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的那一边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2:4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一部独特的二战史,大部分来自李德哈特在纽伦堡对德国高级将领的审讯记录,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将与布卢门特里特、伦德施泰特、托马、克莱斯特,海因里希、曼陀菲尔、施图登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56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6 03:35:09 | 只看该作者
      里德尔哈特的西线战役叙事,干净利落,颇有太史公记巨鹿之战,项羽破秦壁、杀王离、降章邯、合诸侯、西入秦的气势。
      
      西线战役的一正一奇,是谋于曼施泰因,决于希特勒,行于古德里安。不得不说希特勒胆识过人,战略判断准确:不顾总参谋部和整个军官团的反对,在法英荷兰比利时,在战术、装备、心理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先机发动;在战场意外的情况下,独断采纳曼施泰因的奇计险招,临场变阵,反右翼主攻为"斗牛士的斗篷",列正阵佯攻荷兰,吸引法英主力北上,而集几乎全部装甲主力于阿登险径,出奇阵"斗牛士的猛刺",实施古德里安中央突破,战略合围。
      
      所有二战的著作都会关注阿登的中央突破。但哈特对右翼吸引法英主力的"斗篷"也作了重彩描述:希特勒亲自制定空降奇袭,一举拿下"堡垒般的荷兰";随后,作钓饵的右翼第六军甚至在比利时对盟军主力形成优势,吸引了法国最高统帅部的全部注意力。为确保法国不因失败而脱离比利时战场,必须减弱第六军的攻击,1940.5.14,德国统帅部把第六军的唯一装甲军团调至中央集团军群,加强阿登突破口。"斗牛士的斗篷",也被希特勒舞动得神迷目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9 02:18:45 | 只看该作者
      按照今天的说法,李德哈特爵士的这本书可以算作技术贴。感情色彩和政治倾向不多,这对于历史或者军事理论研究非常珍贵。他本人是个军事理论方面的大腕,从而对他接近这批沦为阶下囚的德军将领的德国一线将领进行采访有着相当大的便利。
      
      
      
      他的大腕始于二战前。作为一个当过兵参加过一战的记者,他通过一系列军事理论方面著作确立其在这方面的历史地位。与克劳塞维茨并称西方两大军事战略家可能是后来的事,但当时他关于间接路线和装甲战的富有前瞻性的见解为他赢得了一大批后来在二战中声震天下的粉丝。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跟哈爵士私交皆不错。也正是这些后来的敌人最为重视他关于装甲战的构想,并予以实现,以至于德军后来据此横扫欧陆时,装甲战在盟军阵营中仍处于纸上水平。
      
      
      
      希特勒的灵感贯穿全书,在二战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角色。对于他本人,可以说成也灵感败也灵感。一系列重大的与战争胜负相关的决策中,希特勒的一意孤行为历史增加很多戏剧色彩。装甲战理论的推广实践在二战前还属于先锋派,列强的军队当时多数掌握在那些认为坦克只是新式玩具的保守派将领中。英法军中门第森严,这种误解尤为严重,对装甲战颇有见解的戴高乐当时尚是个没什么权力的军队官僚。红军中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曾看出装甲战的潜力,但随后不久死于大清洗。德国军队并非例外,且受凡尔赛条约制约,被禁止发展坦克等新式武器。但希特勒是个例外的领导,他非常重视新式武器及其战术的作用,仗着绥靖,背着条约大力支持装甲兵的培养,并发掘出古德里安这样的装甲战大师。指挥作战他也并非一无是处,力排众议,一手策划入侵波兰和法国并获得胜利,显示了他不俗的造诣。战争后期崛起的少壮派曼陀菲尔认为,希特勒缺乏正统军事教育,反而有时候能跳出框架思考,常有出奇制胜之举。这方面受过严格理论训练的很多军事将领是比不上的。几乎可以说直觉为希特勒赢得初期的胜利,这种直觉还帮他准确预测盟军将会从诺曼底开始反攻。但也正是因为直觉的屡次中标使希特勒产生不现实的自负,自负则刚愎自用。属下一干杰出将领的头脑从此不入他眼。战争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绘画造诣不俗喜欢瓦格纳的元首似乎只驾驭了其中的艺术。而直觉不会永远准确。缺乏技术上的考虑也使他的决定经常脱离实际。形势逐渐拉锯的时候他的许多偏执错误不断消耗德军本来就有限的力量。要么是因为好面子或者对自己的绝对自信,他将失败的结果归咎于前线指挥不力。如电影帝国的毁灭中,躲在地堡中穷途末路的希特勒对着一帮高参怒吼:军方一直在拖我的后腿!
      
