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剑江湖(上中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09:59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且看重如泰山、快似闪电的侠义之剑如何掀起风景无限的江湖波澜?
      ×      ×      ×      ×      ×      ×
      谈武侠小说,不能不谈梁羽生,不能忽略他在平淡中飘溢出来的独特韵味。就新派武侠小说而言,古龙是小字辈,金庸是后行一步的人,梁羽生则是时间上的“大哥大”。正是由于他无意闯入武林,才造成了本世纪最壮观的文化景致——武侠热。 梁羽生文学功底很深,言辞优美,描写生动,文中大量运用诗词,独树一帜。只是在情节上的描写稍逊与金庸与古龙,但其作品仍很值得一读,不愧为三大宗师之一。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上接《儿女英雄传》以来的侠义小说和民国旧武侠小说,开创新派武侠文学;下启金庸、古龙的一片天地。他这样评价自己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金梁并称,一时瑜亮”。梁金并世之时,曾主张“侠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品德的化身”,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金庸更将之提升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梁羽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小说回目意境深远,对仗精巧,情节推展明显具有怡荡有致的韵律感,叙事中也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其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他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小说情节构置巧妙、稳厚绵密。有人认为梁羽生小说的缺憾在于“乏味”二字,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梁先生始终保有一种“正统”文人的姿态。梁先生自己也说:“可能我也犯过“离奇 ”的毛病。但我的作品中“离奇”不是主流,不是我的风格”。

    作者简介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一九二四年三月廿二日出生(证件标明日期为一九二六年四月五日,误)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生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教育。1945年,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很受教益。
      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进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毕业后,由于酷爱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报》作副刊编辑。一九四九年后定居香港,现侨居澳大利亚悉尼(一名雪梨)。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梁羽生从小爱读武侠小说,其入迷程度往往废寝忘食。走入社会后,他仍然爱读武侠小说,与人评说武侠小说的优劣,更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史知识,加上对武侠小说的喜爱和大量阅读,为他以后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众多的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赏白羽(宫竹心)的文字功力,据说“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变化而来的。
      ×      ×      ×      ×      ×      ×
      初入江湖:
      一九五四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彩的武侠小说以飨读者。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龙虎斗京华》是新武侠小说之始。随着《龙虎斗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已有雏型。因为他写随笔的名字是梁慧如,平时又心慕白羽,故名梁羽生。
      ×      ×      ×      ×      ×      ×
      退隐江湖:
      从1954年开始,到1984年“封刀”,30年间,梁羽生共创作武侠小说35部,160册, 1000万字。除武侠外,梁羽生还写散文、评论、随笔、棋话,笔名有陈鲁、冯瑜宁、李夫人等,著有《中国历史新活》、《文艺新谈》、《古今漫话》等。

