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0
|
长发飞扬的日子 |
最新书评 共 28 条
geekan$
昨天收到了路上认识的一位朋友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出门没有目的地,随便拦了些车就从福州慢慢到了青岛,一个人突然觉得无聊,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去怂恿舍友组一支乐队。最后附上了一句再熟悉不过的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回信,并告诉他其实《达摩流浪者》里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天晓得这世界会不会有一天突然醒过来并绽放为一朵漂亮的达摩花朵。”
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姜昕这本书。其间也只是在234页作者的建议下停顿了两个小时。那两个小时里我抄起CD机和《黑梦》一个人奔向操场暗处。唱片播放的时候我想着窦唯和姜昕的爱情,意识到自己之前在听它时是多么的自私。音乐当然不会跟我计较,她是最自私的,同时也是最博爱的。
说实在的,我对姜昕及其音乐都没什么感觉,作为窦唯的热爱者,买此书的初衷只是为了追八卦。读了序言感到有些失望,因为作者的文字功力实在一般,可后来的故事的的确确打动了我。或许是因为喜爱窦唯所以代入感特别强,或许只是张昕和姜昕一样---都爱哭。
读到她和窦唯的那些日子我真的和神经病一样,时哭时笑。想着他也曾对自己心爱的女孩儿信誓旦旦蜜语甜言,想着他多疑的性格和对音乐纯粹的态度,想着他拉着姜昕疯狂地跑到暴雨里的河堤上说:“make love in the rain”……不知如何描述心情了= =
最后真的是眼泪哗哗读完的,看着她一笔一划记述着张炬的死和璐璐呆坐与痛苦交替的状态,看着亲友的心碎,真心止不住泪水。
自以为也算得上音乐爱好者,反正如果它突然从我生命里消失我一定会痛不欲生,会不会死未可知(其实这是个悖论。很多人问我没音乐能不能活得下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怎么可能会没有音乐呢?如果音乐一开始就不存在那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而音乐这么美好的东西是更不可能会突然消失的,不,是不可能消失的)。身边个别朋友也颇有走上音乐这条路的趋势,我特别理解姜昕在书中记述的那些东西:乐队穷困潦倒和辛酸的夸张程度,大家对音乐的热爱,一起胡次海喝的开心岁月,如此等等。同时,窦唯、张炬、丁武、张楚、张有待、郭大炜、何勇等人也变得更加丰满。
张炬的日记让我颇为感慨。可以说“四号”间接毁了他的生活,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他自作自受。
经常听得朋友讲飞叶子什么的,我没试过,也不想试。虽然知道那东西不上瘾,于身体害处比烟还小些,可我害怕,没人知道今天是叶子,明天会不会嗨的时候就变成“四号”之类的玩意儿。本来就拮据,倘若真如此,他们会因此失掉音乐以及同样宝贵的东西。所以每当朋友跟我讲起他们飞的事情,我的内心永远都是沉默和担忧。致幻剂不是好音乐的必然来源,真正的美好都源于生活。
姜昕还提到了国内做音乐的一部分人文化素质太低(“童”字都不会写),深有同感,看看现在的那些歌词就不难发现,尤其可笑的是喜欢唱英文的乐队,您能先修改下语法错误再出来玩儿洋的么?艹!不想多说。
我猜,所有热爱音乐的人们读了这本书都会有各自的感悟和共鸣。
她对生活始终抱有信念与希望,这真好。
无论世界再糟糕,说句俗的,有信念有希望就有力量。
前两天看到桂林一音乐节上窦唯坐在键盘边的身影,我想,世界的可能性是无法预知的,没准儿真就像杰克在书里写到的那样,它会在某天绽放为一朵漂亮的达摩花朵。
来自: 豆瓣
详情
从前有$
