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8| 0
|
是,大臣 |
最新书评 共 6 条
gen_po
“是,大臣。”(Yes, minister.)
在《是,大臣》的每一个故事的最后,往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会想一些什么呢?我想对于我这样一个政治白痴(我认为是曾经的。他居然认为他已经曾经是政治白痴了——另一个心里的声音这么说)而言,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体验过程,不是净化,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心理剧场景一样的学习!詹姆斯·哈克是一名政治家,但是进入白厅的那一刻,他依然是一个白厅的政治白痴(相对于他是一个后座议员方面的专家);面对的是一群官僚主义政治方面的专家——专家中的专家,所以他在学习也就是我们在跟着他一起学习。
简单地说这个三角关系。詹姆斯·哈克代表了一种谨慎而必须现实的积极理想,他关注的是他的存在感,作为民选的议员,作为内阁成员,他虽然被抛入这个行政事务部,但是这是他的选择(他只是没想到他的选择意味着他的被抛入),他需要为此承担选择的责任并作出一些自己要求的东西以体现出这种自我选择背后的存在感。汉弗莱·阿普尔比代表了一个稳定的体系,既可以视为一个很难打破的压抑积极理想的环境,又可以视为一个稳定的支持着现有的一切的基础——这个基础才意味着可以做些什么也才意味着如果做错一些什么那也仅仅是错了一些什么而已。伯纳德·伍利在剧中是一个搞笑的角色,这不完全是真的,他首先是这个剧作的搞笑需求,但也是(有限的)理想在和(顽强的,顽强到连有限的理想也不允许的)现实之间的连接和平衡,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妥协式的平衡比然要用一些反现实的(后现实的)笑话或者幽默才能得到缓解及予以接受。
我不认为这是编剧所刻意的,艺术来自于生活现实,这个三角关系就是生活现实,而已!
结合上面那段评价,这个三角关系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外部和内部。就外部而言,我们总是或者扮演哈克阁下,或者阿普尔比爵士,或者(很少的时候)伯纳德·伍利,取决于我们是打算去做些什么不一样的以展现超过背景噪音的存在感,还是打算做些什么持续的以让自己坚决地作为一堵已经矗立在那里并享有着这种权利的背景墙,或者仅仅是因为自己需要存在。就内部而言,这是更加明显的,如果没有那个阿普尔比所代表的坚实的现存基础,那么根本不可能存在哈克所代表的思考和行动,而如果没有某个伍利的个性帮助我们调整,那么“大臣”和“常任秘书”之间结果一定是某种精神症状。
同样来自于生活现实的是,因为我们要现实地活下去,所以私人秘书的身份,往往是站在大臣这一边,但结果往往是(但不总是)做常任秘书要求的事情;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一个新的念头或者想法或者观念,总是被抛入一个它们所没有任何预见的现实背景之中;于是大部分情况下前者要求它作为一个存在并且展现这种存在(唉,我又想起了道金斯的观念病毒),后者总是外部现实的(一种对外部现实的认同或者顺从)或者内部现实的(某种惰性,某种对其它事务的利比多使用导致的利比多资源不足)反对,那个现实的存在总是代表一种可行的或者无奈的(常常是放弃职责无奈和无助的,但是有时甚至为了完成这两个目的而成为背叛的或者密谋的,当然这些是妥协的目的的手段,也就是妥协角色本身的目的)。注意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新的念头或者想法或者观念可能是引而不发的,直到一个外部现实或者内部现实的要求引发了它所意想不到的发作。在上述意义下,没有任何东西是手段,对于整体而言(或许)是手段的三个角色本身就是自身的目的——理念病毒、现实生存、两者妥协!