      
      
      德国军方高层跟希特勒的确不是铁板一块。军方高层有着一脉相承的俱乐部式传统。受过良好教育,出身高贵的将领们难免心高气傲,对希特勒这个最高军衔为下士的政治暴发户并无好感。但随着希特勒内政外交军事的成功以及权谋统战,基层官兵对他的崇拜日益强烈,军方也就逐渐沦为元首命令的执行机构。李德哈特对军方的许多人都抱有同情,认为他们多数不谙政治,是纯粹的技术官僚。军人希望征战沙场,建立功勋而已。爵士与这些将领的交流中,他们以非常专业的态度,叙述战事的各种细节,提供自己的想法。从中流露出的骄傲也随处可见,他们经常会抱怨若希特勒在某场战役中不出某个馊主意,结果就会不一样。这在残余东线战争的将领中更为普遍,他们相信灵活防守逐渐消耗苏军的思路,但不得不遵命死守。但必须承认德国将领的杰出能力。而这对一个挑战全世界的国家也是必须的。如书中有人提到,红军的指挥员偶尔犯浑,甚至经常犯浑都没问题(其实不止是经常)。因为还有足够的预备队和物资供他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但德军耗不起,指挥员必须算无遗策,因为对于德国而言,死一人少一人。这个事对于苏联来说,“面包会有的”,更不用说美国了。
      
      
      
