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97|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朝那些事儿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0:4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50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3 05:01:3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因为同事在借明朝那些事儿,所以又把书拿出来看了一遍。第一遍看的时候只是觉得好玩,是的,佩服当年明月能把历史这么有意思的讲清楚说明白。但是现在再看,除了笑,还会哭。这么大个人,看书看得哭哭笑笑,因为那些人,那些书里的人和那个时候他们的选择。
           看最后一部尤其沉重,因为大凡到了结局,无外乎两种,一种喜,一种悲,当然对于历史而言,并没有这么非此即彼的简单直接。很多人所说的话,所做的决定,在他们当时而言也许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后果,但是正如作者所言,无论对或错,无论环境如何,能够坚持自己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除了张居正,孙承宗,还有卢象昇,杨嗣昌等等等等,那些曾经我们知道的和我们不知道的名字。这些不仅仅是几个字而已,在那个时候,他们是跟我们一样的有血有肉,会哭会笑,会犯错但是也会努力的人。历史的公正之处在于,当时间过去,风沙层层吹开,我们会知道,哪些人值得我们记住,哪些人会让人唾弃。即使你一手遮天,权倾朝野,但是公道自在人心,看,我都会说这么老套的话了。是非功过自有评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3 05:21:0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可以看看   很好看  看了两遍   作者说的是实话   都是按照史实来讲  你比如 《万历十五年》里的事情讲到的都完全符合    大家看完之后   也可以看看   什么 实录之类    早起白话    比三国都好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6 09:11:16 | 只看该作者
              阅毕,合上,抚书感慨,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就这么落幕了。
         刘基、徐达、常遇春、方孝孺、于谦、盛庸、姚广孝、解缙、蓝玉、郑和、王守仁、张居正、孙承宗、杨涟、袁崇焕、徐宏祖……
         以崇高理想为处事目标、欲杀身成仁无奈大势已去的东林党众人;身体固有缺陷但人格扭曲、无耻下流遗臭万年的魏忠贤王振一派的阉党宦官;捍卫关宁锦防线、令努尔哈赤含恨而终的特种部队关东铁骑……
         耳边响起的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杨慎所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多少熟悉的名字、鲜活的面容,就这样拜别朱氏皇朝,未卸甲洒下一颈热血,抑或臣服跪拜皇太极的脚边。在述说着明代那长长的光明或黑暗、激昂或隐忍、廉政或腐治、爱民或屠杀、忠君或叛变的篇篇史歌里,有他们曾经用生命书写过的痕迹,在数百年前的时光中,我们曾仰望过同一片的天空。
         正直、隐忍、坚持、真理、正义、气节、忠诚。
         如果没有先贤这样纯粹地维护着这些简单却艰难的品格,恐怕所谓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就这样随着朝代的更迭,而被历史所抛弃,落在久远的隧道中,无法传承。
         残暴、压迫、邪恶、屠杀、阴谋、懦弱、贪污。
         这些都是与权力共生的劣等人格,无可避免。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纵观历史长河,可能我也会感慨,现在的生活艰辛,却不失和平。私认为,比贪污更可恶的,是尸位素餐。
         崇祯帝遗言是”诸臣误我“。听着可笑,但却是不争的事实。明代的两百多年历史,一众大臣能留名的有几何?日常事务都是时时刻刻处于你骂我我踩你的人斗人状态,国家有难也不能良计妙言。套用当年明月的一句话,”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是占着茅坑尽拉屎“。
         ”以史为鉴“过于沉重,况且历史的车轮从来就没有停止转动过,该犯的错误适时总会犯下的。我认为,”读史明智“就足够了。
        
         言罢,始终觉得,以这首词作为大明王朝的片尾曲、挽灵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16 20:20:4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应该是个挺牛逼的人
      喜欢用浅显的语言讲述复杂的事情
      但我不喜欢作者用卫道士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人物
      好人 奸人 昏君 好皇帝之类
      
