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4| 0
|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朔风
海权存在的意义在于其战略上的重要性。马汉在第一章中讨论了两个重要话题:首先是构成海权的基本要素,其次是影响海权的主要条件。
马汉认为,构成海权的三大基本要素分别为生产、海运和殖民地。生产与海运是促使一个国家通过海上贸易达成经济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殖民地则具有不断促进和扩大海上贸易的特点,使贸易成倍增长。那么可以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海权在战略上是否重要,首先取决于这三大要素。假如该国的生产方式较为封闭,海运并不发达,并且在海外毫无殖民地,那么海权对该国来讲并不重要,至少暂时并不是该国的战略重心所在。因此,对海权的争夺可以被看作为由形势所逼迫而产生的一个决心,而不是一种主观的选择。以禁海时期的明朝为例,由于其生产和商贸存在很强的封闭性,且又不具有海外殖民地,因此维护一支庞大的海军毫无必要性。但是,同时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由于通过美洲的殖民地牟取暴利,所以海军就成了很有必要的东西。由此可见,至少在最初始阶段,海权往往是被迫或由于一定的偶然因素而成为某个国家的战略重心。虽然马汉没有明显的指出这一点,但是他的文字对这一点已经表露无遗:
“200年前的情况是陆上的道路少且又不好,并且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所以水路运输较之陆路运输就更具明显的优越性。尽管当时海上运输有遭抢劫的危险,但是仍然比经陆路安全、迅速。当时一位荷兰作者估计到了他的国家有可能要与英国交战,他在诸多事情当中,格外注意到了英国国内的水路不畅通,不能通过它们进入其腹地;由于内部道路不好,所以必须经海路把货物从王国的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而经过海路途中又有被抢劫的危险。目前对纯属国内贸易来说,这种危险一般是不存在的。现在在大多数文明国家里,尽管水路运输仍然比较便宜,但是沿海贸易的破坏或消失,只不过是一件不方便之事。可是直到法兰西共和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战争时期,尽管当时海上有成群结队的英国巡航舰,法国内陆又有很好的道路,但是那些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和围绕这段历史所产生的通俗海军文学作品,仍然经常提及沿法国海岸从一个地方偷渡到另一个地方的护航船队。”
以上是针对荷兰的情况而言。对于英国,我们知道发展海权是关系其生死存亡的,并不是一个主观的选择。对于法国,海军一直居于陆军之下,这也十分正常,因为法国对海军的需要不像英国那样迫切。尽管马汉在书中提出一个观点为法国海军的失败导致了其输掉战争,实际上未免夸大其辞。因为17世纪至19世纪的多场战争,法国失败的主因往往是因遭遇多国联盟的联合反对,在陆上的用兵以及财政上陷入不利,英国海军尽管在海上对法国海军多有胜利,但是真正决定法国战败的却往往是陆地上的战役。
马汉还认为,“影响各国海权的主要条件可以列举如下:1. 地理位置;2. 自然结构,包括与此有关的大自然的产品和气候;3. 领土范围;4. 人口;5. 民族特点;6. 政府的性质,包括国家机构。”
这6个条件构成左右海权重要性的调节器。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每一个因素,会发现它们多多少少都受到偶然因素或历史演变的长期影响。比如地理位置,是在一个民族长期演变中最后确定下来的。再比如民族特点,也往往与该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系。山地民族与一个靠海的平地民族,在性格上往往不太相同。这些因素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某种人为的力量改变。那么我们可以说,海权不仅是诞生于偶然或天然的迫切需要当中,而且其发展和兴旺被许多人为力量无法改变的因素所影响。在路易十四执政期间,法国的财政一度使其陆军和海军全部达到世界巅峰,在造船和海上作战方面可以同英国、荷兰的联合舰队抗衡。发生于1690年的比奇角海战,由图尔维尔伯爵指挥的法国舰队击溃了英国同荷兰的联合舰队。在1692年的巴尔福勒尔海战当中,法国海军更是以44艘战舰力敌英国海军的99艘战舰,鏖战一日不落下风。可见从战术上讲,法国海军并不弱于英国海军,但是战略上却从未获得过优势。马汉在书中指出了法国的弱点,那就是其海岸线极为漫长,不利于舰队的集中。英国却可以集中相当数量的分舰队保持对这些港口的封锁,迫使法国海军时常需要在战舰数量占劣势的情况下交战。这便是地理位置(天然)导致的战略劣势,很难为人力所左右。从法国角度讲,他们已经尽其所能,然是天然的障碍很难克服,所以他们不适合发展舰队海军。
以1692年5月-6月的英法海战为例。图尔维尔伯爵率44艘战舰离开布列斯特,而德斯特雷伯爵则率法国地中海舰队从土伦港出发。但是德斯特雷舰队被数量占优的英国舰队拦截,导致其无法北上与图尔维尔汇合。与此同时,图尔维尔被另一支优势的英国分舰队包围,只能在不利的情况下作战。
1805年拿破仑曾制订了一个让法国分舰队突围后前往西印度群岛集中,再折返英吉利海峡的调虎离山之计,最终因天气上的迟延导致法军无法按时集中。维尔纳夫提督赶到西印度之后发现友军并未抵达,于是又折返会欧洲,最终被纳尔逊提督堵住歼灭。
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德海战为例。日德兰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击沉吨位的胜利,由希佩尔提督指挥的战巡舰队表现出一流的炮术,但是最终号称世界第二的德国海军一直碌碌无为,直到斯卡帕湾自沉。如果说法国输在了海岸线太分散,那么德国恐怕输在出海口太少。德国的出海良港极少,尽管这样便于舰队的集中,但是不利于舰队脱离英军封锁。英吉利海峡和北海是英国卡住德国的两扇门。英伦三岛对德的位置并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而是天然形成的,正是这些因素对海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发展强大海军时,首先应当考虑海权是否适合自己。生产、海运和殖民地在发展方针中到底占多少份量?地理位置适合发展什么样的海军?