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00: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rom Publishers Weekly
  This gripping account of a woman caught up in the maelstrom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begins quietly. In 1966, only the merest rumblings of political upheaval dist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11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0 19:06:09 | 只看该作者
  淡定和坚持的贵族气,不盲目地抱怨生活的不公和苦难,而是坚持优雅,坚持理性。从字里行间,都能读到力量。
  字数你妹啊!
  字数你妹啊!字数你妹啊!
  字数你妹啊!字数你妹啊!字数你妹啊!字数你妹啊!字数你妹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1 11:50:06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本书之后本来有千丝万缕的情绪的,曾想马上打开豆瓣记下我当时的感慨,可介于当时已经晚上12点了,第二天还要上班,犹豫了一下,还是关了灯睡觉,打算第二天下班之后再补上。谁知忙忙碌碌的一周就这样溜走了,等到今天来补上这一篇书评的时候,当时心中的小波澜早已没了踪影,不过还尚存一些小涟漪,所以趁现在涟漪还在荡漾的时候赶紧记下,以免留下更大的遗憾。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作者前半部分写自己在监狱遭受折磨的内容。整个笔调太阴暗,太压抑,太痛苦,而这个老太太又太固执,太“不开化”,让自己在监狱里白白受了太多苦。我当时在想这个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难道就看不出这就是不容辩驳的人治逻辑?可是转而一想,既然明知结局,若只是无所作为地等待结果,不如活着的时候带着尊严抗争。
  
  我喜欢作者被释放以后的部分。这个部分有朋友看望她时带给她在监狱中所不知的物是人非,有文革发展到后期,政治气候的变化。 当中有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思考,更有作为女性,作为母亲的真情流露。作者身上有很多闪光点让我记忆深刻,比如我很欣赏作者的智慧。她是一个非常仔细并且谨慎的人,她可以观察出大德接近她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她还可以从报纸和电视上的只言片语推断当时的政治气候。还有她在处理与邻居姓朱的一家如何分割过道空间的事情上也考虑得十分周全,既解决了争端又最大程度保护了自己,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但最能击中我的一点是作者的坚守。当作者为自己和自己的女儿不断争取平反的时候,她对理与法进行了坚守。当周围的人因为强政府而无法避免根据意识形态来思考与行动的时候,她对人性温存进行了坚守。而有别于战士林昭的轰轰烈烈,作者的方式永远是理性克制的,看上去不过只是独善其身,明哲保身而已。可是为何她的阿姨会惊讶于她和大家所说的万恶的资产阶级不一样?为什么大德又会将作者对他的关怀与母爱媲美?或许我们忘了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往往来得更深沉,更长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1 22:39:11 | 只看该作者
  最先吸引我的是书封面上的这张照片。虽然已不再年轻,但仍显优雅和美丽。尤其是她的眼睛,这么明亮有神。由此想象她究竟经历了什么,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一段穿越,与她一同去经历了那段生死浩劫。
  
  关于描写文革时期真实情形的书并没有看过很多,之前看过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感受颇深。而这次看了郑念的《上海生死劫》,在我看来又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这基本上是因为作者所受的教育背景,思想理念都不太一样的缘故。郑念受到的是西方教育,从事工作也是同西方人打交道。因此无论是很多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是受到了影响,因此笔调更为冷静。《往事》是那场浩劫中一代知识分子精英们所受的遭遇的合集,而《上海》是自己的经历,从头至尾的,虽然很多时间的节点也都是从当时的报纸、广播以及浩劫过后的认识,但是在时间上还是比较系统的。
  
  理智,智慧,乐观,坚强与她的美丽一起塑就了她的高贵灵魂。红卫兵在她家抄家时候,她运用智慧说动了他们终于保留了一部分古董珍品。在狱中她并没有为自己的不幸而自怜或过分埋怨,而是有着坚定的信念,活着的信念,绝不妥协的信念。时常她还能从报纸广播或者看守审问和对话中去分析政治气氛的细微变化,这是大多数人在那样的环境中无法做到的。这些都让我非常佩服。在狱中她死都不肯承认自己有罪,以致最后释放时因为没有明确她没有罪而宁肯不出看守所的情形也让我致敬。读到这些的时候我在想,假如是我又会怎样,我这个人好像很容易就妥协了。
  
