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版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经常有人问我,我如何决定是否应该出版某一本书。要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我只能说,于我而言,我很少出于商业原因来甑选书籍或者作者。要想做好出版,出版人就必须对书籍本身充满热情。对我来说,要想做到这一点,我就必须真正喜欢这本书,而要喜欢这本书,我就必须真正赞赏这本书的品质。这就是我惟一的原则。一旦做出了决定,接下来就开始操作。首先在出版社内部传播这种信念,然后再传播到外界。      ——汤姆·麦奇勒
  二000年末,英国《书商》杂志(The Bookseller)评选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该刊形容入选的汤姆·麦奇勒是“英国最重要的出版人;最有创意、是富冒险精神,也最有新闻价值”。在近二十年时间里,“他使出版业充满魅力,他为这一行业所创造的光环,至今未曾泯灭”。
  在四十多年的出版生涯中,汤姆·麦奇勒出版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多丽丝·莱辛、聂鲁达等十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也是菲利普·罗斯、库特·冯尼古特、托马斯·品钦、约瑟夫·海勒、约翰·福尔斯、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马丁·艾米斯、朱利安·巴恩斯等大批英美当代重要作家的出版人,并一手创办了英语文坛重要奖项——布克奖。
  在这部回忆录中,汤姆·麦奇勒以生动、幽黙和坦诚的文字,带领读者领略诸多书业内幕、文坛轶事,并见证他所亲历和创造的英国出版黄金时代。
  书中收有五十多张照片和英国大插画家昆廷·布莱克(Quentin Blake)为老友汤姆这本书所配的45幅插图。

最新书评    共 4 条

书女飘     2000年末,汤姆·麦奇勒当选为英国《书商》杂志评选20世纪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之一。被誉为“英国最重要的出版人;最有创意、是富冒险精神,也最有新闻价值”、“他使出版业充满魅力,他为这一行业所创造的光环,至今未曾泯灭”。       四十多年的出版生涯中,汤姆·麦奇勒出版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多丽丝·莱辛、聂鲁达等十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并一手创办了英语文坛重要奖项——布克奖。麦奇勒还是菲利普·罗斯、库特·冯尼古特、托马斯·品钦、约瑟夫·海勒、约翰·福尔斯、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马丁·艾米斯、朱利安·巴恩斯等大批英美当代重要作家的出版人。       一开始,我决定读《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这本书,是想看一看这位成功的出版人是如何通过商业运作谱写他的职场生涯的,结果让我很失望。麦奇勒在这本由43篇长短不一的随笔构成的带有漂亮钢笔漫画插图的回忆录中,不遗余力地收录的都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作家们的逸闻轶事,但对于我更为在意的,如他的生意经,他怎么运作一本书以及他的出版观,麦奇勒却着墨不多。在他的笔下,大人物们显露出的是那些鲜为人知的一面:库特·冯尼古特家里的年度聚会主题是大家脱了衣服淌过一百米宽的沼泽湖,出来之后个个都是泥人;汤姆·沃尔夫的办公室里随时挂着六套白西装以永远保持完美形象;约翰·福尔斯是个小气鬼,菲利普·罗斯会因为没当好东道主而大发雷霆;至于小野洋子,那是个阴郁的家伙,等等。       终于,在《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的后记中,我捕捉到了可体现麦奇勒出版观的一段话:“经常有人问我,我如何决定是否应该出版某一本书。要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我只能说,于我而言,我很少出于商业原因来甄选书籍或者作者。要想做好出版,出版人就必须对书籍本身充满热情。对我来说,要想做到这一点,我就必须真正喜欢这本书,而要喜欢这本书,我就必须真正赞赏这本书的品质。这就是我惟一的原则。”       正如麦奇勒所言,对一本书的喜爱,是他出版的惟一的原则。文学小说与散文是他最喜爱与最熟悉的领域,每每拿到书稿,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认真阅读,并尽快与作者取得联系。只要是他觉得值得与大家分享的,他都会立刻与同事分享,并在拿到版权之后,抱着“十分的”认真,组织员工进行新书运作。同样,循着他的爱好,他又涉足诗歌、童书、科普、科幻、传记、画册、摄影、烹饪等领域。