随着最近很火的好声音冠军的出炉,大家又开始研究起了姜昕,王菲,窦唯的三角恋故事,我也是八卦者之一,但只限于单纯好奇是怎样的一段故事而已,以为书里会有很多八卦可查,可是看过来,总体感觉,姜昕还是不是专业作家,叙事手法和内心刻画实在是。。。看得人比较累,相比之下,类似的书籍,石康,就写的比较好!到后来,我都是省去了姜昕大段落的内心独白,而直接挑有故事情节的来看!书中最感动我的就是姜昕的一段话---“而在我的记述里,那年夏天那个雨后的下午,那是我的“长发飞扬的日子”开始的下午,那一刻那个站在一排教室前面,迫不及待的解开马尾辫儿的女孩儿,她与现在的我,也已经隔离了将近十四年的时光隧道。那个曾经仅仅是因为着迷于某种发型就开始急切盼望长大的女孩儿,她早已获得了她当初渴望的成人世界里的自由,可是,她真的“长大”了吗?我却反而不如那一天那么肯定——或许,我们都是永远的孩子,总是会出现没完没了的疑问,永远不能摆脱对于答案的探寻。”带着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回到了当时我们某个时光点儿!每个人都有内心一片记忆,我的记忆就是某天,特别舒服的天气,我走在路边不免哼起歌来,抬头仰望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和完美到无懈可击的太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长大是要付出代价的,好在我们都在成长,这一刻,我们是回不去的,而我们不后悔。。。窦唯在那个年代还是年轻而混乱的,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又都想要,反复的个性其实就是幼稚的表现,不过在那个年代一切都是年轻可以解释的。。。希望他们分别幸福吧。。。
来自: 豆瓣
详情
左九$
老妹买来这本书,我乍有兴致的翻开了第一页,猛地一看 哟,这人还是个民谣歌手,然后我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况且她写是自己的青春时光,给我尚在青春奔波的孩子应该会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吧,就稍微有点耐心的看,但是令我大惊所望的是很大的篇幅都在回忆,然后缠插着很多的幻想成分,给我有种感觉就是,丫的,这点小事有什么大不了的还当个传世家宝似的四处炫耀,然后我又关照自己,不,我不能张啊,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世界观都不同,我又为什么要强求人家一定要写成符合你心仪的作品来呢,毕竟,在我看来,真正的写作是写给自己的,是写给自己的内心的。然后我又细心的看看了,我觉得吧,作者有很多话想讲,有很多情要抒,有很多感觉想给大家分享,但是说白了,她还没有那么强驾驭文字的能力,并且现在写文章有时也要像做演讲的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我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很多的读者看一篇文章分三步走,一看有那些人物出场,这些人物都是些干什么的。二看这些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有没有所期盼的感情因素的,最好再复杂伤感纠结多情点,三看结局与自己心里大概的走向有啥不同,最好差异大点,然后再让读者流几滴眼泪。有时这就是一个读者的写照,说实话有时我就这样。不是我耐不下心思看完,而是……
我就想当然的联想到了我自己,我就想,倘若我以后写小说,我会九分内容,一分猜测,猜测读者的想法,因为在我心里,最好的小说可能并不那么讨人爱,但是是我的挚爱,当然倘若有机会写成的话,我应该不会发表(不过谁知到呢)但是要声明的是我的猜测不是投其所好,是有点心思,让我的作品使更多的人看到。(潜台词是或许我的稿费会多点)但是我不是葛朗台,钱多自然好,木钱我也活得很逍遥。当然这是我目前的心智模式,或许随着时间的改变,经历了许多事,看了些有价值的书,这个暂时的心智模式会进化。不过,谁知道呢?
