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念的水位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13:5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本书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2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5 18:57:56 | 只看该作者
      记录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字
      1.很多时候,人类一不小心误会了自己,把自己想象得太过聪明,或者不够聪明,而时间总是不徐不疾地将误会澄清。
      
      2.中国近当代知识分子里我最爱的还是胡适和顾准,因为在一个几千年陶醉于“意境美”的文化里,他俩一个讲实证精神,一个讲经验主义。不狐假虎威,不故弄玄虚,倾心于“此话怎讲”和“何以见得”这样的朴素的思维方式。当然,他们也因此分外孤独,在其所处年代里,简直可以说是孤鸿哀鸣。今天的知识界是否好些了呢?我放眼望去,一堆人在玩前现代,另一堆人在玩后现代,唯独中间那一望无际的空地上,仍然人际罕至。
      
      3.只有在罗尔斯的“公共理性”和哈马斯的“有效沟通”被穷尽的地方,施密特才可能有意义。
      
      4.一个人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个国家或许也是
      
      5.普遍人权保护的不仅仅是“我”的自由,而是作为“我”的他人的自由
      
      6.不要让"最好"成为"更好"的敌人
      
      7.“政治是一种可能性的艺术”,那么我们能敲开人性中哪种可能性,说到底还是取决于我们在缔造什么样的政治。
      
      8.只有一个谦卑的政府,才肯放下架子如此鸡毛蒜皮。
      
      9.一个大到能给你一切的政府,势必也能大到拿走你的一切
      
      10. 我想人类是如此的不善于快乐,简直不值得拯救,但对快乐的渴望,也让这个物种的愚蠢有了触底反弹的可能性。
      
      11.思想的钳制造就语言的饥荒。但语言的饥荒也恶化思想的贫困。
      
      12.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13.这事想想真不公平,仅仅因为你对真善美的敏感,你就要为之收到惩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1 02:08:17 | 只看该作者
      啊,原来可以这样生活
      
      文/诚风蔚然
      
      政治学的启蒙,来自大学时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在这对华裔夫妇的笔下,美国的民主制度一点一点被剥开,阅读期间意志上历经跋山涉水,收获颇丰。重拾回政治学和阅读愉悦的是刘瑜的两本专栏集:《民主的细节》,和这本《观念的水位》。
      
      1999年,刘瑜在中国人大取得了政治学硕士学位,后来出国读博,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之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当讲师3年,2010年回国,到清华大学政治系任教至今。
      
      或许是当年“又红又专”的好学生出身,在一篇回忆录中,刘瑜曾提到,出国前她对政治民主缺乏具体的认识。出国求学和工作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读,刺激了她的思维和表达。有了更为广阔的参照系的体验与更为丰富的视角的运用,使得她观察中国,更为冷静和切中要害。她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曾经的“她”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柴米油盐中,颠覆中国人认知中的“伪常识”,将国外的思想精髓和生活经验以国人的思维方式表达了出来。
      
      国内讨论“民主”“政治”和“宪政”之类的名词时,总是大而不当,夹杂不清,难以寸进。这源于中国一直没能实现的民主实践,和伴随一起成长起来的民众政治素养。政府包干一切,民众袖手旁观。希腊先哲柏拉图说过,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这是政治学真正重要的问题。刘瑜的文字,为毫无经验的国人,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在美国人和英国人的生活中发现,啊,原来可以这样生活。
      
      她注重从细节、从权力的实际运行出发去谈论“民主”等话题,而非从意识形态出发去作判断、论是非、发感慨。据说刘瑜以前常泡论坛,行文风格不拗口,甚至很口语化,可读性极好。特别是那些绝妙的打比方,比如,为了讽刺国内一些学者以兜圈的方式,通过灰色的西方文本,生硬的翻译体语言来说教中国人,她写道,“其实,从朝阳区到海淀区,是可以不绕道阿尔卑斯山的,坐地铁10号线就行。”比如,写刚到剑桥的枯燥生活,她说,“我无亲无故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这样车水马龙起来的。我和自己的关系由此也从愤恨、厮打、打累了各自坐在角落里气喘吁吁走向了和解乃至同舟共济。” 形象生动,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又暗暗佩服。
      
