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钱锺书先生是我国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者、作家,其著作博大精深,融贯古今中外,被视为人类文化中具有经典性的巨著。本集由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提供文稿和样书,比较全面地呈现了钱锺书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1932年在清华大学结识后来的夫人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后随妻子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困于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学校任教,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受冲击,当年11月与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8月《管锥编》定稿。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最新书评    共 12 条

往事并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才读的,以前就只知道钱钟书的《围城》。老师推荐时说的是看看那些博学的人的随笔 ,看看他们眼中的世界,会让自己的世界更加宽广!的确,读这本书,有时会让你觉得晦涩难懂,因为你不知所云,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而读到你所接触到的部分时,又会被他的幽默给震住!有时只是会心一笑,而有时竟会哈哈大笑,胸中闷气一扫而光,陶醉在他营造的黑色幽默中~    我读书只是走马观花的,现在问我他在书中写了什么,估计只记住十分之一二,但过程是享受的,在车上、在睡前、在上课不想听讲时、在无所事事时,都可以翻开,品味一下大家眼中的人、事,都是十分惬意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7-29 08:52
三千     耳朵烧了一个下午,不知道是她在想我,还是那个人在骂我。以我悲观的性格来揆度,八成是那个人在恶心人了。    有时,我也挺恶心自己的,总不能做到——吃一堑、长一智。细说来,都是历经了生离死别世态炎凉的人,对人对事都该是不冷不淡的了,怎么还会对某些事与人不知不觉间便失了分寸,永远掂量不住自己半斤八两。    说话就是这样,往往的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然而我总认为,人与人接触久了,知道彼此的性情之后,对于某些人说的某些话总不会那么当真,至少不会那么太当真。好吧,我承认自己傻逼了。    人群中有些是这样的,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好坏只有自己的标准,是与非的标准是她们嘴巴定下的。她们高高在上,她们何其高贵,她们不食人间烟火,她们牛逼哄哄。可真的牛逼什么呢?要不是自家的那点家庭背景,谁会把你当回事!    越来越意识到,人真的不能太善良。俗话说,狗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你越是好说话,别人就越是对你挑剔,你对他们付出一万分的苦心,可稍有不用心,他们便吹胡子瞪眼脾气上来了。人性之中,有些很”贱“的东西,对待任何人,不能一味的讨好,或一味的打压,要学会”软硬兼施“和”刚柔并济“。太硬了容易折断,太软了容易没了形状。做人,该狠的时候一定要狠,残忍是人生该有的组成。    话说回一万步,终归还是不能对任何人抱任何希望的,人间的事,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走自己的路,无关乎别人,只在乎自己。    容我最后骂一句:滚你妈的傻逼左锋,狗日的赵婷老子想剁了你。     详情 发表于 2013-8-26 17:27
雪影凌    读书,思辨第一。   诚如孟子所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1我与钱钟书   如果让我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钱钟书,当是:帅;思辨;幽默;谦逊。   认识钱钟书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去一个同学家,她大概也是爱书之人,藏书不少。而在“浩繁卷帙”中我一眼相中的是那本包着白色封皮的《围城》,恍若少女一见钟情,对着它居然还有点脸红心跳。也许“初恋”太过暴风骤雨,也许当时阅历尚浅并未能体会书中旨趣,借来的《围城》并没有仔细地阅读,兴奋劲儿过后书就被搁置了,以致于现在让我回溯书中内容,除了主角“方鸿渐” 和那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外,我一概都不记得了。   喜爱上钱钟书时已经是高中了。当时不知道在哪儿看见一张钟书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英伦风,书卷气息扑面而来,帅得简直人神共愤。我想,大抵女生也是视觉性动物,看到美好的人或事,荷尔蒙、多巴胺都会胡乱分泌,至少彼时彼境的某高中女生的确如此。   