像法国在17-19世纪那样以庞大的资金维持以大量战舰构成的海军,结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要么是无法集中而被各个击破,要么是长时间在港内当存在舰队。海军不应该成为国家元首“一时兴起”的玩物。关键在于必要性。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为例,威廉二世对海军有特殊情感,所以他想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挑战英国海权。按马汉的理论,一战德国具有建立海军的必要性,因德国有很多矿产需要进口,而且作为当时第一工业国,其进出口比例都是首屈一指,德国在远东也有殖民地,因此符合马汉的条件。问题在于,威廉二世对于海军的建立起到了不良的引导作用。当时德国需要的是一支能够迅速行动,保卫其贸易利益的快速舰队,而威廉二世却把德国海军打造成一支巨舰大炮的玩物,孩子般的和英国赌气。讽刺的是,一战德国海军取得的大战果往往是埃姆登那样的巡洋舰,而不是基尔港内声势吓人的战列舰。
最后,海权与陆权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有人认为海权应独立于陆权而存在,那么可以说没有读懂马汉的著作。海军的任务不仅是保护一个国家的海洋利益,还需要在某些特定时期,成为陆军的辅助。海军从根本意义上讲是国家利益保护者。当国家利益只能用陆军来争取的时候,那么海军的任务就必须是全力支援陆军。“为海战而海战”的思维是荒谬的,因为除非使敌国海军全军覆没,否则纯粹的海上会战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历史上所有的重大海战,几乎都是围绕陆地进行。萨拉米斯海战围绕陆军的海上补给路线进行的战斗,雷潘托海战是围绕塞浦路斯围城战而展开的周边海域争夺,二战期间的瓜岛海战也是如此。第一次所罗门海战,日本海军第8舰队虽然重创了美国海军,但是由于没有攻击运输船队,所以美国在战略上几乎什么也没有损失。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纯粹的海战(即与陆上战争无关),并且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三场海战分别是特拉法加海战、对马海战和中途岛海战。它们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失败一方损失极为惨重,以至于成为不可弥补的损失。但事实上,特拉法加发生于1805年,拿破仑直到1814年才第一次退位,特拉法加并没有决定性的击败拿破仑;对马海战,日本海军尽管决定性的全歼了俄罗斯海军,但是终战的真正原因恐怕是双方都缺乏继续作战的本钱;中途岛海战使日军损失4艘主力航空母舰,但是在中途岛之后,日本海军依然有足够实力在瓜岛与美军缠斗。事实上,在一次海战中全歼对手海军,使其没有再战的能力,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如果失败一方是海洋国家,那么该国必然拥有足够数量的预备战舰,因为其以海洋立国,在军舰生产方面必然占据优势,比如英国、美国,一两场海战的失利不会影响最终成败。如果失败一方是陆地国家,那么只有从陆地上决定性的将其击败,才能最终使其战败,比如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海军奉行决战论,其舰队完全以歼灭敌舰为目标,以至于在莱特湾海战之前,还有人质疑用海军攻击运输船队是否“自贬身价”。反过来说,倘若海军以支援陆军为主要目的,海战是为达成陆上的目标,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更为有利。这种情况下,假如失败一方是陆权国家,那么胜利一方在海上的胜利会间接促使其达成陆上的胜利,对于陆权国家而言是极大打击。假如失败一方是海权国家,那么海上的胜利会削弱其海军力量,陆上的胜利将使其海外的前进基地减少,最终使战略形势发生根本性倒转。
指挥过尼罗河海战、特拉法加海战的纳尔逊曾经说过:“军舰与岸上的堡垒作战是件愚不可及的事”。海战的目的在于陆地上(《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韦恩.休斯),尤其是在现代战争中,由于导弹的兴起,来自陆地的攻击已经成了左右海战胜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海权和陆权是不可分割的战略整体,在构思战略时必须有全盘考虑。在这方面,明治时期和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路线,最终获得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详情
大答答
马汉的“海权论”是一种阐述凭借海上力量及其控制海洋的能力已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一、马汉海上力量的概念-“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即海上军事力量和海上非军事力量。
二、国家建立和发展海上力量的意义。
1.从经济上看,通过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能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迅速积累。
2.从军事上看,国家建立了强大的海上力量,就能够夺取海洋战区的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
3.从政治外交上看,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于维护国家的国际政治地位至关重要。
三、海上力量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1.生产与交换产品。
2.拥有实现商品交换的手段-海上航运。
3.占有广大的用于推进和扩大航运的殖民地。
四、影响和制约国家建立和发展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的因素:
1.地理位置。
2.自然形态。
3.领土范围。
4.人口数量。
5.民族特点。
6.政府性质。
五、海上作战的基本原则。
1.”中央位置”原则.
2.“交通线”原则。
3.“舰队决战”原则。
4.“集中兵力”原则。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1:51 , Processed in 0.24964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