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 0
|
到世界上去 |
最新书评 共 6 条
qinsiw
什么叫随心所欲?什么叫天马行空?什么叫异想天开?什么叫酣畅淋漓?看完《到世界上去》你就会觉得这些词都可以用在这本书上了。 这是一部讲述少年的故事,也算是一部残酷的青春史吧。男主角刘小威的生活就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没啥理想,没啥追求,从来也没见他遇到过啥高兴事,貌似事事都不顺心。喜欢的姑娘不是跟这个好就是跟那个好,总也轮不到自己;父母离婚了不算,还乱搞男女关系;好朋友成天逮事就出卖自己;老师追着用各种手段体罚自己。多么悲惨的遭遇,多么凄惨的人生。 故事里刘小威每天都在战斗,和喜欢的姑娘斗,和父母斗,跟朋友斗,跟老师斗。刘小威的世界是真实与虚幻相结合的,斗着斗着就变的不真实了,斗着斗着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作者的写作是很夸张的,当故事发展到一个真实的临界点时,一般人也就停下了,转弯了,作者却越过去,任想象自由驰骋。游泳游到湖底能找到金楼玉衣;从藏身的水瓮里就能进入地下通道和心爱的姑娘海誓山盟;莫名的就被海盗掳走,进行了海上两万里的漂流。主人公总是经历风险却永远大难不死。 当读到最后的最后,作者用两页纸简单的告诉你,这是一个故事。刘小威那个最爱看书的好朋友郑成,那个满腹经纶却永远也不给别人讲故事的人,给这么多读者讲了一个大故事。郑成有点神志不清了,把自己当做刘小威,以第一人称讲完这个故事,所以他讲的故事也有点疯疯癫癫的了……
详情
伊洛
对诗人瓦当及其文字的追索源于偶然在某论坛看到的一首诗,名曰《舍弃》,内文如下:
“终有一天
我将遭舍弃
不是我自己
是所有的人被所有的我舍弃
是那些我被一个我舍弃
我辞别你们上了岸
我上岸了
这是孤岛一座”
英雄般舍生取义的呐喊,喊出了多少人深藏于心的声音,似靡靡之音,引领读者步入意向的云端,没有感叹,没有抒情,同样可以具备使读者灵魂出窍的魔力。
诗人写就的小说往往充斥着诗意,德国抒情诗人埃杜阿特默里克的《莫差特往布拉格的路上》如是,诗人瓦当的《到世界上去》亦如是,这是一段用自我精神写就的游走于梦境与现实间的故事,用忧愁、疯狂、血腥、灿烂、情意甚至恬不知耻织就的狂人春梦,有一点真实,有一丝恍惚。
刘小威、王小勇、小玲玲,三个孩子,三种人生——被画地为牢的人生,“如果雨继续这样下去,临河城的人们肯定会把外面的世界忘了。忘了就忘了,没什么遗憾。”这是大多数临河城人一生的写照:
美如精灵的小玲玲,若干年后身材臃肿,盘高发,脸巨大,面庞暗黄而凹凸不平,眼窝深陷,目光呆滞,临河城将她的美丽与灵动和着青春一同遗忘;
古灵精怪的王小勇,若干年后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尽管瓦当为其设计了N种“回归”方式,但终归逃不脱命运的齿轮,投河又如是?至少临河的水中,有儿时的金缕玉衣,有彼时的英雄,若然归兮,姿态亦是决然,要的就是向临河水追讨曾经的真实的生命,生不为人杰,死定为鬼雄;
唯有刘小威,环游世界,行走列国,陆地海洋,遍寻金缕玉衣,走出临河城的他,用信念行走,用智慧谋生,用精神永生不朽,他是真正的英雄,身穿金缕玉衣的他,敢于做梦,敢于发春,敢于意淫,敢于为人先。
曾几何时,我亦没有准备好,就来到这个世界,仿佛只为了啼哭,课堂上老师的批评会让人忘记努力的信念,被挫折恐吓于方寸教室内,工作中加薪的欲望让人忽略智慧谋生的法则,将世界与脚下的土地混淆,与最初的,意向中的生活渐行渐远,或者也并不曾远到不可得,但始终短了一些英雄气概,于现实中、生活中人云亦云,明哲保身,所以,当刘小威再次回到临河城时,我的心顿时一紧,功成名就,荣归故里,是其必然的选择,但放弃了世界,回到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中,他还是他吗?
