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十年战争史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9:1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席勒的名字在中国读者中并不陌生,特别是他的名剧《阴谋与爱情》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搬上中国的舞台。但是席勒作为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他的活动的历史地位,我们却知之甚少。现趁翻译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09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7 19:28:45 | 只看该作者
  哮喘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阅读此书,并购买家庭吸氧机以备不测!
  
  这样的警告完全就应该放在前言的好不好?!
  
  “信达雅”就不要求了,咱能不能把气儿给理顺了?看这书之前完全没有料到:汉字的排列组合竟然能产生如此强大的杀伤力。吃力的看了一百多页,每翻一页,总得喘趴下好几回。明明这就是中文吧,愣是看不懂。返回去多揣摩几遍,大概能猜测到席勒老师的原意,但是怒气值已经爆棚了喂!
  
  有这样“从句长句控”的译者吗?用些标点符号造福人类不行吗?还是在翻译的时候沈老师、丁老师这两位被周董附体,三个人一起在战斗?为了警示后来人,我来个随机抽样吧——
  
  现在我翻开的是38页,第一行:“在强力法制要求和所有安全仅系于力量的形势下,最弱的那部分便最热心于从事捍卫活动。”WTF!
  
  随机翻开273页,第三段落第五行:“没有他的鸿运和才智这一国家是很难坚守住这一席位的;没有这种软弱无力的最可耻的表白,这一国家就不会再从这一席位上下来。”这尼玛是啥?
  
  125页第一段第六行:“这将是一种好办法,在这个剧中让诸侯们活得满意,这样可尽早促使选侯们在其子的罗马国王选举中投赞成票。”央视翻译腔都不带这么二,这么硬的好不好?对皇帝讲到皇子继位的事儿还说“其子”,哪儿的皇帝?天无二日啊,想气死费迪南老爷爷吗?
  
  就在这一页的第三段开头“为对这种虔诚信任表示感谢,这位方济各会修士在累根斯堡十分机警地抵制皇帝,使得皇帝想让匈牙利的国王取得罗马国王的头衔的努力付诸东流。”拜托,看看上下文,连我都看出来这句内含的转折和嘲讽,翻译老师们没看出来吗?我献个丑,理理这个句子:“可是面对皇帝推心置腹的信赖,这位方济各会修士的回礼却是对皇帝意图阳奉阴违的抵制,于是累根斯堡会议上立匈牙利国王为皇位继承人的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
  
  各位翻译老师您能不能先把小学语文给学通了再操刀?这样对待席勒老师简直就是谋杀嘛!这书是深深地把我给伤害了,以后想涉猎非英语国家的古圣先贤,我真得先做好心理准备才行。不过好歹有这书垫底,以后遇到这样的译本不会被吓得措手不及,不会憨厚的看上一百来页再来喊冤。God help Chinese translators!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8 15:17:4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用了两天时间读完了席勒的史学著作《三十年战争史》,可谓畅快淋漓。自大学毕业后,从未用心读过一本像样的著作了。徜徉在文字中,是如此平静而美妙的时刻。
        席勒在这本书籍的创作中,无疑是尽量做到客观公正的,对瑞典、丹麦、法国、德意志新教诸侯、天主教诸侯、皇帝,既记录了其英勇的战斗、高贵的品格,同时也毫不回避任一一方背叛、掠夺、谎言等无耻的行径。当然,席勒作为一名信仰新教的日耳曼人,对新教联盟自然有所庇护,对帮助新教诸侯的瑞典军队更是大加赞扬,而对保守贪婪的皇帝,字里行间常常充满了斥责。然而从历史观点出发,新教无疑是对天主教的巨大改革,摒弃了容易沾染世俗金权的因素,从信仰上变得更为纯粹,但这无疑触动了教皇和教皇信徒们的保守神经。新教诸侯的最后获胜,对于自由思想在近代欧洲的形成和传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宗教信仰的自由化,彻底粉碎了中世纪的黑暗,希腊罗马的“新鲜”空气得以复苏,并带给整个世界完全不同的历史命运。
  
