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7| 0
|
隐僧 |
最新书评 共 6 条
木头·
这并不是腰封王子们所说的“亚洲的The DaVinci Code”,比起DaVinci Code中揭露的尘封的往事或者苹果,《隐僧》甚至要颠覆整个教义,与之相比,诸如隐修派这样共同的元素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名义上是一本小说,作者也在一开篇就强调内容的虚拟性,或许是作者深知内容的颠覆性和爆炸性,但是书中内容——从巴利圣典会到戈登文库、从William R Davids到Sir Alexander Cunningham等等,处处又体现着纪实的痕迹,这样的跌宕反复中,你方知假作真来真亦假,更重要的是,这些元素的虚拟真实与否并不那么重要。
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准确地说,是一本关于历史缝隙的书。书中那些时髦元素——“二战东南亚丛林的秘密宝藏”、“日军的影子军队”、“共济会般的巴利圣典会”会吸引足够的眼球,但是如果你想看到鬼吹灯-like的内容,那么一定会失望,因为并不是国学大师的季羡林先生倾心研究的提婆达多公案、王舍城外七叶窟诵经、佛陀原始教义争辩、佛陀关于十二缘起的论述是否意指轮回等等问题多少都会有一些枯燥,何况其中还夹杂着大量关于大智、大悲、智慧、自我找寻以及真理探求的论述与感想,总之,一本好书阅读起来并不那么轻松,即使他是以一本小说的面目出现。
这是一本讲故事的书。以一位宗教学者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一环扣一环的故事,其中有跨国犯罪,有学者解谜,有神秘力量,也有世外高人和精巧布局,虽然不如印第安纳琼斯般动作磅礴,也不如达芬奇密码惊现刺激,但却充满了历史的边边角角和多元的人文智慧,尤其是对历史的回溯,多少次,我就沉浸在其中而无法自拔。
这是一本关于真理的书。中村“无论我要寻找的是什么,事实的本来才是我立身的根本”贯穿全书,而作者借助高木繁护之口表述的“融汇在人类血液中的那股探求真理的愿力,对于实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充满了同样的热情”何尝不是作者自身的信仰,这是学者对治学精神的信仰,更是价值观中的烙印,更是作者希望成为“智慧的传递者”的根本之源。
这是一本关于人心与人性的书。在全书最后主人公的短暂即兴演讲将作者眼中的人性精准而简练地刻画出来,跃然纸上——“自我构成了一个无形的‘定见牢笼’。当我们从‘有限定见’出发来判断这个世界,我们其实是趴在了牢狱的窗口向外窥望,而作为囚犯却充满骄傲,难以觉悟生命的卑微。”如同偈语的白话阐述的是作者对人性思考的视角,对人生重心的揣度,以及对生命卑微的虔诚信仰,而其中“除非你亲身经历了生老病死,发现生命最终无可逃避,它将服从时间的律令而衰败。”则与Jobs在Stanford演讲中“死亡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异曲同工,考虑到Jobs本身就是禅宗佛教徒,一切也就显得那么自然了。
这是一本关于佛教的书,而且富有原教旨主义的色彩,或者说是追本溯源的精神。无论是九分教,还是波罗提木叉或者对阿难、富楼那、提婆达多(佛教中的犹大?)窟外结集教义事件的揭秘,甚至对当前世俗佛教中“轮回”、“苦修”等概念的分析辨证,即使谈不上颠覆性,也多少有些“修正主义”的嫌疑,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他是认为在王舍城外第一次结集之时,由于迦叶的行为,佛陀的教义就发生了变种,之后又转向了更加世俗化和偶像崇拜的境地。而书中重要的隐修派,则源于雪山部(丛林部是雪山部的应急分支),隐修派以阿难和富楼那的教义为正法,也掺糅了提婆达多诸如否认消极轮回的思想,隐修派一直游离在世人视线之外,绵绵不绝地流传至今,也算是血脉永存了。而全书最后关于佛教精神的简短论述值得我们反复去玩味——“与西方的基督教不同,东方的佛教从来没有建立如罗马教廷般世俗权力机构,也从没有一个稳固的中心。自印度创始后,他就按照地理流向,开始向兖州广袤大陆的各个方向慢慢渗透延伸,犹如水流化入人心,两千年来它一直温暖抚慰着世间无助的人们,也吸引了探究精神奥秘者的目光。佛教虽会与世俗权力结合,但更多是被动式的,犹如柔顺至极的藤蔓,它有着独立的生长方式,其根部深入地底,能不为任何狂风暴雨所撼动。这是佛教真正的精神。”
这是一本关于宗教的书。作者在宣传佛教原本教义的同时,对宗教的意义以及世人对宗教的态度进行了深入思考,人云亦云、代鬼神立说、偶像崇拜等等并不是宗教应有之义,这种语境中,信仰的根基、宗教的方法论都发生了倾斜,宗教在这时候不但自身堕入迷信,信徒也难以从教义和修行方法中找到真我和解脱之法。作者在回溯佛陀本意时,谈到“人性弱点、认识自我、解脱”以及铃木大拙大师“大智大悲”的归纳,虽然是说佛教,实则谈论宗教观。反观我们的宗教,充满了许愿还原的功力、充满鬼神等难以捉摸的力量、多为乞求轮回福祉,鲜见参读教义经文寻求真意智慧,更弗说找寻自我寻求精神解脱和内心宁静,而自我觉悟,生灭无常等更是闻所未闻,这样的宗教,不要也罢!
