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境浅说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9:1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是专论唐律绝作法的,所以将精力全部倾注在分析每首唐诗、每副名联的“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及其“诗境之妙”上,故予人启迪尤深。"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9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3 11:47:30 | 只看该作者
      一,一本古书
      在我大学毕业那年,学校图书馆处理旧书,我看到一本纸色枯黄的唐诗,就花5毛钱买了下来。回去一看,居然是传说中的开明书店出版的,名字叫【诗境浅说续】。
      那本书里面是选录的一些唐诗律绝名篇,每首诗后面都有简短的推敲和感言,从字词韵律到意境的剖析,文字不多但往往聊聊数字便能深入人心豁然开朗,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毕业时这本古董般的书我也带了回来,而且书也不大,只有手掌大小携带方便,时不时翻出来看看。书写的本来不错,而且那枯黄沧桑的书页给人一种飘渺的梦想----如果能有一天上了电视台的藏宝节目,说不定是什么绝世孤本也说不定。。。
      
      前几天清明节放假,我去逛西北书城,无意中竟然看到了有新版的【诗境浅说】而且是全本,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回家仔细一看,赫然看到了关于此书作者俞陛云的介绍,这一看吓了我一大跳。
      
      这个人的名字如此陌生,以至于像我这样喜欢搜集文化名人轶事的万事通也一直都不知道这个俞陛云是何许人也。此时一看,老天爷,这竟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人物,而且由此我才知道了一个传续百年的文化世家---浙江德清俞家的兴衰史。
      
      二,三代文宗
      喜欢五四时期散文的人大都知道两篇著名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其中一篇的作者是朱自清,另一篇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史上与朱自清齐名的一代文宗俞平伯。上面说的俞陛云,就是俞平伯的亲生父亲。
      
      其实,俞家最有成就名气最大的人,并不是俞平伯,而是俞平伯的曾祖父,也就是俞陛云的爷爷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乃是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国学大师。俞樾的学术成就在清末是造诣极高的,现在被奉为国学宗师的章太炎,就是曲园老人俞樾的亲传弟子。
      
      俞陛云幼承家学,受祖父俞樾的亲自指导,因此在文学、书法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尤其精于诗词。著有《小竹里馆吟草》、《乐青词》、《蜀輶诗记》、《诗境浅说》、《诗境浅说续编》、《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乐静吟》、《清代闺秀诗话》等。
      
      俞平伯(1900~1990),俞陛云之子,俞樾曾孙,著名的诗人,散文家,1915年入北平大学,毕业后曾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学院等校任教。他不但“对于旧词曲的造诣极深,同时又是提倡新体诗的最早的一个人。而且,俞平伯被尊为当代红学的鼻祖,是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
      
      俞家是浙江德清名门,是一个真正的诗礼传家的儒学世家。这样的世家其实跟武侠小说虚拟的姑苏慕容之类的武侠世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内部有着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有着数代人心口相传的家典秘籍和深入骨髓的家族信条和家族荣誉感。曲园老人俞樾就是其中的代表。
      
      三,自编教材
      俞樾是前清殿试中第十九名进士,著作等身学富五车,而且座下弟子甚多,桃李满天下,章太炎只是其中的一位而已。但是他最关心的还是俞氏一门家学的断续。他自己因为两个儿子一个早夭一个体弱多病,所以唯恐俞家的家学从他而绝,所以晚年得到了俞陛云这样的孙子,大喜过望。俞樾不顾年事已高,辞掉了所有的繁务专心在家教授孙子俞陛云,并且亲自编篡了家庭教材---【曲园课孙草】。这本书后世的评价极高,被后人奉为经学名典。俞陛云终于不负所望,荣登光绪年进士三甲的探花。
      
      而且,俞陛云生下儿子俞平伯之后,也像他爷爷俞樾一样,为俞平伯编篡了一本专门的唐诗童蒙用书,后来这本书被开明书店刊印出版,就是我手中的这一本【诗境浅说及续编】。
      
      这样的文化世家,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承载体,为中国的文化传承积累了深厚的资本。可惜五四之后战乱频仍,再加上文革十年动乱,这些世家子弟大都凋零,硕果仅存的一些也都转向理工科深造。如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转攻建筑学,钱玄同之子钱三强以核物理为志业,与钱玄同一起在东京听章太炎讲课的钱均夫之子钱学森学习空气动力学。
      但是这些世家的传家精神,仍然薪火不绝,传承后世。
      