      在整个三十年战争中,军队无疑是主角,席勒在其中着重描写了两位出于对立阵营的将领——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和皇帝军队的统帅华伦斯坦。瑞典国王的形象是正面而光辉的,他以新教诸侯解放者和保护者的形象出现,军队纪律也与习惯劫掠的帝国军队截然不同,颇有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感觉。同时席勒在其作战的英勇上也颇下笔墨,而在政治智慧上,瑞典国王也显得极其睿智,以他个人为纽带,将原本散乱不堪的德意志新教诸侯团结为一个整体,并几乎击溃了皇帝。他的死也是整个三十年战争过程中最辉煌的死。在吕岑战役中,瑞典国王与华伦斯坦,两位号称不败的名将,展开了对决,最终古斯塔夫二世战死于沙场却保住了其不败的头衔,而华伦斯坦则被因国王的死而愤怒至极的瑞典军队所击溃。
  
         华伦斯坦元帅在吕岑战役之时,是他第二次担任帝国军队的总指挥。当他第一次荣任此职时,率领着三万军队,他们只从皇帝处获得微薄军饷,同时却要面对着丹麦国王久经战场、装备精良、训练严格的大军。然而华伦斯坦凭借其极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同时对部下如同凯撒般的慷慨,最终将丹麦国王赶回了菲英岛,而他麾下的军队数量更是达到了十万之巨。但是其慷慨的经济来源,确是依靠其手下军队对德意志诸侯的四处劫掠,收取巨额的赞助金,以屠城为恐吓,敲诈富饶的帝国自由城市,所过之处,土地成了荒无人烟的焦土,城市的经济破败凋零。华伦斯坦最后因为自己的骄傲而丢掉了军队指挥官的宝座,然而他携带着抢掠来的巨额财富,在波希米亚享受着暂时的安宁,并随时掌握着战况,伺机东山再起。当瑞典国王的军队在德意志国土上所向披靡,并击败了皇帝所信赖的悌利将军后,华伦斯坦意识到时机终于再次降临,他向皇帝勒索了巨大的权力,用以重组一支只听从自己号令的军队。按后来帝国历史的描述,这一切其实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篡位野心。他第二次担任帝国军队总指挥后,并不热心于同瑞典国王交战,而是处处培植亲信,与各邦国秘密协商,直到在皇帝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与瑞典国王展开了决战,最终瑞典国王的死,导致新教联盟核心的崩塌,而他的战败,却并无损于皇帝军队的战力。然而他并没有趁胜追击,他的徘徊引起了皇帝的警觉,而一而再的无视皇帝谕令更使得整个宫廷对他的企图怀有恶意的揣测,最终皇帝下令将他解职,而他妄图发动的最后一搏,换来的是刺客的剑。毫无疑问,席勒笔下的华伦斯坦并非一个英雄,他的雄才多用于奸诈,战场上的英勇也只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而过分的慷慨更只是确保部属那不可靠的忠诚。然而席勒在华伦斯坦的最后部分却这么写道:所有对他谋反的猜测,都仅是来源于并不能确证的史料。以此来为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作为结尾,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最后,作为商务印书馆的忠实读者,对于如今的书籍质量我非常不满意。此书中间充斥了各类古怪的翻译,即使费劲脑力也无法理解的文字,错别字等等更是屡见不鲜,此外还有诸如“电报”等匪夷所思的词语出现。从十年前起,我就对商务馆的这套书籍非常衷爱,过去的质量可谓是同类书中的翘楚,然而近年来,书籍的质量逐年下降,如此的粗制滥造,不仅是侮辱自己品牌的口碑,更玷污了原作者的神圣笔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9 19:01:37 | 只看该作者
         文人著史总是寄托着大情怀与大浪漫,他们向往古老的精神来唤醒麻痹的现实,用光荣的传统拯救颓唐的世风抑或是镜鉴过往来照出现存的危机。文学家心中往往没有史家对于理论的羁绊,在笔下则能喷薄出壮怀激烈的豪情气象。历史是他们手中的酒杯,浇心中的块垒。席勒之于《三十年战争史》便是如此。