如果没记错,《读<伊索寓言>》一篇被当时的高中教材收录,文章就儿童是否该读寓言展开论述,而喜爱钟书先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源于该文吧,其中的一些哲思至今我还在时常咀嚼。钟书先生写到“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育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以为人事里的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事有凑巧,大学时候,老师给我解读《道德经》,他说,“因为没有标点,所以读者有了更大的解读空间,我们现在普遍认为老子开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而我认为是‘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按照古人们“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朴素哲学观来看,我倒觉得老师给我的解读似乎更符合当下现实社会的逻辑。人是社会性、情景性动物,没有纯粹的好坏之分。如今,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再不敢简单地以“是非”“善恶”来妄断了,没有情境没有证据,求知真相的过程会被太多内外在的主观情绪干涉和影响(可能来自媒体刻意宣传,可能基于自己日常生活经验),正如胡适先生所说,我只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或许就是钱钟书先生给我种下的一枚思辨种子吧,当它再从外界环境和周边人物中汲取阳光雨露时,便会生根发芽逐渐长成。   钟书先生有三本大书——《围城》、《谈艺录》、《管锥编》,可惜我由于心存敬意与怯意,一直没敢翻阅,只断断续续地读了一点钱钟书的散文和关于他的生平趣事,期许自己能够“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其中,《写在人生边上》应当算是比较认真阅读的了。所以,别的书籍我都不敢妄加评判,唯独看过思考过的《写在人生边上》感觉自己还稍稍有些发言权。         2我与《写在人生边上》   关于钟书先生,关于《写在人身边上》,我似乎总有很多话要说,但真到要发言的时候,又觉得无从下口了。   《写在人身边上-序》颇能表达我此刻的心声:“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缴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上的marginal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做那些事呢?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大概,这也是我想要说的吧,假借大家之言了。   2.1思辨   钱钟书先生行文的幽默风趣、比喻新颖、妙语连珠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既然我把思辨当做读书的第一前提,理当谈谈书中的辩证思维给我带来的震撼。   钟书先生散文中常用辩证思维的思辨方式。不过这种辩证思维和我们所熟知的又肯定又否定的所谓一分为二的辩证法不同,而是常常用特殊否定一般,然而否定的目的不是真的否定,而是提起人们的注意。对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甚至认为已成定论的事物,找出它的矛盾性,阐明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侧面来补充人们的思想认识一一在人生边上注上一笔。   例如,在《杂言——关于著作的》篇章中,钟书先生写到“作品遭人毁骂,我们常能置之不理,说人家误解了我们或根本不了解我们;作品有人赞美,我们无不欣然引以为知音。但是赞美很可能跟毁骂一样的盲目,而且往往对作家心理上的影响更坏。因为赞美是无形中的贿赂,没有白受的道理;我们要保持这种不该接受的赞美,常要博得这些人的虽不中肯但颇中听的赞美,便不知不觉中迁就迎合,逐渐损失了思想和创作的自由主权。有自尊心的人应当应对不虞之誉跟求全之毁同样的不屑理会——不过,人的虚荣心总胜于他的骄傲”。不得不说,钟书先生这种戳破面纱直视人性的语言虽然读起来百般滋味,但不管对作家还是普通人都是一种深刻的警醒。   钟书先生散文思辨性的另一个方面,表现为他经过纯粹的思维辨析,来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来分析人们的心理和世界观。这样的思辨有两种情况:(一)对一些名词词意进行辨析,推论出其确实性的涵义及产生这些名词的社会心理基础,甚至由词义的辩析论述到思想系统及人生观诸种问题。(二)对一些观念和事物从哲理的高度进行思维辨析,得出诱人思考的结论。   前者如“俗气”一词,钟书先生经过理性辨析,认为“俗气”是意味着正面事物的量的过度。比如,“戴一个钻戒是雅,而双手都戴满了钻戒则是俗;姑娘戴一朵花是美,浑身都插满了花则是俗;戴一个精致的小项链也许是雅,但项链如果大得象老和尚的念珠或拉磨的驴脖子上的垫圈,则又俗得可笑;书房里挂一幅字画是雅,若满屋都是字画则是俗。”在指出了“俗气”的确切内涵之后,钟书先生又辨析俗气产生的心理基础。认为人们之 所以把“量的过度”视为俗气,与人们反对夸张和卖弄的道德观念相关。由于一切夸张和卖弄总是过量的,于是便把过量的全都认为是俗气。此外,钟书先生还辨析了“俗”与“雅”的辩证关系。