只有那些统一的大帝国统治下的超稳态的文明才具有这一特征。这或许是人类文明的牛顿第一定律。
      
      由此又可推出人类文明的牛顿第二定律,压力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文明进化的动力,高度压力的地区会进化出高度文明,中度压力的地区会进化出中度文明,而低度压力的地区只能进化出低度文明。把1500到1700年的二百年作为一个横截面看,有北美和澳洲的原始社会,有中东、南亚及东亚的封建社会,也有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而全球的人类的脑容量相差无几,既然导致这一差别的不是人类自身,就只能是客观环境的压力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5 04:40:34 | 只看该作者
      《全球通史》看完了。表示果然对西方历史兴趣不大,看的不是很仔细。在写中国部分时,偏见和偏差都存在,有些看得还很不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些描述也存在错误。记得的几个错误有,女子缠足时期错误,古中国不存在一夫多妻制,还有对法家思想认识不清。
      
      看这书没有受到新思想冲击的感觉,而且从他对《史记》批评缺乏评论和缺少戏剧性来看,跟我对史书的观点也是不同的。但近现代部分,能看到我当年的历史课本有很多借鉴了这书里的内容。
      
      另外,此书在大部分地方还是尽量不带其意识形态来写的,但仍能读出很浓的对西方文明的推崇(骄傲),以及对西方倾略部分的轻轻带过。在看书时也能看出文化的差异。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这个事件,他的叙述中提到,明朝是有实力控制海域的,但后来却停止了这种下海行为,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很正常,没意思不想玩了呗。海域又不是我家的,而且一弄一次,劳民伤财的。西方人却要问为什么不继续。
      