      “山那边”大概不是最好的书名,我更愿意叫它“全他妈都是命啊”。书中虽然不乏德军将领带有不服输情绪的叙述,但许多的“如果当时……”并非虚言。德军得势时,似乎再冒险的指挥也能成功。德军失势时,再无懈可击的指挥也无法避免败局。历史学家总是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指出失败的原因,诸如国力政策等等。但法国沦陷过,英国要不是隔着海峡恐怕也得成日落帝国。苏联多亏有个冷死人的冬天和希特勒的蛮干帮忙。历史总有它的偶然性。只是偶然性的作用一般只供读史的后人感叹。毕竟过去已成历史,万一是句废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9 15:52:15 | 只看该作者
                      《山的那一边》:把更多的李德哈特翻译进来
      上海人民出版社持续出了李德哈特的四本书,依照时间先后,依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战略论: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以及最新的《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这本新书,其实在国内也不算是新出版,新华出版社在2010年9月出了《山那边:第三帝国败军之将的沉浮与战争叙述》,翻译水准被人诟病很多。新版的翻译,我读后觉得还过得去,但明显的,军事术语上有一些错误以及未按照大陆约定俗成译法的术语称呼。由此可见,书籍翻译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出版业的沉疴,以我算不上专业的视野和水平,在读过国内翻译出版的军事书籍中要找出优秀的作品,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台湾军事学者钮先钟的作品曾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过一部分;二是军事科学院、总参翻译局的一批人在八十年代中期前翻译的书。如米切尔的《空中国防论》,我看到译者为空军指挥学院的研究员李纯和教授华人杰,主要译者李纯在后记里说自己是在退休后花了半年时间译完这部14万字不算厚的作品,再版时又经过译者修订。当然,身处体制外的译者,在没有充分的物质保障情况下,很难会安静地花半年时间去翻译14万字,这点稿费可能还不够支付北京三环内一个季度的房租或月供。因为翻译不算体制认可的学术成果,稿费又低,所以普遍、常见的做法是,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完成14万字的作品,或者导师将任务分散给研究们飞速群译,一部优秀的著作就这样被糟蹋了。
      这套书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和《战略论》是钮先钟所译,翻译质量最有保障。李德哈特是英国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历史学家,生于1895年,卒于1970年,他曾是坦克战理论的创始者之一,但没有受到英国军方的重视。他在一战时服役任军官,一战后多年从事于军事记者职业,有机会在二战末期与德军被俘将领深入交谈,遂有此书。哈特发现,这些曾作为对手叱诧风云的人物,并非如英国人想象中的那种铁血特质的普鲁士军人,相反,如伦德施泰特是一个恭谦有礼、举止得体、不乏幽默感的绅士,大多数德国军官都不讨人嫌,哈特觉得这些人应该出现在银行经理或工程师的会议桌前。相反,盛气凌人、骄横跋扈的是那些年轻狂热、靠投身纳粹获得政治资本来晋升的军官。当然,这些让人转变观念的事实,对中国人来讲并不陌生,酷爱军事的男人们多半在年轻事粉过德军,德国尽管是二战的罪魁祸首,但国人很难会对它产生仇恨,罪责都归到纳粹和党卫军身上,而非国防军。既然哈特一书在石破天惊的观念更改、既有公认事实的颠覆上不起作用,它的意义更多是在细节的展开上,以专业的角度来叙述、分析。
      哈特在开篇就修正了一种观点,“德军的一切灾难均归咎于希特勒,德军的一切成就则归功于德军总参谋部。”哈特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德军将领的描述,判断希特勒的军事指挥才能并非如战时宣传和战后批评的那样,简单以失去理智的疯子、胡乱指挥来定论。哈特历数了希特勒的优缺点,这一切在曼施泰因的回忆录里能看到更详细、透彻的内容。《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或《失去的胜利》)里专门有一章写希特勒的军事才能。哈特的书和曼施泰因的回忆录,在对于希特勒的看法上有着很多的重合,而这也是贯彻哈特一书的重点内容。比方说,希特勒特别执迷于军备的生产数字,你跟他谈论当前战局的困难,他一直滔滔不绝将这些数字报给对方听。希特勒在出其不意的战略攻击上,被很多德军将领称赞,尽管他们也会说出他一箩筐的错误,总而言之,给希特勒的评价是,天才般的具有战略直觉,“缺少的是建筑在经验基础上的军事能力”(曼施泰因语)。希特勒给人的形象是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不怕冒险,但当双方已经在战场上互相打过交道,拥有更多情报和经验的时候,对于可以预计发展趋势的战局,希特勒不再敢进行战争初期的冒险,其原因在于独裁者忌惮一个大的军事失败会击溃自己的威望,使民心丧失,政权摇摇欲晃。
      全书分为三大块内容,谈论几个德军明星将领、论希特勒的崛起和装甲部队的发展,依照时间秩序评论各大战役和战场。其中,第二部分的内容很轻。整体感觉因为涉及范围宽广而显得不算深刻。读毕此书,众口杂音,感觉错误的、片面的信息也存在一些,但哈特能与这些被俘者交谈、研究学术,让人无比羡慕。彼此很有技术性地聊军事上得失,文明对待被俘者,被俘者畅所欲言,无需唾面自干,无需按照一个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将自己贬得一钱不值、将失败看成因为违背时代和公理而显得理所当然。我能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盛况,如果半个世纪里,中国一直派人去日本采访当年的士兵和军官,去翻译日本人写的海量的二战研究、回忆录、战时资料。所以,人家的战史研究远远比我们做得扎实,看国内的抗战史研究,学术圈内完全是一个自说自话的思考方式,出版界是抄袭者和胡吹者为主,这样的惯性延续了多年。相反,在民间散落着一些因为兴趣爱好而去研究并颇有成就的个体和小群体,民间军刊的文章质量远远超过体制内的“三知”(杂志《舰船知识》、《兵器知识》、《航空知识》)。但无论民间怎么努力,当国家对某领域研究的态度暧昧不明之时,遮蔽重重,民间的自发研究者们可以获得的资料毕竟是有限的,买资料是一项烧钱的事,研究者们也要为了养家糊口而忙于工作,而可以争取到国家大笔专项资金、研究时间充裕的专职研究者们,都浪费了一切。当一个国家在某领域引入出版的译著数量有限、质量低劣时,我们离外界的正常研究水平便有极大的落差。此书的翻译出版,在开拓战史研究的眼光上是最大的作用。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
      李德哈特 著
      张和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8月版
      
