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4册)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13:4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历代战争史4:三国》内容简介:《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49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5 12:09:41 | 只看该作者
  
  
      从政治学学的角度看,集权政府没多少优点,但有一点是民主政府所不能及的,那就是集权的“集”字,亦即俗话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当然,这种大事不一定就是好事。我这番感叹,与嘲弄时局没半点关系,纯粹是读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中正手令编写的《中国历代战争史》这部巨著后的一点学术性感叹。如果说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史学对于世界、对于后代能有所交代的话,就要靠这套书了。
      这并非吹捧,因为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的想法,历朝历代都有人有此想法,而且这些人中也不乏奇才,但都没办成。比如胡林翼为满足打仗需要曾依据资治通鉴什么的编了一套《》,可惜只是依据通鉴,虽有胡公的军事眼光,但规模毕竟太小。曾国藩的一位朋友也有依据《二十三史》编一套类似书籍的打算,曾得知后直接告诉他:得了吧你,除了班、马,二十三史的其他作者都是扯淡的文人,根本没上过战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战争,所以他们关于战争的描写都是躲被窝里瞎扯淡的。更进一步说,没啥借鉴意义。这段话可以看出编写战争史的难处:编写者既要有实战经验,又要通史学。通史学还好说,实战经验要靠机缘了。所以,如果不是蒋公败退台湾后,纠集有实战经验的将军与一流的史学家合作,耗费了许多年才整出这套书。恐怕民主化之后的台湾也没能力搞出这样一套奇书来。
      这套书虽然以战争为着眼点,但核心要素仍是注重与军事相关的政治战略。也就是说,这本书是用战略的眼光,又把历史审视了一遍。而战略最讲客观,用战略眼光一看,会有新的感受。比如读这套书的三国卷,绝对会看出与《三国演义》不同的感觉来。《三国演义》是修辞学的极品佳作,其塑造出的历史人物与历史观几乎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国人。比如对于曹操“大白脸”角色的塑造,后来即使毛泽东专门写了首词来赞扬曹操,也丝毫改变不了其奸贼形象。
      其实被罗贯中同志带着感情色彩搞垮的形象,何止孟德一人?如果从战略眼光看,董卓也是被贬低的一人。读《三国演义》,会觉得董卓就是头贪婪的蠢猪,但是也不免疑惑:就这么头贪婪的蠢猪,那么多诸侯怎么就奈何不了他?最后还得靠一个貂蝉失身才能搞定。但是从这本书的分析看,董卓固然贪婪残暴,但绝对不是蠢猪,各路诸侯耐他不得,也不是偶然,这货的战略眼光还是不容小觑的,证据有二:一是这货上台后能很敏锐的看到汉朝的糜烂是因为宦官外戚专权,于是他上台后马上“废宦官而崇三公”,重用大儒与名士,这点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二是这货“迁都长安”,确实做到了进退自如,这点也是高明之极,怪不得袁绍、曹操都耐他不得。有这种战略手腕,确实不能再从感情色彩上判断董卓为蠢猪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总之,这就是一部以摒弃感情色彩而纯以客观战略眼光审视历史的佳作。战略与战术相比,就是具有更加宏观与普遍的适应性,因此这本书,也不仅仅是为军事迷而作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0 11:04 , Processed in 0.0482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