这还是一本关于文化思考的书。80年代亨廷顿就系统提出了文明的冲突的观点,现在看起来,“文明的冲突”更像是自身实现的预言,《隐僧》的主要历史背景是日本和印度支那等地,二战后日本的际遇其实也可以用另一种文明的冲突来解读——“企图‘脱亚入欧’的日本,从自外于亚洲文明之时起,由于缺乏基督文明的支撑,终成悲剧”,而从亚洲地缘来说,佛教的确是唯一的联结和维系——“摊开一张亚洲地图,不难发现自喜马拉雅山脉以西直至太平洋的每一个亚洲民族或国家,无不是这条藤蔓上的分支。这是分裂的亚洲一条共同的文明线索。”
这也是一本充满细节的书。虽然说小说的背景充满悬疑,但是在发展和进程上缺乏更吸引人阅读的情节,这些都是小说的技术处理问题,但是书中提到的种种细节可以看到作者所下的功夫,从中国到日本在到欧洲的各个地点,甚至其中的一个湖泊一条路,似乎作者真的去过,真的走过一般;牛津自助开发的学术搜索引擎SOLO和Larsen 1984都不禁让我莞尔;而泰柬之间存在的边境冲突也为内容的更加丰满增色不少。
不过话说回来,和基督教不同,佛教并没有《圣经》、《塔木德》这样几乎唯一的经典;而且历史上佛教由于并未与权力直接联系,也就少去了很多斗争和隐秘保存的理由;佛陀虽然早于耶稣诞生,但出生地印度目前印度教势力远超佛教,总总原因,就算是作者所述并非虚构,真有一些原始教义公布于世,其实未必见得能对佛教世界造成多大颠覆。
就是这样一本书,不要抱着盗墓的心态,仔细读读,有收获的,至少,佛教的精神、作者对宗教的思考、拨开迷雾探寻真知等是值得我们去玩味和思考的。
若有离魔者,问度彼岸道,
为彼平等说,真实永无余,
时习不放逸,永离魔自在。
详情
若即若
曾经以为神圣的“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也被颠覆了。
感觉是被上了一堂佛教的入门课,印证自己的想法颇多契合之处。
关于佛教,关于现在的佛教,无论显密似乎都在走一条越发玄密的路,很难想象这么多被称为“经”的文字都是佛祖一人流传下来的。(除佛祖外,唯一一个留下的东西被称为经文的只有那部六祖坛经。宗喀巴大师牛X吧,他写的东西再神圣也只能叫做论,就是不能叫做经。)那么相对于一样是圣人的孔夫子而言,他老人家用来创立一个宗教的不外乎一本论语而已,再加上那个古兰经……都是人,咋区别会那么大呢?所以伪经一定存在,我们无法还原千年前的真相,但面对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我想一般人想得到解脱之道恐怕还真的不容易。
顺便再说说藏传佛教,绝对没有贬低的意思,但是从源头上我就一直认为藏密是融合了藏区很多原始的古老的神秘宗教而最终得以在藏区立足存留下来的,这当然的有他扎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时至如今又有多少人能真的领会或者懂得藏传佛教的真正义理?就算是出家人,那藏区那么多的阿克们又有几个是真正念经求学位的?藏密的四部医一典简直就是藏区版的四书五经,你读完了考学位,考上了富贵荣华,考不上一切扯淡。最近流行皈依,好像有了个什么活佛的上师被灌了顶之后就无比光荣,我想那些应该都于佛法无干了……那是玩时髦。我认识好多皈依了个师傅那个师傅之后依然执迷不悟的,所谓信仰对于他们可能只是个寄托,这样的人注定无法得大解脱。因为你目的不纯。
这都是世俗化了的佛教,汉地的佛教就不用说了,贼眉鼠眼的所谓高僧大德跟房产中介的所谓客户经理们一样遍地都是……很难还原佛教的原始面目了,因为他的包容性导致的,各方神圣皆以自己的道理为真理,偏偏这宽容的教义你怎么解释都有他合理的地方。最后,藏密中做法念咒血祭这套神秘恐怖主义的东西都成了圣典……
