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 0
|
城殇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独孤求
第一眼就被书名吸引了。
仔细看下来,这本书确实值得一看:视角新颖,逻辑结构清晰。经过精心构思后选取的城市很典型,别具特色,切合了从市政、金融、民主、实业、军事、文化、宗教等各个角度论述城市现代化的主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灵活自如运用史料的能力,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让作者在书中游刃有余,书的可读性极强。此外,书中时有精妙绝伦的论述,更显得宏大深邃、视野宽广。
难能可贵的是,在现代人对城市的一切日渐感到麻木,在这个城市中的人都浑浑噩噩、忙忙碌碌地奔波着,根本无暇思考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候,这本书提醒我们(也提醒着高速发展的城市)要慢下来,要目光更长远。这本书让公众重新思考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思考城市的职能和未来,去重拾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重新燃起对她的热爱与自豪。这些城市在几代人的苦心经营下,充满痛苦地不断蜕变、改造、重建,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她们破茧成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让人为之动容。
部分地方过于悲情是这本书的一个缺点。过分的渲染让人觉得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过于用功利主义的观念去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对于那个时代,后人总是比身处其中的人们看的更清楚。我们在叙述历史的时候,尤其是叙述“伤痛”的历史的时候,究竟该采取哪一种笔调?是悲愤激昂的怒吼,沉重华丽的哀悼还是平实冷静、幽默睿智的思考?无论选择哪一种笔调,把握好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中间的一个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详情
Chua
时间跨度:晚晴到民国 110年的城市发展
Q1.中国古代城市为何更注重对统治权威的凸显、军事冲击的应对、社会管理。
(公共空间的缺失)
Q2.各种革命VS帝王、官僚所从事的初级阶段的现代化改革
Q3.八旗制度对北京城的影响
民主探索、
金融秩序、实业振兴
市政建设、公共空间的营造,
文化转型、宗教改革、公共大事件的影响
→现代中国城市的成型
资本
制度
人智
技术
第一章:中国内部对城市化的初期探索——安庆、马尾、天津
第二章:西方的城市理念——香港、澳门、哈尔滨
第三章:中国城市向现代化过渡过程的一些细节——长沙、上海、北京
第四章:专家治国在晚清民国的成效和困境——南通、杭州、汉口
第五章:统治模式(军人VS士绅阶层)——天水、北碚、南宁、康定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9:40 , Processed in 0.22524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