  还有一点就是对群体盲目的人性拷问。就跟看过的电影《朗读者》里的女主人公一样,一个内心本善的人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也会成为纳粹的帮凶残害别人。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很多人为了求得自保或者趋利,从而也会跟风去揭发别人,那些在运动中推波助澜的人们或许也有过内心的挣扎,良心的拷问而最终屈服于现实,或许都认为自己这么做事理所当然,也或许一开始就是为了自己的一心半点的利益,帮着残害他人。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里,活着尚属容易的,有尊严的活着更是难上加难。为此在书中她也没有去责怪那些曾经背叛和离弃她的人,却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难道因为为了自保,因为压力,就可以原谅自己的出卖、投降和谎言,就可以因此而变得无辜吗?进而我也逐渐去理解为何在那个年代会有砸锅炼铁,亩产万斤的大跃进,为何会有无中生有的大字报,无知?无奈?
  
  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生活在今天,也好像很难去想象中国这片土地上曾经这般狂热过。但正如章诒和所写的书名一样《往事并不如烟》,浩劫的确是发生过,文化的浩劫,人性的浩劫……很多流传已久的历史文化古董古迹都毁于那个年代,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在这个期间遭受罹难,让人扼腕。而这一切的真正原因只不过是政治派系的斗争,多么可怕。我相信历史真相的帷幕会逐渐打开。因为我们要以此为鉴,不能再让悲剧重演。
  
  看这书的时候,基本都是上下班的时候,要么在拥挤或者不拥挤的地铁上,要么就是在班车上。偶尔会抬起头想想,相比那个年代的他们,我们真的要幸运多了。别的不说,就说跟父母他们那辈人比,他们或者因为成分高而没有机会升学,或者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而早早辍学做工补贴家用,基本都是没有念到什么书,为了子女有机会能多念书而辛苦大半辈子;而我们只要家人支持,自己愿意努力,读书这件事情上是没什么限制的。再者,从政治环境说,虽然还是会不时有民主,自由的呼声,但是仅仅在三十多年后能从那会儿随时提防监视告密,害怕一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人人自危;到现在基本还算是言论自由,其实进步也还算挺大了。为此真的要感谢那个真正结束那场浩劫将中国带上正轨的人——邓小平。作者在行文中好几处都提到了。我想起了小时候,外公也是这么说的。
  
  再看一眼书的封面,感叹在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之后,仍旧有此迷人笑容的女人,那是因为她一直怀着宽容和接纳的爱人之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7-22 01:35:26 | 只看该作者
  正好,纽约的今天还没过完,今天这个日子,和书也有莫大的关系。
  
  起初注意这本书,就是因为提到了上海,其他的一切,好像都离现在的我很遥远。其实就过了四十多年,却因为没有经历和无人提起而感到陌生。我在纽约奔波的日子,常常想念上海,再破旧的地铁上读这个发生在上海的真实故事,挺穿越的。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评论过郑女士非常中国的文笔,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一个英文很好的中国人写的普通故事。后来随着悲剧的演化,才知道最朴实的文字带来的真实感受。我第一次落泪是郑女士被迫和女儿“隔离”,女儿每天都会偷偷在院子里扔一个纸团,里面写着“我爱你妈妈”之类的。到后来确切知道美萍死了,却流不下泪来了。
  
  写这篇书评,主要是想摘录一下郑女士在她的经历里,对文革历史、中国文化、政治的一些评价。由于读的是kindle,没有标页码。
  
  1. "The capitalist class is the skin; the intellectuals are the hairs that grow on the skin. When the skin dies, there will be no hair."
         毛主席语录里的原文,把资本主义和学者比作唇亡齿寒,彻底地开始了打压学者的十年。
  
