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0
|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pubb
总的来说,此书作为资料汇编还可以,但无论是作为“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还是“中国国民党史”,都过于托大,作者的研究(如果可以称得上“研究”的话),还远远达不到这两个标题所需要的深度和广度。
看完之后,感觉作者和杨天石、沈志华等老师的作品一样,仍脱不了“解密”的影子,在一些细节上着墨太多而主干不清。如果是讨论“联共”与“反共”,则必须有一条或多条线索,比如思想基础上,比如组织形态上,比如国际关系上,比如国民党内的反对派上,比如国共党外力量上,等等。也许是我认识不够,总之,作为一个对这段历史相当感兴趣的读者,我没有像看《第三帝国的兴亡》、《拥抱战败》、《万历十五年》那样,看得清晰。
其次就是采用资料很不全,很多都是孤证,一本《徐永昌日记》就下了很多很关键的判断,甚至很多蒋介石在公开场合下的发言也当成他真实想法的佐证材料。我没有真正调研过,但我相信,对岸、美国应该都有大量专著做过相关研究吧,仅仅靠一些原始素材,不经整理和消化,要做历史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既不够,那多借鉴一些别人的研究成果,应该也不丢面子不算错吧?
我感觉作者如果能降低一下这本书的高度,先把所收集的资料写成“国共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之类的书,把一些关键问题先想清楚、挖透,然后再经过其他相关学者不断的跟进、改进,或许过那么十年、二十年,能有一本有力度的书出来。
大而无当。但愿作者是受到一些非技术的压力急急忙忙出这本书的。
详情
甫陵
共产党为何能够最终夺取政权,国民党失败的原因究竟何在?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应该是一个问题吧。有太多的著作来讨论它了。但我想杨奎松教授这本《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无疑是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在本质上,对核心材料做了一次串联。
国民党真正开始形成一有严密组织之政党实际上是从孙中山1922年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始,并很快确定了容共政策。自此两党之组织结构好比一母同胞,迅速发展壮大,并最终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根本原因无外乎其组织结构的先进性,能够更进一步的对社会进行动员,而动员社会只靠简单利益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严密的政治纲领和深入到基层的组织结构,这两点是北洋政府所根本不曾做到的。但两党之政治纲领毕竟不像孙中山描述的那样可以进行调和,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别,抛开蒋介石的个人因素,最终分道扬镳也还是不可避免。
随之而来的是十年内战,蒋介石的中央军一边要和各地军阀作战,一边又要抵抗日本人的步步紧逼,所以共产党人曾一度发展壮大,但由于此时共党的组织结构还并未能够像延安整风后达到一种人人网罗入内的严密形态,且力量毕竟比之国民党还是弱小太多,所以终不免被赶出根据地开始逃窜。这也是蒋介石希望看到的吧,借此机会即可指挥中央军进入表面臣服的西南军阀的地盘。
等到共党的核心部队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不到万把人枪。每次读民国历史,总是不由不赞叹毛泽东的厉害之处,抛开如日寇在共党危难时入侵等外在运气因素。他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做的是那么完美无瑕,当然这指的是两点,一个是在党内对权力的攫取,一个是在党外对国民党的斗争手段。没有前者,无以获得实现个人抱负之工具,没有后者,最终结局无外死路一条。在党内,无论是对朱德,对张国焘,对博古,对张闻天,对王明之斗争,还是开始整风运动后,迅速找到王实味这一批判目标,毛泽东始终能够保持一最高政治敏感性,明确自己的敌人,并迅速找到对方弱点;在党外,当所有人都高呼要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并积极部署前线部队抗日之际,毛却始终能够保持长远目光,将重点放在发展自身上。所以现在很多人总是强调毛最终掌握共产党并得到所有人魔怔似的崇拜只是靠了个人的手腕这一点,我是很不能认同的,如果没有毛,可能共产党就不能在当时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最终夺取政权,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对共产党居功至伟,也不由党内的人不佩服。
相比之下,国民党一方未免有些妇人之仁,在双十二事变后,居然又开始和共党进行合作,并有了抗战初的一小段蜜月期,等到发觉共党部队在敌后并非抗日而重在发展自己,已经来不及改变了,毕竟在当时的情境下,国,共,日伪 三方互为牵制,国民党无法再进行大规模的剿共战争。等到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毕竟已经执政18年了,一个政党的所有老化病暴露无遗,46年在东北的小胜已是强弩之末。之后就是军事上的迅速崩溃。
如果从表面上看,国民党的最终失败可能有诸如谍报工作不如对方,平均地权始终未能真正实施,在抗战中政党逐渐腐化堕落,文宣工作不如共党,同是黄埔生,共党方面的军事将领的才能高过国方将领,等等等等。但深入下去,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可能只有一个——即组织之严密性。共产党始终能够抓紧政治工作,并在组织上从上到下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备的方法,能够严密控制这套系统的每一个毛细血管,并深入基层。故无论在明在暗,任何一条战线,国民党始终无法和共产党进行匹敌。党组织就好比一个自反馈系统,共产党每次输出的都是正能量,所以越发展越壮大,而国民党每次输出的都是负能量,只能加速自身的腐化堕落。
很多人都在感叹如果抗日战争一结束,国共双方能够尽弃前嫌,迅速将军队国家化,走宪政路线,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但这毫无疑问只是书生们的一厢情愿罢了,权力只能独享而不能分享始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核心命题。
详情
Cadenz
本书可以配合
叶曙明<中国1927·谁主沉浮>一起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72474/
那是一个革命的年代,不光CP革命,国民党也很革命,就连蒋介石本人也一度“左”得厉害。
所谓的革命,简单说来就是精神状态整天像打了鸡血似的。思考、说话、做事都这样,而且有些话自己说出来可能都不信。
所以我发现1924~1927年前后这段时间感觉很眼熟,跟我们本朝建国初期的各种运动有得一比。
我想这两段时期的政治气氛应该是很有相似点的。
不过前者可能更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而后者则是一种穷折腾的感觉了。
看电影《南昌起义》有一段提倡裸体运动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433623/
感觉很奇怪,难道当时真的激进到了这份儿上了?
后来在某部电视剧上又看到,年轻时期的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学校里,大家为了表现革命精神,都要放弃自己的名字,认为那是需要被推翻的东西,大家用号码来互相称呼,周是5号,邓是1号。
这纯属有病了吧?不过革命时期就是这样
回到本书,让我印象最深,也最感觉恐怖的是两件事,
一是北伐时期后方的工农运动,二是蒋介石清党。
工人运动,成了漫天要价,猴子称大王,被压迫的阶级一朝有了自己的ZF做靠山,咸鱼翻身。不过毕竟是些不成器的东西,让他们自己搞,工厂连机器都转不了了,只能是过把瘾就死。
农民运动,大家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没仇没冤的来凑个热闹也不妨。有土必豪,无绅不劣,杀了你你就该杀,不明白?自己想去。
这就是革命。好玩吗?有意思吗?
再说蒋介石清党,一定程度上是对于上面工农运动的反击,但不全是。
即便从这个角度看,也只是一种以暴制暴、以无理对抗无理的行为。
本人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曾经一度为清党运动叫好,觉得当时要是清得更彻底些,不就一了百了了嘛
但是当看到那些4.12杀人的图片和视频的时候,杀人如儿戏,又真不由得胆寒。
换做你是当时被杀的共党或者左派,你觉得冤吗?
这就是革命的名义下进行的种种。
我只能说,革命真的很可怕。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5:13 , Processed in 0.292844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