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 0
|
歧路 |
最新书评 共 16 条
拈上时
时隔两年,再读脉脉。有关浮光的印象,轻忽的像个影子,面容模糊温暖美好,但再难准确勾勒出一个清楚的轮廓,那股沁人心脾的气息却是常驻人心的。
歧路延续着脉脉一贯的基调,不紧不慢,“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似的缓慢温热, 微醺撩人。双线叙事,让人不由循迹,十年空白,一点点如墨晕开,才发现满纸荡漾温情脉脉。
读《浮光》的时候尚觉懵懂,谢明朗和言采之间的交手,有挑逗,有猜忌,有试探,摸着石头过河般揣度,也难猜到两个人的真实想法,言采面具戴的太久,若想剔下这层遮掩要得怎样剜筋剔骨的本事,我只是觉得像隔着一层雾幔看风景,就细细咀嚼那点情调了。
如果说《浮光》是文艺片,那么《歧路》就是一部温馨治愈的爱情片。顾云声和江天再怎么别扭,感情却是澄澈通透的。有情窦初开的青涩向往,有午夜梦回的挣扎沉溺,有罹受打击的尖锐苦涩,有放纵声色的无奈落寞……顾云声一步步走来,感情上的每一次起伏,波峰波谷,躺的都是江天的倒影,波光潋滟。
我反倒更喜欢这样的故事。有迹可循,剖心可见。那么细腻温存的笔触,在这一双人之间堆叠慢舞。可是心跳在回温的瞬间却惊悸怦然,节奏强烈。
十年的阻隔,霜冷长河,可是他二人终于游到对岸。若不是其爱如炬,点亮了这条漫漫长河,又怎么能咫尺相伴。
顾云声曾说:“你要装傻,我陪你装一辈子。”可是他终究不能,因为“江天就在路的尽头”。
浮光散去,歧路归来。脉脉用两座庙来写一双人,有多少长相厮守的意思藏在里面?
详情
路斯桐
脉脉的故事总让我在掩卷后忍不住写上些什么,可又偏偏因为极喜欢,往往就不知所云。
她叙写着这么一些简单的故事,没有这样的跌宕起伏,也没有那样的荡气回肠,安缓而平和,不温不火,细细与你道来那丝丝缕缕的温情与感动。
初次读来,还是在去年年底旅途中的火车上。列车的嘈杂,心绪的浮躁让我翻看了两章便盖上了书本,直到这个寒假,躺在属于自己的床上,安静地花上两天时间终于带着不舍读完这个故事。
我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自己的感受,或有些怅惘,或有些欣喜,或有些满足,或有些难过。
两座庙,一双人,十年。
从一起陪伴成长的童年时期到跌跌撞撞互相试探的少年时期,江天与顾云声一起走过那样注定深刻在彼此人生中的二十二年,再经过那因爱和嫉妒互相逃离的十年,到以后长长久久互有彼此的岁月,这似乎是一个漫长而又繁琐的故事。可是我却能从那冗长细碎的年岁中细致地感受到时光的静谧与美好。
无论是少年时无所不谈,一起嬉笑玩闹,插科打诨的江天与顾云声,还是夏日深山清泉边滋生着炽热爱恋的少年,还是成年后互相疏远互相思念的男子都让我生出这样那样的亲切感。
我们看着他们慢慢长大,慢慢拥有隐秘的心思,慢慢如同两棵相生相依的树木张开枝桠,最后环绕在一起,就如同你我身边的那个他或是那个他,剧情是不一样的,情怀却是相似的。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经匆匆数年。”
故事兜兜转转,柳暗花明,回头一看,最初那个人还在原地等待,于是握紧彼此的手,一起走过那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还有比这还要美好的吗?