  2. Is it not true that we all possess some destructive tendencies in our nature? The veneer of civilization is very thin. Underneath lurks the animal in each of us.
         很多人读这本书,都是被郑女士的气场所震慑,我也是。整本书中,不管郑女士经历了什么批斗、囚禁、被监控,她总是在思考,她总是祈祷,她总是相信真理和真实;同时,她又经常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困境,体会对方的软弱,并原谅了很多很多人。她从来没有恨谁,没有诅咒谁,也没有厌倦生命。
         以上的这段文字,让我想起了斯坦福监狱实验《The Lucifer Effect》。这个经典的心理实验证明任何人被放到特定的角色里,其道德标准是不堪一击的,心中的邪恶和破坏欲是很容易被唤醒的。文革无疑是唤醒了不少人心中的魔鬼,为了求生、为了自己少受上海,而让无辜的人,甚至家人朋友,受尽折磨。可是,没错,每个人在那样特定的环境下,都很有可能变成那样。我们没有什么资格评判别人。
  
  3. "... A Chinese woman degrading her country by having a love affair with a barbarian from the West deserves incarceration in a Reform through Labor Camp."
  Chinese throughout the ages have suffered from racial arrogance. Those who never went out of the country and had no close contact with other nationalities often thought of people in other lands as alien, therefore uncivilized creatures with strange habits and called them "foreigners" or even "foreign devils". The self-imposed isolation during Mao Zedong's reign and Party propaganda on the evils of capitalism greatly reinforced the Chinese people's unfortunate state of self-delusion. When Deng Xiaoping threw China's door open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a flood of well-meaning and obviously affluent "foreigners" came to China with money to invest and ideas to share, the Chinese people suffered such a traumatic awakening that they sank into shame and self-reporach, only to emerge with an eagerness to jettison everything Chinese in order to become thoroughly "civilized".
          这段文字表现了中国文化在六七十年代和当今的异同。“种族主义”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劣根性第一。直到今天,大部分人仍然如此。一开始大家是讨厌洋鬼子,到后来是崇洋媚外。可是,崇的是什么洋?是白人,是有钱的白人,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白人。很多人的美国梦,是混入富有白人群体的梦。很多家长还是不能同意孩子和外国人(尤其是非白人)结婚生子,中国人是最喜欢评论“黑人”“阿三”“犹太人”的了,要是翻译成英文被听见,应该会被老美搬上法庭吧。尽管现在大把大把的家长把孩子往国外送,但他们只希望孩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点说来容易做来难。
  
  3. "In fact, I don't know anymore what's crime and what's not a crime. But since you are here already, you must just wait. Someone will deal with you one day. You're not so badly off."
         郑女士被囚禁时,三番五次和狱卒争辩自己无罪的事实,这是狱卒后来某次的回话。郑女士熟记毛泽东语录,用他们的思维告诉他们自己无罪。可是,那十年毁了整个中国的是非观。
  
  4. It was a sad story of callous disregard for human rights and another instance of the readin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sacrifice individuals for political purposes.
          读这本书钱,我觉得我对文革了解很少。家里因为都是工人阶级小市民,就连奶奶辈都没有什么惊涛骇浪的故事(还好没有)。郑女士告诉了我很多我不知道的事,包括领导层各种阶级斗争对人民的影响,确实可悲。
  
  5. I wondered how one single person could have caused the extent of misery that was previaling in China.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lacking in our own character, I thought, that had made it possible for his evil genius to dominate.
          丑陋的中国人。
          我们缺乏自省。
  
  6. Communist China during the Mao Zedong era was the Party's demand that people inform on each other routinely and denounce each other during political campaigns. This prctice had a profoundly destructive effect on human relationships. Husbands and wives became guarded with each other, and parents were alienated from their children. The practice inhibited all forms of human contact, so that people no longer wanted to have friends. It also encouraged secretiveness and hypocrisy. To protect himself, a man had to keep his thoughts to himself. When he was compelled to speak, often lying was the only way to protect himself and his family.
  