      我并不认为科技进步意味着社会和历史的进步。所谓建设创造与破坏也是双生儿。
      生产的进步带来不可避免的财富分配不均。
      一个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经济体制经历多年的变化和妥协,与人口增长相互作用,形成在其现有的人口数量下稳定而又逐渐僵化的社会。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就会一直发展下去。看似一次变革促进了发展,但除却人口又一次膨胀和大面积地使用资源外,还有什么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2 18:17:07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历史爱好者,读过几本书,我以前的选书就是大家评分高的书,专家推荐的书会优先选择。有人提出书评不代表书好,你人云亦云凭几点就作判断跟本不分好坏。首先不会把书或者任何事物以好坏来划分,所以有可能不分好坏吧。我不是研究历史的当然分辨出那本书的“好坏”,所以就会找权威找评价高的去读,我不会无聊到不看别人的评价拿起一本书就读,我没那么多的时间去看书,而且汗牛充栋我也看不完,还有人会说看完书以后你就能做出“好坏”的判断了吧。呵呵本人知识浅薄尤其是历史,当看完一本书是会以它作为参考,不可能做到每段历史都了解研究查资料,并且查谁的资料好呢?我又怎么去判断“好坏”呢?
      但我利用找到的信息做出判断,如果不同意欢迎找出资料反驳我。
      我们来看看我是怎么会看全球通史这本书的。
      当当 :全球唯一中文译本!中国畅销200万册,修订版新增数百幅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你将看到一个从来就存在,却被大多数人无视的真实世界。评价各个版本产不多4万
      编辑推荐: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中文版)(上下册)》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风格前后一贯,令您在颇具历史韵律的行文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亚马逊和京东差不多,多出了媒体评论
      为什么本书第1版问世才30个年头,现在就又要出版面向21世纪的新版本呢?因为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西方导向的历史观是落后于时代潮流并有误导性的。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还是那句话: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重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
        ——阿诺德汤因比
        近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全球通史》,是全球史潮流的一部奠基性的杰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它就一直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教学的首要参考教材之一,对我国高校世界史教材编写工作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毅
        本书享誉世界几十年,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齐名,但比《历史研究》通俗易懂。与《梦的解析》、《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间简史》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
        ——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刘德斌
        豆瓣:全球通史第五版9000多人评价高达8.9首页就一个四星剩下全是五星。
      百度百科
      当今社会的"救世箴言。"现代社会的《资治通鉴》当代世界史编纂的一个新起点。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这本书就是享誉世界几十年、已经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齐名、但比《历史研究》通俗易懂、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的《全球通史》。作者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尽管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来讲过长难记,但它已经随着《全球通史》一起进入了中国人的知识殿堂,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所熟知。毋庸讳言,阅读历史,特别是通史类的教科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书却可以让读者比较轻松地读下来。这本书问世3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不仅为英语国家读者所喜欢,而且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在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通史类作品。有人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与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阿尔贝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J.M.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维微克拉纳戴夫的《未来之路》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可见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以上就是中国网上的评价,天花乱坠世界顶尖,那么我的推论就是它全世界广为人知,当现在知识增长回看的时候觉得好笑——现代社会的《资治通鉴》当代世界史编纂的一个新起点(这段是谁编的太有才了),下面就这本书搜索一下外国网站作为对比。
      有人可能会说销量书评不代表书不好啊,好吧如果你认为这本书是世界十大历史书证明给我看。我只能找到一些线索,销量书评不代表一切,但这么天花乱坠的书没人看没人买没人评论,一点问题不说明吗?
      美国亚马逊这本书评价只有12条,而且库存只有5本
      goodreads(英文版豆瓣读书)为例为了避免误会横向纵向对比
      飘 豆瓣评价57809人 goodreads gone with the wind评价 479,753  
      换到全球通史豆瓣9244  goodreads 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 34人
      在看看英文版的维基百科
      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 (1913 – March 23, 2004) was a Greek-Canadian historian. His most influential books are considered to be 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 and The Balkans since 1453. He was one of the very first historians to challenge Orientalist views of the Ottoman Empire.
      对比一下傅高义他写了邓小平时代中国很火他的维基百科不是很多但是有career一栏(他的书评论查了一下好像是180多条 邓小平都比全球通史评价高)而全球通史的作者则是Biography一栏(什么啊)写剑桥中国史的费正清页面也是很长的。
       谷歌首页也没什么有价值的。
       台湾网站金石堂没找到全球通史,有兴趣同学可以多查查。(要翻墙不方便)。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5 15:12:42 | 只看该作者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但是这个如何“明智”取决于如何读史,读史是否能让人有所思考。
          与教科书式的让你记住一些时间、地点等细节的历史书籍不同,笔者认为,本书的意义通过同一时期(准确的说是同一时间区间内),发展程度相当的几个文明进行对比,对思考产生引导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9 07:10:22 | 只看该作者
      众所周知,科学的根源可以追朔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古典时代的希腊和中世纪的穆斯林世界。不过,科学革命却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原因似乎在于,只有在西方,科学才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只有在西方,哲学家—科学家与手工艺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因此,正式这种科学与社会的联合,科学家与手工艺人的联合,大大促进了科学在西方世界的空前繁荣。
      毋庸置疑,哲学家与手工艺人在某些时代里确曾一起工作,制作出复杂的历法、导航设备和古代的日常仪式。然而,实情仍旧是,直到近代以前,发展趋势仍旧是朝着分离——朝着思想家与劳动者相分离的方向进行,这在古代中国尤其明显。“劳力者受制于人,劳心者制于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及孔子所说的“吾少能鄙事”等在中国老百姓中耳熟能详。而西方伟大的成就就是使思想者和劳动者结合起来。掌握实际知识与了解潜在原因的结合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成为今日支配的力量。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手工艺人和文艺复兴时期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到鄙视。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术、玻璃制造,特别是日益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实用工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所有这些行业都由自由民主而不是像在古典时代那样有奴隶经营。这些自由民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上也不像中世纪的手工艺人那样与统治集团相差悬殊。文艺复兴时期,手工艺人各种待遇的提高使得他们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那为什么技术革命也发生在西方呢?那是因为西方在海外的殖民扩张,为他们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和原材料。为了满足这些新市场的需要,工业必须改善其组织和技术。要为工业革命建造工厂和机器,就得筹措资金。商业革命即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统一的关税、自由贸易与股票金融市场为这方面所必需的大量资本筹措资金。资本以利润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从西伯利亚和北美的毛皮贸易;从墨西哥和秘鲁的银矿;从非洲的奴隶贸易、、、、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9 14:05:46 | 只看该作者
      从西方的逻辑学看世界历史的变化,让我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对于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第一次从逻辑上明白了为什么中国没有工业革命,为什么会走社会主义道路,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发生等历史发展的缘由和必然因素。不同于传统纯粹的说史,而是从逻辑发展的前因后果对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和结果性进行了理论的阐述和描述,棒,非常棒!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5 03:51:5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作者的前言
      