      深入浅出已不足以说明该书的简单深刻。在国内大部分专栏都写成散文和叙事文时,很少有人像刘瑜那样,不遗余力地,往前多走了一步。2008年刘瑜成为南方周末致敬年度专栏作者,致敬理由是: 在专栏“精英化”的时代,“深刻”并不稀缺,“深刻且好看”才更为难得,刘瑜润物无声的写作无疑已达此境界。
      
      刘瑜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看电影,阅读,交朋友,因为独学无友,她每每能从朋友的聊天中得到启发。同样是一流的学者,她写出来的文字能比书斋中的学者更接地气,有生活的味道。加上她认真写作的态度,在该书的自序中,刘瑜说,每次写专栏前,失眠三天,酝酿两天,写作一天,其中买咖啡,零食等,每1000元的稿费大约要花去1500元。将写论文的态度放到专栏中,怪不得她的专栏集能一版再版,横扫畅销书排行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7 15:08:13 | 只看该作者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前半本是《民主的细节》的精华本,后半本是《送你一颗子弹》的节选本。总而言之,《观念的水位》就是《送你一颗子弹》《民主的细节》的合辑。也许是因为但刘瑜写偏理性的文字时,就是如《民主的细节》的文风,但她写偏感性的的文字时,就是《送你一颗子弹》的文风。非黑即白。写一遍稿子赚两次的稿费,好像所有的专栏作者都有这样的通病。
      以上言论都是妒忌之语,因为我没有办法赚两遍稿费所以眼红~大家看看就好一笑而过便罢。
      
      刘瑜的文字,说实话,很小女人,情绪重于理性,读时读者很容易被带到她的情绪当中去。当年看《送你一颗子弹》的时候,有时候实在是由衷的发出赞叹:她这是在腻腻歪歪什么啊····好情绪化的文字,看的把自己的心绪都弄乱了。
      
      对政治,他似乎有着一份自我安慰式的乐观。仿佛先安慰好了自己对政治前景的乐观预期,就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服读者这个事实。
      
      就价格而言,这本专栏集售价三十六大洋。并不算厚,而价格却超过了我同时买的齐邦媛的厚重历史的《巨流河》。一比较,便出端倪。也许读者会想,两人涉猎领域不同,文风不同,类型不同,这完全没有可比之处。但我只想比较一点,写出这本书时两人所花的心力。作为一本可以说是“炒冷饭”的《观念的水位》,而另一本可谓是呕心沥血批阅增删的《巨流河》。总是让我感觉有愧于齐邦媛的艰辛。
      
      尽管如此,大家一定要明白我这是爱之深责之切。不管我在前如何笔耕不辍的嫌弃了刘瑜的文字。说她太情绪化,太感性,太细节。但我知道,当今中国,我们需要这样的女子,不浮夸,理性与感性并重,有学识,有远见,有魄力。她的文字,柔软而有力,沉重而不激进,乐观而不世故。
      
      曾几何时,我一直以为我能够成为这样的女子。以笔为武器,思想为盾,笔锋犀利,直捣黄龙,独挑这中国乱象。后来我发现,我有太多眷恋,有太多弱点,有太多懦弱,在有意或者无意识中,我磨平了我的锋芒,让自己变得合群一点,隐藏自己的愤怒,让自己变得庸俗世故。
      
      我可以用一切糟糕的辞藻描绘我当下的状态,因为事实已然如此。盲目乐观想来也不甚有用。
      
      有一天,《中国好声音》,我听到汪峰的《存在》,里面有一句话,唱的我心下凄凉,不,是荒凉吧。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
      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谁知道我们该梦归何处
      谁明白尊严已沦为何物
      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
      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
      我该如何存在
      
      记得大一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下生命线:20几岁找工作,结婚,生子,三十几岁升职,四十几岁事业走向,五十几岁父母老去,七十岁自己老去。我拒绝写下生命线,因为我发现如果人生可以用这单薄的一条线草草描绘完。太可怕。我拒绝与这个社会被大家所公认的成功的定义苟合。
      