仅仅一本书中,作者的伟大之处在于,这三者之间经历了大约三个阶段最终的结果(令人愉快也是符合大多数现实的)是三个角色都成功了。哈克被抛入一个他的理念必然成为一种入侵的部门并且成为领导(如果承认自我管理和自我经理的理念,我们到任何一个环境下都是如此,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大臣,周围都是我们自己生活的仆人;如果承认我们的意识或者理想大部分情况下通过感性——就是非理性的意思——的作用占据头脑的大部分意识空间的……),但是这个领导却是名义上的。最初遇到的主要就是现实的阻碍,以及那个妥协者无力的退让的回避的妥协。慢慢地这个领导在头破血流之余找到了这个环境的各种融合方法并开始融入这个环境(看上去是被驯服,但是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这个领导还准备坚持他自己的东西(因此从这一点上说,本书是正向的激励的),那么就有机会获得一次偶然的胜利,并且在此过程中渐渐找到应对这个环境的方式和方法——注意不是战胜这个环境。因为如果莫名产生了可以战胜环境的错觉,那么就会继续头破血流,然后就需要不断的调整,继续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发现的是没有人是圣人也就是没有任何观念或者理想是完美的;现实的存在总是有他的道理的,完美的东西早就已经实施了,剩下的都是或者曾经不完美或者没有证明过完美的东西(但是并不是说这个东西一无是处,否则哈克不可能从后座议员做到大臣的位置,当然前提是不是所有的人民都是一无是处没有判断能力白痴)。而且因为已经渐渐融入了这个环境,那么后果之一就是环境上的一些东西开始反作用于这个名义上的领导,这是相互的,因为实施和阻碍都是一种行动,主动和被动都是一种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那个中和调节妥协的现实,也在不断地完善中,找到越来越实际的方式,做到他的职责——他同时忠诚于两边,但是总体观念上他是领导的,而实际上又是(也必须是)现实的。
这本书最后的结局就是这样一种三者的默契和妥协:哈克没有放弃他的理想确实也实施了一些东西改变了一些东西也意识到了文官的重要性(尤其是用来交易以换取执行和掩饰错误以换取继续生存两个方面);阿普尔比也意识到了文官相对于大臣和大臣相对于文官而言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文官也要生活,也就是有需要大臣的地方(如果没有大臣造次,那么很多文官的活动根本也没有什么抓手去得到支持,更何况这些理念一定有其存在的不仅仅用于被取笑的价值);伍利也找到了合理的妥协的方式,成为了一个能够高飞的人,或者说成为那个真正的领导(伍利才是真正的领导!),用来妥协的自我,找到了钢丝的平衡,于是理想和现实就可以安然的走下去(这就意味着既不是头破血流也不是死水一潭)。至于前两位对抗之间的成功率——如果读者沮丧于大部分情况下大臣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胜利,那么应该想到现实中理想总是头破血流的,如果不想发疯,就要学会合理归因和合理认知。
详情
約翰席
由於身在台灣,難得看到博客來有限量訂購,立刻就下單了。如今我手裡捧著兩本原版,外加這本新的譯本。實際翻過後覺得實在不錯,非常期待續集的譯本也能早日上市!
雖說自己已經快將原版翻爛了,好的中文版藏著還能佈教用呀!(笑
下面是對此譯本大致的觀感:
原版有的報紙剪貼、備忘錄影本、照片等等刪掉了,而是改成全中文文本。覺得有些可惜。除此之外,排版等基本都和原版無異。
譯文還不錯,除了一些「不必要時候的」不必要贅字,大體讀起來挺順暢。
有些詞譯得不是特別準確。我個人覺得破爛熊譯的電視劇中,那些用詞就譯得非常不錯,原版書其實就是照電視劇改的,所以有許多一樣的段落和對白。
不過因為我長期吸收電視劇的中字,習慣都給養出來了,按照喜好評斷的成分還是比較大一點。像是電視劇把某集標題譯成「緣竿而上」,譯本則是「順竿爬」。我就比較喜歡前者。
YM/YPM小說其實就是要讀原版才能完全讀出其中的文字趣味,不管是電視劇的中字或小說譯本,在「文字遊戲」這部分真的沒辦法奢求太多,像是我就沒辦法想像是否有一天會出現非常完美的黑爵士譯本。
因此部分時候按部就班的直譯是最好的,而這本譯本在這方面做得相當不錯。很誠懇的直譯,畢竟通篇故事是以大臣的日記為主,直白的口吻並不需要過於刁鑽的遣詞。
除了上面提到的習慣與偏好詞彙,倒也沒什麼雞蛋裡挑骨頭的意思,讀起來確實很舒服。另外,該書後的折頁有提到續集《是首相》待出的訊息。所以我得密切關注>///<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7:29 , Processed in 0.25652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