      
      成稿于2011-09-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7-30 16:52:38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虽然新出,但于我却不算陌生。Liddel Hart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已经是经典,而在那本书里,笔者一再提及这些对德国将军的采访笔录,一再提及山的那一边发生的事情。因此,那本书难能可贵地客观。这些客观,想必一方面有作者实际上是闪击战思想的肇始,并在英国军界有极好的人缘。而另一方面,山的那一边的观点,对于持正地叙述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而书里的很多话,也被许多人引述到许多其他的地方,比如曼陀菲尔将军对于苏联红军的描写,那是一支可怕的军队,坦克后面跟着骑兵,没有后勤,人靠劫掠,马靠啃屋顶上的干草,以至于连偷袭补给线都不可能——这是1943年底在乌克兰发生的事情;再比如德军在阿登的反击,于盟军看来真是声势浩大天崩地裂,而在德国人自己看来,是成功希望极小的一次近乎于胡来的赌博。事在1944年底,德国人连汽油都凑不齐。
      
      所以在我个人看来,这本书是很值得一读的。不仅因为自己对那段历史的兴趣,那种不偏不倚的叙事,那种谦卑不带任何评论但言辞中暗暗流露出褒贬的春秋笔法,都是很值得欣赏的东西。二战的历史,美国人会把它写成英雄连一类的东西,而英国人的写法,大概就是这样,很英国,读着很舒服。
      
      而这样的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每每离胜利近在咫尺,却又屡次和胜利失之交臂,终于到彻底完蛋的地步。现在看来,许多事情大约都可以委过于希特勒的瞎指挥,反正他死了,责任尽可以推给他。
      
      但是,希特勒也不是凭空就那样的。说实在话,希特勒很聪明,仅讨论战争的话,很多大胆的方略都是他提出或者支持的,比如1940年的曼施坦因计划,1944年阿登反击战中的第150旅,等等。
      
      然而这样的一个人,还是终于变得自傲自大,自毁好局。我想这不是偶然的。
      
      看看战争后期希特勒周围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凯特尔,戈林,约德尔,哪个敢说实话的?说的不是大话就是各种恭维吹捧。于是,元首真个是到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古德里安向他指出的前线的危局,他根本听不进去。在地图上,那些代表部队的抽象的符号,就是他思考的全部,但是,一些符号可能实际上不存在了,或者打折扣了,等等,他并没有考虑过。
      
      类似的场景很多。比如很多人还念念不忘明朝怎么着就完蛋了。崇祯皇帝不也是那样么,被吹捧,在地图上各种瞎指挥,终于彻底完蛋了。
      
      天才之类的,如果罔顾现实,那也就是悲剧。
      
      不幸的是,我看到的许多天才,都是自视甚高,把自己的才能拔高到政治高度,不容置疑,最后自己被自己的才能玩死。
      
      历史大约就是这样,回顾起来,这样的蠢事很多,而代价是很惨痛的。
      
      这些都是人性的放大吧。至少,那些大人物的作为,把人性的弱点放大了给我们看,让我们知道,这样的事情存在,自己要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
      
      而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各种的愚行互相作用的结果,无法预测,结果让人瞠目结舌——怎么会这么蠢。
      
      而所谓战争是由物资决定的,大概意思就是,谁的物资能弥补犯下的错误,谁就赢了。
      
      比如英国皇家海军的失误很多,没关系,德国的失误也有,丢了俾斯麦,就再也不敢出战舰了。
      
      这样的历史,要比小说精彩。昨天的好局瞬间变成惨败,这事情没有铺垫,没有贵人相助,命,都是自己挣的。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2 07:12 , Processed in 0.0428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