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伊甸园的救赎之路
——读《谁可以这样爱我》
我们归向耶和华!他撕裂我们,也必医治;他打伤我们,也必缠裹。
——《何西阿书》六章1节
“谁可以这样爱我”,仿佛每一次的呼喊都夹杂着哭泣的哀痛,似有千斤重,多希望心中那般说不出的绝望能在声嘶力吼间能听到回应,思忖着真的会有人这样爱我们?
这个大部头长篇小说,是由美国著名历史言情小说家弗兰辛瑞福尔受《何西阿书》的启发下写成的。作品以19世纪中期的淘金热为背景,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有关“爱和饶恕”的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如果单单地停留在人间的情爱上,这本书就和其他的言情小说也没什么差别了,可冥冥中我们感觉到的是整个人在被疼痛撕扯着,因为人间的爱不是救赎的爱,唯有来自他的爱。
主人公萨拉,也就是后来的安琪儿,之后的阿曼达,美貌敏感,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像母亲那样日日盼望、渴慕一个男人——她的父亲到来,但她的期盼并没有换来父亲的疼惜,相反是多余的厌恶。妈妈第三者的身份注定了她生下就必须学会迎合种种不被欢迎、鄙夷的目光,她有时乖巧的竟有些让人心疼。可噩梦并没有因她的乖巧而消失,竟如腐烂的尸体散发的臭味弥漫全身。8岁时母亲去世,她陷入了更惨的境遇,被变卖给公爵,那个撒旦的化身,他强暴她、逼她为娼,他窥测她的内心,不是为了给予医治,而是变成寒风、利刃刺入伤口,让脓一点点溃烂、惨不忍睹。一天公爵带来一个男人,没错,从安琪儿闪烁的目光中她认出来这个人就是她的父亲,她近乎冷漠地与之发生了性关系,并冷酷地告诉他“我是你的女儿,一个被你残害遗弃女人生下的女儿。”回去不久,这个男人便开枪自杀了。公爵就这样一点点的给她的心中种下了难以磨灭的仇恨与绝望,就连男女间最美好的恩赐也被她视为一种工具,而她就是那个配搭地商品,低廉地可以相互传送。
如果说一个女人或者是一堵墙,或者是一扇门。没遇见迈克尔之前,她觉得自己好比一扇门,任何男子都能开启她的门,自由出入,只要有钱。天主教母亲的惨死,使她不再相信上帝,但并不意味着主的大能不为你做工,上帝的道路奥妙难测,他的神迹奇事充满宇宙,慈爱又有恩典,就像迈克尔的出现。他看见街上散步的苍白冷艳的她、更看到一种忧郁、悲剧色彩的尊贵。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迈克尔,“这就是你的心上人”。主啊,虽然你不曾告诉他这个女人是被毒汁浸满的罂粟花,外表娇艳内心干枯,但你赐给他走上了这条救赎之路的心。
虽说安琪儿有三次逃离,但一次次叩响着我的心门。我从她的逃避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影子,虽然我不曾经历她这般的磨难,但却有着相似的心境与困惑。有一种人可以忍受自己的绝望,而不能容忍别人带来的希望,安琪儿就是这样。她认为她不需要迈克尔所给的宁静生活和爱,她也不想要。她被驯化的以为自己只会用身体换生存,任何改变对她而言都太难了。上帝却告诉我们,不要认为一件事对你来说艰难,就认为它不可能实现。凡信靠我的,寻求我必寻得见,你若看为不行的,在我这里都能实现。基督样式生活的迈克尔,有一种魔力,就是爱——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同样是三次逃离,结局跟《何西阿书》记载的一样,但过程比经文来得更痛彻心扉,也不如结局般残忍,有的只是一种迷惘时的挣扎和爱的牺牲。迈克尔让她看到了真正的自由和应对现实的勇气,像一堵墙的她仿佛看到他在高墙下面种植葡萄,葡萄种子一接触到土壤,就开始生长,那绿色的生命在墙的两侧蔓延,同时把它们蔓藤上强壮的卷须伸进石头缝里。很快,墙缝里的灰泥就开始剥落了。
人真得又矛盾又奇怪。当你不爱他的时候想要摆脱,当你爱的时候想要试着拥有,却有一种诡异的自卑感在滋生,觉得不配拥有他那完全的爱,这就是为什么安琪儿要第三次出逃,有时宽恕不是原谅别人那么简单,常常宽恕自己比宽恕别人还要艰难。她要让他拥有幸福,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于是离开。不同以往的是,这时的她,上帝借着迈克尔在她心中栽下基督的爱,当公爵再次出现,一场属灵的争战由幕后走向台前,她该听从谁的呼召?权力与爱谁是真正支持人走下去的力量?谁可以给我真正的自由?
常常在想上帝的爱对我来说,最大的力量在哪?看着安琪儿,一句话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虽然行过死阴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对,就是这份平安。安琪儿在公爵的宴席上唱起了赞美诗歌,结果也证明上帝一直都在。她被营救,也找到自己可以从事的工作——收容从良的娼妓,教她们生计手段。最后她心魔除去,内心打开,自己回到迈克尔身边。
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满足?什么才是自由?迈克尔曾对安琪儿说过:“你不会使我满足,而且我也不会使你满足,因为我不想成为你生活的中心。我只想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我想成为你的丈夫,而不是你的上帝。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陪着你,不管她们多想那样做,而这其中也包括我。”我们不该把任何人供为上帝,也不要成为任何人的上帝。事实上,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扮演上帝的角色,做了我认为是对他最好的选择,而我所做的一切不过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痛苦。上帝教会我交托,也教会我给自己也给别人真正的自由。上帝给予的永远比我们所要的多,最后,他们结婚7年迎来了儿子斯蒂芬,又迎来了路加、莉迪亚和以斯帖。结婚第68年,迈克尔去世,不到一个月,萨拉也随着去世,墓地上只竖了一个简单的木质十字,但就在萨拉埋葬的几天后人们发现一个墓志铭:虽曾降卑,上帝却使她升高,成为天使。
书中的人也许会是我们生活中某些人的影射,我们会去惧怕,讨厌一类人,又去依赖,期待另一些人,在这种寻觅的途中,定然也会矛盾质疑。我们的上帝像《少年派》中派漂泊的大海一样,有时候狂风暴雨,一排排的怒狼撞击着海边的绝壁;更多的时候,则像延绵不绝的温柔的浪花。他总是像潮汐一样,冲刷着我们的海滩,重塑着我们的海岸线。
我相信仁慈和爱远胜于暴力、权力,因为它可以恒久。对于爱,我想要的总是太多。还好爱只是个时间问题,可以用心灌溉,它会使我们更好地相互了解,爱需要无条件的信赖。
“你们要爱耶和华你们的上帝,而且要彼此相爱。要像上帝爱你们一样彼此相爱。不管有什么势力反对你们,都要带有力量、目的和激情去爱。不要软弱。要抵御黑暗,要充满爱。这就是重返伊甸园的路。这就是复活之路。”
涵羽
2013,3,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