“俗”与“雅”是对立的,但雅得过量即转为俗,俗人如果“有胆量抬出俗气来跟风雅对抗,仿佛魔鬼的反对上帝”则反而是“雅”。钟书先生抓住一个抽象名词,通过理性思维,辨析出了“俗气”的内涵和它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以及“俗”与“雅”的辩证关系,使人有醍醐灌顶之感。后者如《谈交友》一篇中,钟书先生写到“西谚云‘急需或困乏时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不免肤浅。我们有急需的时候,是最不需要朋友的时候。朋友有钱,我们需要他的钱;朋友有米,我们缺乏的是他的米。那时节,我们也许需要真正的朋友,不过我们真正的需要并非朋友”。钟书先生通过对人们的一些传统观点进行思维辨析,把功利目的和友谊做了严格的区分。   2.2幽默   都说幽默的男人魅力无边,我说,又帅又幽默的男人简直要感谢造物神奇。   幽默需要大智慧,我得承认。有人给这么几个相近的词汇做区分,认为:“讽刺”, 是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对不良或愚蠢行为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它不使我们痛快地笑,而使我们淡淡一笑,笑完使我们反省面红;“机智”,是用极其聪明、极锐利的言语道出像格言似的东西,使人读了心跳;“滑稽”,是幽默的最低形式,在插科打诨中揭露事物的自相矛盾之处,以达到批评和讽刺的目的;“幽默” 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真正的幽默是我们跟着他笑,而滑稽是我们看着他笑。“幽默”是个外来词,国内首见于林语堂的《论读书,论幽默》,关于它的定义尚无定论,而论述它会是多大的工程也未可知。   关于钟书先生的幽默,有一个段子是大家熟悉的。约莫是,《管锥编》出来以后,“钱学”兴起,钟书先生声名大起,而他却潜心读书研究,闭门谢客。一些“钟书迷”不远万里从港台、美国、法国……慕名而来,他却常常以病或者其他原因辞谢,“避之唯恐不及”。按钟书先生的原话,“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钟书先生以他特有的幽默婉拒了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读者。   《写在人生边上》总共10篇散文,钟书先生用不到3万字来谈人生的大问题,可谓字字珠玑。文中,钟书先生或旁征博引,或侃侃而谈,文风如行云流水,恣意汪洋,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俯拾皆是。这其中,体现钟书先生幽默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每每读到,轻者赧然,重者喷饭,有一种拍案叫绝的冲动。有时不禁会想,他怎么就能拿捏得那么妙、那么恰到好处?羡慕嫉妒恨啊。   试举两例:   《释文盲》一文中他极尽幽默之能进行讽喻“看文学而不懂鉴赏,恰等于皇帝时代,看守后宫,成日价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偏偏是个太监,虽有机会,却无能为力!无错不成书,非冤家不聚头,不如此怎会有人生的笑剧。”   《谈教训》一篇中他是这样结尾的 “写到这里,我忽然心血来潮。这篇文章不恰恰是也在教训人吗?难道我自己也人到中年,走到生命的末路了吗!白纸上黑字是收不回来的,扯个淡收场罢。”这是真正的自嘲,是对自己的幽默,正合了他的“反躬自笑”的揭语,正应了王蒙那句:讽刺别人只是幽默的初级阶段,自嘲才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2.3谦逊   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女士在代病中的钱钟书写序的时曾经提到,其实钱钟书本不想出文集的,一是他自认他的文章良莠不齐,二是作品文体各样糅合不到一起。在钟书先生看来,“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又说:“读书人如叫驴推磨,若累了,抬起头来嘶叫两三声,然后又老老实实低下头去,亦复踏陈迹也。”序中写到,“钱钟书绝对不敢以大师自居。他也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他绝不号召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也不喜旁人为他号召,严肃认真的研究是不用号召的。”但大陆的出版社以台湾已经出过文集为由让一向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他无法独善其身,而面对盗版形势的严峻,难保不会有盗版的文集出来,“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不那么坏的三联来出”,也因如此,我今天才有幸“结识”了钱钟书。   见书如悟,阅读如交心。我是把每位作者当成朋友一样进行对话的,他们仿佛一面面镜子,看着他们,反射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互动中,我才能稍稍知道自己哪方面欠缺,怎样去完善。         3书边上的眉批   3.1关于选书   有时候,选一本书可能比阅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经济学就是一门选择的艺术,作为一名经济学人,我乐在其中。   