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字是肉做的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1:1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言文字与时并进,新词汇,新名法反映新事物,新情景,只要自成合理的新意,当可丰富语文的内涵。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承载文化之余,往往也会倾覆文化。文化认识的深浅雅俗,决定语文境界之高下清浊。确实如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5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7 22:36:38 | 只看该作者
          上一批借来的书里,小说之外,只有一本董桥的《文字是肉做的》,收集了他老人家批评港人(政府部门及新闻方面)用词不当的例子。
      
         看得很慢,因为老实说,虽然他指正得很好(不是都好),但是权威的架势端得太高,看着看着,就觉得怎么理都被他占了呢?借用了英语表达,不合现代汉语文法又不得他心的,就是不对不好,借用了英语表达,不合汉语文法得了他心却被另一高人批评了的,他就要打抱不平説遣词造句也是可以借鉴其他,来些新意的……
      
        大约他写这些就是挑刺的,所以我看他也就先存了批判心,要找点什么来表示不服。虽然我不是权威,我不服也只能在这里叽歪下。还好老人家让我不服的地方并不多,那本书也就还能一页页看下去。
      
         文字之美,也得有骨有肉,且骨肉均匀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8 21:24:32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上课时推荐这本书,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庄重而有情趣,就从图书馆借了来。带去课上看,却没看进去,不知所云。几日后晚上熄灯了又睡不着,就趴在床上用电筒照着看,竟看出了趣味,觉得周身都被老式的文人情思包裹,朦胧中似闻到了檀香的味道。
      那位推荐这本书的老师是位不受欢迎的教授,讲课很沉闷,内容又无新意,每节课必点人数,又有很多作业,符合现在我们这些大学生心中一切不受欢迎的因素,像个迂腐的老学究。他年龄并不大,但是个很老派的人。从书中可以看出,董桥也是个老派的人,读古书,搞收藏,写文炼字。但他却却不迂腐,很让我喜爱,就是因为文中不时透漏的小幽默,小情丝。不至于让你开怀大笑,却看得人心中舒爽。
      董先生是做新闻的,他读新闻的细心,他炼字的认真不是现在大陆这些新闻人可以比拟的。我们这些学新闻的大学生都很忙,忙着玩乐谈恋爱,忙着上网打游戏,新闻采访和写作的作业一拖再拖,最后交上去的成稿也是一蹴而就,相信很多人写完后就只检查过错别字,哪里当它是文章的去好好写,更谈不上炼字,至少我就是这样。高校外的新闻业又能好到哪儿去,晚报都市报上的消息类新闻大都出自实习生之手,有几个记者编辑会认真的去看去改实习生稚嫩的文章,他们还要忙应酬那。现在连《南方周末》的新闻都常常让我不忍心去细看,那些病句,那些不知所云。也许他们要说新闻为了追求时效性不能像小说散文那样一改再改,这是拙劣的借口,记者写的时候认真吗,编辑改的时候细致吗,甚至平时练过自己的文笔吗,书中有篇叫《锻句炼字是礼貌》,文中说“有勇无艺之庸才独爱炫耀文章初稿,此举不啻逼人传观浓痰”。好吧,我也一直在做坏事。
      好文章从哪里来,董先生说:“手抄《游丝》,雨后赏苔,真的是练好文章的秘方。”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7 02:58 , Processed in 0.0416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