  7. “What's a back door?" I asked her.
      "That's a new way to get things done. It means making arrangements to see a doctor or to buy something one needs urgently through friends or acquaintances rather than going through the regular channels," she explained. "Of course, back doors generally cost more because we have to give presents, not money, to those who make the arangements. But in many instances, it's the only way to get things dones nowadays."
        我并不知道”后门“这个词是这么晚才出现的。没想到”后门“和”潜规则“至今仍然没有消失,并且愈演愈烈。人们不需要为了生计而去找”后门“,更多的是为了贪婪。
  
  8. For so many years, the official propaganda machinery had denounced humanitarianism as sentimental trash and advocated human relations based entirely on class allegiance. But my personal experience had shown me that most of the Chinese people remained kind, sensitive, and compassionate even though the cruel reality of the system under which they had to live compelled them to lie and pretend.
         郑女士的美,就在于她看到别人的美。不管对于谁,这都是一个美好的性格。
  
  9. I had forgotten how much Chinese men enjoyed having a woman do exactly what they wanted. It almost seemed that my innocent acceptance of his invitation to go to a flower shop had brought our relationship a step more intimate than it had been when he first crossed the threshold. Not only did he hold my hand a fraction of a moment longer than necessary when he took his leave, but he actually felt encouraged enough to offer me money.
          中国亘古不变的“男权主义”,甚至是很多男人和女人都没有意识到的“男权主义”。
  
  10. Zhang Yufeng was the last of a succession of young females who had shared Mao's bed. The Chinese people knew but never dared to talk about the fact that their "Great Leader" was a womanizer. In his dotage, the self-styled successor of Marx and Lenin, and the symbol of progress and enlightenment, believed, as some Chinese emperors had believed, that sexual liaisons with young virgins enhanced longevity in an old man.
          这本书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点是毛泽东江青林彪等人的八卦。中国还有种叫“处女情结”的东西,至今死不了。中国的womanizer们,也丝毫没有因为历史的远离而减少。
  
  11. In Communist China, there was no law independent of Party policy.
  
  12. Instead f my refusing him, he was refusing me. This was the only way to deal with people who hated to be refused.
         郑女士的情商表现在她和各层人士的交往当中,这就是传说中的名媛吧。
  
  13. Chinese people are extremely sharp and cynical. They believe fine gestures and noble behavior are always motivated by selfish designs.
  
  14. I have recored John's visit here mainly because I think Lao Li's behaviro rather intersting. While he controlled my life, he did not want to appear to do so. It was up to me to anticipate his wishes and act accordingly. All Chinese Party officials behave in exactly the same manner towards the people. But of course not all of them are so touchingly human as my policeman, who was basically a very kind individual.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7-23 08:02:41 | 只看该作者
  政治只是少部分人的政治,群众的角色是作为被波及的对象,中国一向都是如此。
  
  看《纸牌屋》,民意选票的背后是政客小心操纵的舆论,议案的提出埋藏着的个人的权利欲望。感性脚得美帝那儿的民主政治中的精英色彩也挺浓厚。
  
  在缺少法律限制行政的政体中,人的作用很大。如果一个民族又没有明确的立足点,那么国家将会在任何时候引向任何方向。我们的奋斗目标究竟是什么,建国以来几十年口号一直在变。我们似乎缺少类似以民主平等为核心的稳固而统一的诉求,利益是唯一的动机。运动和革命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利益链条的刷新。而对利益的维护会使一个团体以“道路思想”为武器来攻击对手,一场运动也走向极其危险的极端。只是现在再没有那样铁腕式的强大的政治人物,不太会再产生波及全国性的运动。
  
  
  改革和开放已经被反复提及,好似已经化成了符号,而不能理解文字本身的意义。但回顾历史,从文化大革命到毛泽东逝世邓小平掌权直至现在,我们的社会一直受宫廷斗争的影响。夺权有多少反复,人民生活就有多少曲折。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则是改革派当年夺权成功的结果,这里面偶然性是很大的。这并非是一个基于人民群众的选择,从开始到最后,永远都是自上而下被动的接收的。
  
  “三权分立”,“第四阶级”,权利相互监督,宪政都是我们追求向往的,可是我们似乎只有一个核心阶层,改革开放之后,资本的力量使国外的意识加诸在政策上,但国内的民众始终未能形成推动政治变化的显著力量。毕竟我们是极容易被利用的一群人。
  
