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尚访谈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出生于法国,1954年入美国籍。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这本书是法国艺术评论家卡巴纳在1966年对杜尚惟一一次访谈的归总。杜尚一生除了写过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但在这本书中,他在卡巴纳提问的循循善诱下愉快地讲述着围绕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言谈如偈语般简洁而充满智慧。杜尚从未想以自己对艺术观念的撼动来竖立自身在艺术史上的显要地位,而恰恰是他的举重若轻成就了他人生的精彩与宽阔。他呈现给我们的是人之为人的自由之可贵,生命的质感在字里行间闪光。

    作者简介
      皮埃尔·卡巴纳(Pierre Cabanne,1921-),法国艺术评论家,撰写过关于凡·高、毕加索、德加和立体主义的书,发表相关文章多篇。

    最新书评    共 5 条

    Leonar    杜尚很好。但有一点,即使他后来不自觉为一位艺术家,他的“反艺术”立场还是得到了他艺术家身份的庇护。他的这个身份始终是外人赋予的,他可以不领情,却还是受了惠。   什么都不算什么。这就是杜尚的世界了。然而还是那个意思,杜尚可以说的话,我未必可以说。一览众山小,登的得是高山。名利场的甜头,杜尚是尝过的。   杜尚应该还懂软饭的滋味,又易过装,作为一名法国人却情牵美利坚。这些都是可以说说的,却很难说出什么。杜尚不当回事,别人再当事儿就不对。   关键是,杜尚既然透露出一种不把艺术当事的意思,是什么人将他奉若神明呢?杜尚很好,解读得不好。杜尚是不该被解读的,但没有解读,杜尚就不存在了。   每个人都是可以像杜尚的。问题就是如何做自己。杜尚说可以不结婚,不什么什么,但他结婚了,什么什么了,这也不是能借以攻击他的地方。   王师傅说,我喜欢人甚于原则,我喜欢没原则的人甚于全世界。有相似的感觉。   人生往往是作茧自缚。搞一些原则出来,残害同胞,断送自己。   有些工农很好,付出汗水换取酬劳,没有剥削者的卑鄙,不为被剥削感到耻辱。怎么样就怎么样,堂堂正正,站着躺着趴着都好,跪着其实也没什么,但没必要跪谁。   老庄的道很好,却不切实际,因为那是终极的。生何如,一死了之。唯物者们若不信服,也只能寄望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了。自己绝精了,子女夭折了,世界毁灭了,都是问题。   杜尚送一个小便池参加艺术展。我的意思是,拉坨屎,拉到精美容器里,也是现成品。看你怎样解放思想了。   但几乎是万分之一的人才能有杜尚的好运。没关系,我们虽然不是杜尚这种大腕,偶尔像一下,还是不难做到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7-23 13:51
    卢非    访谈部分非常精彩。即使没有成体系的东西(所谓体系也是杜尚所终身反对的),但得益于杜尚空前的思维能力和幽默、自在并近乎裸露(只偶尔用一条遮羞布挡住阴部)的表达方式,以及卡巴内巧妙的提问功夫,问答的形式和内容中还是包含了很多极其有分量的东西,甚至让人大吃一惊、世界观可能为之改变的东西——简单来说——一种全新的东西——很难想象,一本半个世纪以前的访谈录,还是能给人以如此的新鲜感、冲击感和晕眩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读完后,将要走向向杜尚朝圣的道路(事实上他的一些观点在我看来即使对于最不功利的艺术家来说也未免过于消极),也可以想象那些选择向他朝圣的人势必也最终走向了杜尚所反对的。杜尚的模式(如果可以让他那自由不羁的一生屈就于这个充满工业意味的单调名词)确实是不可重复、不可模仿的。