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0:1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还是一位同样伟大的诗人。除了大量以对白表现人物与情节的诗体戏剧,他还写了不少分行押韵的抒情诗,包括几部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迄今余味无穷、堪称绝品的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39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5 07:33:23 | 只看该作者
  说,这是多么多么令人感动的真情爱情?啊,未必!不是家长、家族的错,不是时代、古板思想的错,是荷尔蒙!
  都是青春期荷尔蒙作祟!再加上他们生活的古板又不够修养的两家子,又不注重早期性教育,荷尔蒙一冲动就要出事,孩子最后自杀是不可避免的。
  教训是,不正确处理荷尔蒙问题,后果,是很惨的,《红楼梦》里的贾瑞,是死在冲动的荷尔蒙上的另一个典范。但是爱情是死不了人的,亦舒讲的,爱情只会慢慢杀死你。对了,那种叫“心碎”的顽疾已被一种叫“麻木”的特效药治愈了。
  孩子们,自杀成全的爱情并没有那么伟大,只忠于心里欲望抛开一切,甚至可以是另一种自私。活下去,不止只有爱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8 07:31:41 | 只看该作者
    “莫说女人的水性杨花吧,男人也是如此地不能坚持,朝三暮四”
  
  
    从前那样喜欢罗瑟琳却在见到更漂亮的朱丽叶时一见倾心这样的感情未免太轻浮。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称颂,就因为他喝下毒酒为爱而死吗?就算不是朱丽叶换作另一个人他一样会在相同的情况下死在那个人身边,没有一点责任感冲动不顾后果,竟然会有那么多的人把他们当做爱情的典范,搞笑
  
    看完之后觉得好失望,虽然我不能具体描绘爱情本应该有的样子但至少不会像这样,再说人生的全部又不是只有爱情,相对于其他很多事而言在面临抉择的时候爱情往往是最微不足道的,何况这是所谓的爱情吗
  
  
    罗密欧啊罗密欧,你的爱为什么如此轻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3 02:08:44 | 只看该作者
        如歌一般的语言拂过一个时代,你记得了什么?     
        罗密欧在沉醉于朱丽叶的芬芳时,是爱着罗瑟琳的,那么固执,一厢情愿地沉溺着,直至他遇见朱丽叶。
        所以,爱情,若还没到最后一刻,你未必懂得自己的心儿向着哪个方向。
     
        
             “无数个清晨,都有人看见他在那儿把眼泪流成清早的露水,将长叹绘成空中的云霞……用拉紧的房门和紧锁的窗子将阳光隔离,将自己制造了一个人工的黑暗。”
  
  
         罗密欧对罗瑟琳的万般情深都不会是假情假意,他想,他这一生眸里的苹果都会是罗瑟琳。爱而不得,他把自己锁在黑暗的囚笼,不愿唱那神的希望之歌。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会想,多傻的少年啊,你只是还没有遇见朱丽叶。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曾经把心都掏出来了的去爱一个人,在人群的颦眉目间,将对方一一认取。一旦对方不爱,就像舞台上突然撤去的镁光灯,让你措手不及地接受其实你不过是个跳梁小丑。
         只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会遇见下一个与你两情相悦的人。
  
  
              ”如果我至诚的双目会相信这荒谬的幻影,那就把这双不守清规的异教徒让眼泪化成的火焰烧成灰吧!会美过我的爱人!就算是万物之神的太阳,也未曾找到过一个可以与她媲美的人。“
  
  
         班伏里奥邀罗密欧同赴宴会,他坚信,罗密欧会找到新的爱人的。
         他是对的。
         但罗密欧不相信,”没有人会取代罗瑟琳的位置,没有人可以。“
         想起老人们曾说的话:”在一开头话别说得太过坚决,你永远不知道在将来等着你的,是怎样的意外。“果真也是对的,像张小娴的那句话——无论你有多好,总会有不珍惜你的人;幸好,到了最后,所有不珍惜的人都会成为过去。
         罗瑟琳成为了过去。如此的快。
         曾经以为永远过不去的坎,在罗密欧见到朱丽叶之时,一切便都成为了风一吹就散的过去。
         她,终究是成为了过去。
  
          
                            “从前的恋爱皆是幻觉”
                            “绝世的佳人就在今晚”
  
