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罪2:教化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他,在教师节里亲手杀死女友的班主任,为何又在方木出庭作证,力求免死的情况下突然越狱?
      他,收养了多名弃儿,为何又时常面对一个孩子的遗像黯然神伤?
      深邃的地下迷宫里,被电击致死的男子;商场里高悬的玩具熊忽然滴下血水;被阉割的男尸怀抱衣着完整的“女童”……他们是一群受伤的试验品,还是凶残的变态杀手?古老的戏剧,是救赎的良药,还是魔鬼的仪式?方木再次被卷入杀戮的漩涡中,是职责所在,还是身不由己?
      历经磨难的方木最终会遵从乔老师的遗愿做一名警察,还是从此归于平凡?
      如果有机会改变别人的命运,你会怎么做?

    作者简介
      雷米,以心理罪系列小说闻名于世,粉丝无数,读者言必称其“老师”。真实姓名不详,身份不详,年龄不详。据目击者称,此人心宽体胖,天下之门非侧身不能过也。

    最新书评    共 3 条

    Yan    本书的悲剧源于心理学研究者的不道德,违反了伦理性原则,伤害了被试,被名利冲昏了头脑。      看完这部,我更心疼方木了。      看到贴吧里很多人骂廖亚凡,其实没什么好骂的,她的好与不好,其实很多都由不得她选择。因为方木对她的照顾,她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这个叔叔对她很好,青春期的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爱,她也是很需要爱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8-22 11:35
    譬如朝    第一次一本正经地写读后感,不是为了完成布置的作业,所以写的马虎一些,仅仅是个人的一些感受,不讲求那格式,会跑题也说不定。   整部作品第一感觉很压抑,但却欲罢不能,彷佛坠入了无底黑洞,那过程,很过瘾。第二部《心理罪》的结尾,让我疙瘩一下,委实接受不了主人公最后亲手解决了大boss,难道作者是认同这种行为的吗?不,不是,否则结尾不会有那一句你不适合做警察了。或许是我无法接受主角,一个未来犯罪心理画像者,心中的灰色吧。但这不是对与错能衡量的。于是,出现了第三部《教化场》,探讨了人性,善与恶,我把它看做《心理罪》结尾的延续,一次分析与探讨。   《教化场》中作者给了两个结局,第一个最是灰暗,也最残忍。有幅画面定格在夏天和一只狗上,一个孩子,不停地踩着一只死狗,我心里忽然一颤,那又是一个PTSD患者,故事还没有结束,罪恶还在延续,已经伤害到无辜了。另一个悲剧该是廖亚凡了,我并不喜欢这个人物,因为她太过于冷漠,自私,或许方木的善意害了她吧。他不该给他买时髦的衣服,不该带她去高消费场所吃大餐,周更不该讲述国外美好的生活,请恕我不负责任的把罪责推给了别人,现在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凡,开始厌恶孤儿院的生活,她要走,当她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会是新生活的开始吗?   还有展,一个8岁的孩子,作者为什么这么狠心让他成为凶手,我有点不忍再提起。   治疗创伤,难道是要以一种毁灭性的方式吗?《心理罪》结尾是一场治疗方木的真实心理剧,他确确实实是杀死了boss,但是在法律无法制裁凶手的情况下。无论是脱敏法还是满灌法,都是要患者面对自己最恐惧的事物,心理剧是要重演最不愿触及的那一幕,也有用催眠来治疗PTSD的,其目的是要战胜它,而不是毁灭。所以J和Q完成杀人仪式之后并不快乐,当他们自首那一刻,才真正解脱。想对每一个人说,别忘记做个正直的人,心中坦荡荡,做人会开心很多。小说或影视作品中有灰色地带,那只是把人性一部分放大罢了,为了证明它的存在,而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把它们缩小。   发现问题,是你我擅长的,但解决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懂的。我之前看过很多书评,有不少人觉得太灰暗了。作者让我们陷入了沉思中,就像走进了迷宫,寻找出口是要靠我们自己的。一些悲剧色彩很浓的作品,其主旨却恰恰相反,正如黎明之前就最黑暗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9-9 12:27
    阳台观    故事写得不错,交错三个叙事角度最终汇总,叙事技巧比较高,具体内容里面也有不少专业内容,人物形象比较鲜明,情节和个性都站得住脚,基本经得住推敲。     唯一就是,所谓科学的价值,与人类的伦理,到底是怎样的界定。     作者显然认为,科学试验不应超越人类道德伦理,不能为了科学实验而害人,更不能违法犯罪甚至杀人。     可是,众多使用动物作为实验品的研究,如何界定其道德呢?人类之间互相残杀就是违背伦理的,利用人体做实验就是反道德的,可小白鼠小猴子的生命就不是生命了吗?     如果说,对人类的戕害,是受到法律的限制,有这个硬性标准,而不是虚化的所谓伦理所谓道德,但法律本身就只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就只是人与人之间权利义务的限定,人类伤害动物的行为,就不算犯罪?     为了所谓科技进步,真的要牺牲生命?为了多数人的福祉,真的就一定要牺牲少数人的利益?     这些事情放在人类社会现代社会似乎就是些悖论,但放到佛教里面就很好解释。所有的行为都在造业,所有的现象都只是业缘恰凑,所有对其他生命的伤害终会受到惩罚。这辈子还不清,下辈子还,总有业缘成熟的时候。嗯,这多好!  详情 发表于 2013-9-11 01:11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9 14:34 , Processed in 0.415048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