但他的一生的生活方式、对待艺术(用他的话说就是“做”点啥)的方式、以及对待世界的方式,仍有很多让我心惊肉跳并心向往之的地方。   杜尚在24岁时(真是一个早地难以置信的年龄),决定和传统绘画决裂,那是一种根本上的决裂:摒弃那种依赖于“视网膜”(视觉)的绘画观念,彻底让艺术的存在脱离过去千年都被纯“感官和感观”束缚的状态。他认为传统的绘画,作为一种个人表达的方式已经破产了,用他的话说,“一幅好画必须要有让人震惊的成分”,但如今已经没有这样的绘画作品了。他决定寻求全新的表达方式。假定访谈中这个79岁的狡猾老头说的一切都是实话(至少有一种真诚的倾向),那么他终生的艺术创作,除了“有趣、好玩”,在目的上没有更高的追求(譬如审美追求、意义追求)。他在玻璃上作画,用数学、物理的方式作画,用工匠的方式制造出一些人们看来是失败的生活用品或者莫可名状的科技产品的玩意儿,或者就地取材用现成品稍加加工就得到作品,然后不假思索的就去卖掉,换一段时间的生活费。终其一生,与其说他在追寻表达的结果和意义,不如说在追求表达本身的乐趣,如果要升华,即探索人,以及人的表达方式的无数可能性。   从青年时代开始,他就以一种极大的勇气(更确切点说,是一种近乎满不在乎的漠视)摆脱了世俗的既定道路,从此一生过着一种波希米亚式的生活。这不同于儒家所谓的安贫乐道,儒家的箪食壶饮里有一种沽名卖直的虚伪成分,安贫乐道的目的还是为了兼济天下;杜尚的自由、简陋、懒惰(他原话)、随意的生活,并不试图自我拔高,并且其本身也就是其目的。   在杜尚的所有个人作品中,他本人应当是最大、最别具一格的一件,一件创作了80年之久的作品。      最后。书的后半部分,即译者王瑞芸的一篇评传式的文章《杜尚》,以及其后附带的硕士论文一样的东西,都和译序一样是些粗制滥造、可怕并过于激动的产物,与其说是评论,不如说是情书,可读性不强,并且充满不高明的说教。当然,倒是充满一种女人陷入爱情后非常天真、热烈并且莫名其妙的打动人心之处。        详情 发表于 2013-7-23 21:45
    Meng_    我随便写点,因为这本书还是很好的,值得记下一些东西。      前半部分是访谈,其中杜尚谈到了他的几件作品。关于《大玻璃》有这样一段:“由于我发现人可以从三维空间得到一种投影,无论是什么样的物体都可以——如太阳的照射在地球上造成了两维投影——我通过这思路,运用简单的智力推理,那么四维可以把一个物体投射成三维的,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习以为常的任何三维物体是一种我们不熟悉的四维的东西的投影。”   这段对《大玻璃》做出了一些解释,我觉得是令人感叹而精妙的想法。这种思维很有力量性与个性,也终于明白他是想做个什么东西。【=。=      谈到艺术以及反视网膜态度:“从库尔贝以来,人们就一直认为绘画是作用于视网膜的。这是一个人人都犯的错误。视网膜是瞬间的!在这之前,绘画有着其他的功能:它可以是宗教的、哲学的、道德的。有时我逮着了机会采取反视网膜态度,却只可惜并没有让绘画改变太多。我们整个这个世纪都完全是有涉视网膜的,只有超现实主义除外。他们打算超然世外,然而,他们也没有走得太远!尽管普吕东从超现实主义者的立场判断来说,他相信超现实主义已经离开。但在更深的层次上,他还是对作用于视网膜的绘画有着很大的兴趣。这是相当荒谬的,这必须被改变,事情不能总是老像这样。”   这段话中,杜尚明确地表示出了自己的态度。即使在现在,反视网膜也是非常有革命性的想法。当这种态度被“艺术”领域接受之后,“艺术”变得不可教了。所以去学习艺术也永远只能流于“视网膜作用”?      《秘密的声音》:“他把两个盘子取下来放了点东西进去,把他们重新用螺丝拧上之后,那东西就在里面发出声音来,我不知道那是什么。那声音对我来说是个秘密。”      “我认为绘画死了。"   "我已经有20年不去卢浮宫了,它不能吸引我。因为我压根儿怀疑评价的标准,”   “我不觉得我做的东西可以在将来对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请注意,对我来说强调观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出现很多观念,我所不能接受的是没有任何观念在其中,只是诉诸视网膜的作品。”      