来自: 豆瓣
详情
苇间风$
因为喜欢姜昕的歌所以买了这本书,也因为对中国摇滚的关注所以当介绍里说记录了中国十年摇滚黄金时代所以毫不犹豫地拿下了。
有些失望的是,在本书中姜昕花了大量笔墨在她那段著名的感情生活上,当然,关注此事的人会对此很感兴趣,因为确实是揭示了不少他人不得知的事情。对于这段八卦,我不是很关心,也可以说是过了关心的年龄了吧。因为认为,一切都过去了,现在三人都各自拥有着自己的幸福,当初不管谁对谁错,伦理道德如何,都是青春必经的过程,现在没有再去纠结的必要了,珍惜当下,守住眼前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在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姜昕描写了很多自己当初的心理历程以及她的感受,和她有相似经历的人会比较有共感吧,但是在我看来,这段文字有些流于自我。当然,主人公早已从这段经历中走了出来,她所讲述的,只是过来人对那段经历的评述和总结。她的结论是如果再来一次,她依旧会选择同样的人,也必然会面临着同样的命运,所以她把一切都归结为命运。虽然这多多少少给目前依旧深陷在相似关系里的人没多少建设性意见,但我相信她说的是真话。
对于摇滚圈儿发展的讲述,姜昕只讲了几个小故事,其他与她感情生活无关的都略过了,所以我觉得介绍里说的“记录了摇滚圈十年的发展”不太准确。不过,通过她的讲述,觉得这些玩儿摇滚的人都是些纯粹的人,认真感受生活并表达生活的人。正如她所说“喜欢音乐的都是好孩子”,我赞同。
虽然对于书中的内容有些小失望,但作为读者的我无法控制作者想要和我们讲述些什么,也许姜昕真的是想跟我们分享她的感受和心得吧。但是,值得推崇的是,姜昕在这本书里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不伪装,不矫情,不做作,正如她的音乐一样。她是认真活着的人,认真地去爱,去感受生命带给她的体验,她不去想对与错,只活在那一刻的绚烂,只要让她燃烧了,她便觉得值得了。这就是她的存在方式。姜昕,一个为梦活着的人。你可以说她不现实,傻得可以,而事实上她选择的这条道路确实没有给她带来太大物质上的回报,但她依旧简单如初,清澈透明,一往无前。是选择在现实面前投降?还是依旧挥舞着梦想的大旗披戴着伤痕昂首向前?我想,这就是勇敢的含义吧。对于这样的姜昕,我是敬佩的。
这本书的文字是简单的,坦诚的,直白的,如果你想感受歌词一样的文字,那么选择这本书感受一下吧;如果你和姜昕拥有相似的情感经历,那么此书代你描述出了心中的感受,你会大呼过瘾;如果你早已大步且坚实地行走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上,那么,对于此书,还是绕行吧。
来自: 豆瓣
详情
魔焕悭$
从巴黎回来一直单曲循环,特喜欢开始那段男人的法文独白,是我待在巴黎这五天时间里不能忘记的声音,淡淡的小舌音,听起来那么浪漫。
最近遇到一些事,让我开始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书是在五月初就彻底读完了,很长时间了一直想来写点东西,思路却一团麻。
从《我不是随便的花朵》开始听姜昕,她的声音她的音乐带着倔强,不屈服,执着,沙哑可好听到融入内心。后来慢慢关注她,开始知道她的之前她的现在。还真没错,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对自己的梦想坚持,对自己的爱情坚守。再后来,上网搜到书里的节选,看完关于她跟窦唯的那一段决定买来,想知道这个女人用怎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一段畸形的感情。
“当你写到这一页,如果我们还在一起,以后的日子就让我们一起用爱填满;如果你翻开这一页的时候我们分开了,那我想告诉你:爱已成歌”
这是窦唯送给姜昕那本笔记本留下的字,姜昕说在几年之后才无意翻开看到,这是多么伤的字眼,我想是因为早就预料到结果,才会“如愿以偿”。女孩子在那个岁数的爱情都会无条件的坚持,男孩子的错一犯再犯,可从没想过放弃,大概是心里一直念着那份好和长时间在一起已成习惯的感情,可是这“爱”一辈子一次足矣。
比起你们心中的女神王菲,我更加喜欢她,并不是因为王菲是第三者,我反倒觉得窦唯配不上她们俩,两个都是对爱情执着的姑娘,两个都是为了一个男人可以放下自己尊严的姑娘。当看到三人共处一室,他去倒水,她和她互相问着彼此“他爱你吗”,还是没忍住掉下眼泪,我想我大概是能体会两个女人在这时候的心情,自己爱的男人跟别人同样说着我爱你,心不痛哪痛?
