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0
|
世间的名字 |
最新书评 共 5 条
小情歌
龙年的寒假里我带着这本绿色封面的书往返奔波,于纷扰人事间隙阅读。这书不算薄,但散读散文,又不必多费力去理解,颇适合当时情境。总有所得的趣味,不至太欢乐或太悲怆,理性又克制,让之前整整两月散乱压抑伤感的生活得以稍歇。为此,我感谢它。想着趁还有印象,赶快写点出来。结果在标题栏就犯了难。一篇小文的名字不好取,其他的名字也非轻易可得。这样看来,世间的名字是该好好地想一想。
本书里的名字比如英雄、主播等都是被冠以足够意义且容纳足够多人、事、物的意义载体,虽虚却实,绕不开去。而拉面师傅、哥哥等又是充满了私人色彩的记忆载体,其实所有的称谓都有个人印记,不过多少的差别有些罢了。这倒让我想到写回忆录不妨用此法,也是有趣的分类。
而刚刚终于看完一遍的唐诺的另一本书《阅读的故事》则要欢乐许多。除了唐氏叽里呱啦的长句子带来的莫名愉悦还有许多作者的摘记,比如国王来了兴致,杀死敌人三次的诗句,比如种种囧事终于也发生在别人身上,可惜我的记性一如既往的不好,只有照着原文才能想起那些真快乐的语词。
——国王的虚荣心大起来了
重演一遍他所有的战役
狠狠地打败了三次敌人
三度对敌人死了又杀,杀了又死
“重演一遍他所有的战役”,那么观众也要重复奉献全套的捧场,那样的宴饮该多么耗人心神啊。最后的结句仍然纠结,还是引用《阅读的故事》文末的那一句,同时也对我无需转头也能看到的那么多连塑封还没打开的书们说一句,“请代我们献上一吻,我们都亏欠它良多……”
详情
棉花糖
一直以来,唐诺都不愿将自身局限于固有的狭小范畴之内。从球评员到编辑,从自由读书人到业余文字研究者,他一次次逃离,又一次次进入。前作《文字的故事》将他对文字的痴迷推向极致,他解构文字,也解读隐藏于其后的故事,从一众已知的事实中探寻未知的可能。《世间的名字》更进一步衍生至世间种种,一个称呼、一种职业、一段人生,都被他反复把玩、揣摩,追根溯源,细节之下仍有无穷细节,层层铺展出他眼中世界本来的模样。
散文集《世间的名字》由20篇长文组成。从富翁到医生,从聋子到骗子,从编辑到主播,直到最为熟悉的小说家,均被唐诺信手拈来,并置一炉,打碎重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名字”。但他毕竟不是列维-斯特劳斯式的人类学家,也不是康德式的哲学家。他无意以形而上阐述世间诸般人物,不愿以清高的姿态俯视世人,更不欲对无处不在的陈规陋习、社会体制的诸多弊端做出道德上的评判。他饱读诗书,但始终只以普通读书人自居,满足于自我的小趣味,也受累于世事的纷扰。他对世间众生并无既定的成见,并不因为关系的亲疏而心生莫名的距离。他悠游于世间,读书识人看世界,一路行来、一径写来,偶尔从书斋探出头来打望这浮华世间,看到的不尽是他人的生活,或许更包括他自身的影子。
马尔克斯说,“人总有一件主要在做着的事。”或许,在唐诺看来,无论小说家、棋手,还是网球手,都坚守于各自的领域内,人生经历虽有云泥之别,却都有一件可以“做一生的事而且够认真”,都在与“生命的右墙”(极限)相互拉扯、较量,以期得到某种突破。比如,拉面师傅以面条书写自己的哲学,费德勒行云流水的扣杀仿佛极致的艺术,尽职的编辑念念不忘于“两千册的奇迹”这一难以逾越的出版黄金定律,男高音一次次用高亢的嗓音挑战生物学的极限……不惟如此,唐诺也在寻求写作的“右墙”,从《文字的故事》到《世间的名字》,他屡屡越界,医学、哲学、心理学、物理学,甚至于商业分析、美食评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在世间生存,不同的人生、迥异的职业自然有各异的性情,其间也有不足与外人道出的隐衷,但他们并非孤立无援地存在,也有着这样那样微妙的交集。唐诺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共性,记录在案,也就有了笔下种种奇妙的类比。他说,图书市场如同体育竞技,如果“没困境没折磨”,球员不会苦练球技,同理推之,编辑也会逐渐丧失对好书的甄别能力。煮拉面好比写小说,都得仰仗于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日复一日的操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骗子与四处巡演的过气歌手,更有着似曾相识的仿佛,他们游走四方,以浮夸的言辞、华丽的表演骗取他人的信任,获得物质或精神的满足。