所以在杜尚这儿,明确地表现出了观念至上的理念。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访谈录,第二部分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作者的个人观点很强烈,所以读起来十分容易被影响【=。= 所以大家不要被影响。。】,只读前半部分也可以。   书后谈到禅宗与艺术的关系,同时联想到克莱因蓝,尽管作品是在追求极致的和谐,但同时却又有些无聊。      艺术是什么?   从杜尚开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说艺术可以让我们以另外一种视角看待世界,这本访谈录也称得上是件艺术作品。杜尚说,如果愿意,可以将他的每一次呼吸视为一个作品。而这的确是件伟大的作品,至少每个人都能从他那儿找到自己的位置。  详情 发表于 2013-8-7 11:32
    King      这是杜尚的谈话录。这是一个艺术家的言语。可这些真正表达了这本书的内涵吗?     对于西方人来说,杜尚确实是难以理解的。按西方的思维方式难以“定义”杜尚的作品和一切行为方式。可是杜尚又真正需要“定义”吗?     只有东方人才能真正理解杜尚。杜尚的生活就是一种“禅”的生活方式。也许更进一步,我们可以把杜尚理解为进入红尘中的“佛”。他在体味着红尘,玩味着人生百态,不经意的几个小动作充满了睿智。     对杜尚根本无法评价。理解他的人心中自知。不理解他的人怎么解释也是枉然。所以我纵估有千言万语可真不知道怎么开始诉说。     当我看到杜尚说:一个艺术家一生中只有三四部真正的作品,其他的只不过在重复时。我不由想到了中国当代一位“著名”大师发明的“流水式”画画法。当有人告诉杜尚,青年艺术家们在“演出”杜尚死了之时,他轻轻地说:让他们去吧,如果你回应了,他们的目的就答到了。我想到了当今社会与网络上的“炒作”与“骂战”等等。     但我最感到敬佩的是,当人问到他一辈子隐居,不追求名利,可是晚年却办了三次个展,让人觉得他感到不解时。杜尚回应到:总要有礼貌吧。别人要办,那就办。我自己还是自己。我深深“惊”到了。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我们要么追求“成名需趁早”;要么极端反对名利。其实后一种做法与前一种不过是五十岁笑百岁罢了。只是另一种追逐名利,是追逐“个性”罢了。如果说第一种是“见山是山”,第二种不过是“见山不是山”,只有到了杜尚这种才是“见山又是山”。     真是令人难忘的阅读。  详情 发表于 2013-8-10 15:39
    那个叫    2010年我在厦门呆了大半年,杜尚酒吧是那里比较经典的夜店之一。有时凌晨一点过去,门口都站满了人。那时我在想,杜尚这店名起得好,感觉跟艺术特沾边,如果再开一家店,干脆就叫毕加索,咱艺术到底。      那时,我觉得艺术是一件牛逼轰轰的事情,所以去夜店,感觉就像是去从事艺术创作一般。直到前阵子读《杜尚访谈录》,我发现不是这样的。杜尚一生的行为和语言都在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艺术其实没啥了不起,也就那样,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差,它一点都不值得咱们推崇。      回顾书中杜尚对往昔经历的谈话,他不只是在语言上多次表达对于传统上所谓艺术的“漠视”,还有好几次逮着机会揶揄了艺术一把。在一次由先锋艺术家组织的展览中,杜尚在路上闲逛后随便挑了一个小便用的便盆,签上字并命名为《泉》,然后就寄给了展览评委。此次展览的宗旨正是要解放思想,扶持新艺术。为了反对学院派的清规和限制,刻意把这个展览的政策制定得极为开放:任何想要参加展览的艺术家,甚至包括外国人,只要缴纳6美元的手续费,无论做的是什么,水平怎样,都可以把作品送去展出。可笑的是,评委们被这作品给吓住了,这超出他们艺术消化的胃口,然后就把它给拒绝了。