      我的愤怒的力量,我的愤怒的能力。被我亲手磨去。我是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是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所以我不断企图削去自己的锋利,然后圆滑,然后合群,然后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我,到底该如何存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8 03:58:58 | 只看该作者
      刘瑜此前出的书,《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在书店里认真翻过,觉得很新鲜,许多观点很中肯,只是都没有决定马上购买。她的博客,有时也过去读一读,还是很有新鲜感,总是说出了我本想说的出话,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很相近。
      她的文字很有特色,内容很贴近中国的实际,再加上封底引自本书里面《观念的水位》的一段话,就决定把这本书掏钱买下来了。
      她习惯于把抽象的政治学伦理学理论与历史和现实观察轻松明了的结合起来,与人间万象活泼亲切的结合起来,透露出了一个女性特有文笔,逻辑和感性两不误,居然还十分乖巧,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20年前写了《野火集》的龙应台,如果看了这本书以后,不知道会是喜悦,还是忌妒有加?
      我前面已经买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卷,现在我正迟疑着要不要买第三卷和第四卷,因为我通过官方网上的免费电子版,觉得第一、二卷已经把毛泽东的精华全部包括进去了,后面的不必再看了。当我同时把《观念的水位》与《毛选》第三、第四卷放在一起的时候,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当然,另外一个促进我做出这样选择的还有本书的“十分努力”计划。
      
