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 0
|
沉默的告白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陆烨亦
喵喵说余杰的书很符合我的风格,并推荐了《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游走在图书馆地下一层,看到待上架图书上有一本他的《沉默的告白》就借回来翻翻。
从这里开始会对余杰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散文总是反映出人心底最柔软最脆弱的最浪漫最煽情的一面,所以余杰给的第一印象就变成了一个内心理想主义而脆弱的人。
书是没有通读的,选了一些喜欢的题目。印象中的有序言、《父亲的自行车》、《毕业生》、《那塔、那湖》、《斯堪的纳维亚的海风——北欧散记》《谭嗣同三题》《丽江,更加接近天空的地方》、《瓦尔登湖——大地的眸子》《张楚,一个躲着布道的布道者》和一篇关于五四的文章。
正如那天随口跟喵喵总结的,余杰是一个在内心理想主义的脆弱和现实的冰冷残酷的挣扎中的走出的基督徒。其内心的温柔和脆弱以典型文人应有的形式充斥于字里行间,让我这个以前从未注意过他的初涉者很难把他和那个别人眼中犀利辛辣的余杰联系起来。现实总是冰冷和残酷的,不可避免,余杰以劈头盖脸的愤怒迎接它,在自己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痛,于是一个基督徒出现了,殉道,以拯救世界。
余杰的这本文集在另一方面,激起我潜藏已久的北大情结。北大北大,也许此生有缘无份了。余杰对北大是热爱的,怎么都能看出来,他的爱深沉而冷静。在序言中,他说
“昔日的北大,像《山海经》中的神话在一样遥不可及。但北大毕竟是北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这些暮霭沉沉的楼群之间,我这个“能为青白眼 ”的家伙依然能自由地行走,这就足以说明北大宽容犹存。
少年时代,北大于我确乎是“天边外”。等到我真正成了北大人后,这才发现,尽管北大是一个最像“天边外”的地方,但也仅仅是“相似”而已,它不是我的伊甸园,我还得走下去。
我对北大的评价,与对自己的文字生涯的评价一模一样:自以为是,其实自己什么也不是;恃才傲物,其实自己并无才可恃。
而远方,真的很远。”
北大在我这个无关者眼中,包容、厚重,以自己的姿态完成着对学生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塑造。《那塔,那湖》《五四,那一天那些人》以及我最爱的《毕业生》,都是关于北大的,种种感动,娓娓道来,让人震撼不已。我知道,那种感动在浙大一定不会出现,在港大恐怕会是另一番滋味。三年以后,再读毕业生,回是哪般光景。有朝一日,踏进燕园,情寄何方。
《父亲的自行车》写得很温情,很感人,也有些令人心酸,主题使然。终究是好文章。
瓦尔登湖写得很一般了,北欧还过得去,丽江那篇文章,大概是正巧前一日在中国的世界遗产课上学到了,所以多有些熟悉和兴奋。央视探索发现访谈的人物是宣科,余杰也正巧在文中提到了不喜欢这个人,原因是他把他和领导人的合影放在了戏院的大门口,多有些文人的执拗,着实可爱。丽江,也许是中国文人心灵的栖息之所了。
谭嗣同、张楚,余杰写人物,多是有些悲壮的,悲壮之中,透出一个基督徒的就是殉道思想。当无力的悲壮遭遇基督教,那种情怀就被镶嵌了一种怪怪的柔弱感。
详情
刘书声
八月份,我停止博客的那段时间,余杰出了本新书,叫《沉默的告白》。在书市卖得并不如以前的作品红火。这里面原因大概很多,但在我看来,还是读者普遍醒悟了,不想再被毫无新意的文字逗得像个小丑似的,蹦蹦跳跳,以为见到了多么石破天惊的人物在讲着多么崇高的至理名言。
之前我也粗浅地说过自己对孔庆东新作《千夫所指》的看法,余杰跟孔庆东是校友,两人基本上也算是同一批“出名”的。而要我来谈自己读完他们的文字的看法,我想我会说,我宁愿去读孔庆东。原因不得而知。又或者,我觉得孔的文字绝不会一成不变。而余杰呢?你读到的只有一个模式。葛优在《手机》里不是说过吗:审美疲劳。更何况它越来越不具备“美”的素质了。
从最初的《火与冰》开始,我买了余杰前面的九本书,虽然最后才买《尴尬时代》。可我发现,他的书是越来越没有可读性了。他在走下坡路。
至今我仍然记得高中时读《火与冰》的情形。我的床位刚好靠窗户,晚自习后在窗棂上点着蜡烛、抵着墙,如痴如醉,直到第二根蜡烛燃尽方才睡觉。而现在再来读他的书,却不见昔日的激情和阅读的快感了。也许是蜡烛换成了明如白昼的电灯了罢。
而现在的《沉默的告白》是本什么书呢?余杰在序言里这样说到:我始终认为,抒情散文比杂文更接近我的内心世界——我的柔弱和腼腆在其中得以更真实地呈现。如你所知,这本书大多数是“抒情散文”,而且还是已经在各种书籍报刊中刊登过的。需要补充的是,余杰的“抒情”就像台湾名模林志玲说话时东施效颦般假装的“可爱”,叫人脊背发凉毛骨悚然。如此而已。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10:04 , Processed in 0.254973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