一方面,艺术家们的先锋性质,其实是伪先锋,这一点在那一刻就暴露无遗。一方面,这是杜尚思想的一个反映:不应该给艺术和生活划上界线,艺术可以是随便什么东西,应该无分别地对待人类的各种活动,如果我们能达到一种圆融统一的状态,这样我们就能从自造的牢笼中走出来。当然了,他还有其他的举动,如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这被达达们称为是《杜尚的达达画作》。当然了,杜尚压根也没把自个当成达达主义的一分子。这哥们不爱热闹,不喜欢拉帮结派。以至于1920年在巴黎办的达达展览上,达达们写信给当时在美国的杜尚,希望他也能送一些作品来参展,杜尚给他们回了一封电报开玩笑说:“我操,给你妈个逼呀。”巴黎的达达们傻了眼,但过后又灵机一动,就把这封电报当成杜尚的达达作品照样拿出去展览。达达们五体投地地承认,只有杜尚才把抛弃一切的达达精神贯彻得最彻底。这彻底的程度就像达达的领导人泰赞拉说的:真正的达达是甚至应该连达达本身也该反对的。      在年纪很轻的时候,杜尚就洞悉了这闹哄哄的世界在堂皇而正经的表皮下具有的荒谬可笑之处,所以他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谋生也不是重要的。人们总爱问他是如何谋生的,他说他也不知道,生活就是顺着走,也就那样,说不清。在纽约的时候,每个月的收入不多,过着一种道地的波希米亚式的生活。通常钱总是不大够,但那没关系。对于自己没有任何期待,对于工作没有什么建设性的计划,倒像蒙马特区的波希米亚似的风格——活着、画画、做一个画家——从根本上说不意味着任何东西。可能很年轻的时候,还有要接受艺术熏陶的欲望,但年老回忆起来,只道那是平庸的欲望。那些为了艺术而把生活搞得一团糟,在杜尚看来只是觉得可笑。他喜欢活着,呼吸,甚于喜欢工作。不觉得应该做什么东西可以在将来对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对他来说,艺术可以是活着的:每一秒、每一次呼吸就是一个作品,那是不留痕迹的,不可见也不可想。于是后来,他也抛弃了画画,为什么绘画就要在画架上,为什么要用颜料来表现呢?杜尚开始转向用现成品来表达,他也不觉得现成品有啥意义,如果一定要给它意义,那么现成品的意义只是:漠视。漠视美、丑,漠视一切欣赏趣味。现成品放在那里不是让你慢慢去发现它美,现成品是为了反对视觉诱惑的,它只是一个东西,它在那里,用不着你去作美学的沉思、观察,它是非美学的。你必须扬弃美和丑的区别,扬弃高低的等级,因为所有美丑高下都是人为的相对标准,而人们又如此习惯于把相对性当绝对性去维护,后果必是让人心有了定见和成见,然后导致我们本来应该自由无碍的心被束缚住了。      杜尚没有创造新的美的艺术风格,相比毕加索超越艺术对现实的简单模仿把艺术带向抽象变形的形式,杜尚最好的作品在于他的思想,而不是画作和雕塑。他嘲笑艺术的陈旧和拘泥,人类如何能通过一幅画或一个雕塑来认识世界的实相?这是人类认识和对待世界的狭隘和刻板,从他开始,艺术不再只是让我们能够画出一张美丽的画的技巧了。      达达分子们没啥幽默感,他们出格的玩笑是他们在理想和绝望之间的摇摆。这样的一批人,当战争结束,社会恢复了过去的秩序,他们也就都没了脾气,又乖乖地回到原来的文明模式里,该干什么干什么。人年轻的时候胡闹可以,胡闹过了还是得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不是吗?可杜尚这哥们不是,他的批判嘲讽调侃却是持续不断的,活生生把自己的生活整成了行为艺术。      所以呀,一个人做“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做“坏事”。从这点上说,杜尚确实NB。  详情 发表于 2013-8-17 00:04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 11:39 , Processed in 0.04822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