          ”爱情这朵有毒的稚嫩花朵,能够长期的顽症医治,用它的香味可以驱走百病,而吃下它却反而会中毒不醒。“
          朱丽叶出场了,像一颗璀璨的星,一瞬就住进了他的心里。
          他迷失了,罗瑟琳曾经是他回家路上的一盏灯。但是,庆幸,他等到了朱丽叶,等到了那个真正与之心心相印携手向前的人。
          他等到了他的绝世佳人。
          你也会有那样的运气,只要忘记前一个过去。
          走吧,别回头了,回家的路上总会有人为你掌灯。
          我们,大可等下一个两情相悦的人。
  
  
  
  
  
                                                                                              木帛
           
  
  
                       ”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9 20:28:0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读这本书,简单地谈一下感想。
  
  最喜欢劳伦斯神父。他上场之前,有一段赞美大地坤德的话:
  
  大地是生化万类的慈母,
  她又是掩藏群生的坟墓,
  试看她无所不载的胸怀,
  哺乳着多少的姹女婴孩!
  
  显然是华丽丽的儒家思想,与《易经》赞美大地坤德的话如出一辙。
  
  紧接着又是一段充满着辩证哲思的话语,类似道德经。
  
  
  另外,罗瑟琳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很少引起读者注意。劳伦斯神父曾指责罗密欧的见异思迁。我想这大概是莎翁自己的意思。在大多数读者对罗密欧朱丽叶伟大爱情的一片叫好声中,有谁会想起罗密欧的见异思迁?《威尼斯商人》中也曾使用过相同的笔法。读者们对夏洛克的自私贪吝口诛笔伐的时候,又有谁,曾认真聆听过他自己的苦衷?莎翁在书中,已经让夏洛克自己辩护了。其实,这也是莎翁自己的意思。
  