  文化大革命时,与《1984》类似的情景,其背后不就是改革派处于劣势?虽然发生在十年间,但产生的影响波及几乎一代人。我们不做历史研究,无法抽离地看向历史。身处其中的意义就是一生被宫廷震动的余波淹没。
  
  《甲骨文》中,陈梦家被反右派运动攻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反对汉语改革。两次自杀的痛苦的生命最终也没能对这个计划产生什么影响,让毛泽东选择推迟计划的原因是斯大林的一句话。
  
  只看过几本书,我随时期待更新推倒以上的想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7-23 08:52:07 | 只看该作者
  题记:
  人类浩荡前行,在这条路上,不是靠的恨,而是靠的爱
  
  ——史铁生《奶奶的星星》
  
  
  
  读罢郑念女士的回忆录,我断定她必是个极有活力的人。不靠活力这两个字,只怕她也撑不过文革。
  
  活力不是在投行里用透支生命的方式上班,也不是打起背包跨上单反穷游天涯,而是你在被投入冤狱后,还能想起第一件事是打扫自己的牢房。郑念不容许自己生活在污秽里,所以把不多的口粮——每天两顿的糯米饭——用来粘草纸,糊墙。看守把这自制墙纸撕掉,她也无所谓,撕一次糊一次,直到看守懒得再撕为止。
  
  在最惨的时刻,在那些怀疑上帝是否存在的夜里,这位基督徒把救赎的希望放在自己身上。毒打只伤皮肉,辱骂也难伤心灵。在她的牢狱生涯里,“活着”只是最低要求。前文所说的“撑过文革”,在她身上更多地表现为人格的未受折损。《纽约时报》的书评说,这本书很少给人压抑的感觉,相反,看郑念如何用智慧和狱方缠斗倒是颇为有趣(Christopher Lehmann-Haupt)。她被关了六年半,期间随着当局的权力斗争,审讯者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罪名没变——“英国间谍”。有的审讯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挽救”的名义要求她认罪;另有一些则直接以死刑相威胁,腰挂左轮手枪问话做笔录。但郑念不能理解她为何要受审。无数次,她清清楚楚地告诉审讯者:“我没有做过伤害人民和政府利益的事,没有犯罪。我要求你们在上海的《解放日报》和北京的《人民日报》上发表道歉声明,因为我在这两地都有亲友。你们破坏了我的名誉,要负全部责任,恢复我的名誉。”为了斗争,她把监狱里唯一能读到的《毛泽东全集》和毛语录看得烂熟,然后耐心地去和牢头们“摆事实,讲道理”。
  
  郑念接受西方教育多年。她念的是燕京大学,后来又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对她来说,法律、尊严、隐私,这些都是生活必须具备的基本保障。她气愤于正义被公然践踏,被剥夺隐私的屈辱却更叫她难以忍受。书里她写道,夜里的牢房会有一盏电灯彻夜不关。虽然灯光微弱,也足以令她难以入睡,更足以让狱卒把她窥视得一清二楚。黎明时分,电灯终于灭了。这时天仍未大亮,室内昏然一片。从灯灭到狱卒叫起床,只有这短短的一小段黑暗。她躺在那里,却感到最完整的安全和自由。
  
  这个“大资产阶级”比任何一个抄她家的红卫兵和批斗她的造反派都更懂马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伦敦政经学院是左派的大本营,郑念在那里第一次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她说“毛分子称自己为理想主义者,却连《共产党宣言》都没读过。我们(指她和丈夫,笔者注)才是理想主义者……”1966年时的郑念已经51岁了,她看着十来岁的革命小将们在自己家中放肆,焚书,毁古物。除了痛心以外,她甚至不能搬出马克思做尚方宝剑,因为她的对手们,听不懂。
  
