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0
|
穆旦译文集(8卷本)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seesee
诗人译诗:
诗人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中最为耀眼的一片“叶子”,他的诗歌和译文都曾经影响过不少新一代的诗人。在穆旦去世28年后,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年多前策划出版的八卷本《穆旦译文集》浮出水面,而不久之后两卷本《穆旦诗文集》也将随后出版。“穆旦的译文集和诗文集现在终于能较为全面地出版,这太好了。” 曾为穆旦同学的翻译家杨苡说。
首次系统整理穆旦诗文译作: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穆旦译文集》的编辑刘开华介绍,早在一年以前,人文社就开始筹备出版穆旦译文集和诗文集。在收集穆旦译文和诗文过程中,穆旦在美国的儿子将家里所存穆旦的译文、诗歌都重新整理,并全部交给了人文社。
刘开华表示,首先出版的《穆旦译文集》共分八卷。其中一、二卷收入了穆旦最主要的诗歌译文《唐璜》,第三、四卷则收录的是穆旦翻译的拜伦、济慈、雪莱等英美诗人的诗歌。五至八卷收集的全都是穆旦翻译的普希金等俄国诗人、作家的诗歌和散文。“穆旦的译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英语作品,一个是俄语的作品。这次我们把他的译文较为完整地收集在一起。”刘开华说。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芳,是专门从事穆旦研究的学者,他主要负责《穆旦诗文集》的编辑。据他介绍,两卷本的《穆旦诗文集》不仅收录了穆旦创作的绝大部分诗歌,还收集了穆旦的散文、书信,以及穆旦在牛棚中写作的日记。“我们尽量把能收集到的东西都整理出来了。因为去世得很突然,他有些作品还没创作完或者比较粗糙。这一类诗歌我们就没有收录进文集。”李芳说。
“过去也有一些出版社陆续地出版过穆旦的诗集和译文,但都没有系统地对他的诗歌、文章和译文做一个整理。
更何况一直以来,对于穆旦仍然有不少有失公允的评价。那么我们就希望用这些作品来证明穆旦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和翻译家。“李芳说道。
应重新评价穆旦“诗人译诗”的成就:
“《唐璜》虽然有很多人翻译过,但我认为穆旦是迄今为止翻译的最好的一位。”刘开华这样评价穆旦的译文。而李芳则认为,穆旦介绍了西方诗歌的发展脉络,在翻译诗歌上所做的贡献应该重新评价。
刘开华表示,穆旦翻译的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诗人译诗”。“很多翻译者并不懂得写诗,但穆旦他本身就是一个诗人,他的译文充满了诗人的‘味道’。都说诗不可译,穆旦的译文却不仅将原诗的意韵完整地译出,而且还把他自己优美的语言赋予其中。”同为“九叶派诗人”的郑敏告诉记者,穆旦的诗歌本身就受西方现代派诗人影响较深,因此穆旦的译文才能够把西方诗人所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穆旦就接触了很多西方诗人的作品。他是那个时候能和西方现代主义对话的人之一。”郑敏说。
关于作者
穆旦(1918—1977)
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属于平辈,有亲属关系。曾用笔名梁真。浙江海宁袁花人。1918年出生于天津,少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便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开始写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不公正对待,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 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20世纪50年代起,穆旦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所译的文艺理论著作有苏联季摩菲耶夫的《文学概论》(《文学原理》第一部)、《文学原理(文学的科学基础)》、《文学发展过程》、《怎样分析文学作品》和《别林斯基论文学》,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
遗憾的是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穆旦就停止了诗歌的创作而倾毕生之力从事翻译,有人对此的看法是他是江郎才尽,13岁时穆旦就已经开始了诗歌的写作。当然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明哲保身之举,因为那时的政治气候所致。穆旦完成了一个独立诗人所能做的,他理应被授予中国最独立的诗人!
编辑本段笔名由来
查良铮是将“查”姓上下拆分,得“穆旦”(最初写作“慕旦”)之名。查良镛则是将“镛”名左右拆开而得“金庸”。
生平简介:
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
祖籍浙江海宁,1918年生于天津。
中学时即开始诗歌创作,17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大学南迁长沙,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
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现代主义英诗、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
1942年从军,参加入缅抗日,历经艰险。
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
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
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
1949年8月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53年初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
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
1979年平反。
主要著作:
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等,
及《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等大量译诗。
详情
Yurii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我爱你铁栏杆的花纹
你沉思的没有月光的夜晚
那透明而又闪耀的幽暗
读过王小波《我的师承》的人,对这样的句子定然不会陌生。我第一次知道“穆旦”(查良铮)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小波的这篇文章。
2004年的冬天的某个夜晚,我正在看杨必翻译的《名利场》,桂漓江从下铺扔上来王佐良的《英诗的境界》,说,“这是好书啊,好书!”。
然后他跟我讨论起翻译和译本的问题,“我记得,杨绛曾说,要看《唐吉柯德》,可以找她的译本,要看《名利场》,要去找你杨必阿姨,”,顿了一顿,他嘿嘿一笑,补充说,“当然,要看巴尔扎(我记得很清楚,他把这个字念成平舌音)克,就得找傅雷,普希金,当然就得找查良铮了”。
那是我第二次听说这个名字。
其实,之前我便是喜欢普希金的。
小时候,父亲常常会坐在我的床边,为我读书。印象最深刻的,当数《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那是普希金的叙事诗。
喂,我会不会马上遇见巨人?
这可真要鲜血流成河,
为了忌妒的爱情,总得有牺牲!
我的骏马和忠诚的宝剑,
高兴吧,你们可以大显本领!
现在看来,这些文字固然不如查先生的译文,却在少年的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美好和神秘。或许,这正是我苦苦追寻查译的原动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第三极的网站上查到《穆旦(查良铮)译文集》的信息,很是让我欢欣鼓舞,憧憬着就要将它拿到手里。可惜时机稍纵即逝,等到抽出时间决定去买时,已经查不到库存了。
所幸在蔚蓝找到了这本书,昨天下订单,今天就拿到了手,八本书,厚厚的一包,看起来就觉得踏实、欣慰、激动。伟大的作品,总是能够最深切地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感情,脱离凡俗的感情。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7:51 , Processed in 0.37028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