而且无论是在哪个领域里发现了他喜爱的“宝贝”,他总会带领凯普出版社不计成本地精心制作与策划,然后向读者隆重推出。        不可否认,麦奇勒独具慧眼。他曾经一口气买下拉丁美洲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未来五部作品的版权,虽然前四本的销量并不理想,但《百年孤独》的出现让第五部书彻底来了个咸鱼翻身;当美国作家的作品在英国打不开销路的时候,麦奇勒相中了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它的英国版一下子卖出了五万册,比美国版卖得还要疯;基特·威廉斯的《假面舞会》被麦奇勒称为是其图画书的生涯中最离奇的一本,是一本通过解读字母寻找宝藏的书,一经推出就在英国销售了六十万本;不光做纯文学书籍,他还别出心裁地出版了一本立体图画书《人体》,此书在英国卖了四十万本,在海外销售了一百多万本,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而且收到哥伦比亚总统的来信,以感激此书对他们国家经济的巨大贡献。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晚期到八十年代初,麦奇勒领导下的乔纳森·凯普出版社是英国最了不起的出版社--有最好的作者、有最好的书、有成功的营销。以至独立出版人安东尼·布朗德在一次关于出版的演讲中宣称:他从不雇用专人负责图书制作,只需把一本凯普出版社的书寄给印刷厂,说“按这个做”就行了。        麦奇勒再三表示:“从事出版业,运气很重要。”“出版商并没有发现作者,只不过是遇上了。”“书能否出版常常是一件碰运气的事。”然而,一个人不可能永远走运,包括麦奇勒,幸运之神也不会永远与他相伴.。虽然麦奇勒在《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这本书中,用走好运时鲜花绽放的荣耀记忆,来冲淡那些走背运时只开花不结果的尴尬;但我们还是能在书中捕捉到他由于“很少出于商业原因来甄选书籍或者作者”,而导致的商业上的失败。       麦奇勒在回忆录中不时地、“不经意”地会提到某某书销了几万册,甚至说,“我打算把三本书单独写一章。这三本书家喻户晓,一本卖了三十万本,另一本卖了六十万本,第三本卖了一百五十万本。”然后,对于多年来出版阿诺德的戏剧赔钱的事例却着墨不多。事实上从1980年以后,凯普出版社每年的亏损额都在十万到二十万英镑之间,有时甚至更高。到1987年出版社全部资产总值只有二十五万英镑,而且欠了四百万英镑的债。生意越好越不赚钱,书卖得越多越赔本,似乎是《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这本书得出的唯一结论。       大部分的时间,麦奇勒都在等待马尔克斯似的奇迹。他一把签下了拉丁美洲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五本书的版权,但是翻译书的利润相对来说比较薄,没赚什么钱。马尔克斯也知道他的书在英国卖得不太好,但是他对麦奇勒说,“别担心钱……我的下一本书一定会创造历史,它会一直卖一直卖一直卖。”果然,第五本书好卖得不得了,它就是《百年孤独》。       到了1987年,凯普出版社实在撑不下去了,被迫卖给了全美排名第六的富商塞缪尔·欧文·纽豪斯,十年之后,又被卖到贝塔斯曼旗下,成为兰登出版集团的一部分。在《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中题为“交易”的章节,麦奇勒简单交待了凯普出版社被出售的过程,这一定是他人生中编辑得最疼痛最难堪的一章。然而,悲剧还在延伸,经营出版社遭遇的严重危机,被人并购的难堪和打击,五十多岁的麦奇勒饱受了抑郁症的困扰。       出版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是出版本身的功能决定的。出版是将作品公之于众、传诸社会的活动,正因为此,出版的着眼点应该是书籍的内容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书籍在社会上传播所产生的影响。但出版也是商业,是追逐利润的行业,出版社不是公益和慈善机构,所以必须有它的商业盈利模式。       读《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这本书之前,我读过同一系列的贝内特·瑟夫的回忆录《我与兰登书屋》,兰登为了出版理想信念和长线战略,也出版赔本的诗歌和戏剧,但这不是它的立身之本和经营之道。它遵循的商业信条是:“如果你赚了钱,要让别人也赚。要是有人受到伤害,那可不好,但如果你能把事情办得人人都得到好处,这才是理想的生意经。”       最近看到某出版专业刊物上关于兰登书屋的统计,2007年,《纽约》杂志登载了兰登书屋的一个速写:年销售额23亿美元,利润2.3亿美元;给作者的预付金多则1000万美元,少则7000美元。销售收入的来源:小说占55%;非小说类图书,包括实用、生活类图书占22%;儿童图书占20%;宗教类图书占3%。日常开支:三分之二的销售来自平装本图书,平均定价为10美元,其中,5元给书店,2元用于支付租金和工资,1.5元给作者,1元用于纸张印刷装订,剩下的0.5元为利润。