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5| 0
|
艺术的故事 |
最新书评 共 4 条
阿嚏
一本艺术史,很厚的一本,但真正读下来,也花不了大多时间,更多的是图片,多亏了这么多的彩色配图(我甚至觉得很多配图不够大,建筑也缺乏细节图片),加上作者对艺术态度的取舍,对艺术家、作品的理解,通通也内嵌于文中的每一句话,我才初次感受到,离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本身距离的缩减。
作者提到:“妙趣横生地谈论艺术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评论家使用的词语已经泛滥无归,毫无精确性了。” 真是心声,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标签,一知半解,完全抛弃艺术作品而不顾,只会摆架子的艺术赏析,真的只会让我离“艺术”二字,望而生怯,越来越远。
翻译的也很好。行文流畅,毫无生涩之感。
能碰到这么一本好书,真是开心。他说:“我想帮助读者打开眼界,不想帮助读者解放唇舌。...... 但是,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一幅画,大胆地到画中去寻幽探胜却是远为困难而又远为有益的工作。人们在这种探险旅行中,可能带回什么收获来,则是无法预料的。” 的确,打开眼界,作者真的做到了,但是“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一幅画,大胆地到画中去寻幽探胜” 这件事,我想,这漫长的艺术探寻之旅,由这本书,才刚刚开始哈!
详情
陆树
和年轻时看《苏菲的世界》收获的感动一样。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看这本书之前,我自觉得有了足够的的艺术鉴赏力,毕竟自学过了几年画,看过不少好的艺术品,但那时的喜欢和厌恶都是不明确的,体会的东西也只有简单的情感,我不知道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的,评价只是出于情绪。看这本书时有拨云见日的感觉。还有更多的是可惜没早些年看。
贡布里希老师教给我的是一个全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看书的时候觉得最方便最体贴的地方在于提供大量的插画,每讲到一幅作品就配上了一幅作品照片。书里刻意没有使用专业术语,文字也写得朴实精确好看,一点点也没有普通的艺术鉴赏文字里的泛滥的主观情感。这一点格外吸引我。
惭愧的是被价格吓到了,在网上下载的扫描版。以后会买上正版的。我觉得,这样的书最适合收藏不过了。收藏下来慢慢看,重温着看的时候感受到的美好情绪,也可以放在手边对着插图做素描。再好不过了。
详情
張拾七
造物主首先创造了一个有颜色和形状的世界,接着赐予了人类一双拥有“看见”功能的眼睛和一颗拥有“思考”功能的大脑,人类成为了一根独特的在浩瀚天地中漂浮着的有思想的苇草。 “知道”、“看见”和“感觉”这三个关键词贯穿人类的进化史,并且在不同的阶段交替出现,不断进步。最终,由一批手艺人将人脑中的形状和颜色变得具体可感,成为——艺术。
贡布里希用简洁的语言和有力的例证将整幅艺术长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艺术的故事》让我们学会如何真正从艺术的角度去看艺术,去看大师们的作品,去透析引起后现代主义对艺术进行的种种离奇的探索的背后的历史。读罢《艺术的故事》,两个原有的思想误区的离析在脑海中打下了重重的烙印。
误区一:懂
“看”是基本的行为要素,人们通过看来对脑中的“知道”进行定位,再进一步的“感
知”。当人们站在一幅画作或者一栋建筑面前时,最想要做的事情是:懂。然而“懂”却是艺术欣赏的一个误区。