果然,无论这放弃是暂时还是永久,刘小威不再是刘小威,英雄不再是英雄,佛经的吟诵声震碎了玻璃窗,我更愿意相信,唯有英雄,才敢做出如此不凡的梦,才敢于将梦写成故事,理性为针,岁月为线,岁岁年年,年年岁岁……
在临河城中,你想知道的一切全无,《到世界上去》,向敢于做春梦的英雄致敬,向呐喊着“我辞别你们上了岸/我上岸了/这是孤岛一座”的英雄致敬。
详情
糍饭糕
《到世界上去》
看完了整本书 但是一直不知该如何动笔
整本书 有点深奥 有点不安定
是部青春小说 但又不全是
我们什么都没有准备好 我们就来了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 仿佛只为了啼哭
封面上的一句话写的既忧郁又悲伤 写出了许多人生的无奈
上篇占了整本书很大的篇幅
诉说着那些年少轻狂 无谓的青春 无知而无谓
整个上篇节奏很快 不断有新的故事新的剧情 巴掌大点的地方 每天都在上演不一样的闹剧
父亲 母亲 连年过半百的爷爷也要凑凑热闹 耍两下子
作者以第一人称 描绘着世界 很多事情都是那么的真实
比如那个英雄 比如那个爱着林美丽的强奸犯 再比如那个忧郁的赵义武
大篇幅的童年是他生活的基础 性格 想法的积淀
总是在幻想着一些美好的事情
长大了 也喜欢幻想 却都是残酷的结局
有时候大人说的也许是对的 人长大了就什么都明白了
战争不是目的 和平才是战争的目的
讲述别人的不幸近乎无耻 当时 却为此沾沾自喜
当白面死后 主人公们才渐渐脱离了稚气开始了新的生活
长大之后的生活很混乱 亦真亦假
说不清到底长大之后都干了点什么 但是一个人把这么多年都熬过来还不够么?
从哪里来的还得回到那里去 小时候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长大了所有的一切都物是人非了 还是觉得小时候的才是真实的 美好的
会愿意为了那份美好做下牺牲
很喜欢网上的一句话 童年一直在那里 偶尔与成年的自己相遇
其实整本书看完 脑子有点乱 谁才是刘小威 当初到底有没有那些海誓山盟
亦真亦假 这才是真的
详情
淼淼点
小时候,有一群臭味相投的伙伴,总是到处作乱,被人成为混世魔王,有人生没人养的孩子。但不知为什么,那时就是很开心,很幸福。
80后的一代人,长大后最容易怀旧。小时候没有挨过饿,不用担心明天,长大后却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不努力就真的一无所有。所以,我们在为了生活奋斗和挣扎的时候,那个快乐的童年也随着我们的忙碌渐渐地沉到了心底,或者被我们可以的藏匿了起来。我们不想与不相干的人分享,不想让这个喧闹的世界吵闹了它的熟睡。只是在夜深人静或者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才一个人多在角落里偷偷拭泪,抬头看天,想这世间若有时光机器,便毫无顾忌的回到过去,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不用像大人的世界有那么多压力,不用承担后果,永远都不用考虑生活怎么继续。我们唯一能做而又愿意做的就是三五伙伴无法无天。
每个人都是刘小威、王小勇,我们与伙伴一起干尽无数坏事,逃课,打人,欺负女生,早熟,偷东西,但我们也有着自己的憧憬,喜欢看书,想象着书中的世界,想象着长辈给我们述说的那个世界,一遍一遍回味着无数或真或假的故事。多年后,我们才发现,没有那些无法无天,就没有完整的童年,很多时候,那个世界允许你无法无天,没有人会真正去计较,那是你的权力,因为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小时的很多人和事,我们记得不清楚了,或许会对自己不光彩的过去加以修饰,但我们宁愿相信那些发生的没发生的都是真的,我们的记忆或许不是童年全部的真实,但绝对使我们对自己童年最好的构架和猜想。有的没有发生,我们偏说它发生了,不是我们爱说谎,你没有人帮我们圆一个孩子的梦想。长大后,我们不仅扼腕叹息,就是一不小心,童年就结束了。仓促,让我们都来不及准备。
但我们也是郑成,欢乐的童年终有一天会不告而别,留下一本本快乐的记忆,在窗前随风翻飞。郑成的离开,是童年的结束,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开始,但我们稚嫩的肩膀和懵懂的眼神依然很难承受这个厚重的世界,那里再没有人赋予你特权,错了你要学会改正,倒下你要自己爬起来,很多时候你没了伙伴,你是一个人承担。是的,你会恐惧,会躲避,不愿意面对,但当身边的人和事都在慢慢变化的时候,你不接受也是不能的了。到世界上去,即使你不愿,它也会把你拽进它的怀抱。也许我们最终像郑成一样,变得痴傻,疯癫,变得不为人所知。每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就在不停地战斗,我们要告诉世界,我们来了,于是我们哇的一声哭了。我们要告诉世界我们很开心,于是我们做了很多坏事,来证明我们在开心的时候的破坏力有多惊人。我们要走向世界了,却胆怯了。有人走了就再也没回来,有人走了就病恹恹的回来了。世界像一个黑洞,喜欢冒险的人乐此不疲,不怕死亡,依然走了进去。留恋当前生活的人心事重重,犹豫不定,于是苦老了年华,不再了青春,就这么平庸了一生。
