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4| 0
|
20几岁决定一生收入的90% |
最新书评 共 1 条
wsrilj
昨天刚读完这本书,今天趁着休息就写一下笔记吧。这本书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或者刚毕业在找工作,抑或是刚工作的职场新人,如何去做自己的职场规划,点出在30岁前应该要做些什么事情。而这本书呢,只是从大体的角度给读者说明每一个时期要去干什么,给出了整体框架而很少涉及如何去做,即点明了“What”,没有说出“How”,而且没有太多“亮点”,这是我给这本书打3分的主要原因。不过这本书对于现在我还是有用的,至少看完它,我得到了不少启示,而且我喜欢这本书在每一章结束后悔列出5-7本的参考书目作为延伸阅读,只可惜只给出了书名,没有出版社和作者,而且还是日文版的,所以我能找到的不多。另外,我个人觉得日本在职场学习和个人发展方面写的书籍比较多,而且也很有参考价值,之前接触的几本书也是日本的,如《杠杆阅读术》,《晨间日记》等,虽然书中介绍的系统和模式不复杂,但是很实用。现在觉得,日本这个小国家,在经济上发展比我们好还是有道理的,至少在书籍方面就看得出来。好了,进入主题:
23-30岁前是一个准备阶段,做好这个阶段需要做的事情,可以让自己在30岁时来一个华丽的转身:
1.从参加工作到30岁的这个期间,要利用自己所在的公司,努力找出自己想从事的工作,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来锻炼自己。这段时间是商务人士“职场准备的8年”。
2.在30岁前彻底地磨练好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在30岁后“进公司也OK,自己经营业OK,做自由职业也OK”,即具备灵活适应各种工作形式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3.技术和人脉是你的个人财富,同时你的信用也是一样的。
4.23岁-25岁,是在岗位上拼命效力的时期;26岁-28岁,要打造自己的优势;29岁-30岁,要放眼外部;31岁(Plus a),学习管理。
5.学习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也是一个方法。
6.职场准备关键在于“偏,多,杂”,同时掌握几项技能,增加自己的价值。
7.做只有那个年龄才能做得到的事情,这是一个大原则,学生时代该做的事情就是读书和旅行。
23岁前,做好进入公司的准备:
1.大企业中需要具备五项基本素质的人才:1)懂管理;2)忍耐力强;3)责任感强;4)清浊能容;5)精通数学。
2.选择“斜阳产业”实习或工作。斜阳产业:曾一度有过辉煌,现在濒临倒闭的产业。
3.不可忽视进入公司的第一印象。
4.面试技巧:
1)如果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是展示你应变能力的问题,可以问一下三种问题:
a.表达你“对贵公司非常向往”;
b.让对方浮现出你进入公司后的情景的问题;
c.展示应变能力的问题;
2)自我介绍要考虑的“4个P”
a.Price(价格):传达自己的“价值感”;
办事灵活;分配给你的事情,从不厌烦去做;也不反对无偿加班;什么事情都肯干,都愿干。这就是价值价格的战略。价格是一定的,但可以通过劳动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b.Product(产品):把自己看成商品;
把自己看成“待售的商品”,客观地进行分析。想象自己是怎样的产品?会受到谁的青睐?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可能性”会成为你的卖点。
c.Piace(流通):把自己卖给适合自己的公司;
d.Promotion(宣传,推销):在公司里为自己做广告;
看看自己在公司里适合什么工作,然后通过自己的优势,将工作做好,作为自己的“广告”。
3)求职愿望和动机,如果能够说出“3个为什么”工作基本就定了:
a.为什么是这个行业?
与其他行业进行比较,谈行业的存在意义;
b.为什么是这家公司?
事先做好功课,做到能明确说出该公司业界所处的位置以及公司的特点;
c.为什么是自己?
将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和这份工作进行联系,举例说明。
4)事先了解公司的需求
a.公司对自己有什么期待?
b.公司的不足之处,自己怎么去弥补?
进入公司到25岁,竭尽全力,为公司效劳:
1.简单的工作细节,考验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工作态度;
2.跑跑腿就不满,工资低点就抱怨,工作时有这种短视的想法,不可取。
3.学徒时期要找到自己的能力所在。学徒时期:想做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而且一个新人一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的探索时期。
4.比起判断力,更要培养洞察力。
5.工作的本质在于琐事。一个新人,琐事是他的主要工作。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偷工减料都不行。
6.空闲时变优秀的好机会。
26-28岁打造自己的NO.1:
1.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强项:
a.把时间和金钱花在什么上面?
自己经常投入精力和财力的事情,长时间坚持就可以形成一种优势;
b.不能认同的是什么?
“不认同”代表着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不能容忍的地方,需经鉴别可行性后方可坚持;
c.凭自己的个性在做的事是什么?
擅长的领域来自于个性;
2.选工作时,与“想做的事情”相比,更要注意“想要的结果”。
3.思考工作和自己的才能是否相称。
4.要在自己最尊敬的人的身边工作。
5.“大家都觉得办不到的,不愿做的事情”,你可以做做看。
6.全方位学习,效仿成功人士,掌握一定能出成果的模式。
29-30岁,试着走出公司:
1.要有公司内部交涉力,意见能被公司上级所接受,以获得自由。
2.29岁时的跳槽是一次让自己发光的“舞台选择”。
3.主动承担公司的“新工作”也是一种方法。
4.不要通过自己在公司的评价来判断自己在市场上的价值。
5.对数字敏感,能看懂资产负债表。
6.成为业界人士之间沟通的桥梁。
31-35岁,管理好组织:
1.31岁的必修科目是“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脉力”。
2.高管的薪水高,是因为把自己的可再现技能,让自己的部下在先。
3.抛开个人的能干标准切忽以自己为标准来衡量部下的能力。
4.31岁时注重自己的外在打扮,这很重要。
5.讲话要有逻辑,要有热情。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6:39 , Processed in 0.23918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