可就是这样的爱情却被拖拖拉拉的一直坚持了很多年,我不知道她是怎样的心情可以坚持男人两面的反复不定,我更不知道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让她决定放弃,也许这就是爱,说不清道不明。
直到我看到了艾米丽.迪金森的诗,姜昕在书里这样形容她“我之所以不辞辛苦的费了这么大劲从整整一本书里采集这些宝石,只是想证明,至少对于我,拥有如此之魂魄的女子,她的美是让我凝神屏息了!”“她终身未嫁,她的爱情几乎从未如意。”我完全能感受到在姜昕的内心深处依旧对纯洁爱情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对在爱情里的专一迫切渴望着,可当回到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不能选择。有时候我们什么都知道,只是什么都做不了。
“别念着谁对你的好,那些好都是将来让你用来原谅他所犯下的错误。”
这话还真是有道理,我们多少次的想放弃都是念着曾经的那微不足道的好。也许这就是感情维持下去的,除了爱最重要的东西。
看到姜昕遇到了贺垒,这心总算踏实下来,可爱情怎么能让人不痛苦,如果没有一致对外的抗争就一定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所以这样看来,家庭的阻碍或者EX的阻拦在一定意义上还真是促进感情的好药剂。虽然最后他们没能在一起,可最起码这段感情让她走出了那段阴蛮和畸形的爱。
张炬的离去给他们带来了太多感慨。
“剩最后一曲你先开口唱吧
不然都睡了总要有一个人醒着也不好熬
剩最后一杯我们分了喝吧
心都快冻僵了应该让它轻轻跳一跳蹦蹦也好
最后剩你自己陪着自己
最后剩我变得越来越忧郁
梦还剩一个你先做了再说
别等天亮后脸色都那么的遗憾又不好抱怨
……”
——《礼物》
当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突然隐隐明白了那个年代那些摇滚人们之间无比真挚的感情,这是那些在流行音乐上略有成就的人根本不能体会的。
你是不是也这样,听到一首歌总会想起那时经历的岁月,想起一起听这首歌的那个人。这就是生活,我们选择性失忆,不记得那些不开心的,偶尔回忆起来也都是美好。
最后的最后依然有窦唯,每个人都一样,生命中总有这么个人不能忘记,不会忘记,不想忘记。
Ne laisse pas le temps,te decevoir..
ll ne peut etre conquis..
Dans la tristesse,
dans la douleur...
Aujourd'hui,
demain...
Au fil du temps...
Le temps...
对,C'est La Vie...
来自: 豆瓣
详情
木小瓷
初二的时候,电视上的娱乐新闻让我知道了窦唯烧车的事儿,只看了结果没看起因和过程的报道让当时全然不知“魔岩三杰”的我不禁在心里暗暗地骂一句:这个神经病!但也仅仅是当一个不解的笑话一骂而过。
高二的时候在Song taste发现了《野罂粟》并知道了有一个声音里带点野性但也纯粹的姑娘叫姜昕。但也仅仅是喜欢单曲循环来听那首歌。
大一的时候时常在万能的豆瓣鬼混,得知当年那个唱“那时候有多美,笑起来像一湖清水”的姑娘出了一本名字听起来很有感觉的书叫《长发飞扬的日子》。那也仅仅是把它标注到了“想读”的阵营里就此打住。
大二下学期期末无论精神还是物质上都煎熬备至的日子,也就是三天前,从图书馆回家的路上途径学校里仅有的小书店,毫不吝啬地把那本许久以来想读但没付诸实践的裹着红色鲜艳外皮的书带回了家。然后我就走上了一条只看书不复习的不归路。
这是一个以摇滚和信念为关键词的故事,之所以是信念而不是梦想、躁动、青春,是因为信念是一切的来源,它得以让梦想不仅仅是梦想而是经过历练之后实现的现实,让青春不像听起来那么浮躁动荡而是有所支持有所希望。
即便许多影片都对九十年代的中国摇滚状态有所呈现,口碑和质量好一点的有《长大成人》,无所谓的有《北京乐与路》,还有张元《北京杂种》,较早的纪录片有《后革命时代》,但我还是坚持认为文字是比影像更能打动人的一种媒介方式。即便读一本书要花上比看一部电影来得更多的时间。
汪峰在《长发飞扬的日子》推荐词里说:对于一个创作者。表演者,对于一个亲身经历了二十世纪最后十年中国摇滚乐发展和生活的女人来说,这本书中的文字,包括这本书本身都显得那么难能可贵!姜昕生命中的真实、坚持和不妥协性正如摇滚本身那样优秀而卓尔不群!