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看过《电影往事》,看过《小鞋子》,看过《我们天上见》,看过《看上去很美》,看过《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看过《你们忘了这个世界吗?》看过。。。。。。,我们看过很多自己的过去,自己童年的影子在那些泛黄的书页上影影绰绰,不忍离去。我们依然喜欢联想,总觉得自己的童年无处不在,想象着走出一个别样的精彩。
当郑成痴傻地回来,当王小勇半真半年的参军,当小玲玲成了一幅世俗俗艳的嘴脸,当记忆逐渐模糊过去,当现在逐渐抹除童年,我们的欢乐时光结束了。青春没散场,只是多了忧伤,因那童年的散场。
详情
凤凰联
绚烂到荼靡
瓦当的小说《到世界上去》,给我的感觉是绚烂到荼靡,一种极致的风格的呈现,以至于他“左脚绊倒右脚”,坦诚的承认:不记得书的最后一章的“我”到底是哪一个了。
有作家评论《到世界上去》是一次“不计后果的写作冒险”:虚实变幻的不提防;多重结果的交织;故事对故事的消解;甚至于叙述主体的被质疑、被推翻;没有确定性,全部是偶然。甚至有故意设置的重复部分,以至于有读者打电话到出版社询问:是否是差错。
小说分为上中下篇。随着所有主人公的死亡和被捕,故事本身也随之消解。呈现出一派彻底的荒芜。
爱如死之坚强
爱和死亡是小说的主题。从水底的金缕玉衣的死亡形象,到一系列人物的殉情死亡,到最后的全部死亡,死亡一直都贯穿在始终。甚至父亲和任红梅的做爱,都仿佛是骨骼自身发出的“咔吧咔吧”的声音。如果没有死亡,生命便不值一提。
而所有人的死,都与爱有关。赵义武从监狱出来,听到爱人已死,随即沉湖自亡。郑成与王大勇,因为同性之恋,殉情而死。白面仅仅因为一个不可企及的爱恋而自陨。林丽美死于爱之破灭和损害;李珍渴望死亡甚于爱情,王小勇在经历了“无数的肉体漂泊”之后,有着无数种死亡的可能。爱情的精灵小玲玲同样因为死于爱情:因为她不再符合爱者的审美而被杀死。显示出爱的虚幻的本质和被爱者的客体性。
青春期的爱情是一种“将开未开的”花。那种芬芳和致命的毒性弥漫在整个生命之中。
灵异与现实的交融
浓郁的死亡意象下,一群孤独的孩子在看似放浪的漂泊中对自我的哀伤的描述。小玲玲的父母不知去向,跟着姨妈;刘小威的父母离异,父亲常常打他、鄙视他,母亲跟着别人走了;白面独自一人;郑成母亲去世;他们都是孤儿,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郑成在一个绵绵的雨中远去,他说,他要到世界上去。他所生存的地方不是他的世界。去远方。那种淡淡的悲伤,贯穿始终,浓的化不开。这是整个文本的最大特质。
仿佛是天平的两端,小说《到世界上去》又充满了少年人的活泼与灵动,超凡的想象力和诗意瑰丽的语言让小说魅力非凡。精灵般的小玲玲,会飞的小玲玲,变成猫的小玲玲,这个古怪精灵,在月下,在屋顶,展示了她的赤裸洁白,又遥不可及。让他产生了关于通向她的无限遐想:地道、蝙蝠、蜘蛛缠绕;飞翔的乌鸦,奇异的假肢工厂,飞檐走壁的特异功能。世界因小玲玲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我以为这种风格比较好,但好像有点吉光片羽。现实的灵异的部分区分还是比较的明显。
成长:向内部突围
尽管是少年的世界,同样充满了幻灭,荒诞与悖论。小学老师林丽美因为美而被玷污,英雄无能、崇拜致死;青春突围;人生的困境在生命之初显得尤为惨烈。这是青春小说的魅力,也是青春小说的瓶颈。成长类题材的突破口在哪里?与爱一样,成长是同样永恒的主题。除了外部的困境,除了我们要到世界上去,我们还面临一个怎样的问题和突破。小说中写道:当我们要去一个地方的时候,那个地方已经被我们原来所在的地方替代和移植了。也就是说,我们背负着我们的城。青春的突围既是外部的,也是内部的。也许更多的是向内部的突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面临的则是毁灭。小说的主人公最后都走向了毁灭,揭示了我们的精神的荒原。小说最后的“去吧去吧,去彼岸”耐人寻味。
详情
老姜
音乐家雅尼在其自传中曾经提到他的父亲说过这样的话:也没跟孩子商量一下,就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了——我情不自禁地为这位富于思辨精神的希腊父亲竖起了大拇指,那些能够沐浴在理性与爱的阳光下的孩子们拥有何等的福分啊!