  凡人之所以为凡人,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世俗观念;伟人之所以成其为伟人,正因为他们对一切众生都有着同情悲悯之心。这是圣贤的情怀,是佛菩萨的情怀!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23 03:01:14 | 只看该作者
  花了两个礼拜的时间才读完了莎士比亚的五部悲剧,它们有涉及爱情的,亲情的,复仇的,阴谋的,所有人类的好的坏的情感几乎都被囊括在内。我想这也是莎剧成功的原因之一,它能让每个人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有了强烈的共鸣。有了这些共同的感情基础,当我们读这些作品时怎能不受感染?除此之外,它们的语言都是充满美感的,如诗般的言语读来才会更令人赏心悦目。好好领会莎剧的语言,好好感悟这些语言中的乐与悲,我们定会有受益匪浅的感觉!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24 12:39:40 | 只看该作者
        许多戏剧追根刨底亦不过是平庸货色,名段子也难以幸免。朱熹老先生之流怕不只会扯出多少道心人心的糊涂理论。好歹,戏台本身就是生香生色的地儿,加之大师回春妙手,再平庸的戏子怕都得开出花儿来。
        《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本身都不能称奇。无非是一对俊男靓女私奔后的不同结局,但被两位大师横竖抹上油彩,细细描了眉毛,也算上东西两岸迎风颤动的奇葩了。
         先说人物吧。女主角,首先必然如千万女主角一样,一顾倾城,再顾覆国。崔莺莺到了元朝变味地矜持起来,而意大利的朱丽叶也在英式小洋楼上晒起了羞涩。贵在二人都是敢爱敢恨的难得之妇。莺莺的冷面之下心定是柔软的,否则也不会私抱枕席,伴君之侧。王实甫赋莺莺这一举动予慈悲之意,解相思病缓解了元稹笔下莺莺抱枕而来的突兀。但这样莺莺更为符号化,她成为才子心头中国版的玛丽莲.梦露:有貌,矜持,当然以菩萨心肠的名义入君囊中。而朱丽叶更为天真,她的爱情当然炽烈,有让阳台上的青涩与甜蜜,让嬷嬷带话时的直接,有等嬷嬷时的焦虑,有知道罗密欧杀了她表哥后的成熟,有一个人胡思乱想着自家祖坟的可怕场景的可爱娇憨,更有最后为情而死的刚烈。她是个简单明朗的小姑娘,她是罗密欧家的小天使,是莎翁笔下的小清新。
        而男主角,亦得如千万男主角一样,必须得剑眉若画,凤眸星目。王实甫借了猥琐的张生圆了一个梦,一个中国千万才子佳人花好月圆的大美梦。剔去张生状元及地后抱得美人归白发的妄想,张生不过是千千万万书生中最普通的一个。且不说初遇莺莺魂灵便惊飞在半天,为了跟美人套磁才住进寺为从未打理过的父母烧烧纸。且不论他跟老和尚聊天夹的荤段子,就便他多愁多病的意淫史怕也着实对不住开头的那句不近女色。好在王实甫加了他贵不忘糟糠的纯情,才着实挂稳了书生的面具。而莎士比亚似乎也借了罗密欧圆了一个梦,换言之,他笔下的罗密欧三分像小说,七分都是他自个儿。他是否有把罗密欧当自己写,我无从得知,但罗密欧挥挥剑抖了一地的都是莎士比亚的影子,冲动,浪漫,情绪化,深情,天真。他对着镜子,把自个赛进一个如希腊雕像般英俊完美的皮囊里,画着一个剑与美人的浪漫传奇。张生为了莺莺使了多少鬼心思,王实甫不好说,但从入住寺庙,到打通小红,再到莺莺无不有他个人的狡黠。张生离中国太近,近到拉过张生白净的小脸儿就看得到元稹一脸的痤疮。而罗密欧虽有距离感,也不会拽几句诗歌耍流氓,但至少光明磊拓,至少对于朱丽叶的感情单纯深沉不夹杂质,或者,没那么多市井气。
         或许是这几天把西厢记往唐朝刨得太深了,觉得小红不及先前那般出彩了。丫鬟随主子嫁,或者现实中崔莺莺挑了元稹这个混蛋小红不算无过。但西厢中的小红----精彩极了!而我看西厢,就是因为多年前在电视上看到拷红那段子。她是一个反叛者,一个有着晴雯聪慧的嘴皮子揣着史湘云热衷肠的厉害丫头,一个顶着老夫人厉喝娇声道“红娘不知罪”的可爱女人。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茂丘西奥和奶妈两位小丑角据说被莎翁和谐了。但我依然很爱朱丽叶的奶妈,整天神婆似的唠唠叨叨也就算了,碰见罗密欧居然突然变了学士腔,我差点没晕过去。但配角都是会发光的,从她先拧着小姐的秘密等着罗密欧主动向朱丽叶求婚便可见出,那厮绝对是个灵光角儿。纵便她最后劝朱丽叶放弃罗密欧改嫁提伯尔特也是真真切切站在朱丽叶的利益上着想。更何况几百年前的老太婆就说出性乃婚姻之本质这样一番骇人的大道理,让我实在怀疑这个貌似蠢妇的双枪老太是否真是大智若愚装疯卖傻穿越过来的。
         二位大师都不忘合理运用戏剧的机石,那便是时时不忘娱乐大众一把。如小红嘲张生的额头光溜溜滑倒苍蝇,晃人眼睛,如张生跳墙私会却被莺莺以礼仪道德一顿怒骂,再如张生初见莺莺时咽下的意味深长的口水。但莎翁绝对不输王实甫的。刚才才提过朱丽叶那个神经兮兮的奶妈便是其一。其二我想当推朱丽叶本人,那丫等奶妈时神经病般的自言自语我不提也罢。吞药前,居然忐忑不安地臆想自己会不会在祖坟里拽出堂哥的骨头敲进自个儿脑瓜里。
        话虽如此,罗密欧与朱丽叶同归于尽的悲剧结局居然平添了些许暖色。真爱本身就难求,更难保存,索性了解在爱情甜蜜沉浓的顶端,好过看它慢慢凋谢。而莺莺与张生大团圆的结局也给中国的文人打足了鸡血,各个自此后都或少有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春梦。但盈极则亏,童话的结尾总似经不起推敲,况且归根究底是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悲伤典故。上次看豆瓣时瞅见一句话:中国古典剧作家不忍心给观众一个心痛的结局,所以戏本子里都是喜剧,而悲剧都在中国的历史里。
         这样说,便正和我意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0 20:15 , Processed in 0.0508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