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古哀怨托骚人,一代兴亡入诗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1:4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标记书签
本帖最后由 张相逢 于 2012-4-22 11:53 编辑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底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作者小传: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年)。少从张溥游,参加复社。
明崇祯四年(1631),会试魁元,殿试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充东宫讲读官,再迁左庶子。仕明期间,深受崇祯帝眷顾,可谓一路春风,有鲜花着锦之盛。顺治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先生(吴伟业)里居,闻信,号痛欲自缢,为家人所觉。朱太淑人抱持泣曰:‘儿死,其如老人何?’乃已”(顾师轼《梅村先生年谱》)。顺治二年(1645),任弘光朝少詹事,因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辞官归里。入清后始杜门不出。顺治十年(1653),被逼应诏北上,次年抵京,授秘书院侍讲,十三年迁国子监祭酒,十四年因奔继母丧南归,遂里居不出,居家而殁。
    伟业在明朝以会元、榜眼、宫詹学士、复社领袖,主持湖广乡试,辅贰南雍,“为海内贤士大夫领袖”,名垂一时;但生不逢时,命途多舛,仕明而明亡,不愿仕清而违心仕清。自《诗经·黍离》吟咏出“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悯宗周的诗句,黍离之悲也就成了亡国之痛的代称。作为明末遗臣和有良心的士大夫,身遭易代之变,感受黍离之悲,未能以身殉国,复又违心仕清,遭世讥笑,深感愧疚,痛苦万分,诗歌成了他的寄托,围绕着黍离之痛,感慨兴亡和悲叹失节是其吟咏的主要内容。“千古哀怨托骚人,一代兴亡入诗史”,他用诗歌救赎灵魂,唱出了一曲曲怨艾的心音。这种情感的流露在梅村诗歌中显而易见,《梅村家藏稿》即以仕清为界分前后两集,“立意截然分明”。伟业临终之前亦曾遗言:“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殓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上立一圆石,曰‘诗人吴梅村之墓’”,用以表明自己身仕二姓的悔恨与真心,“苦被人呼吴祭酒,自题圆石作诗人”。
    乾隆时期,在大力表彰忠臣(明末清初因抗清而遇难的明朝官员)的同时,又编纂《贰度忠臣传》即《贰臣传》,分甲乙两编,甲编收录对清朝赤胆忠心、积有功勋者,乙编收录降清后毫无建树者,吴伟业即属于此种。当然,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考虑,将吴伟业作此种编列无可厚非。然而这种带有明显政治意味的划分毫无疑问地抹杀了一颗悔恨心灵的痛诉。殉国的人成为了英雄烈士,苟活的人只能暗自吞声饮泣,所谓“寸肠万恨,何人共说,十年暗洒铜仙泪”。抚今追古,我们不应再以苛求的眼光去评介前人,而要还他一个真实的自我。同样经历明清易代的诗人邓汉仪在《题息夫人庙》中写道:“楚宫慵扫眉黛新,只自无言对暮春。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只有具有切身生命体验的人才会生发出这种“千古艰难惟一死”的慨叹,这也是那个时代遗民的心声。当然,我所有的还只是一些日常的生活经验,还不足以形成深刻的思想、动人的诗意那般的生命体验,却在这里大谈黍离之悲、亡国之痛,见笑大方。
    有时候,好的作品能够引起共鸣。前几日观看电影《柳如是》,有感于钱谦益和柳如是的遭遇,联想到吴伟业的经历和诗歌,亦题作一首,其词曰:
燧火烽烟照九州,田横墓下写国愁。
残荷怜影风前泣,画舫轻翻梦里忧。
萧瑟山河空寓目,只身漂落泛江流。
无人四海歌离黍,归寂红尘入晚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沙发
悦读闲人  发表于 2012-4-23 09:37:35 标记书签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原来是他写的啊。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1:44 , Processed in 0.24005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