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塞耳彭自然史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1:1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18世纪博物学家、作家怀特用书信体写成的这部博物记,将英国最可爱的乡村——塞耳彭村的鸟兽草木虫鱼娓娓道来,两百多年来流传不绝。这组信的趣味,今天多在于文学,在于其牧歌的趣味。它那优美清明的文体描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76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2 06:29:59 | 只看该作者
      偶然看到《南方周末》有一期专门讲了这本书的译者缪哲,很是欣赏。里面提到了这本书,后来跟人一打听,对这本书还是极为推崇,说很值得阅读。
      网上正版的不多,我想入手一本正版的。有正版想转让的朋友,请联系我QQ:31437988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2 07:56:53 | 只看该作者
      
      初读译文的时候觉得十分惊艳,浅白话体现了译者良好的中文功底。
      
      开始仔细对比原文,却发现译者很多地方没有译出来,有时候为了中文表达,常常出现增添删改、不忠实原文的现象。
      
      此外人名地名不符合规范,许多都是错的。
      
      举个例子:“塞耳彭”应该是“塞尔伯恩”,称自然史也不妥,叫“博物志”更恰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6 04:52:51 | 只看该作者
      一本无心写成的杰作。作者写作时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信件会成为文学史的一部分,他只是在和远方的朋友写信,讨论一些鸟类和自然的问题。他写的很自然,很率性,因此让本书拥有了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的美。这样的书确实是上帝的恩赐,而作者,正是一位牧师。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0 15:21:43 | 只看该作者
      读完了《塞尔彭自然史》。这书断断续续地读了一年多。刚开始是一股脑儿地读完了的,但读过后再回想,感觉象一场掠地而过的大雨似的,那么多丰沛的雨水,都白白浪费掉了,留下来的并不多。所以重读时改了读法,只在晚上有闲暇时,在床头上就读上那么一篇两篇,慢慢地读,反复地读,细细地品。取这样的态度去读,一来这书本就被称为生态的圣经,值得这样去读,二来译者缪哲先生的文字实在是好,有一种现在翻译中已经绝种了的简洁古雅,真正可读出中国文字之美。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周作人。在他的散文中,周作人不止一次地提到这本书,大加赞赏。现在看来,当初周作人读的应该是英文原版,因为缪哲这本书翻译出来已经是2002年,他在这本书的跋中说,周作人鼓吹后60多年,还一直不见有汉译本。还好,现在能有缪哲的译本,也算是一种幸运。
      
      对于吉尔伯特.怀特这位十八世纪的自然文学大师,我们的了解并不多,通过他的书了解他的日常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都象是童话。十九世纪英国博物学者格兰特·艾伦说:“想透彻地理解《塞耳彭自然史》,就应该去一趟塞耳彭,那里你会见一所老房子,临村子的主街而立,安静,不张狂,就是在这里面,怀特做出了他不朽的观察,在平静中,写下了他不朽的信……迎着前窗的固是一条大街,布满了18世纪的家居建筑,而你打开后窗看,则是一片阔大的花园与草地,上面佳木成荫(有一些一定是怀特亲手所植的),一溜漫坡伸向了垂林,那位恬淡的奥利尔学院评议员,法灵顿的副牧师,当年可能就是在这里,终日坐一只粗陋的椅子,观察那些不速而来的鸟兽的。”
      
      怀特是十八世纪英国乡村的一名牧师,一位赋闲的绅士,他的一生,如他的侄子所说,“是在平静、安宁中度过的,除四时的衰荣,再无别的变迁”。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怀特与另两位同是博物学家的贵族本南德与巴林顿就塞尔彭一带鸟和动物的习性进行的通信。怀特的时代,人们对自然与科学的兴趣渐渐浓厚,但了解却并不周全,作为一门科学的动植物学尚无人研究。怀特既有广博的学识,又兼了科学的兴趣,写塞尔彭的风物、气候、鸟兽、人物,是用着科学的严谨来写的。今天,由于动植物科学的发展,他书里写的许多科学知识已经慢慢为人们所熟知,人们之所以还读他的书,更多的是因为书中所描写的那个时代一位业余博物学家的日常生活及文学方面的趣味。怀特的每一封信,都是一篇优美的小品文,从中可见主人的文雅、安静、富裕、多闲暇,且有着科学的趣味。同时代的一位诗人达斯廷.道伯逊曾经有一首诗,勾勒的就是这个时代绅士们的生活:
      
      他喜欢水车轮的吱吱声,
      他喜欢驻足歌唱的画眉,
      他喜欢嗡嗡的蝇子,
      飞舞于他的桃树间;
      他爱看落日的余晖
      返照于爬满常春藤的果园的墙,
      或歇一霎神,谛听远方的
      榉树林的布谷声。
      
      这已经消失的生活生动的画卷,有着牧歌的流韵。那时候的时间,还不是金钱,而是享受、修养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而这样的日子,在今天狼奔豕突的现在,已经散如烟云。我们只好隔着遥远的距离与百年的光阴,向怀特们投去艳羡的目光。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4 08:19:39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和我是路痴是否有关,看到第七封信时我不得不又转回到头重新看过。这小小村子在我的脑子里太零散,组织不起来图画。只好看了再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7 17:35:0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希腊三部曲,所罗门王的指环再读这本,实在是觉得不喜欢,尤其是不能接受作者动辄就以解剖的方式研究动物,总体感觉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4 03:51 , Processed in 0.0464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