      仍然发现作者的一个“双重标准”的地方:似乎在评价毛的错误的时候,作者反对用“体制”来为他推卸责任,显得很不宽容;而在解答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让苏联垮台”的时候,作者似乎却又采用了体制这个因素。
      无语了。其实,任何人的错误,都有体制的原因在里面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21 17:34:49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买了许久,一直放在伴柜侧边。直到前两日去青岛,我在包里装了两本书,这是其中一本。在奔驰前进的火车上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那天是入秋后最热的一天,杯中的水一直热着,同伴不停地说热啊、热啊,我没空抬头回应她。
      读刘瑜的文字,一头扎进去就出不来了。原来我说过,读她的书就如同吃麻辣火锅,酣畅淋漓、痛快异常。当然,就如同麻辣火锅,喜欢的说,是对味蕾的挑战,品尝的过程是一场味觉的盛宴;不喜欢的说,一味的麻和辣根本就无视了味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把味道异常简单化、极端化了。
      喜欢的喜欢,不喜欢的不喜欢,套用一句网络上的经典的词句——世界上的事大都如此。
      刘瑜的不简单之处就在于她把那些看似复杂、看似高深的政治、民主等专业化问题写得烟火气十足,不管你对政治和民主有没有研究,你都会耐心得读下去,因为你发现这些问题原来你也能搞清楚、读明白了,让人信心大增。就是读了刘瑜的几本书,让我对这些社会化的问题有了初步认识,对民主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想当老师的刘瑜绝对不严肃,因为任何高深的问题在她看来都是小事一桩,她绝对不会板起脸来声嘶力竭地叫喊,那些问题在她一举手一投足轻笑浅语间就说得透彻明白了,不用费太大力气。就仿佛是武林高手,走路轻如风,出手快如声,全是内功。
      尽管如此,刘瑜也有小女人的狡黠。她在一篇写《兔子先生》的影评里写到兔子们的风流,在丈夫(或太太)和情人之间来回选择、来回蹦跳。刘瑜总结到,他们风流的原因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平庸,是想用别人的爱证明自己,其实他们并不真爱谁。我恍然大悟。一个闺蜜总是在爱人和情人之间来回摇摆,她跳来跳去,让我们这些看客都眼晕得不行。我们一直不解,原来这是她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本书的架构非常清晰,一部分是时评,对国外和国内事件用她自己的方式进行了点评;另一部分是书评,刘瑜的书评深邃、透彻,因为专业的原因,她大多的书评是和政治、民主相关;影评同样如此。
      难得有这样一位作家,愿意把她对时政、民主的感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来,她原本可以写得高深、写得专业,但是那样或许只有专业人士能愿意读、读得懂,她用这样一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民主、对时政也多了些理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并不是人人能做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26 05:27:41 | 只看该作者
         收到法星社寄来的《观念的水位》前,我就在看一些关于讨论媒体报道手段和群体性观念的书籍,看了刘瑜老师的《迷人的愤怒》和《标签战》后,就有很就网络中的不理性讨论和贴标签对骂的问题一吐为快的想法。
         愤怒究竟从何时起成为网上评论帖的主流,谁为愤怒的民情煽风点火,愤怒是表达正义感的手段吗,标签又从何而来,为何各社交媒体鼓励用户给自己选择标签,标签能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自己还是更模糊的表达自己,为何愤怒的表达常常以标签战的形式开始又以互相指责的对骂结束。
         刘瑜老师认为标签的源头是我们的“战斗文化”,在党内斗争中,各种标签就源源不断,而且这些标签还左右对称,因此不管有什么倾向,都可以一网打尽。“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都要在唯一正确的主义面前伏法认罪。
         除了上述的革命文化遗产,我认为历史中沿革下来的传统是标签最古老的起源。早期的西周,皇帝就以谥号自称,例如“周文王”、“周武王”,后来周公制谥法,开始在历代沿用下来。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个或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主要是给地位较高或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例如“汉献帝”“秦穆公”“晋文公”等,古代的皇帝、王公都可以被这样“子议父,臣议君”,这种盖棺定论的思维一直延续在人们的思想中,想着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一生,但一个词怎么能概括的了他一生的是非功过,此时人们说要“分重点”,这样做难免有狭隘偏颇之嫌,史学家也为那些是是非非争论不休,只要意识到人性毕竟是复杂的,评价历史人物要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功大于过就评论其为“文”为“武”,而且功过的评论是后人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还是就现在的社会情况而言呢?