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园圃之乐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9:4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园圃之乐》是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诗文选。在天下多事、杀伐不已的动荡之年,黑塞退隐山间,在耕读生涯中觅得些许宁静。作者长年与园中花木为伍,伴着它们度过晨昏寒暑,见证着它们的荣枯消长。书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28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4 11:55:59 | 只看该作者
      完全是偶然的原因,我得到一本诗集《田圃之乐》。作者是赫尔曼 黑塞。
      
      书中插有黑塞的水彩画,钢笔画以及他耕耘时的照片。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每当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些影像。黑塞戴着大大的草帽,帽沿上可能别着一只雏菊或是别的什么花。身着普通的田间劳作的衣服,安静的站在小院栅栏口出。脸上洋溢这安详的笑容,黝黑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睿智的双眼。然后静静读着他写的每一个字,就好像自己身临其境,和黑色一起在采摘他种的葡萄,或者和他一样蹲坐在田边,看他安静的点燃一小篝火,看青蓝色的烟从枯树叶见慢慢溢出,缓缓轻盈的升入天空,和风一起飘忽。旁边或许会有黑塞那只名叫老虎的老猫,安静的趴在一边,呆呆的望着篝火不知在思考着什么。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有一处远离虚荣的世界。在那里,身心愉悦。在那里,涌动着生命的真谛与感动。
      
      记得黑塞的一句话,
      
      与泥土植物为伍,能叫人精神松弛,给人带来心灵的平静,其作用与静思打坐十分类似。
      
      似有禅理,却又真实。
      
       当你遇到挫折感到绝望的时候。读一读黑塞的《田圃之乐》吧。原来才发现,一花,一草,一树,一鸟,都是那么美好。
      
      心灵深处有一片海,那里有最朴实的箴言,最真谛的生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30 00:10:4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识得黑塞,是因为那首《七月出生的孩子》“我们,七月出生的孩子,喜爱白茉莉花的清香,我们沿着繁茂的花园游逛,静静地耽于沉重的梦里。”黑塞出生在七月,我和我的好朋友也是,在当时住的地方,也恰恰养了一盆白色的茉莉,被她养到干枯,经我手又救活了,南方的气候,让它时不时开出一丛丛白色的小花,味道清甜。每朵花落我都细心地收起来,放在窗台上晒干,和在粥里,或豆浆里一起喝下。
          后来看到他的照片,发现他和灿浩十分的相像,一样瘦到两颊凹陷,戴副大眼镜,鼻梁高高的,眼睛大大的,笑起来有着那个年龄的人没有的清亮。后来零星地读到他的诗,就更加喜欢这个七月出生的、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一直以来,我所倾慕的是张爱玲在《茉莉香片》中所说的“一个经历过世道艰难,然而生命中并不缺乏一些小小快乐的人。”黑塞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当然对他影响最深的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彼时他背井离乡,与家人分离,残酷的战争也让他的精神幻灭了,于是他退隐山间,而这本《园圃之乐》正是写于那个杀伐不断的动荡岁月。从书中那些宁静的文字,友人为他拍摄的做园艺时的照片,清新的植物小画,可以看出黑塞内心的广阔与波澜不惊。
          这是一个能与植物安然相处的人,对生存没有过多的欲望,穿最简单的衣服,吃最简单的饭食,但是坚持每日读书、写字、照顾植物,不愤世嫉俗,不指天骂地,内心温暖而充盈,不论生活怎样不堪,都热爱着生活,并努力让自己过着最好的生活。
          许是近来多沉静,很少大段地说话,大声地笑,常常是一个人安静地做一顿饭,安静地修剪已经蔓到台子上的绿萝,安静地抄书,安静地读书,安静地写日记,却在有时想到黑塞,倏地温暖,会心微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7 19:04:00 | 只看该作者
             颜色鲜明的水彩画,淡雅清新的文风,当一个人能把耕作当做消遣,做个耕作的农夫,照着两千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务农历法作息起居,该是多么美好的事。
          “看看着温和的细雨淅沥地下着,雪白的云朵在潮湿的天空中互相追逐,偶尔破开几块岛状的天空,透露出渴待的春晴;油绿肥厚的郁金香从潮湿黝黑的泥土里钻出来,艳红亮丽的花朵,成形成堆的绽放。山峦焕发出宝石般的光泽,还染出轻淡的确实只属于九月份的钴蓝。风信子的花香浓重的无法随风扬起,唯其甘甜熏人欲醉,一如轻梦之于神智。”
          可当年少的我焦渴地踏上渴望已久的旅途,青春的岁月笑着将我揶揄。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7 20:38:48 | 只看该作者
      目前手上有三本黑塞的书
      《黑塞诗选》、《园圃之乐》、《荒原狼》
      现在不大喜欢看小说,因为觉得那太花时间,《荒原狼》已经叠在书堆里很久了还没看完。
      