我喜欢江天与顾云声饭桌上的故事,一起做饭,一起畅聊,一起仔细对待每份吃食。尘世间,最大的圆满莫过于此。遇到这么一个人,你愿为他洗手作羹汤,他亦细致对待,简单的一蔬一饭,也能让人心生欢喜。这样的烟火与平淡,这样的温纯与美好,水到渠成,生动而鲜活。
最后的尾声里,江天等在顾云声家的走道里,“他想起很多年前自己曾经无数次地爬过这条楼梯,少年时候那些单纯的愉悦,青年时的急切惶恐和欢喜,如今再想起,无不历历在目,然则这些又很快地沉淀下去,转回平静等待的当下……”最后不管是那个张扬肆意的顾云声,还是那个沉默惜言的江天,他们从两个熠熠生辉的少年成长到如今两个执著沉稳的男人,漫长的时光里有彼此陪伴,相濡以沫,这就够了。
爱,总是这世间最醇厚的力量,无论红尘苍茫还是世事无奈。
祝愿所有认真生活用心爱的人,也祝愿此生必定会幸福的江天和云声。
最后谢谢脉脉给我带来的好故事。
详情
Vulpes
似乎在所有青梅竹马向的耽美文里,都有那么一个顾云声和那么一个江天,从小相遇,互生爱慕,最终背道而驰或扶持到老。重点不在于结局,而在于看着时光从两个少年逐渐成熟的身体上走过,一路琳琅承载的是儿时嬉闹、少时懵懂、以及往后日子里面对社会和家庭的种种矛盾而反抗或顺从。
开头以为最不怕死的是那个出场作为勇士(而后掉进水里)的顾云声,后来江天对黄何夫妇大胆承认他与顾云声是情侣,我才明白,一开始是谁在某次春游上动了情愫、是谁在黑暗的水塘边先吻了谁,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把那些日不见光的暗涌公告于天下,最后在一起了。现在好多耽美小说处处以层出不穷的笔法强调攻受关系,比如主动的就一定是攻、弱势的一定是受,没有OOXX就要提醒读者他是攻他是受blablabla……其作品的可读性远远不会有这篇文这样流畅,反而多一些造作和矫情。
……扯远了。顾云声深一脚浅一脚地翻山越岭走去钵山寺的路途上他无法分辨脑海深处的执念的名称,想去就去了却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江天当晚失踪的那一刻也仍是混沌不清,到了认清自己心思的程度仅是一晚上的事,时间和地点都是促成JQ的良好条件(咳!),钵山寺什么的最有爱了(喂!)。难怪前面顾江黄何吃饭的对话对于这个增进感情的催化剂的伏笔如此之明显。
江天出国太久了点,不多不少十年,越拉大跨度越能造成冲击力,二次相遇时的反应只能用“欲辨已忘言”形容,说得过去。你想啊,在这情景下如果叽里呱啦一大堆才失真到极点呢,假若这里的描写没有处理好,整个一本书都破功了。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其他配角的作用很大,白翰与林况的BE反衬了顾江的HE,黄达衡与何彩的生子告诉读者这个地球上/这本书里不全是Gay(!)……他们的存在反映了顾江生活的是一个真实的三次元世界,有舆论的叨扰,有伦理的阻碍,有欲望的驱赶,有形形色色的力量与这一双人战成对手,主题便明确很多。
说到细节,顾云声冒着进医院的危险戒酒注射药物,说明他是爱江天的;江天把变了身份的顾云声带回家过年,同样是以爱为主题。琐事很多,繁繁杂杂,一言蔽之:他爱他。所以温馨,所以精彩。
“平平淡淡”这个词可以是贬义也可以是褒义,尤其用在形容故事情节上,我之所以点了“力荐”,必然是认为这种平淡才是最大亮点。
详情
cherub
这是一本我不记得看了多少遍的书。每过一段时间就要翻一翻,看到青梅竹马的他们在走上分开的道路后能重新走到一起,总觉得很治愈很美满。
其实有时候我会觉得云声和江天两个人是相反的,一个让人觉得会坚持不放手的人却先放手,一个让人觉得很可能下一步就要说再见的人却抓紧着对方。虽说无知者无畏,但天真的无知者被现实惊醒后,反而会更惧怕,只能一点一点地向前探索。云声在江天面前大概还是缺少些自信,也可能是因为江教授太闷骚了,哈哈。
不过,江教授真的是我最喜欢的,也觉得是最典型的闷骚型人物了,表面总是波澜不惊,很惜言,但内里却是如火的爱(汗= =):比如,那张多年前的床单,那位像某人的前女友,那场闹剧后的嫉妒,那餐庆功宴坦白之后感到的圆满......小说里是偏云声的角度叙述的,以至于我常常试图抓住一些细节来揣摩江教授的心思,然而上面这些分明都是江教授的心思。
“他想起很多年前自己曾经无数次地爬过这条楼梯,少年时候那些单纯的愉悦,青年时的急切惶恐和欢喜,如今再想起,无不历历在目;然则这些又很快地沉淀下去,转回平静等待的当下......时间慢慢变得不再重要起来,这一夜,十年,或是一辈子,只要有彼此,总是能到头的。”这是江天在云声家走道时的心声,也是我印象最深最感慨的一段。是的,只要有彼此,一辈子总是能到头的。
文中还有我很向往的古建筑方面的内容,在看到他们在钵山寺勘测的时候,总会联想起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然后会把看过的梁林在寺庙勘测的照片去丰富我脑中江天他们的情景,尽管江天他们的年代晚很多。
选择不同道路后走回一起的几率真的不高,所以这样的故事能够填补一点人生的遗憾,带来一点希望。我很爱这个故事,也觉得江天和云声就像真实存在的,伴随着我成长。
详情
巷陌