      在这场关于德意志的“阴谋与爱情”中,整个欧洲都成为了广阔的舞台。尽管古斯塔夫与瓦伦斯泰享受着最多的对白和最多的灯光,尽管亨利四世、黎世留、斐迪南以及德意志诸侯长袖善舞地掌控着整个舞台。但在席勒的心中他们只是配角与龙套,这个舞台的真正主角不是贪婪嗜血的王侯将相,而是在他们脚下呻吟不止的德意志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德意志人民。
      天才的席勒没有为英雄立传,他只为民族招魂!
      德意志最大的痼疾就是分裂,三十年战争正是分裂所郁结的矛盾的最终爆发,《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与其说是治疗处方毋宁说是病危通知。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的层面,混合着邦国林立、市场分散、信仰对立以及各种利益的彼此勾连纠结,德意志的分裂从来就不是帝国自己可以决定的事务。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崛起使得同宗的西班牙休戚与共,这让处于两者之间法国感觉芒刺在背,通过“均势”谋求霸权的法国也不允许哈布斯堡的强势扩张。北部的汉萨同盟诸邦与信仰相同的尼德兰以及北欧各国联系则更为紧密。东欧列国觊觎波罗的海的利益以及与奥地利的不断龌龊。欧洲的各方势力在这片中欧广袤的土地进行着种种刀光剑影与觥筹交错的利益博弈。参与这场博弈的各国都在共同的民族自觉与强大王权的领导下集中整个国家的力量进行发展与扩张。而这个空有神圣罗马帝国王冠的名义国家,除了名字,没有其他。
      更为悲哀的是,自皇帝以下到各大诸侯对这种危险的境地依旧茫然无知或是视而不见。他们只凭着自己的私利来判断这场战争的意义与价值,在皇帝与外援之间首鼠两端。除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其余的一切都是可交换的筹码,无论是人民还是国家——当然是帝国而不是自己的邦国。这种恶因只能结出恶果:诸侯无餍地吸纳青壮冲入军营,把自己的损失通过劫掠转嫁给邻邦,无力生产又肆意破坏的行径将德意志的经济民生推向崩溃。后来的腓特烈大帝曾感慨:战争是只想吸血与毁灭的怪兽。而德意志正在这三十年内被吸干了鲜血,只剩下满目疮痍的断壁残垣。及至一百多年后,德意志虽然得以恢复,但这种小邦专制依然是德意志发展的隐忧与障碍。
      席勒对于这种自私狭隘的小邦专制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批判抨击,他所要召唤的德意志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德意志,他召唤德意志的魂灵正是他探求德意志进步的道路。崇尚英雄的德意志精神也使席勒把目光投向战争中两位真正的英雄:古斯塔夫与瓦伦斯泰,两人的死亡在席勒的笔下被渲染着希腊悲剧式的雄壮色彩。“死在最后一场战役的最后一颗子弹”的瑞典国王被德意志视为保护者,享受着生荣死哀的礼遇。他的高贵与正直让席勒为之心折,他对王权的运用以及对民族的贡献让席勒向往——他多么渴望帝国的皇帝与诸侯有他的才华与见识。但这个“保护者”无疑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野心,追求瑞典利益至上的国王只会愿意看到的是一个为瑞典控制的德意志或是一个分裂的帝国。席勒盼望的是一个以全民族利益为责任的德意志君主,但当弗里德兰公爵出现时又让人忧惧。瓦伦斯泰无疑看穿了德意志所有虚弱的症结并且渴望以他杰出的才能统一帝国——一个统一的德意志不正是席勒毕生的夙愿吗?只是瓦伦斯泰对名利的执念以及对功业的热忱不过是帝国诸侯的再现,浸润着启蒙理念高呼自由的诗人是无法接受他呼唤的德意志灵魂是好战专制的瓦伦斯泰。时代所带给席勒的矛盾与痛苦其实深深刺痛着同时代思考德意志前途与未来的精英们。
      当西欧各国通过集中王权形成民族国家的时候,德意志正是地方诸侯权力日盛的阶段。而当启蒙之风遍吹全欧各国自由民主运动高涨时,德意志还在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王权而苦恼。这种王权统一与启蒙自由之间的诡异而暧昧的矛盾成为德意志前进无法回避的阻碍。无论是歌德、席勒还是黑格尔等等他们对于统一的德意志深信不疑,因为它已经分裂的太久太深了!他的一切落后无不肇始与分裂。但他们对于如何统一有着深深地怀疑,赫尔德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的方式,通过对统一的“德意志灵魂”的求索唤醒德意志民众作为整体的记忆——德意志的文化精英在这一点上做得实在是太过出色了。