当人们一旦发现自己看不懂眼前那幅扭曲着的《呐喊》时,往往会归罪于艺术家。对此,贡布里希针对人们的“不懂”问题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人们没有理由厌恶并批评艺术作品会造成什么危害,它让我们明确地认识到我们所谓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什么神秘行动的产物,而是一些人为另一些人制作的东西;二是不要认为他们东西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的手艺不过如此,与我们不同的不是他们的技艺水平,而是思想观念,整一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的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对于贡布里希的第一个观点,可以这样理解:在人类进化史的最初阶段,艺术品不仅仅被当做艺术品,而是有明确用途的东西,比如绘画与雕塑是用来行巫术的。在埃及,雕刻家一词最初的本意是“使人生存的人”,艺术形式在最初期是具有实用性的,艺术品追求完整、合适和稳定,只注重其基本功能。直到后来视觉文化在各方面的发展,艺术品才逐渐有了意义和其他功能。艺术审美的意义是后人因其色彩、线条进行重新赋予匹配而获得的。在艺术品具有了其他审美意义之后,仍然发挥着其本身最原始的功能。视觉的范式具有相似相,图像本身符号价值并不存在,只有模仿。
基于贡布里希的这两个观点,人们根本不用因为自己看不懂艺术品而耿耿于怀,艺术不需要拥有明确定义的“懂”。艺术强调注重形式,比如绘画中的色彩、线条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成的形式间的关系,往往能激起观众的审美的感情。林怀民先生曾经被问到怎么样的对于他的作品的评价最让他感动,他回答是一个没有文化程度的普通人的评价:我看不懂,但是我很感动。感动这样一个最普通的审美感情的词汇,是对艺术家的最高评价。
观众不必纠结于脑中的知识体系没法给出所看到的艺术品中抽象的线条和五彩斑斓的色块一个明确的定义。观众要做的,仅仅只是“看”,然后产生个人的审美情绪。
误区二:中世纪的艺术是刻板的
历史上对于欧洲中世纪的定义是:黑暗时期。而一般后人对于中世纪艺术的刻板印象是:服务与宗教的教条主义刻板艺术。事实上这是一个重大的误区。
贡布里希将中世纪的艺术分为了四个时期,分别是:一是西方美术的融合(6-11世纪),二是战斗的基督(12世纪),三是胜利的基督(13世纪),四是朝臣和市民(14世纪)。在这四个历史发展时期,艺术并没有死于宗教管制,艺术家在福音书的插图和建筑上进行对艺术的探索,在艺术形式和色彩上进行改革。
在中世纪的艺术中,最有代表性是建筑。建筑是视觉文化的样式和观念的最直观例证。样式和观念的对称形成形和名的对称,当人们利用三种基本的空间语法将样式和观念进行匹配时,就可以获得对建筑意义的个人解读。样式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是三种空间语法的基本语法。而这种视觉文化上的样式和观念在意识形态上的匹配在中世纪欧洲的建筑上被反应得淋漓尽致。
在中世纪的开端,基督教并未完全统治欧洲,教堂的建筑风格是巴西利卡式。随后基督教以一种战斗的姿态开始发展,这种早期的建筑风格逐渐被罗马式和日耳曼式取代。在基督教最终统治了整个欧洲大陆之后,哥特式逐渐兴起,沉重、严峻的罗马式教堂是一种战斗的姿态,而辉煌的哥特式风格则代表了基督的胜利。
中世纪由于战乱频繁,各种艺术风格相互取代,始终没有出现统一的艺术风格。基督教为了宣传教义,允许绘画和建筑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于是艺术家们在艺术的形式和色彩上对艺术进行改革和探索,艺术并没有死亡。对此,贡布里希提到:“既然艺术家可以不用任何方法来安排人物和形状,绘画的确倾向于变成一种使用图画的书写形式,然而这种简化了的手法的恢复,却给中世纪艺术家一种新的自由,去放手实验室更复杂的构图形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世纪的艺术家虽然在艺术形式和颜色上不断的进行改革,但和希腊艺术、埃及艺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中世纪艺术家懂得在画中表现他们感觉到的东西,艺术家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他们要达到的目的是把宗教故事叙述得更令人感动信服。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是一本生动活泼的艺术史教科书,帮助艺术初学者梳理艺术史脉络,将误区离析,重构艺术素养。套用法国卢浮宫馆长皮埃尔罗森博格的评价,《艺术的故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2 00:23 , Processed in 0.255999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