古代一位刑部官员的墓志铭就是“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古代的谥号,革命年代的“主义”,都是用标签概括一个人的一生或者思想,这样做看似是“抓住重点”,却是把重点当做全部,以偏概全。而且又有谁知道其中有没有避重就轻,错把非重点当做重点,以标签一言以蔽之。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举烛”一词本非书意,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无奈韩非在故事结尾说“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也”。古人的笑话今天是否还在重演,这样抓住标签不放,是当事人养成的幻想和懒惰的结果,不知道那个燕国首相有没有察觉楚人书信中“举烛”一词出现时的突兀感,是否符合行文逻辑。胡适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为什么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这都由于一个懒字,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畏难求易的方法很容易让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捡了半生不熟的主义当做招牌,去做口头禅。“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主义的弱点和危险就在这里”,你有你的社会主义,我有我的社会主义,今天的社会主义也和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不同,公知也可以有五毛的时候,也有带路的时候,别用一个词限制了自己和幻想着别人。
         我刚使用微博的时候,就有自动提示要求我为自己添加标签,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我,找到和我一样的人,这样很便捷,当我选择哲学的时候,就冒出很多和我一样选择这个标签的人。选择标签在很多社交媒体上流行着,就交友这个功能来说是很方便的,一些人给自己贴上“萝莉”“御姐”等标签,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自己的小宇宙,这样做只是束缚真实的自己,但如果在对方眼里你仅仅是个“恐龙”,也许对骂又要开始了。
         愤怒的情绪有时就以标签开始。一条赞扬政府政策微博,评论里就会有骂“你是五毛党”的说法,然后便有回击“你是卖国贼”的言论。以给别人贴标签这种简洁有力的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看上去越是贫乏,就越有威力。各种宗教和预言都以这样的形式进入群众头脑,在人们心里唤起宏伟壮丽的幻象。而这种断言往往是含糊不清的,也正是因为含糊不清,“他们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各种极不同的潜意识中的抱负极其实现的希望,全被他们集于一身”。贴标签的结果就是找到和自己一样有这个标签的人,形成一个群体,在群体里个人就有了自己身上没有的那些特质。勒庞认为群体不负责任,易受群体传染和心里暗示。群体的不负责任是因为个人是明确的单位,而群体是不明确的许多个人,个人往往依着群体的这种特点保护胡作非为,法不责众就是这种心里的体现。人都有模仿能力,群体里的一个人这样做,别人也会蜂拥而至,这时,当群体里一个人出现某种怀疑时,这种怀疑就会变成证据确凿的论点,使得群体情绪夸张,非常易怒。
         愤怒的情绪也会因为一些媒体报道而烧的更旺。当下的媒体已经从纸质变成了更快速环保的电子版,微信上订阅的杂志,微博上关注的媒体,电视里报道的新闻,各种信息蜂拥而来,但悲剧的是这些信息与我的各种计划和目标有什么关系。当下的信息大多无背景无语境无连贯性。埃及武装政变说到底与大多数中国人有什么关系,有多少中国人了解埃及各个政治派别的斗争和起源,这种非本土的信息往往没有背景没有情感体验,当主持人说“好,下一条新闻”的时候,这个新闻就终止了,没多少人关注然后呢,结果呢,这种具体的片段化信息就很难产生推断和理性的讨论。当人们在网上看到某个新闻的片段时产生愤怒,接着表达不满,然后一群人赶来一起表达愤怒,最后就是越讨论越愤怒。这样的讨论说是表达看法,不如说是宣泄愤怒。在碎片化的和流于表面的信息里,人们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是离真相越来越远,被信息蒙蔽。
         当表达愤怒成为人们体现自己存在的正义感和参与感的标志时,愤怒就不再单纯。网上有很多只看标题不看内容的看客,只根据作者的标题发表意见,往往题不对文,胡言乱语。一些黄色新闻大行其道也是这种文化流行的标志,这样被包装起来的新闻成为大众的娱乐对象,新闻标题里的惊悚感为大众阅读感官的快感提供指引,这样不仅写新闻的人缺乏人性、没有职业素养,也影响了读新闻人的阅读品味。同时,碎片化的信息为那些在人群里寻找谈资的人提供方便,因为我掌握的碎片足够多,你们说的我都知道。有些新闻本是令人伤感或者能引发人们反思的,然而由于一个完整的新闻被剥的只剩下事件本身,新闻也可以这样变成没有感情的东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娱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8-29 21:25:48 | 只看该作者
      本读书报告是为《观念的水位》——刘瑜(法星社网络读书会第十四期)而作
      地址:http://lawstars.org/?p=787
      
