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朝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最新书评    共 23 条

    青铜链    这条道路很艰苦,门槛高,规矩多,清廉自律,家徒四壁,还要立志为民请命,一生报效国家,实在太难。      那我为何还要继续走下去呢?      因为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几千年来,一直有人走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无论经过多少折磨,他们始终相信规则,相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公理与正义,相信千年之下,正气必定长存。      是的,我明白了,现在轮到我了,我会坚守我的信念,我将对抗那个强大的敌人,战斗至最后一息,即使孤身一人。      好吧,现在我来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为了你的道统,牺牲你的一切,可以吗?      可以。  详情 发表于 2014-6-11 00:15
    MG-简    最初的历史知识几乎都来源于学校历史课本,凡提及课外历史小说。枯燥乏味四字顿然而出。惊喜于有一本我可以读下去的历史读本,初读,便一发不可收,原来历史也可以变得很有趣。轻松幽默的口吻,让我们这辈厌烦之乎者也的90后兴趣盎然。虽未女辈,然每每看到为国鞠躬尽瘁、竭尽所力解百姓于水深火热的文人武士,免不得热血沸腾,佩服地五体投地;看到为恶势力迫害却坚决不屈亦或是与恶霸为伍却心存正义之德挽救的小民小吏,为之感动不已、心存敬意。总而言之,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始终邪不胜正。自我感悟:于大,关心时事,推崇正义,体己至人;于小,完善自我,始终保持一颗至善至真至美的心。  详情 发表于 2014-7-6 23:14
    沅沅     上学的时候对历史实在不感冒,每次上课一定睡着。但对于这部书,我花了一个月饶有兴致地看完了,算是恶补了当年的功课吧。    我从这部书里得到的感悟就是,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历史长河,滚滚不息。我们每个人,不过是组成长河的一个水滴,渺小到只能看到世界的一瞬。要说改变历史,那是不可能的,顺应天道,独善其身,能做到如此,也算不枉活一生。  详情 发表于 2014-7-8 02:37
    看不惯    之所以要看这本书,还是因为今年暑假的北京之旅。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们就报了散客一日游的团去长城。在去长城的路上,有导游为我们讲解沿途的风景。导游说,北京城既没有西北、中原自然人文景观的雄伟壮阔,也没有江南园林、水乡的典雅秀丽,它所有的,只剩下红墙黄瓦下的历史。不熟读明清两代历史,游不了北京,即使游了,也只是走马观花,外行人看热闹,不能领悟这座古老都城下所蕴含真正的意味。   登完长城后,有一站是参观北京明皇宫蜡像馆。明皇宫是国内首指、亚洲之最、世界一流的蜡像馆,它用蜡像的形式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蜡像一共分成二十六幕,每一幕都讲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参观完明皇宫后,我任然沉浸在那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场景中,在感叹的同时也意识到,在明皇宫里介绍的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我只知道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允炆、燕王朱楴和崇祯皇帝罢了,对其他的皇帝一概不知,就更不用说其他明朝的历史了。作为一个大学生,还是一个文科生,我对自己的愚昧和无知感到深深地羞愧,觉得急需要多读点历史书。早就听老师讲过《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历史书籍,回到家后,就立刻去书店买回来,翻开细细阅读。   到今天,我终于读完了最后一幕。“喈尔明朝,气数已尽”,不禁百感交集。 其实让我感触最深的还不是那十六位皇帝的传奇人生,反到是好多文臣武将的事迹。当看到描写于谦、杨涟的篇章时,不禁流下了感动、钦佩的泪水。   比起一些走内心的、非常有内涵的小说、散文,我一直都比较偏爱读人物传记和历史性的书籍。因为那些蕴含哲理的文章虽然可以传递很多人生感悟,但是它毕竟是作者自己经历过、感受过,才留下的智慧的结晶,我们可读可看,却未必能感同身受。而人物传记和历史书籍直接把一个人的一生或者一个朝代的变迁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笔调,亲自去感受某个人一生的起起落落,一个皇朝的兴衰更替。这种方式能让我们可以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人生,更能引发心中的共鸣。   于谦是整个明朝所有历史人物中最让我仰慕的大英雄。土木堡之战后,皇帝被俘、京城兵力空虚、大臣们人心惶惶,纷纷建议南迁。他以一人之力集结军队、稳定军心、力挽狂澜,镇守北京城,最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在立下奇功后,他任然沉稳谨慎,不以功自居,为朝廷效力,却因为“夺门之变”,被奸臣所害。虽死,正气依然回荡在天地之间。有机会我想去杭州的于谦祠堂看看,向他鞠一躬。   直到读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才真正对王守仁有点了解,以前在历史书上,我了解到的他是一个整天念叨着知之乎者也的圣人,讲心学,是一个我无法理解的古板老头。但是读完有关于他的篇章,我才知道历史书是多么肤浅地介绍一个人。王守仁是一个的真正奇才,天文、地理、医术、政治、文学、兵法、阴阳学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明代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如果没有王圣贤,于谦一定排名第一。但是有了这位高人,任何人都只能望其项背。