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末日浮城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2:5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末日来临,洪水淹没了整个世界,只有一座城市神奇地漂浮起来。幸存下来的人们沉沦堕落,自相残杀。
      浮城会在大海风暴中沉没,还是在人性疯狂中毁灭?
      寄托人类最后希望的孤舟能否冲破末日的笼罩?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9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4 17:17:59 | 只看该作者
            我这个人看过的书不多,近期看了念灿华的小说《末日浮城》,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在我看来,也更像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大片。
         
          首先说说故事情节吧:一对青年男女在玉江古城邂逅,暗生情愫,然而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却突然降临,洪水淹没了整个世界,只有玉江神奇地漂浮了起来。幸存下来的人们虽然肉体躲过了末日的灾难,但却为争夺资源开始自相残杀,逐渐沉沦堕落,精神上的末日并没有躲过。然而,主人公天民和他的几个朋友却利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和行为感动了所有人,他们共同建造了一艘船去寻找新的世界,在经历了千难万险遇难呈祥后,在最后生死攸关的时刻的终于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来到了新大陆,然而这对恋人却再也无法长相厮守…书中的文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而作者笔下的玉江,其原型分明就是丽江,我曾经到过那里,文中很多关于玉江的细节都是真实源自丽江的,这种大情节虚构但小细节真实的写作手法,代入感极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书采用了标准的三段式结构,在叙事手法上也仿效了好莱坞的套路:首先描述世界毁灭时天翻地覆的场景,紧紧抓住你的眼球,然后再闪回,从头开始叙述江雪和天民的相识,交待云峰和李玄等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关系,用古老的纳西传说埋下伏笔;然后把各种人物放在一个封闭且随时可能塌陷的空间里开始营造冲突,此时力挽狂澜的三朵之神天民出现,他不是天生就是英雄的,只不过是跟你我一样有着自己一技之长的普通人,但是他有着一颗宽厚善良和坚定勇敢的心,又被大时代的背景所推动,不知不觉的就成长为了领袖;既然领袖和目标都确定了,接下来自然就是组建团队,造船出海去达成任务了;当然,这期间少不了跟作为反派的大自然搏斗,在最后跟终极BOSS飓风的殊死搏斗中,男主角天民壮烈而死(其实经常看好莱坞电影的读者应该也能想到,既然江雪已经怀有身孕了,那么天民应该也就凶多吉少了~);不过,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人也不需要过分伤悲,既然是好莱坞的套路,那就表明本书最后是要留一个活扣的,至于这个活扣到底是什么呢?我就不在这里说了,还是留下这最后一点儿悬念吧。
      
         等看完了这本书,我发现想准确地把小说《末日浮城》进行归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它有一个灾难片的故事脉络,但内容却充满了理想和乐观主义精神;它用江雪和天民之间的感情发展作为主线,同时又将不同人物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态度等复线放在一个末日的背景下来加以展现,它甚至还将思维的触角一直延伸到了宗教的范畴,充满了救赎的思想;它用纪录片的方法详细描述了造船的过程,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丽江漂浮和飓风形成的原因,但同时书中出现的大量应景的诗词佳作又把本书变得更像是一部诗集;它有着云峰问天时对人类种种罪行的终极控诉,也有江雪分发安魂汤时给人们心灵的无限抚慰……虽然本书的封底上写着:“上架建议:科幻、爱情”,但我可以想象,这对于本书的发行方三联书店来说,一定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最后,我想说说整本书写在扉页上的这句话:献给梅里雪山。作者在自序里写到:“当日照金山的美景击中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时,我便决定为梅里雪山写一部小说”。可以说,梅里是本书的起因,也是本书的结果。很遗憾,我至今还没有见去瞻仰过梅里雪山,但是我曾经见过珠峰日照金山的时刻,我想那种感觉是类似的吧。当我第一次沐浴在那种世间独有的光茫下时,我真的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强烈的觉得必须为这一刻做点儿什么,以便把这种感觉凝固下来。
         
          显然,那日那时在那地方,梅里雪山确实托梦给了作者,而他选择写作这种方式,把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思想融在了其中。我想说,他做的不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8 09:18 , Processed in 0.0444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