钱钟书在《杂言——关于著作的》篇章中这样警示读者,“我们为某一种作品写得好因而爱好它的作者,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爱上了作者以后,我们每每对他起了偏袒,推爱及于他的全部作品,一股脑儿都认为圣经宝典,催眠得自己丧失了辨别力,甚至不许旁人有选择权”。   因为有过爱屋及乌的经历,所以我常怕自己陷入这样的蒙昧误区。   选书的流程:   (1)推荐者。对我来说,书籍推荐者的来源是多样化的。可能是国内外各大著名高校的教授、学者(你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关键词搜索,例如“北大清华教授推荐书目”);可能是授课的老师(老师上课时可能会根据课程内容推荐书籍或学者);可能是我仰慕的人推及他的圈子(比如我喜欢柴静,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就会去看张立宪、崔永元、白岩松等等的书籍);可能是长辈亲人;可能是好友同学;也可能是某年月日阅读某位作者的书籍时他提及的某个人(如柴静在书籍《看见》中推荐胡适和周其仁,两位学者的著述我就会去阅读)……   当然,我最喜欢的方式是从一本好书中挖掘其他好书。比如我读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他推崇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于是我找到了另一本心理学的经典。不论你认同还是反对作者的观点,你都可以在书中顺藤木瓜。与他同领域专家的著述或他在书中提及的学者的著述,都可能成为将来可以对此观点进行强化或是驳斥的有力材料,不得不说,参考文献此时变得身价百倍起来。   (2)分类。按系统(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按学科(哲学、经济、管理、法学、文学、医学…);按类型(经典、畅销)。   分类的主要原因是读书的目的性。我从来不敢说自己读书能像钱钟书描述的那样“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不慌不忙的浏览……”这个时代有分工与专业化要求,我必须去适应这样的节奏,而分类对我而言,是效率最优的方法。   大四那年去一家专门从事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培训业务的管理咨询公司实习,职位要求的对口专业是工商管理,经济学专业只能说是擦边球。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我不得不寻找相关书籍进行阅读,此时,分类方法就显得极其重要。为了学习企业文化,我读了卡梅隆的《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为了了解管理咨询,韦伯、泰勒、法约尔、德鲁克、彼得圣吉、波特、西蒙、马斯洛……被列入阅读候选名单;为了维系良好的同事关系,卡耐基、荣格、罗杰斯、皮亚杰……被列入阅读候选名单。当产生知识需求的时候,书籍分类无疑为我节省了不少时间。   当然,分工之外的知识整合也同等重要,不赘叙。   当阅读量有了一点积累后,我发现:世界真的很小,小到那几个名字那几个名词被那么多同类或不同类的书提及;世界又很大,大到同一个名字同一个名词会有那么多相同或不同的解读。   (3)出版社。好的出版社是好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好的出版社可以节约一半的选书时间。当然,有时候由于出版社对书的题材各有所长,如上海译文出版社擅长古文,还需对号入座。个人感觉比较好的出版社:人大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央编译局,上海译文出版社,三联书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4)翻译。翻译是书籍可读性的保证,尤其是外文翻译成中文的。大家都说,外文的应当看原著,但对于我这个英语半白痴来说,读原著实在太吃力了,常常虎头蛇尾,一不小心还误读。所以,我的方法是,当某书拥有众多版本时,要么比对出版社,要么比对译者。林文月的《枕草子》和谢宗林的《道德情操论》就不错。   (5)豆瓣、当当评价。在决定买一本书之前我都会到豆瓣或当当上看评价,一来对比价格,二来浏览内容,三来查检质量。   3.2关于阅读   阅读的流程:   (1)出版说明、前言、序、跋、附录、后记、编后语。我拿到一本书时,一般要先看出版说明,了解该书的出版缘由,这是第几版次。版次有时可以成为判断书籍经典与否的一个佐证。之后,我会看前言、序、跋、附录、后记、编后语这些非正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时代格局。我觉得,任何一本书都要首先放在它所处的历史和情境中去考察,它的局限性或先进性只有在这个前提假设下才能比较客观公允。   读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时,他历史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他朴实但严谨的文风对我影响至深。这些序跋很大程度上记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他们的治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也会在叙述中有形无形地流露,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些作者行为方式和人格魅力比正文内容的吸引力更大。   (2)目录、参考文献。