      前记:第一次阅读刘瑜的作品是上个月在家的时候,以前敬仰大名,可惜未曾一览风采,于是乎,看了他的《民主的细节》,感觉很是一般,或许是对政治的不了解所致,如今有看了新书《观念的水位》,看了前面一点,就感到十足的论述之通俗性。我对一本好书的定义是看完这本书有急切的阅读其他书籍的欲望。而刘瑜这本书算是这一类。
      这本书我看到最认真的便是前60页了,后面的基本上大致看了一下就过了,前面的在书上写了一些笔记,我以前也没写过此类读书笔记。这次我只能硬着头皮写一个,极有可能不好,望见谅。
      在《民意与伪民意》一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在中国人看来,领导为老百姓着想,那就是民主,民众犯不着参与到政治决策过程当去。我的理解是孔子有一句话让很多人无法理解,那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很多人误解为不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要去做这位置上的事。但是从当事人来看,孔子一生都是这话的反对者,这句话的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不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要去越位享受这位置上的礼节。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季氏三家的八佾便是明显的越礼,等等诸如此类。
      《给理想一点时间》文章中,对比了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原因,或许因为没有实行土改政策吧,不过国民党的土改政策确实较共党温和多了,诚然,暴风骤雨式土改,其实质上就是农民运动。或许是中国的农民太狂热了,忘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悲苦吧,居然相信一夜之间自己可以华丽转身。可是,我一直坚信一句话:以暴力得到的东西必定以暴力方式失去。或者这是一种规律,于是,中国农民再一次的失去了土地。因为,一个政府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也可以把一切夺去。
      《不知道与宁可不知道》让我接触了一个名词“理性的无知”。的确,、如果视而不见可以带来利益,为什么要自寻烦恼去没事找事。文章中写道,即使在信息自由、充分的社会,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和吸收也往往是选择性的。我也处于这种状态中,每天上网都是固定的几个网站,从来不会去看看其他的网,有时候,网络实际上把人的认知范围变得越来越小了。在《没来的请举手》说道,据说知识分三种: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以及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最可怕的就是不去时刻提醒自己的局限性。
      《恶之平庸》中说道“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的确,但是一场有组织的大雨足以淹死数千万人!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狂热细胞。那么,如何解决这个,方法上让人性觉醒。
      《贵族范儿》一文中指出,罗马贵族虽然享受更多的权力,但是打仗的时候也是身先士卒,出更大的人力物力,流更多的血汗。我的朋友曾经说到过贵族精神,他刚说的时候我十分不懂,我那时想,贵族有什么贵族精神。跟高高在上的封建统治者有何区别。我想也许这就是贵族精神的一个解释吧。
      《迷人的愤怒》一文中谈到一个“避重就轻的愤怒”,确实有点道理,愤怒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那些在网上义正言辞的道德君子利用网络愤青来占领道德高地。利用一点口水便赢得了英雄的美称,何乐而不为?
      《弹性的限度》提到,如果一个执政党懂得“知错就改”,不断“与时俱进”调整自己的政策,那它就有了生命力。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只有几个短暂大治,大治之后又是民不聊生,究其原因是这大治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毫无半点科学可言,或许我们对“一党专政”抱太多的幻想,一党专政或许根本没有学习能力,刘瑜说过,专制者也是专制统治的受害者之一。
      《怎样推销“糖果”》一文中说道,万一钼铜项目叫停可能导致政府与民众的“双输”。不过,这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亡羊不补牢,反而责怪羊不会好好躲起来!
      《标签战》中说道,标签给予人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他大部分的作用是使人一失足便真成千古恨了,社会绝对不会给他机会正名。诚如,标签的意义在于屏蔽而不是展开思考。中国网民喜欢标签化某人,标签战很容易变成骂街战,谁的下限低谁就赢,可是,这论战本身却是一团糟,这正如大家跳入污水池,比赛谁憋得久,可同时意味着这个人喝了更多的脏水。这样的比赛有何意义?
      《没来的请举手》有一个笑话时候,老师对着全班学生点名:“没来的请举手”。其结果一定是没人举手,因为,没到场的人没有自己的言语权,在熙熙攘攘的景象下,有多少人关心那些没有话语权的人?
      《他也可以是我》一文告诉我们,如果不去保护他人的权利,这个社会是病态的,那么,谁也不能逃脱这个悲剧,都会受到惩罚,这不就是“一叶落知天下秋”嘛?
      《合同异》,一味“合同异”,要点就是否认变量之间的差异,否认差异就是否认了进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为一切落后进行辩护。
      《权力的道德捆绑》以朱元璋为例,说明了这个的一个命题,纯洁性固然美好,但是它对世界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敌视,它天然的非黑即白世界观,本身就为专制提供了最好的精神土壤,,或者说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跟希特勒是不是有点类似。