我一直说,这是陪我走过一段艰难岁月的故事,它散落在我三年来的各种记忆中。新年时的番外,中秋节的番外,那些埋头做题的岁月,因为有了江顾两位治愈先生的陪伴,而显得不那么孤单。我一直想写一整篇完整的文字,来说说这个故事所给予的感动,但似乎每一次开始打字,就不知道从何说起。在当当网上我这样写道:
“读了很多年的故事。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所以对细节都过分熟稔。回头再看,甚至并不忍心它出版,变成一个更广为人知的故事。
江先生和顾先生是这世上最治愈的两个人。走过十年,茫然无措的各自分离的时光,再相聚时还能在一起,还在爱彼此。几乎是一场都市童话了。但童话背后又有长达十五年的相伴相知,那些少年时代的彼此依偎,青年时代的炽热爱恋,让他们的感情那样自然地长存。
真喜欢看他们一起做饭,一起吃饭的场景。闻琴解佩神仙侣,也不过就是这般相许相知。最普通的生活,最美好的时光。 ”
这其实是一个平淡到不像小说的小说。没有夸张新奇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高潮,是两个年过三十的男人在分别十年后重逢,因着旧日情分未散,又在一起的故事。平淡的像一盘青菜豆腐。
好几年前我第一次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最喜欢看他们年少时回忆的片段,在那时的我看来,十年前和十年后是两段割裂开的故事,那段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的故事才像一段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小说,有心动,有挣扎,有情不能禁,有分别的撕心裂肺。而不像十年后他们再相遇后的云淡风轻,那些曾经的悸动似乎被刻意隐去。所以我爱看前一段。
可是在这几年,我重复看了好多遍,心情不好的晚自习,昏昏欲睡的政治课,假期飞往异地的飞机上,并不连贯,可能只是想起来就捞起某一个章节重温。我似乎体味了更多东西,可我笨拙地什么都说不出来。我看到十年后的情节,猜想为什么他们还在一起。我在某一时刻明白,他们在一起不是因为他们十年后再相遇,而是因为他们还彼此相爱,江天回国不是因为外公外婆年纪大了,而是因为他还爱顾云声。这不是一段重逢的故事,而是他们一早就踏上那条歧路,只不过江先生他追回来的慢一点。脉脉在文中给了太多的暗示:江天曾带回家的女友长得像顾云声,为什么原本都要结婚的,却还是没有成功?因为他还爱顾云声。江天在打给顾云声两个电话后,顾云声想自己彻底失去他了,一开始,是顾云声怕老人伤心,先放开江天的手,可是你看他还是情不自禁。他为什么到T市?真的只因为是写剧本收入高,你看他对白老爷说自己对电影没热爱,那他为什么执着于这座城市,还和江天的师兄师姐成了最好的朋友,那我大胆猜测他是不是潜意识里还是想离他近一点?在没有被涉及的十年里,我似乎可以想见,他们不见对方,他们各自努力忘掉对方,却还是忍不住想念的情景。之前《惜年》的宣传语说“这不是一见钟情的故事,却有着足以为系一生的相濡以沫”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说《歧路》,这或许不是长相厮守的故事,却有着足够一生回味的美好岁月。
之前有在微博上讨论,出书版换一个名字换什么,有才的姑娘们都纷纷以吃货为出发点想了很多题目。可见这个故事里的好吃的,真是深入人心啊从正文里两个人每天在家吃饭,再到吃水果吃年夜饭用白炭煮小锅,吃螃蟹。再到两个人回老家在江天外婆家吃大餐,我简直要怀疑江天想把顾云声喂成胖子,然后独占他的险恶用心了。吃饭是我最爱的梗,但还有很多其他我喜欢的细节,挑几个和大家共鸣。他们重逢前,顾云声在电视上看到江天,明明十年没有见,他却一眼认出他。我真的有这种感觉,一个很久没见的,你可能和他面对面认不出来,却在惊鸿一瞥时突然有一种感觉,那是他。还有江天从瑞士回来那天晚上对顾云声说,我嫉妒的紧的时候,我看的时候觉得又嫉妒又过瘾。最喜欢看江天破功,无论是年少是在江边打顾云声,还是顾云声失去知觉那天穿错鞋出门,买了对表给他戴上,这样的小细节,我都喜欢死了。江先生虽然面瘫,可他一直让顾云声感受自己是被爱的。这就够了吧。
虽然我是江先生的脑残粉,可是顾先生其实给了我更多的勇气,比如说和好友在大雨中坐大巴车过秦岭去汉中时,我就一路想起顾云声去钵山寺的情景,多么相似。在大学地下图书馆看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又想起顾云声看劳伦斯的情节,当然我是大摇大摆借了好几本回来。还有我亲爱的胡同学他去了S城的T大,明明学的是土木,我却一直怂恿他去混古建的课,你看我这是不是一种走火入魔。
脉脉那天在微博上at未夕,因为看到《乔家的儿女》和《歧路》在DB读书首页对照,在我看来,这也非常奇妙。因为她们二人的故事陪我走过整段高中岁月,回首过去,我猜想现在的自己,是不是也有她们故事里的痕迹。
献给脉脉,感谢她的好故事陪我走过的长长时光。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13:29 , Processed in 0.286023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