      历史可以作为镜子的原因之一,它很真实,不需要标榜和掩盖
      如果能读到的都是有个人情感色彩的事情
      那么不读也罢
      
      除了以上 这本书还是很有看点的
      明朝发生的主要事情都讲得很清楚
      虽然大部分都是党派之争
      混乱的历史下可以看见内心对光明和正直的祈求
      人类无非也是这样
      黑暗里渴望光明 光明中总面向阴影
      
      我喜欢最后一个结尾的故事 有关徐霞客
      万千尘事皆尽 我心向明月 在途中遇见自己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29 06:17:57 | 只看该作者
            女子误国,这个观点曾经我很鄙视,现在也一样。但我渐渐能理解得出这个结论的那些人了。
           很多人说,明朝于嘉靖开始走下坡路。说嘉靖常年不上朝,好女色,只关心练丹,寻找不死仙丹,导致帝国万劫不复。但作者的观点是,虽然嘉靖不上朝,但不是不理朝政,朝中大小事情他都知道,也管,否则他不会稳坐皇帝宝座四十多年。
            万历最喜欢的刀子是郑贵妃,育有一子,名朱常洵,排行第三。因为万历专宠郑贵妃,于是特别喜欢这个儿子,想立他做太子。可是有明一朝的传统、惯例是立嫡立长,排行第三、一个贵妃的儿子,是无论如何也做不上太子的。这事儿一直拖了很多年,很多官员也因此纷纷落马。而万历最终迫于无奈,立了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洛做太子的时候,已经三十多了。悲剧也开始了。
             朱常洛在立为太子之前,地位低下,爹不疼娘不爱,生活的战战兢兢,生命都有可能不保。当他即位以后,荒淫无度,最终没能走下龙床。不知道是不是他多年来的压抑导致的,一即位就暴发了。
             光宗朱常洛死后,皇位由他的长子朱由检继承,由于朱常洛自己都过的不好,当然也没有精力去管他的儿子,所以朱由检连书都没读好,文化程度不高,自然办事能力也欠缺,唯一的爱好就是做木匠。在位期间,任用大太监魏忠贤,政治腐败,国土丢失,等到崇祯即位以后,要一边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做斗争,一边与大清抗争,收拾朱由检留下的烂摊子。最终使帝国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虽然崇祯朱由校即位后,励精图治,想挽救帝国于水火之中,但终究大明朝气数已尽,走向没落。
             简单来说,如果没有郑贵妃,万历就不会多年不立太子,朱常洛就有时间管教他的儿子朱由检,朱由检就不会只爱做木匠,任用魏忠贤,导致国土丢失,导致在崇祯的时候,受到大清和农民起义军的两面夹击,最终帝国没落。
      