说罢世态百相,《世间的名字》里更能见出唐诺的可爱与真性情。他时而调侃,时而嘲讽,从平常的事物中发掘出鲜见的趣味。《少尉》里,他从士官的徽章讲起,原本整齐划一、枯燥刻板的设计,却令他联想起原野里“满满盛开的花”、绿油油的树林以及夏夜里遥远、高渺的星空。《烟枪》一篇,他不遗余力地为烟民辩护(当然也包括屡遭排斥的自己),历数他们的种种不自由:被大众无端误解、被法律有意歧视,其委屈与无奈之情于字里行间漫溢而出。《小说家》中,他语带调侃,自嘲读书的一无是处,直言小说家的特权在于可以“虚构事物”,可以自由说谎而又“不附带刑责”的惩罚。然而,戏谑归戏谑,写作对于唐诺,仍是最为舒适、最为轻松的事情,是一片足够清朗恬适的自由之境。《书家》里,他寄希望于好友张大春能像“一株植物般拿着毛笔地老天荒的一直写下去”,这自然也是他的内心所愿。但面对书法的日渐式微,除了心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惋惜之外,大约也只有平静地接受现实了。
“这不是个芳香的世界,但的确是你居住的世界。” 唐诺引用雷蒙德钱德勒的话为他的书写作结,无形中倒成了《世间的名字》的最佳注脚。这世界因为汇聚着“几百万心思、际遇、梦想、生命主张不一致的人”,“相互冲突彼此妨碍” ,故而有了种种不为人知的隐密心曲。《世间的名字》是一种“碎片”式的书写,每个碎片折射出世界的一片影子。所有的碎片汇集起来,构成了唐诺的整个世界。或许,这也应该是世界本来的模样。
详情
止观
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其问我看书的乐趣是什么,这个讲起来当然可以很多,但我重点讲到一点,是智慧碰撞的快乐。读一本书,就好像是跟一个人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跟一个蓉智而真诚的人对话,薄薄的一本书,几天的时间,却可能是作者一生智慧的结晶,多划算啊。读这本书,我也有类似感觉。
这本书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看似聚焦台北,实是剑指世间、市井、世界、人生、人性、人类,从这一点说,这本书的调调是我喜欢的,又加上作者中国文化的底色和宗教的智慧,更让人亲切,但有一点是我自己感到吃力的,那就是书中大量对西方文学的引用,我个人对西方文学涉猎太少,基础不够,无法充分领略作者那灵动的思维,是个缺憾。
我偶尔会受求知、好奇和疑惑心的驱使,有意去接触一些西方的智慧,比如它的哲学、宗教、历史,甚至偶尔的文学,那种陌生感也常常会带个你触碰的快感,但人的另一面却常常在背后说,心有灵犀、会心一笑的共鸣,可能是我更喜欢的,因为这连通了你心理的“舒适区”。而与此相比,对西方文化和文学,则会有明显的距离感,觉得自己更像一个旁观者,一个他者。
当然这本书更浓的底色是作者对台北市井人文的观察和体味,对台北那毛细血管般的脉动,神经末梢一般的敏感,每一个毛孔气息一般的熟悉。。。虽然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一个大陆人所无法精确触摸的,但毕竟大家是同一个文化的底色,这就有点像我们看日本,甚至比看日本更加亲切。
。。。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21:17 , Processed in 0.413763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