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不是力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络时代,知识容易得到,见识却未必容易产生。如何分辨两者,还需回归教育本身。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反省的教育,恐怕也站不住脚。作者身兼双重身份——美国基础教育里的家长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教职工,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师生与课程,将中美教育对比这个庞大的话题拆解为点点滴滴的日常记录,以朴素好看的文字破解当下教育的沉默与困惑。
      “‘卧底’美国教育,试图借鉴的人似乎并不少。但不管是在宏观或微观的层面,一些教育者(包括家长)对美国教育的借鉴仅停留在方案和技巧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引进,结果自然淮桔化枳,不伦不类。学其方案而不解其因,就好比买个水龙头带到沙漠,别的什么也不做,却指望一拧就能出水。在和外部世界交往的时候,我们常听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说。这种思维有时候让我们忙于追逐方法上的奇技淫巧,忽略背后的思路和道理,故而往往停留在交往的表层,无法深入。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当然,我们也不应自卑,希望全盘照搬另外一个外来体系。教育事关人的思想和内心的很多东西,和人性一样复杂。没有一个体系,可以打包得齐齐整整,去完全替换另外一个体系。而比较与对照、反省与改进非但必要,甚至应该常规化、制度化。”(南桥)
      
      最近常写专栏的人中,徐贲和南桥的文章我比较愿意仔细读,前者是成名学者不论,后者很年轻、观点也不尽成熟,但那种闲适、自信但不压迫人的风格看起来比较舒服。
      ——安替(哈佛大学尼曼学者,专栏作家)
      南桥真正理解中美教育的本质和异同。他的随笔汇集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在诙谐幽默中蕴含了真知灼见和一颗赤诚之心。
      ——雷静博士(雪城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亚洲教育手册》、《电子铅笔》的作者)
      如果说作为译者的方柏林是一个好演员,以精确的字句传达原文之美;那么,作为作者的南桥则像是一个好导演,以亲切的画面,传达他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观察和反思。本书讲的虽然是严肃的教育话题,却如同一部好看的纪录片。
      ——张文武(东西网总编)
      在中国,教育问题是关注人数最多的话题;在中国,教育问题也是最令人绝望的话题。 南桥有理性,有见识,也很有耐心,掰开了,揉碎了,讲的都是共识和常识。因为他是父亲,不是中国的教育官员,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人,而不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成才。
      ——徐晓(作家、财新传媒首席文化编辑)
      南桥是一位深受尊重的教育者、作者和译者,他生活在美国,充分利用了他在这里的生活体验。不论作为一个学者或是父亲,他总有独到眼光,让人从多重视角去理解美国文化。南桥的判断力敏锐,故而其视点也不同一般。交往接触之中,他心态开明,心底良善,这也使得他的观点充满关切,且趣味盎然。
      ——埃达维娜彭达维斯博士(作家、诗人、特殊禀赋教育教授)
      南桥是和我有过合作的翻译中最为出色者之一:他思维敏锐,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他也是一个跨国型的人物,对于中国、美国、爱尔兰文化都涉猎深广。和他合作期间,我发觉他能自如而优雅地穿越在各种文化之间。我恭喜他开始出版自己的图书,我相信,他身上和我商谈翻译时所体现的那些品质,也一样会他自己的书里体现。
      ——科伦麦凯恩(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作者)
      南桥的写作能力会让大部分人羡慕。他十分熟悉中美两种文化,笔调轻松,风格鲜明。他的文字幽默、精妙、尖锐、轻松,行文中还能看到各样文化地标,这一切将他从一些自以为熟知中美文化的写手中区别出来。他为中美文学的对话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
      ——理查德查瑞特(麦格雷戈家族探险小说作者)

    作者简介
      南桥,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略懂文学翻译,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金融时报中文网、财新网、东西网等担任撰稿人或专栏作者,豆瓣九点、网易博客热门博主。著有《呀,美利坚》一书,译有《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地之国》、《布鲁克林有棵树》、《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河湾》、《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等畅销作品。

    最新书评    共 1 条

    读书分    作为在美国从事教育设计之人所著之书自然不乏振聋发聩之话,因为其将我们经历的教育和国外教育真实的摆在了桌上,匆匆翻过一遍,知识不是力量似乎明白了一些,不妨换句话说:有知识而无见识之人迂腐而缺乏创新和推进社会进步之力量,知识和见识不可或缺,所谓见识,根本上是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教育小孩并非知识填鸭,而是看似无章法之天性引导和发挥,加上比较科学的分类测评方法--因材施教--实现兴趣与能力的匹配,我不知道未来我的小孩会面临什么样的环境,但是就像南桥所说,发挥其规则虽在国内亦可培养创新之品质。   南桥在第二部分卧底美国教育也提到大学之比较,如大学迎新及就业--包括学术政策、学习技巧、个人发展以及学校服务的导读课程及面向第三份工作的就业指导:第一份工作用来碰壁、第二份工作积累经验--无时不在的社会实践及Project式教学、教授终身制优与劣,大学生同样注重见识而非知识。   第三部分重点讲述了美国教育发展趋势尤其是技术之采用,印象不深刻但随后我马上重温了网易公开课,搜索到若干我一直希望重温之在线课程,终身学习确实已经不是遥不可及之梦想而是一种生活。   总的感觉书乃博文之集合并未成系统,但篇篇短文却似夜里明灯让人看到希望给人力量。草草写就书评,该休息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8-6 13:26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08:11 , Processed in 0.411668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