他一旦兵权在手,就如同凶神恶煞附体,所向披靡。放下刀剑,心如止水,讲学传道,不亚于孔圣人。面对权奸,又能工于心计。一生淡泊名利,不求荣华富贵,只为苍生百姓而活。真可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有一类大臣,是以杨涟为代表的东林党人,以及杨继盛等。“千古丹心明日月,一身正气写春秋”。他们坚持操守,坚定信念和理想。他们可以一直默默无闻、家徒四壁,为国为民,辛劳一生。即使身居高位,尊容加身,也不滥用自己的权力,去欺凌那些依旧弱小的人。当宫廷中出现妖孽,朝纲紊乱,国家面临危机之时,他们挺身而出,把社稷视为泰山,把个人的生死视为鸿毛,用自己的一切维护心中的道统。他们为了信念而殉道,逐渐被人们遗忘,变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只有岁月的沧桑,才能淘尽一切污浊,扫清人们眼帘上的遮盖与灰尘,看到那些殉道者无比璀璨的光芒,历千年而不灭。   还有一类是以张居正、徐阶、申时行、夏言为代表的大臣。他们并不像上几类人,在人格和道德品质上几乎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这一类人追求权利,也爱慕金钱,他们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甚至与黑暗势力妥协。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正义,而是因为他们把正义之火压制在内心的深处,暗暗等待时机。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刻,他们就会用尽全力,扫清挡住自己登上权力最高峰的所有障碍。只有站在权力的最高峰,他们才能实现最初的理想和抱负——巩固江山社稷、为黎明百姓谋福利。那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与那些执着地坚持原则,以死维护心中信念的那些大臣相比,他们更伟大。因为死很简单也很无益,如海瑞,他用自己的一生阐释了“清官”一词,但是他却并未真正对国家对百姓做出贡献,而徐阶、张居正他们的隐忍换取的是斗争中的彻底胜利,黑暗势力的彻底粉碎。他们清楚地知道,活着比死了难千万倍,但是也只有活着才能更好地实现心中的道统,不辜负平生所学。   还有一类是以杨廷和为代表的大臣,他们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朝中呼风唤雨,也兢兢业业,用手中的权力整顿朝纲,努力维持国家的运转。但在面临新一轮的权力斗争时,站在权力最高峰的他们却选择急流勇退,放弃争夺的机会,告老还乡,选择最平静的生活。他们明白,历史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得势也意味着总有一天会失势,懂得放下的人才能做永远的赢家。对这种拿的起放的下的人,我从心底里欣赏和敬佩。   还有一类是以李成梁、李如松、戚继光、胡宗宪为代表的武将。他们既是军师,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又是将领,在战役中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纵横沙场、所向披靡。为的并非功勋、名利,只为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是他们心中不悔的归宿。“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四百多年已过,闭上眼,他们纵马驰骋的背影,依稀可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完整部明朝历史,觉得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又深化了一步,不能再以短浅的目光看待人生,拘泥于眼前的小事而闷闷不乐。一个人本身就是历史长河中的的一粒水珠,那些不起眼的所得所失又算得了什么。要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社会有益的人。   最后,我把作者告诫我们的一句话当作座右铭永远记在心里——成功只有一种,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详情 发表于 2014-7-26 17:44
    不知者    经常读到有些地方不禁笑了。读过之后对明朝的历史有个框架性的了解。算是补了一回历史。许多人物以前没听过,这下熟悉了。不过作者有些地方故意写的那么有哲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并不深邃。前几章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感兴趣,后面就觉得还是用的前面那一套。没多少新意。  详情 发表于 2014-8-2 20:55
    铲铲队    通讲了整个明史,对我们这些不了解明史的可以有个通篇的了解,值得读一读。   但是硬伤较多   1.对于明朝政治制度的解析几乎没有,作者应该看看黄仁宇的书。   2.对于明朝军事制度也没有介绍,只有戚继光等事迹介绍,没有讲述完善的明朝屯田的军事制度   3.对明末的争议历史没给出多口径的介绍,包括袁承焕卖国、晋商卖粮给后金,都没有说法。可以说这段历史是本书最大的败笔。  详情 发表于 2014-8-3 08:11
    沐光木     下了这部电子书就一直看到凌晨,就是舍不得放下的那种想一直看下去。很久没有看到一部这么吸引人的书了!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有意思,战争也可以被他讲述的那么引人入胜,不忍释卷!    经常被触动到,我们不过都是历史长河,自然规律里面的一个小小棋子。造化安排这个时代该出现谁,该走向那里,必然会有那么个人去做这件事,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儿~     详情 发表于 2014-8-3 14:02
