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 0
|
孽火照出我的美丽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柏拉图
这本《孽火照出我的美丽》据说是本悬疑类的书籍,这是本书的上架建议。不过在开篇的时候,我还真的没有看出来。因为这本《孽火照出我的美丽》与我常看的推理类书籍略有不同,至少在开头的时候是不同的。一般的推理类书籍,都会推出一个受害者,而本文却不是如此。刚开篇的时候作者的确提出了疑问,给了一定的悬念。但我认为,这只能算是悬念,不能算是悬疑吧。
单从设悬的角度来讲,这本《孽火照出我的美丽》的开头是成功的,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一本非常出色的悬疑小说。也许你可以说我恋旧,还可以说我古板,但我的确不太喜欢这种形式的悬疑推理作品。单就推理而论,我最喜欢的自然是本格派推理,因为那些作品真的是考验智商的存在。后期涌出的社会派佳作也很不错,那些凄诡的杀人动机的确让你心恸。本书也可以归为社会派推理,但是我却不太喜欢这种格式,或者也可以说不太喜欢这种节奏。
其实最令我不舒服的还是本书的叙事视角。对于这种多主角叙事方式,我有些不太接受。也许你会说,这就像是在看电影啊,一会儿讲这边,一会儿讲那边。的确是这样,但是电影与小说是不同的,电影主要依靠的视觉印象,而小说则主要是左脑消化。从生理角度来讲,左右脑的结构是有相异之处的,所以小说如果采取与电影类似的叙事结构,必然会显得很乱。其实电影这样叙事也是很令人不舒服的,就像前不久上映的《云图》,整部电影讲述了六个故事。这六个故事发生在六个年代,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你看不出故事之间的任何联系,电影给你的感觉除了乱还是乱。我不喜欢这样的叙事,尽管这种叙事似乎在目前很是流行。也许是自己智商太低的原因吧,总之我看到这样叙事结构的小说和电影时,就会产生下意识地抵触,那么整部作品哪怕写得再好,心中的印象分已经很低了。
虽然本书有很多不尽令人满意之处,但是作者对亲情的刻画还是很到位的。都说美国是一个不重视家庭的国度,但是从我看过的美国小说电影里面来看,事实似乎不是如此。美国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都是很看重家庭。对于他们来讲,家人是第一位的,这其实和我们完全一样。
详情
Shirle
文\Shirleysays
《孽火照出我的美丽》是一本关于爱与希望的小说。
“我跟着德温走过去,五年里第一次感受到金灿灿的阳光,没有铁网高墙遮挡。”
少女艾莉森因遗弃亲生女儿被判入狱,这让格伦家族的颜面尽失,身为中产阶级的父母因此将曾经品学兼优的女儿从家族记忆中抹去。学校里同学们的嘲笑使妹妹布琳承受巨大压力,她恰是知道当晚全部秘密的人。她用各种方式逃避记忆,备受折磨。五年后,艾莉森被提前释放。她想找回失去的一切,包括将她拒之门外的父母以及疏远躲避的妹妹。小男孩约书亚的出现将所有的秘密推向欲破未破境地。约书亚的养母克莱尔,善良女孩美芸,以及艾莉森和布琳俩姐妹之间,四个女人上演了一场揭秘大戏,有人手中拿着锁,有人手中握钥匙,锁与钥匙何时才能相见?秘密何时将大白于天下?