      “问题的关键是在从技术变革的产生到允许其大规模发挥效用所必需的社会变革的出现之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造成这种时间差的原因是:技术变革因为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很受欢迎,所以马上就会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就会遭到抵制。这就解释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悖论,即人类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环境的同时,却不能使他们所处的环境变得更适合于居住。简而言之,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我们将会看到这一平衡问题曾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反复出现,并在今天由于我们运用知识的智慧无法赶上人类日益增长的知识而显得更为频繁和迫切”
      
      从文明之前开始写起
      
      人类的部落生活,先是主要以捕猎为生,后来变更为农业。也就促成了游牧转定居的生活方式
      
      一项新的发现,可以带来生产力的提升,同时由于生产力提升了,人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这个世界的规律而不是仅仅为温饱而活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提一下马克思的唯物历史观 历史就是阶级斗争 很好的总结了 人类从最原始的人人平等的状态 结束后的历史
      
      是的,人类早期是绝对的平等
      
      我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文明是如何产生的?
      人们学会驯化动植物之后,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温饱之外的问题。
      文字是祭司们勇于记事而做出的一大发明,他们除了承担超自然现象的解释,还必须负责管理社会。
      城市发展越大之后,纯粹的宗教法令已不具备约束力,战争开始频繁起来,当一个公社偶遇外来的进攻时,成年男子便会推选出这一非常时期的战争领导人,但是随着和平的间隔越来越短,任期越来越长,于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国家
      
      文明的特征?
      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王朝更替的原因?
      1.其他民族技术上的突破
      2.本民族的统治者管理不善
      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有的时候战争带来多民族文化的交流
      
      
      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
      资本主义是伴随着货币的而产生的,没有货币的时候,物价是由行会控制的,它的存在是问了维护传统的生活方式。货币出现之后,企业家开始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并出售,利润被用来再投资,剩余价值被转化成更多的资本。
      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一些金融家族会支助航海家,在世界各个地方进行贸易活动和探索新的原材料产地,于是便有了航海技术的提升,并且一些国家开始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历史的发展?
      历史的规律被马克思概括成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那么历史会怎样发展下去呢?
      到了现在,我觉得人类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自身的愚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17 12:52:34 | 只看该作者
      利用整个清明节假期读完了这本书,当然是囫囵吞枣,不过也好久没有这么畅快淋漓的读完一本书了,以下是几点感受:
      1)开篇作者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地球之于宇宙,犹如尘埃之于太平洋;忽然之前又想起自己之于地球,那更是尘埃之于尘埃,一种谦卑之心油然而生。果然读完这本书后,顿时感觉自己一直犹如井底之蛙。
      2)全书语言优美,流畅。实际上剑桥插图中国史一直就没有读完,典型的英文式汉语,而这部全球通史一点也不枯燥,大概一本书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就是最好的书。
      3)修正了很多观点,人的认识总是在新的环境中来修正原来的观点,从总的尺度来看时,就不一样了。中国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文明的进展什么规律?世界以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物种?和平和战争的发展?相信每个人读完这部书以后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10-2 09:02:58 | 只看该作者
      不在于记住多少人物和事件,而在于解答了一些疑惑,各地区、国家在人文、政治、制度上不同的原因是从人类起源便有迹可循的,因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强大,造成了文化制度上的稳定,就像国有企业越庞大,改革起来越困难,因此民主、制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中国向来都是一个注重历史的国度。政治只不过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出现这个dang,也会有那个dang,不必那么激动,淡定处之,大国兴盛、衰退、崛起总是一个规律。理解了,没有那么多不满,自己也舒服了,不是么。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08:12 , Processed in 0.0985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