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真正受到统治者重视则是在东汉时期,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据史料记载,中国的第一座佛寺建筑应该是东汉永平七年建于洛阳的白马寺,据传汉明帝夜梦天人,遂遣史赴西域求法,当他们陪同天竺高僧回到洛阳时。暂时就住在了鸿胪寺——专门接待外国来使的地方,第二年,另建住所。因天竺高僧是西方来客,所以仍保留了寺的称呼,又因传说驮着佛经的马是自马,因此定名“自马寺”。东汉时所建的白马寺早已荡然无存,但根据《魏书》卷一百卜四释老志中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阁,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官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可以看出,自马寺寺院布局是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布局。这说明,中国佛教建筑的雏形是来自西域的.在没有佛教建筑文化基础的情况下,接受外来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引进了相应的建筑模式。 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传统的建筑文化观念和建筑方法,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渗透力,置任何一种文化于其中,必然都要受到感染而日渐同化。汉末另有一寺浮屠寺,是由笮融在徐州兴建的。黯《后汉书》卷一百三陶谦传记载,该寺总体布硒仍是采用印度样式,即以塔为中心的庭院式布局,坦是此塔的木楼阁式结构与周围的回廊殿阁却已逐渐改为中国建筑的传统样式了。塔,在古印度俅为“萃堵坡”,是一种实心半球体状、用来埋藏台制的建筑,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塔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与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相结合,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塔。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教的一个大发堤时期,也是佛寺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建造大量的佛寺,仅北魏洛阳就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佛寺。不仅在城市,广大的乡村也建造了很多佛寺,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就有建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的记载。当时,洛阳最大的佛寺是水宁寺。据《洛阳迦蓝记》记载,该寺平面为:莆为寺门,门内建塔,塔后建佛殿。依旧是“前塔后殿”的布景方式,突出佛塔,但总体布局却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方式,此时,佛寺建筑已开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整体形制上进一步中国化,为以后佛寺建筑形制打下了基础。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信徒越来越多,开始出现了“舍宅为寺”的现象,一些王公贵胄把自己的俯宅捐献出来作为寺院,“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讲堂”,于是出现了以佛殿为主的佛寺类型,而这种类型的佛寺在许多方面要优于以佛塔为主的佛寺,第一,在佛塔为主的佛寺中,佛教徒在举行佛教仪式的时候,要绕塔膜拜,但是,我国的冬季非常寒冷,在室外举行活动多有不便,而在以佛殿为主的佛寺中,则避免了这种不便。第二,这种类型的佛寺比较符合我国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和观念。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佛寺,可以大大节约建筑材料和建造时间。因此,以佛殿为主的佛寺逐渐取代了以佛塔为主的佛寺,至此,中国最通行的佛寺建造制度确立起来,而佛塔的位置逐渐降低,以致成为寺中无足轻重的建筑。 唐宋时期,佛教、道教、儒教三者相辅相成,迅速发展。此时的寺庙作为佛教的主要建筑,在功能上已经不仅仅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了,同时它还是民众交往、娱乐的活动中心。而且文人也把对山水的认识引入寺庙,使佛寺的内容丰富起来,廊、亭、桥、池、坊、表等出现在寺庙园林中。布局由严肃到有活力,叠山理水技术打破早期以花木泉为主要景观的模式。这种世俗化、文人化的浪潮促使寺庙园林的建设产生了飞跃。到了明代,开始提倡儒、释、道三教归一,而且施行兼容并蓄,多种信仰的宗旨,这就为佛寺布局的改进开拓了新的思路,到了清代就更加明显,反映在寺院建筑中则是佛殿种类增多,供奉的对象各教并存。北方的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而汉传佛教作为中国土地上的一支,因为得不到皇室的支持而不得不走向民间,这样佛寺在内容上也就增加了许多公共性设计,如公共性质的园林。同时还出现了商贸、游赏性场所,生活气息浓重,在民间又增加了许多民间神祗。 佛寺在布局上,基本是采取了中国传统世俗建筑布局方法。一般地说,寺院的形式以殿堂(又称正殿、大殿或大雄宝殿)为主体(印度的佛教建筑则以塔为主体)。中间以一条南北向纵轴线为主,主要建筑都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而且规模都较为宏大,有山门(佛寺的大门。一般佛寺有三个门,所以又叫“三门”。进入寺院的人应该追求空、无相、无作三解脱,故中门叫“空门”,左右两侧分别是“无相门”和“无作门”。)、天王殿(位于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大殿,或称前殿。因两边塑的是四大天王像而得名。中间供奉弥勒像。)、大雄宝殿(位于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大殿,又称为正殿。此殿供奉佛,是寺院的主殿和朝拜中心。)、法堂(位于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大殿,是法师讲经说法的地方)、藏经阁(位于中轴线上的第四重大殿,也是最后一座大殿,是存放佛经的地方。)等等,主要用作讲经、礼佛等大型的佛教事宜,属于宗教礼仪性建筑。不仅体现出强烈的礼制秩序,同时还体现着佛国净土的佛与法。次要建筑则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规模较小,如钟楼(位于山门的东边,是悬挂钟和撞钟的地方。一般为二层阁式建筑。)、鼓楼(位于山门的西边,是放鼓和击鼓的地方。一般为二层阁式建筑,和钟楼两两相望。)、斋堂、方丈室等等,主要用作僧房、库院等供日常生活之用的房间,而且它们在布局上也较为自由,没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僧堂是僧人日常坐禅的场所,置于佛殿(比作人体的心)近旁,僧人通过日常的修行而将佛法了然于心,进而成佛。禅宗寺院的这种格局,也与其主张“心印成佛”恰好吻合。 中国佛寺的殿堂,较多地采用庑殿、歇山、重檐、悬山、硬山、卷棚等中国特有的样式作为屋顶的样式,这在印度佛教建筑和其他的建筑体系中是没有的。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们的选用也具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规定,是区分建筑等级的显著标志。在我国古代,许多皇帝都提倡崇奉佛教,不少统治者们希望能借佛教的力量兴国安邦,所以大力推广佛教教义,对国人百姓进行普遍的道德伦理教化,同时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营造寺庙,以展示一统王朝,以君权弘教的威力。故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工具,佛寺与其他建筑不同,为了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佛寺也采用了只有在皇家建筑和官署建筑中才能出现的屋顶形式。而且,在较为大型的寺院建筑中,最高级别的庑殿顶也不为罕见。 佛教强调偶像崇拜,要被人崇拜,其形象的神圣、庄严是必须的条件之一。而色彩是体现这种神圣、庄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中国建筑在色彩方面也一直以大胆著称,对于重要的建筑,往往是“屋不呈材,墙不露形”,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建筑色彩艺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接受了这一思路,赋予建筑以大胆的色彩装饰。无论是斗拱还是梁架甚至是墙壁,都绘以题材丰富的装饰画,而且佛教崇尚黄色,视其为神圣的颜色,因此佛教寺庙塑立的菩萨,有的部分装金,有的甚至全部装金,而且一些重要的佛寺甚至不惜巨资打造镏金顶。红色同样也受到佛教特殊的崇拜和喜爱,是佛教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颜色,寺庙中的梁柱、门框等处都施以红色,北方的许多佛寺采用金顶红墙的做法。 在中国,佛教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佛寺的形式也随着佛教在中国土地上的发展而呈现出丰富的变化,寺院分布的地理位置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形式。有的寺院建在风光优美的自然山水中,有的则是建在城市的中心。佛教寺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及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