看目录是为了知晓内容概要,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行文逻辑。有时候从目录中就可以判别,这书是该略读,详读,跳读还是按顺序读。看参考文献,除了上文提及的是选书的方法之一外,更主要的是参考文献权威与否是你的文章价值高低的考量标准。这有点像,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儿会打洞,但不能一概而论。   (3)正文内容。读正文的时侯,不能免俗,我还是有很明确的目的性,我会去找“器”与“制”。“器”就是书中有哪些工具可以为我所用,“制”则是书中有哪些精神、制度可以为我所思。我个人觉得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一系列自然科学的“器质”比较明显,而哲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美学的“制度”更突出。   不过,正如我一位老师说过的,而且我不认为是假大空的话:一切科学,不管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其目的都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你去检阅人类进化史,经济史,管理史、文学史……人,在不断放大。   最近在看BBC的纪录片的时候我就发现,西方很多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正借助自然科学的最新仪器对人外在表现引起的内生系统中的生物、化学反应进行研究,他们希望这些研究能给人们未来的学习、恋爱、工作提供助力。人文与自然科学在不断融合。   (4)豆瓣书评。豆瓣是个挺有意思的社区,一群有共同志趣爱好的人聚在一起,聊聊书籍电影人生。虽然大众对这群人褒贬不一,豆瓣青年也一度被贴上小文艺小清新的标签,不过清者自清吧,我还是很感谢它给我们提供一个“伸伸小胳膊小腿”的平台的。在豆瓣上看看他人对书籍的解读,他人的观点与自己进行比对,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道是 “大隐隐于市”,“真正的高手在民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等凡夫俗子,由于资质驽钝,只能老老实实地模仿借鉴内化再创造。   (5)探讨。信息化和新媒体时代,沟通交流方式已经大大拓展,MSN、QQ、微博、微信等等工具使我们的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互动。专家、老师、亲人、朋友、作者甚至陌生人都能促使我们对话题的探讨更加深入,更加接近真理和本质。当然,此时我们扮演的角色,除了发声者,更是倾听者。         我深深地觉得自己跑偏题了......         参考:(1) 田建民.《试论钱钟书散文的思辨性》,[J] 河南大学学报,1993    (2)刘明银.《试论钱钟书散文的幽默风格》,[J]山东师大学报,1992  详情 发表于 2013-9-15 09:50
檢書看     钱钟书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固然是由于我的孤陋,所学所知太过浅薄,但这样的读书体验真的还是头一次。    尝试做所谓的“读书笔记”、“书摘”,(事实上我的却做了),可是眼见得越“摘”越多,越“抄”越长,尤其是钱先生以论文形式所做的文章,到后来,只能笑自己练“寻章摘句”的功夫都丧失殆尽。    曾经读《围城》的时候,总有拍案叫绝的时候。而现在读《七缀集》和本书里的钱先生的论文,却在拍案叫绝(是真的拍桌子了)之后更多了一种失落。尽管我很不想做这样不贴切的比喻,但我的感觉真的像是一种吸食毒品后的感觉(听书上、电视上描述的),巨大的欢愉和快感,之后又是那样失落。千年前,王安石曾感叹:“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我不知道是不是古典文学的学问被钱先生作尽。一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周,韩老师说他思考了很久中国文化之所以呈现这样的特点,他说他觉得可能是由于中国文化、文学、思想都成熟得太早,没有一个生长阶段。真的很不幸,这个观点钱先生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说过了。韩老师没看过钱先生的这篇文章,于是“思考的很久”,如果他看过是不是就不用再思考了呢?    如果王安石能见到杜甫,能亲口对杜甫说时间好语言都被他道尽,相信杜甫一定不会接受,并且是发自内心而不是客套话。但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我不得不说,再看《谈艺录》和《管锥篇》之前,我得花上一段时间,鼓足勇气。  详情 发表于 2013-9-20 21:01