我觉得最接近原始佛教本来面目的派别也就是禅宗了,当然不是现在的禅宗,而是达摩慧能那个年代的禅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最普通的吃喝拉撒就是修行,不在乎形式,不在乎偶像,不在乎文字……没有刻意的领悟,没有严格的仪轨……那是个清新自然的宗教,如沐春风般的顿悟。
那种智慧,不是学习任何经典就能得到的,就如同任何学校都只能教你知识而不能教给你智慧一样,那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是内心的领悟。什么叫拈花微笑?最妙就是那融会贯通的会心一笑。那是个境界,我等众生恐怕终生无法企及,谁说谁拈花微笑了那只能说他……那啥。
有颗出世的心,做个入世的人,对于得到与失去,拿起与放下,宠辱之间,都能平心静气,应该是得解脱的不二法门吧,
详情
海琳娜
对于《隐僧》这样的题材,我是一贯喜欢的。自从在天涯舞文弄墨上看到它,便凭空生出些好感。据说该书的编辑以“惊艳”一词形容此书的文字,这一点完全赞同。除了文字,这本书还有优点吗?
——————华丽丽的分割线——————
第一,封面很不错,有一种悠远的意境。(好像夸奖有点变味,谈珍珠变成夸盛放珍珠的盒子了,不过,事实如此,封面很好,很好!!)
第二,这本书被誉为中国版的《达芬奇密码》,从形式上看——前者佛教,后者基督教——正是如此。不过(一说不过就有点要不得了),讲述故事时,缺乏悬疑那种引人向下阅读的冲动。记得当年看达芬奇密码时,那是熬更守夜,读完方肯释卷。天使与魔鬼更是如此。作为悬疑,悬而不疑,或者不悬不疑,都是败笔。
在我深赞作者文笔之际,却为情节的发展大感恼火。
第三,这一点是接在第二点之后。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本本该有趣、发人深省的书走向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思来想去,大概有所理解。《隐僧》缺乏一种激情。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大概谦卑之情过重,缺少了一种打动人心的感情,也缺乏佛教警醒世人的灵性。整篇小说,文字优雅,但却是死寂无声。非常遗憾。
第四,主角是个中国人,似乎这只是想告诉读者,您瞧,我的主角是一个中国人。但这人是中国人吗?从情感上看,从思维方式,说话的形式,他是一个披着中国人外衣的日本人。阅读此书,使我想起在译林上阅读到的日本小说,为此,我对它缺乏一种亲近的感觉。
批评虽多,还是给了一个四星,为作者的文字,为作者的严谨,为中国悬疑小说的未来(话说大了,懒得收回)
详情
浅浅
在宗教学小姐妹的推荐下看了《隐僧》。虽是悬疑题材,但因为它始终贯穿一些原始佛教的基本问题,包括佛教的源起;原始佛教和现代衍生佛教的关系;佛陀的原初教义;有关佛陀弟子提婆达多、迦叶、阿难等这些一直说法不一的人物的辩证介绍;以及从未消失却秘密存在的佛教隐修会等等而显得充实丰盈。作者旁征博引,学术信仰可见一斑,令人钦佩。
佛教作为唯一一个没有统一教典的宗教,其分类众多,大小乘,南北传等,所以会有多种说法,互相矛盾也是常有的事。但孰对孰错,佛陀的法到底讲了什么。一批学者通过原始资料考据、田野调查等种种方法,排除万难,用自己坚定的真理信仰,加之慈悲胸怀,试图找出当时的经窟和石板经。当然这些东西早已价值连城,被各方势力盯上,于是这本书就展开了这样一个道和魔的较量之旅。