      四,爱情永恒
      俞樾原配夫人姚氏死后,俞樾终其身未置一妾,姚夫人逝世后也未续娶,并以悲切的心情写下《百哀篇》一百首感怀。这以俞樾的时代和地位来说,是相当难得的。
      
      俞陛云原配彭氏病重,俞陛云为作《病榻琐记》以存其情貌,夫人去世后,又写下悼亡诗《绚华室诗忆》,压卷《情诗》有云:“情天不用娲皇补,留取情诗压千古。情随诗笔空中来,笔花香孕相思胎。诗是后天生,情是先天结。诗诚不破情不亡,情海不枯诗不灭。诗以情为根,沈沈黄壤追精魂;情以诗为翼,遮空纯作凄凉色。”在光绪二十年,发出这么强烈的情的呼喊,俞陛云对夫人的真情可见一斑。
      
      1982年,俞平伯患难与共数十年的的夫人许宝驯病逝,他写下悼亡诗词《半帷呻吟》,从他写的悼亡诗词中可以看出他对亡妻的怀念和悲哀,如《十一日惊蛰》:“瞢腾偎扁枕,浑不辨朝暮。反顾欲语谁,方知人已去。”《续潘岳悼亡诗句》有云:“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待我余年尽,与君同一寂。”从此,他不再为友人题诗题字,即使难却盛情题了字,也不再加盖红印章,以表示对夫人的怀念。
      从俞氏三代人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斯文一脉的延续,也看到了他们夫妻对感情的忠贞,从《百哀篇》到《绚华室诗忆》再到《半帷呻吟》,可谓是文坛一段佳话,令我们敬佩。
      
      五,惊天的秘密
      最为惊人的是,我刚刚搜索的时候,竟然搜到了俞樾的预言
      据说俞樾在临终昏迷之际,突然苏醒,吟诗九章,,然后说:“今后两百年的国家和世界大势,都在这九首诗中了,第一首是总论,第二、三、四首是前一个100年,后面的五首是后100年。”说完就离开了人世。
      
      俞樾逝世于1907年,他实际上未能亲眼见到民国,更不必说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了。但细品第二至第六首诗,是否是在描写共和之后民国内讧不已的乱状,以及世界大战的景象?特别是第二首,“三五纲常收拾起,一齐都做自由人”之类,由一个旧文人说出来,能不让人惊呀?
      也许,俞樾就是诺查丹玛斯投胎也不一定。
      让我们以俞樾的预言诗结尾,向这个诗礼传家的数代学人致敬。
             历代成败与兴衰,
        祸有根苗福有基;
        不过循环一甲子,
        酿成大地遍疮痍。
        
        无端横议起平民,
        从此人间事事新;
        三五纲常收拾起,
        一齐都做自由人。
        
        才说平权便自由,
        谁知世界起戈矛;
        弱者之肉强者食,
        膏血成河满地流。
        
        英雄竟逞各图强,
        各自分封各自防;
        道路不通商贾绝,
        纷纷海客整归装。
        
        大邦齐楚小邾滕,
        百里提封处处增;
        郡县穷时封建起,
        始皇废了又重兴。
        
        几家玉帛几家戎,
        又见春秋战国风;
        叹息当时无管仲,
        茫茫劫运几时终?
        
        蜗触蛮争年复年,
        天心仁爱亦垂怜;
        六龙一出乾坤定,
        八百诸侯拜殿前。
        
        人间从此又华胥,
        偃武修文乐有余;
        壁水圜桥观废礼,
        山岩屋壁访遗书。
        
        天地原来张弛弓,
        略将数语语儿童;
        悠悠二百余年事,
        都付衰翁一梦中。
      
      本文来自: 系本人原创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936553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8 04:05 , Processed in 0.0467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