      
          这是很狭隘的想法。历史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如果没有郑贵妃,大明的气数也只有两百七十多年。写下这个,图个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11-10 16:47:45 | 只看该作者
      明朝那些事之万国来朝中,有几处令人忍俊不禁:
      1、郑和下西洋,给永乐皇帝带回了传说中的麒麟,结果后来据考证,那货竟然是长颈鹿。。。
      2、明军帮忙平复安南(今越南)问题时,当时的反政府武装(?)守城的杀手锏之一是大象,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谋士们发扬一贯的“只负责出主意,采不采纳与我无关”的原则,提出可以用狮子破城,这可难坏了大将军,因为首先究竟大象是不是真的怕狮子,这事当时没法考证;其次,就算狮子真的能震住大象,关键是,当时明朝根本没有可以用来打仗的狮子。但是,这都难不倒我们聪明的明军,他们竟然用画的,生生“造”出了狮子(马匹蒙上眼睛,外披画上去的狮子皮),这。。。都可以。。。。。
      3、在明末和努尔哈赤的边境之战中,由于奸细的作乱,统领王化贞同志在危急情况下需要逃命,可是,那个奸细着实不厚道,连上司逃跑的马匹都给藏了。但是,这都难不倒王化贞同志,他最后,骑着骆驼成功跑路。。。。骆驼啊,这庞然大物,跑起来会很快么?适合跑路么???疑惑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4-1-9 03:27:15 | 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聊天的时候,有个朋友突然问我,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这套书,会是什么?
      因为看书比较长时间了,再加上这个问题来得太突然,一时没反应过来。
      然后他说出了他的答案,“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最近空下来后,又把书重头看了一遍,才发现,原来他的总结就来自于第一本第二章,不知道他是否刚看了第一本就在问我这个问题,因为在重看过程中我产生了疑惑,比如坏人的心也是强大的,但此外道义、公平、正义这些东西也是永远存在的,不会以外界变化而变化。
      所以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本书的话,那我想应该是“信念与勇气”吧!
      我所理解的信念就是坚持自己内心的理想,所谓勇气就是迎难而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4-1-9 04:26:30 | 只看该作者
      大四那年,同学推荐《明朝那些事儿》。当时认为它不过是一本同其他的畅销小说没什么差别的小说,于是也不怎么心动。直到去年又有位很要好的朋友推荐,才买了一套。
      从来不知道历史可以写的这样有趣。教科书上的历史是死板的,它只会告诉我们某某年发生了某某事,某某人是奸臣还是好人。一个两三百年的朝代向来只有几个节点,以及寥寥几个形容词,譬如大唐繁荣、宋朝积弱、明朝黑暗等等。许许多多历史人物被写的单薄而苍白,因为教科书只需要他们身上显现历史性的那一点。
      因为渴望了解历史,我也买了《史记》、《资治通鉴》。受困于古文知识的薄弱,这类书籍则显得晦涩难懂,很难通篇读下去;并且以前不爱动脑思考,对世事人情了解甚少,即便读了,也不过是知道很久以前,曾经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而已。
      这远远不够。
      处在奔三的年纪,多多少少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认知,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从前的世界观不能说全然倒塌,但至少也崩坏了不少。不再是住在象牙塔里的小姑娘,窗外的世界都是温情的,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对权威有着绝对的信任。我慢慢认识到这是不对的,开始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在黑白之间添加其他的色彩,《明朝那些事儿》则促进了这种转变的完成。
      它虽然是在说史,但是更多的是在讲历史故事中的人——一个个充满感情的、人性光辉点和弱点同时闪闪发光的人。张居正是权臣,但是他作风奢华,也会以权谋私;海瑞清正廉明,但是能力平庸,没啥贡献;戚继光战绩彪悍,但也结交权臣。我们站在蓝天下,沐浴着阳光,但是身后是影子。世界从来不是鲜花和掌声构成的,但也从来没有黑暗的让人绝望。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4-2-9 23:02:10 | 只看该作者
      生起起落落,三五十年的挣扎,在一个朝代也只是一句话而已。相比于历史,人生的曲曲折折又如何算得上事?
      从朱同学的革命有理,到崇祯的梅山狩猎。明朝那些事儿的起止。感触最深的不是各帝王的争权夺利,也不是他们的经世治国。而是朝臣们的起起落落。人生一世,短短几十载,有时是宏图大展,官倾朝野,有时失魂落魄,流贬边疆。人,内心要有希望,要有信仰。不能随波逐流。于国于家要有担当,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困难的在于,大环境的问题。如何在大环境里,坚守信仰去实现抱负?大环境好的时候,宏图大展,将满腔热血为国为家的倾洒,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要懂得进退,要知道,困难是暂时的(好吧,这是在历史的角度,在人生角度真的可能就是大半辈子)。凡为自己一党赢私,鱼肉百姓,将游戏里大boss当猴耍的人,最后,肯定死得很惨。还有,要知道低调,要知道如何去保持低调,树大招风啊。。。所以在有实力的时候,低调很重要,以免树敌太多。多个朋友多条路。
      作为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的我,还是先把自己遇到的事,耐着性子的解决吧。不要抱怨自已遇到的事有多么的不爽,内心要谨记,现在遇到的事,在人生的长河中,连浪花都不算。。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07:40 , Processed in 0.0678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