最近几年,宗教似乎成了个大热门。但凡书店,封面有大佛图的书数不胜数,听闻笑谈说有钱人都开始好这口了。但其实世面上的这些花哨的佛教说法,衍生宗教比较多,教义不一。原始佛教专著于人类的有情解脱,以众生平等的慈悲智慧,导引其信徒在当下世界中确立自身的信仰皈依,包容且无攻击性。
与西方的基督教不同,东方的佛教从来没有建立如罗马教廷的世俗权力机构,也没有一个稳固的中心。佛教虽会与世俗权力结合,但更多是被动式的,犹如柔顺至极的藤蔓,它有着独立的生长方式,其根部深入地底,能不为任何狂风暴雨所撼动。这是佛教真正的精神。摊开一张亚洲地图,不难发现自喜马拉雅山脉以西直至西太平洋的每一个亚洲民族或国家,无不是这根藤蔓上的一个分支,这是分裂的亚洲的一条共同的文明线索。(高木繁户)
其实我看过后最为感慨的,是人物角色的学术精神。“无论我寻找的是什么,事实的本来才是我立身的根本。”这句话作为线索反复出现,其实是在讲学者为了捍卫原始佛教教典教义,一直以这句话激励自己而做出守护佛典并传承下去的种种努力和牺牲。“融汇在人类血液中的那股探求真理的动力,对于实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充满了同一的热情。而宗教的脉流往往书写了文明史中最为潜藏的部分。”我想正是这样的学者信仰,造就了日本、英国等非发源地国家佛教的研究成绩。
从20世纪初期至今,日本一代一代的学人,甚至是家族中的一代又一代,累积研究,从未间断。学者的专注度在国内似乎罕见。所以自然而然得到得到质变,学术成就也举世瞩目。
这让我想到我自己的大学,作为西部211院校之一,甚至可以做出一边振臂高呼“振兴人文”,一边默默的把貌似冷门的宗教学教学点撤掉这样的事情。官方不作为,学者不作为,高校复杂无效率的程序,决策以短期利益为标竿,甚至不看发展,这样的事情多了就有点看不到希望了。
在隐僧中有一些参悟道行的尊者,仍然称自己只是一个“卑微的传递者”。崇尚个性和自我的社会,知自己卑微,有多难得。太多时候,我们不自觉的自我构成了一个无形的“定见牢笼”,当我们从“有限定见”出发来判断这个世界,我们其实是趴在了牢狱的窗口向外观望。
“问题是,身处“牢笼”的囚犯却如此的骄傲。当他品尝着权力和金钱,享受着支配他人的优越尊容时,牢笼变成了皇帝的新衣,成了人生享乐的华美饰品。除非你亲身经历生老病死,发现生命最终无可逃避,它将服从时间的律令而衰败。而当你从牢笼里望出去,看到更多的和你一样身处牢笼的人,而你无法自救,也无法救济他们时,你同样会感到生命的卑微。”
作者马鸣谦,似乎很低调。封面没有照片,没有名淫的浮夸词儿。只是介绍说自己对历史和佛教持续痴迷,多次前往日本和东南亚一探究竟,1970年出生于苏州。传说中《隐僧》是此人的处女作,有评惊为天人的,有说亚洲版《失落的秘符》的,当然也有说缺乏情感缺乏力量的。但我觉得如果对原始佛教感兴趣,想要了解一点宗教却又不想看那些花里胡哨的普世本,这本入门很好读,而且颇具启示性。
作者也说,这部小说仅是一个卑微的传递者,愿故事中无染、无贪、无着的智慧,帮助你看见自身的力量。
若有离魔者,问度彼岸道,
为彼平等说,真实永无余。
时习不放逸,永离魔自在。
——《杂阿含经》卷9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9 00:40 , Processed in 0.05276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