可见图书出版是一个利润极其微薄的行业,一本书在出版者看来,显然比读者要沉重许多,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耗损都会导致全盘皆输。因此,做出版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具有兰登书屋那种为了0.5元而锱铢必较的精神。        汤姆·麦奇勒这位英国最重要的出版人,凭借着“对书籍本身充满热情”的源动力,经他手诞生了十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是他对文化的巨大贡献;然而他忽视了出版的商业性,不可避免地让凯普出版社陷入亏损的境地,也恰恰是缘于他“很少出于商业原因来甄选书籍或者作者”出版理念。因此,汤姆·麦奇勒的出版观是值得商榷的。         做出版是做文化,也是做生意,做到文化与商业的双赢,,这才是正确之道。            《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英)汤姆·麦奇勒著,章祖德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30.00元。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23:23
5biao    有人说这本书翻译得不好,实在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我被这本书震撼了——如此机智幽默的文笔,也只有英国人才擅长,反观中文作品,尖刻的讽刺文章倒是不缺,但是能把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暗藏机锋,确乎凤毛麟角。      感谢本书的译者。  详情 发表于 2013-7-27 05:30
Triple    《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译者: 章祖德 谢山青 郑秋雁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9      这绝对是我读过的翻译最让我失魂落魄神魂颠倒的一本书!      之前读了同系列的《我和兰登书屋》,译笔精彩得很,翻译是彭伦,他也是这套书的策划。在得知这本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要出版的消息时就在热切盼望,之后是第一时间买下。大失所望!看到10来页的时候就如鲠在喉,憋着一股气继续读下去,什么叫不忍卒读啊我的天!侧封印的是“生动、幽默的文笔”,既然如此,那么我该相信英语原文是可读性强的。至于翻译过来的汉语版本,语言清汤寡水般毫无味道可言,短句罗列节奏混乱,跟他妈一中文水平刚入门的外国人似的,大量使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可是”之类的关联词,生硬磕巴,如同小学生在学习造句,却没有小学生初学造句时所具备的想象力。      摘几个句子搁这儿,信口开河血口喷人的罪名我可担不起。再多我也弄不出来,没心情继续找也不可能往下继续读。      1.“ 安德烈的小气不仅仅表现在抽我的香烟、把洗手间的灯泡换成二十瓦的。可他自己穿的却是在萨维尔街订制的西装,连指甲都有专人精心修剪护理。”(P30) ——“不仅仅”,然后呢?如果是校对错误,此处应为“仅仅”,那么“仅仅”“可”“却是”算哪门子的逻辑关系?这么翻译是不是通顺多了——安德烈的小气仅仅表现在抽我的香烟、把洗手间的灯泡换成二十瓦的;他身上穿的可是在萨维尔街订制的西装,连指甲都有专人精心修剪护理。      2,“他很快就告诉我他没什么工作可以提供。而我则告诉他钱不是问题。于是,他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上班。我们决定从下周一开始。至于薪水,安德烈建议给一份圣诞节将近。到那时,他会根据他觉得我值什么价来付报酬。而我忍不住指出……”(P29)——这一连串的“而”“则”“于是”“而”几乎要让我崩溃,断句和句号的使用更是让我匪夷所思。您能把话说顺溜了么?      3,“这是一条窄小的、不令人注目的无名街道。”(P18)——令人注目。引人注目有什么不好?引人注意也顺畅多了吧?      4,“一路上,所有人都视我为奇人,因而以令我吃惊的热情善待我。”(P10)   “由于我已经十二岁,母亲认为时候到了。”(P6)   “在这些法国家庭看来,这个提议一点儿也不诱人,他们赚不到什么钱,因此很多家庭都拒绝了我们。”(P6)   ——因而,由于,因此,我靠我知道这是体现句子因果关系的词,但拜托能不能考虑下句子的流畅度和文气的连接?试试干脆删掉,对意思的表达有影响么?   我发誓,若评选关联词使用最频繁最反复最重复最离了关联词就不能活的书,本书绝对无敌。      5,“ 她认为来的时候她必须陪着我,但是没必要连我回去都要陪着。她认为十二岁的我没有理由找不到回英国的路。”(P8)——汉语里能表达“认为”含义的不是只有“认为”这一个词吧……咱也不能原文里有10个thought就整10个认为出来吧。我靠。。。。这个句子的糟糕程度前所未见。         对这本书有兴趣的先从上面那些石破天惊的句子里掂量掂量,看是否有足够的忍耐力把它读完。   第一次对一本书的翻译质量有微词,哪儿得罪谁了就爱谁谁吧。  详情 发表于 2013-8-5 02:34