      特别喜欢的是欧凡译的《黑塞诗选》,差不多算是随身携带了,每有空闲就取出来读上一篇,慢慢地,在黑塞那富有哲理的文字里顿悟和领会,“把神和大千世界视为心的所映所摹,他的一行一言就会和他的灵魂,神和尘世的宅寓,融洽无间”这将会得到智慧的正果。。。
      
      《园圃之乐》是黑塞的散文诗选集,其中很多诗词篇章是和欧凡译的《黑塞诗选》重叠的,通过对比,个人觉得欧凡译的诗更具有想象的空间,能让人久久品味,而《园圃之乐》里的诗词部分译得太过于直白,用词欠缺考究。散文部分就翻译得很好,很细腻,放在床头能让人枕着蛙叫虫鸣入睡。。。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10 19:19:52 | 只看该作者
            相比《瓦尔登湖》的空灵寂寥,以及细节的精准,《园圃之乐》更加生活化,也多了一丝忧伤,这正是动人之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16 22:17:14 | 只看该作者
       在想读的书单里,我没象以往那样到网上买《园圃之乐》这本书,而是从北图借回来看,读完一遍觉得不过瘾,又看了一遍。
       黑塞在他不同的园中种植的花草树木那么茂盛丰富,让我羡慕不已,虽然我也有过在小园子中养花种树的经历,但基本上都没长成具有观赏价值的模样,要学习的实在太多。我太喜欢他对大自然细心观察所描绘的优美文字, 喜欢“园圃春望”、 “花香八贴 ”,“故园忆往”......对“遗失的一把小刀”这篇文章印象深刻,他是这样描述的:这把小刀非比等闲,它是一把园艺手刀,它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玩赏刀,而是严肃牢靠的利器,一把遵照传统式样打造的工具。这些传统的形制都是历经数千年由祖先的经验传承下来的 。今天却不时要面对工业的冲击,面对不耐用新颖而缺乏内涵,只堪玩玩而已的现代产品的挑战;而工业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如今人们对工具等物品不再珍爱,总是轻率地频频更换。如果象过去那样,每个人一辈子只买一把真正耐用的好刀,并且小心爱惜,用到老死为止,制到刀工业哪里还有存在的余地?今天人们动不动就更换新的物品,所以工业界就把这些物品当作时尚。而那些时兴的款式既然是以一季的流行为目的,当然就不可能做得像真正耐用的传统式样那般优美、生动和讲究了。此文发表于1923年,在如今人们越来越贪得无厌地掠夺大自然资源的时候,在物欲横流又极大地浪费的时候,在城市垃圾多的无法处理的时候 ,黑塞的话是不是对我们应该有所启发。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8-21 16:44:43 | 只看该作者
      傍晚时分,远方的火烧云染红了整片天际。我骑着单车,悠游在乡间那条刚铺好的水泥路上,道路两旁是庄稼和田野。有农民在路上收起晒干的稻谷,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好闻的稻香。鸟儿归巢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像黄昏的圆舞曲,婉转而悠扬。
      不知为何,每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只要一回想起童年时的这个情景,心情就顿时舒缓些许。我不知道这种安抚心灵的神秘力量具体是什么,或许,那只是一种暂离现实,在幻想中寻求慰藉的庆幸。庆幸自己回忆的纪录片里,还留有如此美好的片段;庆幸自己童年的绘本上,还涂有田园的蜡笔画。
      前段时间读了赫尔曼·黑塞的文选《园圃之乐》,让我再次与这段回忆产生共鸣,徜徉在他洋溢自然气息的文字花园。