      《过去的怎样让它过去》,如果说有一件事比生命的消亡更悲剧的话,那就是这种消亡的无意义。我最近意识到,受苦是要有意义的,假如没有意义,受苦是为了什么?昨晚想到,人生荣辱事,付之一笑谈。似乎痛苦是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轻,所以,当我听到别人于谈笑间漫嗟荣辱,我知道这只是表象而已,他所受的痛苦决定了现在所处的位置。拒绝从历史中学习的人注定是要重复它的悲剧性,这意味着人类社会有一个发展规律,但不可成为“历史决定论”的奴隶。
      成熟的民主的制度和不成熟的民主制度之间的一个核心不同,那就是政治辩论的技术含量,而中国的官网是意识形态灌输性的,而英国官网是服务性。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实质是“三个臭皮匠”知识结构上可能互补,错误可能相互抵消,当三个臭皮匠变成三万个、三亿个时,这种知识互补、错误抵消的概率就变得相当大。美国的民主何曾也不就是这样?
      《成圣又如何》“以德治国”的危险在于,过于动听的口号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必然导致弄虚作假。如果不去承认人的局限性,那么,“道德”社会只会被“不道德”的人利用,去享受巨大利益蛋糕。
      后记,还有许多感悟没有写到,这的确算是一本好书。感觉这书评很混乱。求指点。
      作者:@nit-夏天
      地址:http://weibo.com/n/nit-%E5%A4%8F%E5%A4%A9
      日期:2013-8-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3 08:17:38 | 只看该作者
             天堂是怎样炼成的?
          想起了一个很古老的笑话,差生甲和好学生乙同时在课上睡觉。老师批评一位成绩不好的学生甲,你看你,一读书就睡觉,你看人家乙,睡觉还在读书呢。
          当我们评价一个人,只看到优点容易导致盲目崇拜,如果在缺点中看出优点来就更伟大,结果肯定就只能是五体投地了。
          同样对于一个事件,解度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可就不一样了,只要想夸,怎么都能夸,看到一双脚,很香,那么可以捧,如果这个脚异味比较大,还不停的嗅啊嗅,装作很香的样子,有个词叫捧臭脚了。
          刘瑜老师不愧是知名学者,学养很丰厚,理论分析个人没有任何资格评价人家,这书一开始还看得挺带感,但是读到后面,越来越发现有问题。
          在那篇“让政治变得家常”的文章中,提到了刘老师有天要清理大型垃圾,于是就享受了她后文赞的不得了的政府公共服务,但是书中还报了价格,价格把本屌丝吓尿了·。清理垃圾,一件居然要二十磅?将近200块钱啊,我第一反应是,英国政府这是抢钱吗?然后刘老师很淡定的说,“对于英国人的收入来说,并不算很贵”,我又吓尿了,清理个垃圾都得花200块,这还是政府福利价,英国人得赚多少钱啊!好在现在有网络,本屌上网一查,英国2012年人均月收入不过区区2200多磅,一个赚2200多块的人,花20块钱来清理一件垃圾,这个“并不算很贵”吗?“谦卑的剑桥政府”要价够狠啊,如果中国政府这么干,肯定会被刘老师说成是抢钱,而这事却成了书中英国政府关注民众,“谦卑,透明”的明证。
          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如果英国发生了好事,那么自然是英国体质好,政府好,人民素质好。但是英国发生了坏事呢?
          很简单,可以说英国解决的好。
          英国议员违规报销费用,小孩子因为家暴致死,书中描述到,连英国人都在反思国家为什么出现了这些问题,而这个制度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刘老师没有,她在赞扬这种反思本身。
          你没犯错,他说你做得好,你犯了错,她说你改正的态度很好。但为什么就不问问,你为什么会犯错呢?
             夸也要夸得正确,夸得过分就有些盲目了。而且,有的时候,对别人盲目崇拜的,往往对自己不自信,看到别人都是缺点,唯我独尊并不好,但是看到别人都是优点,自轻自贱,也不客观。
          不光这书如此,当代中国学者几乎都有这个毛病,学习,也要坐直了脊梁学,学老师的学问就可以,他吃喝嫖赌就不要帮他辩护了,没意思。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10-16 07:50:54 | 只看该作者
         收到法星社寄来的《观念的水位》前,我就在看一些关于讨论媒体报道手段和群体性观念的书籍,看了刘瑜老师的《迷人的愤怒》和《标签战》后,就有很就网络中的不理性讨论和贴标签对骂的问题一吐为快的想法。
         愤怒究竟从何时起成为网上评论帖的主流,谁为愤怒的民情煽风点火,愤怒是表达正义感的手段吗,标签又从何而来,为何各社交媒体鼓励用户给自己选择标签,标签能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自己还是更模糊的表达自己,为何愤怒的表达常常以标签战的形式开始又以互相指责的对骂结束。
         刘瑜老师认为标签的源头是我们的“战斗文化”,在党内斗争中,各种标签就源源不断,而且这些标签还左右对称,因此不管有什么倾向,都可以一网打尽。“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都要在唯一正确的主义面前伏法认罪。