但即使是远离政治的文化民族主义也无法真正逃避现实政治的困境,如何将文化与精神的统一作用于政治或者经济?是通过英法式的自由革命还是自上而下王权改革来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与繁荣?德意志最高贵的头脑与心灵在坚信与怀疑中不断斗争冲突——这像极了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一个最了解德意志的人给德意志心灵的自画像;这又像极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矛盾与统一的“正反合”。这些德意志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智慧的头脑也无法彻底参透德意志历史的迷局,歌德从激进的旗手蜕变成了醉心古典文化的文豪,黑格尔将康德传下来的极具理性与批判的德国哲学发展成了“绝对精神”的帝国官方哲学。德意志历史的诡异就在他们人生与思想的变化中微妙的显现。
      席勒在这之后曾呐喊;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块地方。他自己乃至一代人其实都没有真正找到德意志的道路。但历史总是不断重复,就在这时一位挎着法国军刀的“古斯塔夫”高举着“自由平等”的大旗横扫了整个德意志,他把小邦专制的枷锁彻底砸碎,却送给德意志最深重的屈辱,将维系着德意志统一的唯一遮羞布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一并扯下。强烈的外在压迫促使德意志统一的号召已不再仅仅是文化了,而迅速地扩展到了政治与经济。拿破仑的入侵逼迫着德意志放弃怀疑与追问,仓促但无法选择地走上统一的道路,民族独立与统一的任务高于一切。而七十年后,一位身着普鲁士军装的瓦伦斯泰以战争的方式真正地——可以说“真正”吗?——统一德意志。只是这真的是席勒所希望的统一的德意志吗?德意志的灵魂就是普鲁士精神吗?德意志道路就是纳粹道路吗?历史不会轻易地给出答案。
      当柏林墙推倒二十多年——德国人的再次统一,但关于德意志统一的问题却还没有答案。德国人对历史的反思远远超出人们的意外,他们没有将纪念“统一”搞得普天同庆一般,而是不少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前西德总理以及普通民众都对统一保留着异样的看法,他们竟觉得德国还不应该统一,二十年前得统一太操之过急了,东西德之间因为统一而产生的巨大差异隔阂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还亟待解决。“如果当年不急着统一,德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如果提前两百年提出,会给历史什么样的余地?如果面对这个问题的是席勒、歌德,他们又将如何回答?
      德意志的一切,无论是历史、现实乃至未来都是如此复杂,一部二十四史,让人从何说起呢?也许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对: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我想这说的不也是德意志民族吗?而这也许就是德意志的灵魂。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21 10:03:40 | 只看该作者
     本书104页,斐迪南曾侮辱过瑞典旗,让人截获瑞典国王发往西本彪根的电报,三十年战争发生在1618-1648年,那时候就有电报么,难道是电报还有别的解释。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2 18:15:20 | 只看该作者
  翻译得太费劲了,超长的句子,不得不承认读起来很吃力,还好,基本历史知识还是有的,所以还算能看明白。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8:59 , Processed in 0.0465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