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的“风景”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22:2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中展示的是一片郁郁葱葱、期待有心人徜徉其间并评头品足的“读书的风景”,在这“风景”里既有学识,又有趣味;既有“关键问题”,又有各种“八卦”,更有作者的治学经验。对学生而言,书中暗含治学门径;对“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53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6 13:09:41 | 只看该作者
  直到我高中毕业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我在很久以前就接触过陈平原老师的文字。后来,我收集陈平原老师写有哪些书的时候,觉得这本书是最适合现在的我去看的。陈平原老师的讲演脉络很清晰,平易近人的言辞用于“读书”的劝诫让我们的看到一位学者应有的情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0 11:51:30 | 只看该作者
  http://gcontent.oeeee.com/4/50/450011d1b0f8032c/Blog/df2/03ae09.html
  版名:推荐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09-09   作者:谭熹琳
  书名叫《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而细读内容却发现并没有诸如大学掌故、流传段子之类谐趣内容,这本多由演讲集组成的关于“大学”的作品,作者以轻松的演讲集形式分享了为学、读书、大学教育与发展等诸多看似严肃的话题。
      “大学”的理想化论述与国人对高等教育的期待和落差有关,高等教育发展几经波折,大众印象里也不无拔高过往的误读。陈平原此书中,围绕着“大学”的话题,读书、发展、改革,并无宏大口号与量化实证,仅仅以自己从学从教所见之“大学叙事”、游走海内外诸多大学之感悟罗列分享:“读书”如何作为一道风景?(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借力于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大学”论述的点点滴滴很容易成为热门话题,在这些平台上,对于“大学”的评论或批判来得直白,或感慨今日之大学校园再无大师,或感慨于大学精神之沦落,140字简明扼要的抒情无从讨论起深层原因,而一时口舌之快后也就将此等宏大命题抛诸脑后。
      而对于人文学者来说,大学不仅仅是求学与工作的载体,读书亦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读书”。作者以文学入手研究中国,在此书中探讨读书之境界,“求知”不忘“兴致”,才是读书之精髓所在。一篇文章提到“读书”与“老教授”于大学的作用,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作者先后进入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研习中国文学,并成为北大首批文学博士,可以说“读书”是贯穿作者求学与治学生涯最重要的途径。作者求学的年代,高等教育始复兴,老教授不必63岁退休,而作者也受惠于尚未建立严格的博士培养制度,博士生涯在与导师王瑶的一对一漫谈与烟斗“熏陶”受教。因此,作者数次描绘“从夫子游”的画面,在他看来,不仅为求知而读书,读书“本身也是很美的生活态度”。
      得益于早年宽容的制度,烟斗下熏陶出来的文学博士也只能感慨越来越制度化的大学培养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下,不仅教授难得跟学生对谈,甚至校园里也少见老教授,大学“缺少风景”就是今日高等教育之遗憾。
      作者所关注的“大学叙事”中,有关于大学的史料亦是有趣的部分,在《永远的“笳吹弦诵”中》,作者还原了“西南联大”的大学论述如何被特定的人、事和环境塑造。作者通过认为,教授治校、管理风格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熔炼成“弦歌不辍”的精神固然让人赞叹,“联大”内迁途中有意识地记录与创作,除了用于激励人心外,也占尽时下所谓传播手段之先机。相比起来已成“神话”的联大叙事,作者同时感慨,其他大学的内迁路程亦艰难坎坷,但却没有“联大”那般传诵后人的响亮名头。(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读书”对于普罗大众或许只是闲暇之余的雅趣,在资讯发达的年代,网络、智能手机上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坐下来静静翻书要来得便利,甚至所付出的成本也要低廉许多。而作者一直身处于大学环境下从心学问,以自身亲历作为衡量“读书”状态变化的时间轴,“读书”曾经带给人改变命运的机遇,也可以是消磨时间闲暇雅趣。在《网络时代的传统文化》一文中,作者谈到科技发展对阅读传统的冲击,这篇十多年前的演讲,如若放在今日,又可考虑到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等更新技术对传统文化与阅读习惯的冲击,相比网络初兴的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十多年前,作者在演讲中就担忧,现代人坐拥电子版《十三经注疏》、《全唐诗》等典籍,却很难做到与古人一般皓首穷经的思考、理解与发挥创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自由表达与业余写作的便利,但却成为人文学的“双刃剑”:古人著述往往耗费数十年琢磨,彼时依托网络,半小时即可“名扬天下”。十余年前的担忧放至今日语境之下仍然有效,丰富资讯的“干扰”与诱惑对于人文学是不是好事?科技对于“读书”与阅读的冲击,仍可窥豹一斑。时至今日,手机app浏览新闻或者阅读器,而作为庞大的看不见的网络的个体终端,“你别无选择”。
      “人文学”的命运是作者始终关注的另一个话题,作者亦“不平则鸣”。人文学经历八十年代的理想与幻灭之后,社会科学在九十年代以经世致用而“抬头”,近年来更有经济学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势,陈平原有感于不少人文学者不甘静坐冷板凳,将研究向“有用”靠拢。而纵观全书,作者所关心的并非仅仅是自身所处的人文学,在更深层次里所折射的乃是中国的大学与高等教育如何衡量价值的话题:与人文学的价值难以短期而量化体现之外,中国高等教育所呼吁的“大学精神”、“传统”亦难以用运动式投入产出相应的“成果”,亦难以量化表现,才会屡屡落入“有用”与“无用”之辩。
      于作者而言,“大学”并非是精神家园的想象,不仅是自己从学游历的缩影,亦是入手研究的课题,更是旁观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落脚点。人文学“有用”与“无用”这类辩论,无法在精神层面上提升大学的高度,而在现实中人文学学者或学生却经常面对这样的问题与尴尬,现实冲突带给人文学学者的,包括学生的影响毋庸置疑,这更像是人文学命运的写照:在量化考核与门第分明的学术制度下,有几人能够成功突围,悲壮地坚守自我?
  
      □谭熹琳(媒体人,广州)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1 21:59 , Processed in 0.0510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