IvanCa     《人生边上的边上》第七部分都是书评,所评的书涵盖心理学,哲学,中国文学,传记,游记,散文,诗歌,考据甚至辞典,可见钱锺书兴趣之广,知识之渊。来自西文的词必会在后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见作者极其咬文嚼字。内容极富文采,简直像是在看散文。说起散文,其实《写在人生边上》里还有一篇书评,聪明狡黠,那便是:《读<伊索寓言>》    若要写一篇此书的书评,或许可以引用原书书评里的话“本书中名言隽语,络绎不绝”(《<不够知己>》)“感荡了无量数读者的心,跟随作者的心一同颤动,跳跃!”(《<落日颂>》)然后引用完毕,全文结束。    何也?其一,若是真正仔细地看过了钱的书评,那么再看书评的书评就会忍不住对比,最终兴趣索然,然后把手里的玩意儿挪到右上角。其二,本书内容杂,而且风格不一,《写在人生边上》幽默中浸润着思索,而后面则愈加严肃(虽然作者一直会忍不住插上几句俏皮话),若是从前后两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计没人会以为是同一人所写。其三,文章极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别看《写在人生边上》看似在不停地掉书袋和卖笑,里面的东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简单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读<伊索寓言>》。在此摘引一段: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几篇散文都是幽默首当其冲,然后讽刺大军随之而至。欲修炼吐槽功底,可日观此书,夜观此书,饮食观此书,如厕观此书,如此苦练,必有所成。    必须要说明的是,在观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必须把做阅读理解走火入魔的恶习戒除,千万别妄想去找什么中心思想,这太幽默了。如此,观此书会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至此只能停笔,只能写这么多。我只能发发对于《写在人生边上》的小小的议论,再写下去恐怕不伦不类,难以阐尽。这并不是我的懒惰,而是“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写在人生边上·序》)     详情 发表于 2013-9-22 13:52
moonli    这个世界从来就是个圆圈,只是我们永远无法看到它的圆满。   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循着它的轨迹,兜兜转转依然回到这里。   想寻找些什么,却发现早已空空如也。   越发感到自己一直走在生活的边上,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掉落其中。   想来深陷与沉沦何尝不是快乐呢,有时作为旁观者,清醒却充满孤寂。  详情 发表于 2013-9-27 04:19
木子     没到假期,总是盼着假日早点到来;可到了享受休假的时候,又会觉得日子是全然无味了,特别是对于像我这种年龄还依然上学的人,寒假对于我来说无非是喝酒、打牌,乱逛、闲聊,再不然就是对着电视睡觉,这样的假日想来不休也罢。不过还好,还有书本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使孤独的心不再孤独。放假前买了几本自己非常中意的书,一直放着没看,刚好利用寒假这段时光来好好享受沉浸书本的乐趣,闲适、静雅的假日倒也是多多益善的。    寒假期间,我带了两套书回家,一套是台湾作家张大春先生的《城邦暴力团》,网络上众人的评价皆很高。回家后读了上册,却是很有味道,待慢慢品读下册。    又一套即是钱钟书先生的这本书,这本书是将钱先生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而《人生边上的边上》,是收集了钱先生《写在人生边上》之外的随笔、论文、序跋、书评、译文等各类文字,由杨绛先生拟定书名,陆文虎先生编辑整理的,最后的《石语》是钱先生的生前留下的最后一本书,文字少,但其学术价值很高,记下石遗老人对民国初年一些文士的评论,对后人研究那段历史颇为有益。对于钱老的书,之前只曾读过最富盛名的《围城》,当时甚是折服于钱老的妙语连珠,讽刺的手法是那么的自然,却又是那么的直指事物的本质,讽刺力度精准、犀利。但对于钱老的散文或其他题材的书,却未曾读过,虽然我一直想拜读。而且在近来的哲学课上,那位颇有些传奇色彩的老师曾不止一次向我们推荐钱先生的书,说起这位老师是读物理学出生,博士导师是大名鼎鼎的钱临照先生,但后来因对哲学颇为感兴趣,于是毅然弃理从文,常奔走于东西方一流名校,在其所从事的领域倒也有一些可喜的建树。此老师犹喜民国以降文人,但大部分均不入其法眼,独对胡适、钱钟书推崇备至。    我可在清静的冬日拜读大师名作,领受大师间接的指教乃是真幸福了。钱老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乃经典之作,仅其序就透着智慧,当然钱老的谦虚也是让我们这些凡夫惭愧的。钱先生对凡事均有其独特的见解﹐推翻了惯例的观点。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先生独特的观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让读者透过思考来理解他的思想。《写在人生边上》,这个名字,确实也取得巧妙。作者将人生比喻为一本书,将一部分人比喻作书评家或批评家,而另一些人则为消遣者。这样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贴切。 一切,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聪明,机敏,谈吐不凡,一开口一脱笔砚,满园春光,桃花灼灼。最爱的是《魔鬼夜访钱钟书》、《窗》和《谈教训》。其中又以前者为佳。魔鬼栩栩如生、可爱可怜、形象十分生动。恰如钱钟书向善的灵魂。魔鬼见闻广博,以谦逊饰骄傲。败走天堂,做着贩卖灵魂的生意,性子和平而凄凉。短短三页小文,精致可口。