美国女作家希瑟.古登考夫因第一部小说《沉默的重量》(THE WEIGHT OF SILENCE)荣登《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畅销书》的畅销作家榜。本书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获得艾德加奖提名。她的第三部小说(ONE BREATH AWAY)已于本年中出版。她的众多粉丝热烈地推荐说,三本书一起买回家读,才是真的过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家欧茨说过,她每天会拿出固定的时间阅读报纸,里面一定有写作需要的素材,小说离现实越近越生动。古登考夫是热衷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家,这部写的是弃婴的故事,第三部写的是校园枪击案。
小说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创作元素,安全港法案。“该法允许婴儿的监护人安全地把孩子遗弃,“安全港”通常是医院、警察局、救援中心、消防站等。父母不必留下姓名,不必办理送养手续,更不会遭到起诉。当然,他们有可能会失去监护权。该法的目的就是要使婴儿的无辜生命得到保护,尽可能地避免堕胎、杀戮、抛弃。”
纽书亚就是在安全港被发现的。他像一条纽带,连接起了四个女人的爱。古登考夫利用精致的结构把她们的身份联系在了一起,在阅读过程里慢慢寻找之间的关系才有乐趣。小生命并未因遭遗弃而消匿,与其他孩子相比,他获得了更多的爱,她们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爱他。
克莱尔:“每一天,克莱尔都会默默地感谢那个五年前把约书亚放在消防站的女孩。”
美芸:“如果一生里让我只做一件事情,她思忖,我会努力给小男孩提供一个家,但不是一个支离破碎或不完整的家。”
布琳:“那个可怜的小男孩,谁能从他的过去中将他拯救出来?”
艾莉森:“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再见到我的儿子。但我希望他在爱的沐浴中健康地成长。”
巴里科在《海上钢琴师》里说,生命是一种博大的东西。在本书中,我们体会到的是比生命更博大东西,爱。作者塑造了很多种爱:克莱尔夫妇对约书亚无私的奉献;美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照顾病中的养父;约书亚以幼小的身躯保护面对劫匪的克莱尔;布琳的内心一直被当年的错误痛苦地煎熬,这也是爱的表达。当然,爱有反面,艾莉森男友的冷漠、不负责任,美芸妈妈的自私、狭隘,但人性的温暖永远比灰暗让人欢喜。
刘震云说,黑暗的地方肯定有光明和温暖,黑暗过去就是光明。当生命面对一片荒芜时,总会有许多爱扑面而来,这便是人性中的美,它必将超越丑恶。艾莉森居住过的过渡教习所的主任奥琳教育她,“心中怀着希望来迎接这个世界”。
这世界,爱多了,恨就少了。
详情
玟涛
如何定论这些文字呢?《孽火照出我的美丽》以悬疑小说的情节吊足了你的胃口,像一束阳光的不同折射,写出了一个事件不同反射点的人的成长,他们有悔恨、有失落、有面对家庭,有成长烦恼,也有成长的困惑。
每个章节都以单向度的人来叙述,使整个行文显得静谧细腻,细致刻画着每个人的内心的渴望与挣脱,并在这种推动中,情节在一点一点地攀爬前进,雪花一点点飘下来,最后的结局水落石出。悬疑小说对应着一种世界观,也许在悄然吸引着同类爱好者,或者改变着每一个接触它的人的观念,我读的悬疑类不多,悬疑大多涉及犯罪、恐怖或者推理等,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捉世界,以开始吸引你的视线,以节奏抨击你的心脏,以结局揭开你的头顶,让你恍然大悟,但这仍旧是一个稳定的世界,从首至尾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一个紧张都有释放,每一个悬疑都有结局,这是这类小说的吸引力,也是它的失败处,以前我一直这样认为,所以我读此类小说甚少,后来随着自身经历的改变,慢慢地不再喜欢故事,所以我看书的时候,看到的不是对姐姐艾莉森溺婴动机的追问,也不是对克莱尔夫妇收养约书亚的考虑,我们不再关注更多的为什么,所以悬疑变得越来越松懈,注意力变得不再那么容易被情节抓走。因为每个故事都是那样,非a即b,或a或b,只是一个虚构逻辑的可能。但是如果你开始慢慢读,试着去看前言和致谢,试着去悬置背景,悬置情节,去享受这些文字,包括文字的快感或者它们背后暗含着希瑟古登考夫的思考——“写作通常是件孤寂的事情,没有世界的缓缓渗透,甚至有时横冲直撞,是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你会觉得这些文字是静谧的,甚至是隔绝的,它里面包含的不是精彩的对话,不是激烈的冲突,更像是自言自语,每个人都陷入回忆,似乎像倒退着身子前行。
艾莉森居住过的过度教习所的主人奥琳教育她 “心中怀着希望来迎接这个世界”,我们又是怀着怎么的心情迎接文字的一点点推进和情节的变化呢?(文/玟涛)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3:38 , Processed in 0.05192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