可见汪峰和姜昕一样,是个喜欢时不时就用感叹号的人。也是个情到深处不免真情流露不加掩饰的真诚的人。
这本书的确记录了一部分九十年代中国摇滚发展最初期一个真实的状态。包括九四红磡那场可谓轰轰烈烈的盛会,当然也有九五张炬离世之前短时间内发生的几桩诡异得难以解释的事情,以及之后的怀念和不愿面对的现实。总之是站在时代变革的路口,各路交锋的思想孕育了这样一群人,也酝酿着他们不同于以往的青春故事。分析国情似乎只是在写政治试卷的时候才会去做的事,但有些事,站在时代的角度去看,会发现它的意义远比我们想的要广阔深远。这大概也是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意义了吧。
但即便我不知道夏旸的原型是窦唯,贺垒是郭大炜,峻峻是张炬,冲冲是何勇,我想也丝毫不会掩盖我对小说故事的喜爱。即便穿插其中的大段的抒情和那一时期姜昕思想态度的阐释使得叙事环节稍显薄弱,也不会影响小说在情感上给予我的冲击。
总觉得姜昕和窦唯,也就是故事里的姜妍和夏旸,他们都会是彼此之间最难以忘怀的人,无论后来经历怎样的人生遇见怎样的人。开完Party后一夜未眠在马场的小屋里烤火聊天,天亮走回家抢包子吃的那段让我不由得笑出声来,后来俩家伙互相像写检讨似的不停地口头道歉也有一种莫名的喜感,其间洋溢的无不是爱情的味道。我想他们也不会忘了在雨天的护城河边草地上做爱的场景吧,也不会忘了后来夏旸同时爱小李和姜妍时三个人那场表面上平静得和葬礼似的的共进晚餐,以及没说分手但实则分手那段日子里拥抱做爱时内心的矛盾纠缠。回头再听《野罂粟》,也总觉得里面都是窦唯的影子。
当我们年轻 站在路旁 让我沐浴着 你的目光 你说你知道 我的迷惘 这句话让我 黯然神伤 那时候有多美 笑起来像一湖清水 连叹息都那么轻微 我不能体会 你身后的路 开满罂粟 你说这是天 给你祝福 我不停跳舞 不问归宿 不让你看见 我来的路……
读的时候也不免八卦地感叹,那时候的窦唯真是有性格啊真是美好啊,何勇喝高了还拿砖头拍五大三粗的老外啊,郭大炜酒量好但是一喝多就怂了啊,张咪原来干过那么疯狂又小儿科的事啊,大半夜跑去前男友和人家现女友家里摔东西、撕照片,搞得人家有家不能回,四处去朋友家睡沙发……不过仔细想来谁年轻时没干过点疯狂的事儿,谁都不是没有故事的同学。只是愈发觉得姜昕十八岁那年和窦唯、张炬他们初次见面时是多么美好的画面。那时候张炬还骄傲地昂着头说“所有的女孩儿都喜欢和我们一块玩儿。”
峻峻离开大家五年之后那次纪念上,冲冲——何勇的话让我感慨良多。他说:“自从卡带时代结束了,CD时代开始了,我的幸福就少了,甚至没了。也许我说出来你们都不信,可是我现在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真的已经很少听音乐了,因为我不喜欢CD,我在那里面听不到卡带的亲切。”这应该是经历过卡带时代的音乐人共同的心声吧。不是难以接受新事物,而是怀念一段老时光。
许多人对京华时报07年对姜昕的采访不以为意,认为提及窦唯时她的毫不避讳是借窦唯王菲刻意炒作,也有许多网友态度轻蔑地表示从没听说过姜昕的名字而力挺王菲。对此我无力批判却难以保持沉默。王菲和姜昕完全就是两个圈子的人,只是关注流行乐坛的歌迷比喜爱摇滚的歌迷要多得多得多,因此偏见是难免的。
从文字中不难看出姜昕是个重感情并且对音乐有着执迷热爱的姑娘。是,现在人到中年的姜昕在我看来仍然是一个姑娘,且骨子里透着的山东女孩那凛冽大方的气质,也注定了她不是随意开放的花朵。并不是年轻才可以叫青春,青春如摇滚,重要的是激情和态度。正如姜昕文中所言:有些人将永远年轻;可是,有一些人,他们从来都没有年轻过!