    潇潇暮    谁不愿称王称帝,享受居高临下的无上光荣。谁不愿创造历史,拥有驾驭未来的青史流芳。可是读《明朝那些事儿》,就如同看《甄嬛传》,坐在天下至尊位子上的孤家寡人,才是历史中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人。是的,当他们建功立业,横扫南北的时候,的确不可一世,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当藩王觊觎的目光缠绕着的无眠深夜,功臣僭越的阴影笼罩下的道德挣扎,又如同毒蛇,盘绕着内心,煎熬和不安。      普通人犯错的成本很低,最多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但是皇帝犯错的成本却是众生的颠沛潦倒,山河的战火纷飞。《明朝那些事儿》是客观的,不像正史那般,正襟危坐,说教味道极浓。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懦弱无能如宪宗朱见深,不过就是个没有安全感,想安稳过日子,没有远见的小男人。武宗朱厚照,也就是一个被坏孩子带坏的纨绔少年。这些人,如果就是一个小康家庭的独子,或许磕磕绊绊后还有幡然悔悟,改过自新的新生活。但是皇帝的位子却让他们永远失去了改过的机会,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终于误国误民。正史总是试图用一些偏见去解释那些遗臭万年的人,却忽视了人性最基本的劣根和弱点。      历史总是献给挺身而出的人。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因为没有挺身而出,而遗憾终生,最后用一生去弥补曾经犯过的错误。但往往现实中,大多数人都选择明哲保身,碌碌无为。然后默默对自己说,时势造英雄,我生不逢时哇。      但,英雄永远都是英雄,没有时势,也是。如果是英雄,就会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不畏艰险。是英雄,就会在大是大非前,迈步向前,不犹豫,不苟活。他可以曾经是朱重八,街头地痞流氓混。也或者朱棣,心狠手辣无底线,最好是于谦,正气浩然凛天地。除了过硬的能力和素质,最重要的,就是一份勇气,挺身而出的勇气。      以史为鉴,不,没有以史为鉴。人生不是历史,历史总是螺旋式的上升。但是几千几百年前的错误,今天依然有人重蹈覆辙。你看被权利迷得神魂颠倒的人们,与几千年前的有什么区别。还有那些烦恼,坐在权利最顶尖的他们,不一样有着类似张居正的改革困扰。我们依然需要那些敢于挺身而出的人们,只有他们,才能拯救人民,拯救世界。      历史的怪圈不在于它是否螺旋,那些困扰都是盘旋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历史的确由强者书写。  详情 发表于 2014-8-4 16:48
    月沐清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开始到现在,断断续续看了快两个月,终于第二遍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所感颇多,分享与诸君,权当饭后消遣,不喜勿喷。   1. 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良心与正义不会消灭,即使礼崩乐坏,即使纲纪废弛,但要坚信,正义与公道,它终究会回来。   2. 永远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遭遇再大的磨难,即使遭逢再大的痛苦,也要谨守自己的信念,不能为了荣华富贵,不能为了浮名利禄,而出卖我们的信念,我们可以死,却不可以丢了信念。   3. 屈辱的活着比悲壮的死去更需要勇气,他们往往是那些拥有坚定的信念,坚持公道与正义的人,为了对抗邪恶的势力,忍辱负重,他们活着却比死去的人承受更大的屈辱和不公,他们值得我们去尊敬,值得我们去歌颂。   4. 对付恶人,不只是依靠正义的手段,因为有时候法律也无法制裁他们,以暴易暴,以恶制恶并不是违反法律,只是在法律所鞭长莫及的时候伸张正义,维护公道。我们应该学会曲线救国,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方式,更是一种巨大的智慧。   5. 常说书生误国,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正的,也许他们是二愣子,但他们往往却是值得敬佩的人,因为他们虽然一根筋,不通世故,不懂变通,不像那些谋士一样深谋远虑,智慧超人,但却有气节,有骨气,他们可以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的良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话说得很对。有文化的流氓往往打着政府机关的旗号,行龌龊之事,危害一方,还难以对付。   7. 好人也许并没有好报,但恶人终将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好人之好报,往往是身后报,而恶人之恶报不仅是现世报,还有身后报。   8. 你所看到的所听说的并非就是真相,谎言往往比真相包装的更真实,更让人相信,所以你要学会辨别事情的真伪,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轻信,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要学会拨开云雾看事情,当你抽丝拨茧般层层揭开,你才会看到那事情的真相,读历史是如此,读人生也是如此。        详情 发表于 2014-8-23 05:50
    L_juya     7套完本是在手机上面的电子书看的,一口气用一个星期看完了。身边有几个朋友听到我说在明朝那些事儿,纷纷都说很好看,很值得看。他们以前也在追着来读。难得假期有时间 就一口气将这本大书读完,不过因为是连续的,有时候真心会忘记前面所说的内容。在看完的那一晚,我在百度百科里面重新的浏览回整一个明朝的脉络。    这本书语言真的是诙谐幽默,生动有趣,不想以前看历史那般枯燥无味。一个个皇帝,一代代名臣,都在当年明月笔下显得十分的生动。朱元璋、嘉靖、海瑞、胡惟庸、夏言、于谦、郑和、郑成功、戚家军等等等等的人物在这短短的几百年间,上演了一部部精彩的历史。    很可惜的是,历史终归只是历史,我们不管如何去阅读,如何去期盼都无法改变。虽然带着小女生情怀的我依旧期望着当初如果。在现代人的看来是回望过去的一幕幕事件,从而反思现在生活的种种。  详情 发表于 2014-10-2 11:19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3:47 , Processed in 0.30718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