李湃    如果有人试图通过汤姆·麦奇勒的《出版人》来了解出版这个行当,那肯定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首先,您会觉得出版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后能被人选择的职业。麦奇勒的理想是当一名导演,即便他的父亲就从事图书业,有凯斯特纳这样的巨星级作家。他去了罗马,展示了与众不同的生意头脑,靠教英语生活得挺滋润,但是在意大利电影界找工作却彻底失败了。“既然当导演到处碰壁,我就决定试试出版业。”      在从事出版前干什么的都有,出版业都成职场的备用轮胎了,这个现象在世界出版业似乎都是通用的。环顾一下身边的出版朋友,有的是诗人(这是最靠谱的),有的是地理老师,有的是毛衣贩子,有的是学机械出身,有的是厂长。“既然……,那就试试出版业”,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招聘口号。      或许,您会觉得出版实在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麦奇勒在回忆录中不时地、“不经意”地提一句某某书销了几万册,甚至说,“我打算把三本书单独写一章。这三本书家喻户晓,一本卖了三十万本,另一本卖了六十万本,第三本卖了一百五十万本。”然后,凯普出版社居然就亏本了,而且欠了四百万英镑的债。生意越好越不赚钱,书卖得越多越赔本,似乎是这本书得出的唯一结论。      麦奇勒提到的三本大书都是儿童书,他被苛责因出版这些书阻碍了成人书的出版。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等待马尔克斯似的奇迹。他一把签下了马尔克斯五本书的版权,但是翻译书的利润相对来说比较薄,没赚什么钱。马尔克斯也知道他的书在英国卖得不太好,但是他对麦奇勒说,“别担心钱……我的下一本书一定会创造历史,它会一直卖一直卖一直卖。”果然,第五本书好卖得一塌糊涂,它就是《百年孤独》。      因为出现概率少,所以就成了奇迹。做文学出版就是不停地播种,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收获,更不知道会产出多少。此时,回忆录看上去像他个人的私家小花园,用鲜花绽放的荣耀记忆来冲淡只开花不结果的尴尬。题为“交易”的章节,简单交待了凯普出版社被出售的过程,这一定是他人生中编辑得最疼痛最难堪的一章。章节末尾,他用英国式的傲慢指责纽豪斯买了凯普出版社后倒卖给贝塔斯曼的行为是一种背叛。      您大概还会觉得做出版的人的人生充满荒谬。你为作者付出那么多,但是,你依然还是会被无情抛弃。麦奇勒给戴蒙德·莫里斯出版了《裸猿》,他们的关系曾经亲密到一起在马耳他岛泡路边咖啡馆,但是后来两个人突然就冷淡了。麦找不到原因,只能感慨出版界的人际关系就是这么脆弱。这样的作者还有几个,显然他都没有找到答案,或许这也是他需要寻找的人生的答案。      出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行当啊?!      近期美国纽约杂志发表了关于美国出版的专题文章,题为《TheEnd》,中文大概可以说成:穷途末路。长文从出版、作家、书店等各行业要素,讨论传统出版业是否已走到了尽头。新技术新媒体的冲击,阅读习惯的改变,强势作家越来越贪婪,渠道垄断加剧。在2008年上半年,美国的五大出版公司的销售额增长只有0.5%,全年衰退不可避免。还看到某位国外文学杂志编辑的博客,说现如今一本文学杂志只能卖出去三四百本。如果麦奇勒再干三十年,或许回忆录也会只写到七十岁,或许他会面临更多的困惑、背叛。2000年末,英国《书商》杂志评选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麦奇勒入选。这是恰如其分的,那是属于他和瑟夫的文学出版黄金世纪。      麦奇勒的回忆录对众多文学青年来说,是一针强心剂,他们可以因此去憧憬美好的未来;对那些试图进入出版行业的人来说,是一针迷幻剂,他们还会幻想成为众多文学青年的救星;对那些已是浸淫此圈多年的行业人士来说,更像一针清醒剂,纵使麦奇勒有十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让凯普出版社陷入亏损的境地。      最恰当的选择就是把《出版人》当成是一个文化娱乐读物,在一个金色黄昏,就像该书封面中的麦奇勒坐姿一样,慵懒随意地找个地方坐着,享受一下对出版黄金年代的缅怀,偶尔为那些熟识的作家的八卦开心笑一口。  详情 发表于 2013-8-8 01:01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8:27 , Processed in 0.25675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