  书中最惊心动魄的情节之一发生在郑念因拒绝认罪,被双手反锁,关进黑暗的废弃牢房。因为手铐被恶意地锁紧,她的双手从手背一路肿到了肘关节。金属咬进腕部,出血化脓感染。没有水,没有食物,无法躺下休息,受了重伤,郑念最后晕了过去,醒来时才发现距离自己被铐住已经过去了十一天。监狱的人穿着皮靴踢醒了她,边踢边叫她“不要装死”。
  
  当她最初被铐起来关进小黑屋时,她首先用“人不吃不喝能活七天”的说法来宽心。后来一个稍微温和些的狱卒看到她肿胀受伤的手臂,劝她放声哭叫,好叫“上面”知道她的情况。她想了想,觉得自己实在做不出来,因为哭便是示弱。她说:“我不愿在人前哭。听到别人放声大哭也总觉得尴尬,那感觉就像看到一个人当众把自己的衣服扯开”。这样平和的语气来自出狱十年后的郑念。她这样静静地写,却并不足以让读者的心也平静。这是她在狱中受的最重一次皮肉伤,平心而论,和很多人的相比,尚算轻伤。文革十年,有人自尽以求保全,有人不明不白被杀害(如郑念的女儿郑梅平),有人最终落下终身的残疾。全国上下,城市村落,各色人等。如果把郑念描述的肉体和精神迫害乘上如许多倍,我们中国人落得该是多大的一个疤,不忍细想。
  
  近代以来,每次劫难过后,最难的不是如何重建家园,而是如何达成内心的和解。勃兰特那一跪,跪出了对国家机器的讨伐,却跪不出对人性之恶的宽恕。文革带来的痛更甚,因为其本质是很大一部分中国人被煽动起来,假借正当的名义,公开地残害自己的同胞。通过毒打、谋杀,也通过盯梢、告密。郑念写了自己再文革期间遭到的迫害,也写了自己的女儿、邻居、亲戚。她最伤心女儿梅平被害,梅平文革前是上影厂的演员,在文革期间上影厂死的29个人里,除了梅平以外,都是在旧上海与蓝萍有过过节的老艺术家。只有梅平,她和权力斗争最无瓜葛,年纪最轻。梅平的死亡,最初的官方说法是自尽,文革后改为迫害致死,但郑念手里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梅平是被人杀害的。绝望的母亲文革后多次奔走,希望政府彻查凶手身份。在她离开中国大陆几个月后,传来了凶手被判死刑的消息,只是两年的缓期时间通向的是最终获释。郑念在书里写“杀害梅平的人现在还生活在中国”。写下这些字的时间是80年代晚期。如今已是2013年,我很好奇这些人后来如何,他们是否还活着。梅平之死不是个例,杀人者都在哪里,他们的罪行谁来追究。犹太人有“纳粹捕手”。中国人阳光乐天,正史野史皆可作寓目怡情之用。且看解构主义横行的当下,有多少文艺家从历史中汲取灵感。可惜,唯苦难的心灵史乏人过问,难以过问。
  
  在郑念出狱后,冻结的外国账户被归还,她的生活条件比身边的人好很多。由于妇联成员的身份,还能享受到例如“特殊商品”的待遇。曾经对她唯恐避而不及的亲戚朋友纷纷来探望,甚至表示愿意“照顾”她。郑念奇怪这些人在她受难的时候都跑到了哪里。但同时,她又说能理解这些人。种种的原因之下,他们当时也不可能会有更聪明的做法。郑念的亲弟弟曾经因受不住审讯的压力,出卖了自己的大姐。尽管觉得寒心,郑念还是谅解了这手足间的攻讦。她说,基督的教诲里只有爱,没有恨。
  
  我们都是脆弱的。以为自己很善良很正义吗?也许只是没有机会实践恶,亦无从探究宽容的深浅罢了。当人世间失去秩序和公理,上帝死去。
  
  1976年,在疯狂中,中国人走到了最后的恐惧。郑念用了hysteria,helpless,frantically等词描述了唐山大地震后人们的精神状态。万幸的这也是劫难的最后一年。此后漫长的时间里,中国人与贫穷进行了持续性的抗争,一直走到今天。有的人也许是真富了,更多的人还穷着。问题是:是否还有为真理抗争的精神,是否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是否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看着那么多人纷纷奔向海外,我沉默着不知作何评价。郑念曾经的离开是为了彻底的自由与被接纳,今天的我们呢?惟愿我们这一代人和未来的全体中国人都不再有实践恶的机会,在中国的土地上让中国梦成真。
  