         除了上述的革命文化遗产,我认为历史中沿革下来的传统是标签最古老的起源。早期的西周,皇帝就以谥号自称,例如“周文王”、“周武王”,后来周公制谥法,开始在历代沿用下来。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个或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主要是给地位较高或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例如“汉献帝”“秦穆公”“晋文公”等,古代的皇帝、王公都可以被这样“子议父,臣议君”,这种盖棺定论的思维一直延续在人们的思想中,想着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一生,但一个词怎么能概括的了他一生的是非功过,此时人们说要“分重点”,这样做难免有狭隘偏颇之嫌,史学家也为那些是是非非争论不休,只要意识到人性毕竟是复杂的,评价历史人物要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功大于过就评论其为“文”为“武”,而且功过的评论是后人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还是就现在的社会情况而言呢?古代一位刑部官员的墓志铭就是“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古代的谥号,革命年代的“主义”,都是用标签概括一个人的一生或者思想,这样做看似是“抓住重点”,却是把重点当做全部,以偏概全。而且又有谁知道其中有没有避重就轻,错把非重点当做重点,以标签一言以蔽之。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举烛”一词本非书意,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无奈韩非在故事结尾说“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也”。古人的笑话今天是否还在重演,这样抓住标签不放,是当事人养成的幻想和懒惰的结果,不知道那个燕国首相有没有察觉楚人书信中“举烛”一词出现时的突兀感,是否符合行文逻辑。胡适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为什么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这都由于一个懒字,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畏难求易的方法很容易让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捡了半生不熟的主义当做招牌,去做口头禅。“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主义的弱点和危险就在这里”,你有你的社会主义,我有我的社会主义,今天的社会主义也和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不同,公知也可以有五毛的时候,也有带路的时候,别用一个词限制了自己和幻想着别人。
         我刚使用微博的时候,就有自动提示要求我为自己添加标签,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我,找到和我一样的人,这样很便捷,当我选择哲学的时候,就冒出很多和我一样选择这个标签的人。选择标签在很多社交媒体上流行着,就交友这个功能来说是很方便的,一些人给自己贴上“萝莉”“御姐”等标签,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自己的小宇宙,这样做只是束缚真实的自己,但如果在对方眼里你仅仅是个“恐龙”,也许对骂又要开始了。
         愤怒的情绪有时就以标签开始。一条赞扬政府政策微博,评论里就会有骂“你是五毛党”的说法,然后便有回击“你是卖国贼”的言论。以给别人贴标签这种简洁有力的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看上去越是贫乏,就越有威力。各种宗教和预言都以这样的形式进入群众头脑,在人们心里唤起宏伟壮丽的幻象。而这种断言往往是含糊不清的,也正是因为含糊不清,“他们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各种极不同的潜意识中的抱负极其实现的希望,全被他们集于一身”。贴标签的结果就是找到和自己一样有这个标签的人,形成一个群体,在群体里个人就有了自己身上没有的那些特质。勒庞认为群体不负责任,易受群体传染和心里暗示。群体的不负责任是因为个人是明确的单位,而群体是不明确的许多个人,个人往往依着群体的这种特点保护胡作非为,法不责众就是这种心里的体现。人都有模仿能力,群体里的一个人这样做,别人也会蜂拥而至,这时,当群体里一个人出现某种怀疑时,这种怀疑就会变成证据确凿的论点,使得群体情绪夸张,非常易怒。
         愤怒的情绪也会因为一些媒体报道而烧的更旺。当下的媒体已经从纸质变成了更快速环保的电子版,微信上订阅的杂志,微博上关注的媒体,电视里报道的新闻,各种信息蜂拥而来,但悲剧的是这些信息与我的各种计划和目标有什么关系。当下的信息大多无背景无语境无连贯性。埃及武装政变说到底与大多数中国人有什么关系,有多少中国人了解埃及各个政治派别的斗争和起源,这种非本土的信息往往没有背景没有情感体验,当主持人说“好,下一条新闻”的时候,这个新闻就终止了,没多少人关注然后呢,结果呢,这种具体的片段化信息就很难产生推断和理性的讨论。当人们在网上看到某个新闻的片段时产生愤怒,接着表达不满,然后一群人赶来一起表达愤怒,最后就是越讨论越愤怒。这样的讨论说是表达看法,不如说是宣泄愤怒。在碎片化的和流于表面的信息里,人们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是离真相越来越远,被信息蒙蔽。
         当表达愤怒成为人们体现自己存在的正义感和参与感的标志时,愤怒就不再单纯。网上有很多只看标题不看内容的看客,只根据作者的标题发表意见,往往题不对文,胡言乱语。一些黄色新闻大行其道也是这种文化流行的标志,这样被包装起来的新闻成为大众的娱乐对象,新闻标题里的惊悚感为大众阅读感官的快感提供指引,这样不仅写新闻的人缺乏人性、没有职业素养,也影响了读新闻人的阅读品味。同时,碎片化的信息为那些在人群里寻找谈资的人提供方便,因为我掌握的碎片足够多,你们说的我都知道。有些新闻本是令人伤感或者能引发人们反思的,然而由于一个完整的新闻被剥的只剩下事件本身,新闻也可以这样变成没有感情的东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娱乐。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1:46 , Processed in 0.0788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