钱先生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谓其学富五车实不为过,钱先生在书中基于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出人生百态,同时引经据典,每句话均可道出其最初的出处,且不论是出自东或西、古或今的哲人或学人。    《人生边上的边上》,是收集了钱老自编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之外的随笔、论文、序跋、书评、译文等各类文字,由杨绛先生拟定书名,陆文虎先生编辑整理。虽然这有违钱先生本意的。诚如杨绛先生《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一文所说:“他不愿意出《全集》,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值得全部收集。他也不愿意出《选集》,压根儿不愿意出《集》(指数书之合集,下同—赶秋按),因为他的作品各式各样,糅合不到一起。作品一一出版就行了,何必再多事出什么《集》。”但窃以为这样结集对于我们这些并非从事考据或文学的人可以领络钱老的文字是非常方便且有益的,亦不失为一件大好事。这个集子中既包括钱老的文字也有钱老翻译的文字,钱老的文字依然隽永、犀利、透着大智慧。其中大部分散文诗用白话写成的,流畅、隽秀;而有些序跋、书评或论文是用典雅的文言写成的,读来就不是那么顺利了,可见钱老的国学功力;钱老学贯中西,精通多国西方语言,且犹精英文,其译文也一样隽永,本人甚为喜欢钱老等人翻译的《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虽是翻译西方古今圣贤的观点,但字里行间也沁出译者的思想与智慧。读来皆发人深思。    《石语》一书,短短数十页,前一半是钱老六十年前笔记的影印,后一半是笔记经订正后的排印。文字虽少,但其学术价值很高,记下了石遗老人对民国初年一些文士的评论,对后人研究那段历史很有益处。这是钱钟书生前留下的最后一本书了。(注:石遗老人(1856~1937) ,原名陈衍,近代诗人。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陈衍通经史训诂之学,特长于诗,与郑孝胥同为闽派诗的首领人物。光绪十二年(1886)在京时,与郑孝胥标榜"同光体"。他提倡"三元"之说,即"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他认为这是古近体诗的三个演变阶段,第一个高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第二个高峰在唐宪宗元和年间,第三个高峰在宋哲宗元祐年间。而继承"三元"的就是清代同治、光绪间的"同光体",也即他所倡导的诗风。他自己作诗,着重在学习王安石、杨万里的曲折用笔,骨力清健,与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陈宝琛等,风格都不同。他一生宣扬"同光体"成就,对近代旧诗坛,发生过广泛影响。)    钱先生对百态的调侃,幽默而辛辣,对生活中的种种都有精辟的提炼、贴切而形象的比喻,同时使人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时不时发出会意的苦笑。生活是艰辛的,悲观的人,总被凄苦与迷惘困扰;乐观的人,从艰辛中总能找到乐趣和幽默。钱先生对待生活的这份乐观与豁达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但我们总能从其所言、所书中受到感染,从凄苦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我们或许不可能超脱出生活的艰辛,但我们可以偶尔太起头,漠视或调侃一番。这可能就是钱先生送给我们的礼物。  详情 发表于 2013-10-11 01:44
cfheei    买这本书为的就是前55页,钱钟书的犀利在这本书上淋漓尽现,矛盾是智慧的代价,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文章不长却发人深思,《围城》给人带来的沉想略带晦涩,《写在人生边上》却显得更加活泼,犀利的谈笑间却流露人生哲理。  详情 发表于 2013-11-1 12:22
一抬头     还是高中书读过的一本书,被这本书的题目吸引,钱老先生真不愧是大家,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感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得阔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美好;悲观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会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无限的放大。      因此,虽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我们仍能乐观地过一生。        详情 发表于 2013-11-9 04:53
辉太郎    你好。   文学与生活QQ群(127484727)邀请您加入!   文学来源于生活   读书不忘经典   请加入共同探讨文学与生活  详情 发表于 2013-11-10 07:27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22:38 , Processed in 0.451011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