      是的,他就像一个自然的朝圣者,用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抒写生命的史诗。在他笔下,每一朵花的花瓣,每一棵树的叶子,每一只动物的眼睛,都具有动人的生命力,散发弥足珍贵,令人驰往的灵魂色彩。如果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一幅写意的山水画的话,那么,黑塞所描绘的则像一幅精致的工笔画,细腻而唯美。例如在《鸢尾花》中,就有这么几处细致入微的描写,想象力十足。
      “只见那几排黄色小花药一会儿变成皇家花园的金色篱笆,一会儿又变成两行美丽的梦幻大树,纹丝不动地站着,中间那条明亮、生动地交织着玻璃质脉络的神秘通道,一直向着花心潜伸进去。花瓣的波缘起伏得非常剧烈,这条通道则向后伸展,消失在黄金树丛之间,进入那深不可测的咽喉里;而在紫色波状花瓣的盛大覆盖下,一抹奇妙的淡淡阴影笼罩着静待发生的奇迹。”
      或许,从技巧上看,陶渊明的诗讲究的是神意结合,而黑塞则注重形意并茂,两者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美感。但归根到底,他们所追求的美的本质却是相同的,都是源于对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本源的赞美。
      在《梦中之家》一文里,黑塞有一处提及到对中国古代隐士的向往,只是他的理解好像是建立在神话的层面上。“他进入深山求道,茹食花瓣为生,藉以摆脱世俗的一切羁绊,蜕去那层隔阻的外壳,进入不朽的境界。”可见,黑塞理解的是每一位修道士的最终幻想——悟道升仙。要不然,怎么可能以“茹食花瓣为生”呢?从陶渊明的“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来看,其实我国古代隐士的生活水平还是挺不错的。
      对于人生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黑塞来说,或许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才是他最理想的乐土,但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可怕的战事几经将他那“梦想之家”击溃得片瓦无存,黑塞也因此过着不断迁徙的生活,无论到哪都无法摆脱战乱的阴影。确实,这毕竟不同于冷兵器时代的古代战争,归隐者若想逃避战乱,大可躲到深山中去,远离尘嚣,做一朵洒脱的深谷幽兰,在大自然的轮回中自生自灭。但是,在现代战争面前,这种归隐者的理想之地就如同虚幻的乌托邦一样,是不可能存在的。
      “一如花朵年年如期盛开于草原,历数千年而不曾爽约;而世界强权、朝代与国家则终将败亡,明朝便烟消云散。” 黑塞的这种于遽变中知常守恒的认识,为我们这些汲汲营营,或耽溺于声色犬马,或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世人提示了一个要点,使我们敢于质疑那“按照理念创造历史的野心。因为现今的世界既不是这样形成的……而这种强求……终将导致流血、暴力和战争……因此即便在最苦闷的年代,我们仍要尽可能以平和的心灵面对世事,始终与人为善,切勿只以世风日下为念。如此将会得到福报。” 这种态度之发人深省,几乎与但问耕耘的路德的一句格言全然一致:“纵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今天我仍将栽下苹果树苗。”
      (PS:最后一段引自孚克·米谢尔斯的《在园圃中栽植诗意与哲思》)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5:20 , Processed in 0.0493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