  我想看看书里的陈妈、阿姨、老赵、花匠、厨师,也想见见第一看守所里那个北方来的女看守,监狱医院里的女医生,郑念的朋友胡先生,还有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大德……虽然如今这些人应该都在天上了。
  
  活生生一段历史。人,人生,中国人。
  
  ————————————————————-
  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是1987年,中文版面世于1988年,之后发生了什么,所有人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郑念在书的后记里提到了1986年的一次学生运动,这件事本人还是第一次了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7-27 00:44:4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人生经历可谓彪悍。最令我钦佩的是以一位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身份,在数年艰苦的牢狱生活中,所体现出超凡的毅力和坚持。也许贵族的教育和信仰在其中是关键。
  其二是行文的节制。看过几篇博文,据说作者其人本身性格也颇节制,用她自己的话,发不出动物一样嚎哭的声音。但也正因为如此,其苦痛更令人动容。再有令人惊心的是对那段特殊时代中人的描述。拿到今天,也时时看的到身边的对照。作者归咎于文革对人性的摧残。但三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没能复苏完全呢?
  看过这篇文章,就很想和家中长辈讨论,他们印象中那十年发生了什么事。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很少谈到这些问题。
  最后好奇的是,作者何以记得文中诸多的细节,从66年开始,到80年出国,这当中14年的事件,何以能记得毫厘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7-28 00:38:56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都说看这书完全不觉得是中国人的手笔,我看前几章的记述却觉得还是蛮亲切的,至少比翻喜福会要顺畅,特别是作者对于红宝书语录的翻译之类。
  
  从前对那段历史只是听说,这次读郑女士的文章却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文如其人一般得体,纵使在论述最阴暗的岁月都如此不卑不亢,从她进医院拒绝sketcher的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看出。
  
  其实本书给我感触更深的确实作者从detention house释放后的故事,步步为营,连自己的侄女还有故友都要回避,还要拒绝Mr. Hu 那般绅士地援助。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克制,这才是真的贵族品质呀。
  
  最后一句话挺心酸的:God knows how hard I tried to remai true to my country. But I failed utterly through no fault of my own.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7-28 06:52:22 | 只看该作者
  之前,我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遗憾的是,在她漫长、灿若星辰的历史长河中,她的人民从来没有一次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也许曾经有过那样一次如流星般的机会,最后也只是一场精心设置的骗局。
  
  然而我必须纠正,从1949年到2012年,这个国家还太年轻。概括这短暂的63年,作为个人,我想我还是会写下这一句:他太年轻,我能理解他犯错,也允许他犯错。
  
  我想没什么必要去罗列世界上每一个民主国家,经历多漫长的历史逐步演绎至今日。因为我隐约感觉,那些夸张的戏剧表演式的运动、政治,都只是太年轻的政权不自觉的演出,他们太缺乏安全感,所以选择封锁以及表演。
  
  对一个人来说,不好的回忆对一生太有影响。生命短暂,怎么能够这样让痛苦的回忆霸占人生?我想,对于郑念女士,我很荣幸能够读到她的这本书,让我了解一段过往,我们太需要与世界同步。
  
  其实我们的一生中,并没有多少机会去经历莫大的不幸,也只能一遍遍预习那种屹立在动荡之上的优雅与高贵。这样的预习可能永远都用不到,也不想遇到。
  
  我也不能因为阅读到这一些,便自视高于这个政权。我的整个人生都将只是一名阅读者。我不参与也不愤慨,因为我只想做一名阅读者,但我并不麻木。我是一个内心尚存希望,且真心诚意度日的阅读者。
  
  所以,在最后,我会说:祝他在踏过那一些血肉模糊后,早日成长。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07:59 , Processed in 0.0662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