她是一个会被音乐感动和影响的人,如果你也是,你会知道她。
夏旸对姜妍说过那么多话,我印象最深的只有——
一个男人,至少他应该能确定和他在一起的女人是爱他的。可是,我却不能确定你爱的是我还是我的音乐……如果哪天,我只是台下的一个听者,你还会注意到我吗?
真正的我是不可爱的。
爱上一个做音乐的男人是危险的,因为我们会把生活当成音乐,而音乐,是让人难以平静的……所以我说,它毁了我的幸福。
知道吗?我会永远记得你现在的样子。
无非是有所共鸣。
一切起源于大一下学期偶然结识的一个乐队的键盘手。
我承认我心里的确存在待点燃的摇滚的火种。虽然高中时才在Song taste上陆陆续续开始听诸如唐朝、木马的摇滚以及周云蓬、闵笛的民谣,它们多多少少安慰了我被尚未脱离的数理化折磨下那些黯淡压抑的时光。而且我也相信一切看似突如其来的迷恋皆有迹可循。
然而他并没有像窦唯点燃姜昕一样点燃了我并且带我走进摇滚圈把我变成这其中的一员。彼时的我也无非刚过十九岁,然而我知道,我的音乐天分只适用于耳朵对作品的感知力,并不适用于手指对乐器的操纵力。他只是在我百分之五十喜欢摇滚的基础上使其升级为百分之百。
后来他说豆瓣上有他们乐队的音乐,于是我从此成为了豆瓣的忠实用户并且在长达一年之久的时间里都对微博嗤之以鼻,持不同流合污态度,坚决驻扎在豆瓣。同时,他们乐队也成为了豆瓣里我最初关注的小站。也关注了看起来肥而不腻的主唱D并纯粹站在一个粉丝的角度发去了豆邮:在图书馆的时候听到过你们排练。几个月不见回复于是也就不再抱有希望。本来就不抱有希望。
的确那段时间我对架子鼓之类的声音极度敏感,图书馆离排练的教学楼只有一个不大的喷泉广场的距离,所以敏感的耳朵很容易就捕捉到了排练的信号,而熟悉的节奏和鼓点正是我在豆瓣上反复聆听的那些音乐的现场版,这让我感到兴奋。而且这种兴奋远远大过于在琴房喝着冰纯听键盘手弹各种版本的《天空之城》。
不曾想到下一次见到D的时候,我已经作为他女朋友的身份站在他身边了,度过了短短两个月,经历了他的演出、比赛,当我在教室里上一堂无聊透顶的非专业课时同学递给我一本杂志,看到首页报道的他们乐队获得全国比赛总冠军的消息,简直压抑不住心里的狂喜,就差像看到偶像明星的花痴女粉丝一样尖叫起来。但是中秋节我们就分开了。那时候循环听的歌是他那首“分别在不知名的深秋,是谁一路错过……”
时隔一年之后早已释然,在周杰伦成都演唱会这天再度去看他们的专场演出,约好了一个同样学流行器乐的朋友在演出现场碰面,朋友身边也有一群朋友,肉眼即可识别他们都是搞乐队的。在这不长不短的时间里我已经培养除了初步并且几乎精准目测“这群人”和“非这群人”之间的差异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毫无意义。
我不停地用镜头记录他们在台上的表情,节目单被压在靠近正对我的吉他附近的地上,偶尔D会朝这边瞟几眼然后继续弹他的贝斯唱他的歌。我隐约看到他不经意间看向我的时候嘴角上扬起的一种近乎是欣慰的笑容,当我后来翻相机看照片的时候,那一幕恰好被镜头定格。