《到世界上去》的主人公就远没有这么幸运了:“我的爸妈离婚了——孤单的我独自生活在这个混浊不堪的世界里——与发小王小勇、多情的李珍、勇敢的小玲玲相依为命,每天过着逃课、打架、撒野、‘混街’的糜烂生活——我还没有准备好,已在世上走了一遭。”
我是带着一丝戒备来阅读的,因为作者瓦当曾经在《多情犯》里用坏坏的反美学的怪异之力把读者推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惶惑、郁结、抓狂,直至崩溃掉。但是,《到世界上去》作为一部长篇,我料定即便娟狂和狡黠如斯的他,也不大可能不计后果地挑战人们的阅读习惯,结果是,我再一次被魅惑了进去,又一次给骗到了,鬼使神差,纯属活该。
故事情节就不赘述了,读过的人都感受得到这真是一个令人不堪的世界。总之,在临河城这个地方,当阳光像一大桶开水哗啦啦泼下来后,蒸腾起的是霉烂、血腥、污秽浑浊的气息,不能不让人揪心于刘小威、王小勇和小玲玲这些孩子的命运,甚至于让人恨不得冲进书里对他们大喊: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到世界上去吧!
早年的我拖着病腿在地上爬行的时候,我相信眼下周遭的一切一定不是我的世界,我丑陋我低贱,心中却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我以为我的心和刘小威们是相通的。在真实和真诚之间,我感佩于瓦当的真诚,无论作者过往的生活究竟经历了些什么,他的笔下看不到鄙夷,留下的总是感动,请看刘小威、王小勇和小玲玲从假肢厂回来那一段:“——回头望望,城市里万家灯火,前面,暮色中的工厂在月色下闪着光。这个世界从来不曾像现在这么美丽,我贪婪地望着身下的一切,眼睛里蓄满了泪水”,读到这里,我已泪水涟涟。
这与所谓的70后、80后的集体回忆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是作家最个人最自我的精神呈现。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瓦当,还会不会有这样的临河城和其中的林林总总?往大了点说,就如同没有贝多芬就不会有《第九(合唱)交响乐》,没有托尔斯泰就不会有《安娜·卡列尼娜》一样,设想某个艺术家和作家没有出生过,而他的作品却能被另一个人不差分毫地创造出来,这简直是荒谬的念头。今天被滥用混用和套用的词汇中,创新、创造和创作应占有一席之地。
其实,瓦当一直游走在冒险与颠覆的边缘,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这个颠覆的所指,不是传统和纯文艺小说的标准,而是他的作品自身。尽管我感佩于瓦当的真诚,但真实才是引领我一路读下去的诱因。作者最初即在中规中矩之中凸显出才华,就那么几个小人物,便演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精彩绝伦的戏剧来。渐渐地,他有点上手段了,借着读者的瘾头,开始从实转虚,拉开他的那些诗化境界的帷幕,而且次数愈来愈频繁,比重也越来越大。平心而论,故事上的变化莫测,细节和对话的精美雕琢并不能使瓦当的作品高蹈卓然,惟有这些蔓延开来的诗意和幻境,才能包容天上、地下、海里的那些古今中外荒诞离奇的故事,才能让书中的我和他们满嘴里跑火车,满世界转圈圈,这是成就瓦当的根本所在。
但是风险随之而至。现实与梦境转换自然,读起来就舒服,就有通透之感,读者甚至愿意追随着去做一番小小的冒险:作者写了这么棒的人和事,我们尝试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兴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后来,这种希望变成了奢望,转换没有了,“故事吞噬故事,梦境溶解梦境”,浓得化不开,就干脆不化了,骨子里他就根本没想化。这时候,有的人就会迂回前行,绕过那些化不开的地方,执着地继续他的阅读,直至最终看到了那若干个云山雾罩的结局。
作为一名读者,我希望瓦当能够适度地尽量地化一化,书毕竟是给人读的,多一些拥趸和粉丝,也算是给中国当代主流文学多做一点贡献;但是,作为瓦当的朋友,我支持他的探险——“以意象指代现实,用写诗的方式写小说”。我当然希望他能再化一化,不是化开,而是臻于化境,更加炉火纯青。
发表于2011年7月10日《新闻晨报》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6:33 , Processed in 0.25046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