    最新书评    共 1 条

    Lingol    多年前看萍踪侠影录时,深深为那重情重义的张丹枫所倾倒。      侠义道的国仇家恨儿女情长,他们的左右为难辗转反侧,并游走江湖的飒爽和无数个篝火夜晚,曾经那样叫人心向往之!即使梁大师总被诟病情节太不出彩,侠义道的规矩太多不能令人尽兴,可是那些穿插期间的诗词歌赋却为那些侠骨丹心增色不少。是以,想来该是梁大师文学上的造诣拯救了他故事描述上的不足。            但是再怎么也没想到,多年以后再看一本梁大师的书,居然有了‘这真是出自同一人吗’的惊疑。萍踪侠影时隔多年留在脑中的依然是赞叹,尤记张丹枫的感时伤怀,他的长歌,他的充满山河易主今昔昨夕的无奈,其中更有他的男儿泪。每怀念及此,我还能看到那年夜里自己将萍中的一首诗词小抄在一张卡片纸上的样子。然而翻开游剑,竟然发现看了开头,便难以抱着同样的热情往下继续。            该说是实在难以忍受一些情节上的不堪推敲吧。      当明白杨牧炸死为哪般时,一度怀疑这人物的设置何以如此简单,甚至有些想当然以至于有些搞笑……但是心里很明白这样的安排只是为了引出这个故事,能让它按预定的轨迹发展。所以杨牧的性格在书中始终有些飘忽不定,仿佛他仅仅是为了引出下文而出现在梁大师手中的棋子。没多少灵性,但说他是个过场,似乎戏份又有些重。没了他,故事不能继续;有了他,又读来无趣。            要说书中的绝对男女主角,孟元超和云紫萝,两个人的笔墨也很不平衡。有说云紫萝的形象其实是有一部分来自梁大师自己的经历,所以云紫萝有一部分是梁大师个人内心的化身。这么一想,难怪同为主角,为何云紫萝如此有血有肉,爱恨分明,活生生,却是命运多舛,少有的悲剧人物,让人很是唏嘘;而她的一生所系小金川的英雄孟元超却读来平淡无奇,不过是个典型的抗清英雄,勇猛刚毅,给人沉如泰山的安全感,充满男子气概,除了给他一个对爱忠贞的好名头,其他的都是关于他如何舍小家顾大家,是拳头的代表,但不是人物。            若有人为他而感动,定然是加入了更多个人的内心体验,是自我补足。因为单就小说的描写来看,连作者梁大师本人爱不爱他都很难定论。要知道,和孟元超比起来,另一个男二号似乎被投注了更多的气力。此人便是廖长风。            四十中年男子,江湖游侠,闲云野鹤走遍大江南北,遇到云紫萝才知这一生在寻找的那位知己终于出现。然而,男二号的悲剧就在于得不到。所以他们兄妹相称,廖长风也永远成为众人肉搏关键时刻的救星。每一次的出场,都带着几分洒脱,因为四十不惑的年纪,他的轻狂已然是和孟元超不一样的。他的狂在于他卓绝的内功造诣,属于王道的内力以及精纯的太清气功,一扬手便让人如沐春风失去战斗力。在我看来,廖长风当真是属风的。游历江湖那么多年,该感慨的都已感慨过,在他是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就连爱慕之心,都可以藏起,认为人生得一知己足以,何必非要如何如何。至此他才用更广阔的胸襟去对待自己和云紫萝原本有些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有这样一个知己,更有与孟元超惺惺相惜的友谊,廖长风在书中便显得来去自如,众人都只当他与云紫萝该是一对,只他们自己心里清楚,那是何等的光明磊落。心中无尘埃,此人的形象忽而就多了一些仙风,上了一个境界。      只可惜梁大师前面对他铺垫的再好,也不能弥补烂尾的恨!            最后一战其实是廖长风对决北宫望。两败俱伤。      云紫萝为救廖长风,两人同时中了炎炎大师的带毒暗器。      然后上演了一出谁该死谁该活下去的狗血剧。      更糟糕的是,云紫萝舍身取义了,廖长风一句:将她好好带下山,让元超再见她最后一面。      故事便戛然而止了。            留下的只说廖长风一个人前往天山,去完成他曾答应云紫萝的承诺。      静静地出场,抑制的爱慕,豁然的陪伴,最后凄凄地离开,好像他就是一阵风,来了又走了,中途也曾吹拂得花姿摇曳,只是最后花不为他而开,却为他而谢了。      廖长风颓然的走了,我忍不住要问,孟元超呢?他们的孩子杨华呢?那么多其他人呢……这不但烂尾,还是个坑啊……是想说请看下回分解吧……因为真的有一下本《牧野流星》啊!!      这样一想,单以这一册书为一个完整故事,长风兄是真的要哭了……            lingo无良摘抄:      杨大姑:我不回答,你又如何?      蒙面人淡淡说道:那就请试试是你辣手还是我辣手了?      (你们都很辣手=。=)            何满子秋怨   宋 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常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戴谟冷冷说道:“乖乖的跟我走,我送你回去。”三指一扣,扣着他的脉门,看来却似手拉着手的样子。      欧阳坚哪里知道,戴谟说的送他回去,乃是送他回“老家”去的意思,心里还存着侥幸……      (回老家……结婚吧!)                  孟元超在思念廖长风,廖长风也在思念着他。      (情比金坚!)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db1e550100nfps.html  详情 发表于 2013-7-28 13:11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1:04 , Processed in 0.38404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