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雄挽歌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7:2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0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14 07:29:44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书名的《英雄挽歌》,为希腊两位诗人塞菲里斯和埃利蒂斯的合集,漓江版“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第四辑,李野光译,杨宪益序。作为诗名的《英雄挽歌》,是埃利蒂斯一首长达三百行的抒情诗,是影响了我对诗歌之认识的一部诗集。这种认识,使得我在近20年的读诗写诗生涯中,一直不为诗坛江湖门派之纷争所扰,独自探寻属于自己的叙述语言。
          埃利蒂斯在受奖演说的开篇即提:无论我是否有权这样做,我都请诸位允许我为光明和清澈发言,因为这种状态概括了我的生活空间的特征和我所能达到的成就,同时我也渐渐感觉到它们在我身上已同表达自我的需要融为一体了。
          光明和清澈,既是埃利蒂斯的,同时也成为我孜孜以求的语言目标和人生目标。
          埃利蒂斯的光明和清澈,首先来源于古希腊的光荣传统。在当年的颁奖典礼上,瑞典文学院的卡·雷·吉诺在授奖词中这样给诗人嘉许——当然,在我看来,更是给希腊和希腊精神的嘉许——“它的群山,那些以其高峰的名字使我们想起人类精神是多么崇高的群山; 它的水域爱琴海,埃利蒂斯的家乡,它几千年来将珍宝冲上陆地,让西方得以收集起来引以自豪。在他看来,这个希腊仍是一个活生生地始终在起作用的神话……作为他的诗的信条的神话,也从那些在迷人的风景中嬉戏的美丽青年男女身上找到了化身,他们热爱生活并相互爱恋,在炫目的阳光下和在波涛翻卷的海滩上。
          “我们不妨把这种态度称为乐观的理想化,而且,尽管它那么具体,也可以说是离开眼前现实的一种飞翔。埃利蒂斯的十分严肃的语言经常在努力摆脱琐屑的日常生活。……对于希腊人则光明才是伟大的神秘,每个光辉的白天都是它的反复出现的奇迹。太阳,大海和爱,便是纯化一切的基本要素。
          埃利蒂斯的光明和清澈,扎根于古希腊神话传统和希腊语乐观主义的传统,同时,它延续并发展了关于人类神话的精神——理想主义。一切神话都源自于人类的理想,埃利蒂斯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到他是如何借比喻捕捉事物本质并置于一种纯净状态中,使之如启示一般显现其形而上的意义的能力。
          美和光明有时会被看作不合时宜或微不足道的东西,想要接近天使形状的内心追求困难重重,不过,具有光芒四射的美,是惟一能引导我们向未知领域超越自我的道路,在埃利蒂斯看来,这就是诗的另一定义:使我们得以超越自我的艺术。
          多少年来,一代一代的人,在每天体验到的死亡和磨损中,在对永恒与不朽一厢情愿的信念里,寻求真理与本质。为了看清这世世代代一脉相传使我们得以立身于世的连环链条,我们要保持清澈。埃利蒂斯发现了保持清澈的秘诀:相信进化,相信升华。在诗人看来,来世包含在现世之中,正是现世的各种元素将重新组成另一个世界。诗歌是最耐磨损和坚韧不败的,诗应当超越一切教派之争,让我们能够闻到不朽的气息。
          写到这里,我发现自己还没有进入今天的主题,进入《英雄挽歌》本身。因为最近一直在和周围的人聊东西方文化,聊生命与死亡,又一直在回顾自己的创作,所以写下了这些文字。
          十多年来,我一直这样以为,我找不到自己的创作之路,就是源于自己的无根无源。我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我对养我育我的土地的疏离,使我身心无所依附。我甚至不会说我的方言,乡音犹在,可是属于我的故土上的那些古老词汇,我已经不会使用了。前些天,家人带给我一张碟《林湖秧歌》,昨天的饭桌上,又和人谈起故土,泪水含在我的眼里。我找不到归家的路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4 02:57 , Processed in 0.0409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