我不得不回想起龙江路十一楼的房间里他唱歌的日日夜夜。以及暑假急匆匆从家奔回成都陪他去泸州演出的那三天时光。我永远都记得他演出完拎着贝斯仿佛怒气冲冲地冲进房间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演出演得想死的样子。他说泸州本土的醉乐队是怎样怎样烂,主唱是街边KTv水平,吉他弹着弹着不弹了只剩贝斯在solo。我走的那天性格内敛的鼓手去玩记歌词游戏赢了五百块钱当天请大家吃饭几乎全部花光了。那段时光真是美好,那时候我也是长发飞扬的,D也是长发飞扬的。即便后来陆陆续续直接或间接听到身边认识的人说不喜欢他,不喜欢他们乐队,搞不懂为什么我会迷恋那样一个人或那么一群人,反应也只有一个:呵呵。如果非要来一个不这么敷衍的解释,那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一直明白一个道理:逝去的爱情是用来滋养我们成长的雨露,而不是就此摧毁人生的废墟。因此我着实感激让我经历成长的每一个人。窦唯没有摧毁姜昕,D自然也没摧毁我。但是姜昕说她赶上了窦唯最好的时候,我想是的。D也赶上了我最好的时候,不暴戾,不凌乱,并且对他始终抱着赤子之心去相信,去爱。我最喜欢的他的乐队同名主打歌有一句这样唱
——如果我不是乐手 你不在台下 do you wanna be my girl
就像当年窦唯对姜昕说他不确定她爱的是他还是他的音乐。就像邵夷贝在《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里唱道“可是搞艺术的男青年,有一部分只爱他的艺术。”
演出结束一起吃宵夜时,朋友嘉琪问我你是不是认识他们乐队的鼓手,我说是啊。对于怎么知道键盘手来自新疆,怎么听了很多次他们的现场还要听,怎么镜头里更多的是主唱,有人调侃但无人问及,我也无需多言。生命里的美好不需要全盘托出,存在于心,便是最好的宠爱。
摇滚于姜昕,是一种摧毁和一种建立,是一种对灵魂的点燃。
摇滚于我,不是标新立异,不是一词一句,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D却对我说,其实搞摇滚的和那些卖包子卖馒头的没什么区别。细想来的确如此,我们无需用多么神圣美好的词为我们所喜爱的事物加之以光环,但同时又是很真诚地在用那些神圣美好的词来修饰我们所喜爱的事物。但这种修饰只是说给不甚了解的外人听的,内心的炽热以及被点燃的快感只有自己清楚,而这已然是莫大的幸福。
与读者反映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无关,与构思技巧、语言风格、形象分析、叙事技巧无关,这根本就不是一篇书评,也无需用文学批评模式那一套来评论文字的专业性。让理论统统去死吧。我只是觉得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下午,躺在床上看这样一本真诚的小说,比对着一堆复习资料去死记硬背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或者新历史主义小说特点有意义得多。在这样一个同样美好的晚上,对着电脑一字一句敲下我的感慨,我的回忆,也比对着一堆复习资料去死记硬背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或者新历史主义小说特点有意义得多。
——瓷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8 13:08 , Processed in 0.41845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