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 0
|
我的知识之路 |
最新书评 共 6 条
outsta
中文不说
里面的英文是一样的,只是和英文原著比多了很多断句
可能是为了一些英语学习者吧,本来是个长句,却偏偏加个逗号来断开方便阅读,可是这忽略了那些打算提高把长句读成短句能力的学习者
编辑一旦忽略加了逗号的细节就可能导致读者纠结半天
总之,这样好心做坏事
举例:
翻译版本的句子:『+,』表示加了一个逗号 『-,』表示减去一个逗号
It seems proper that I should prefix to the following biographical sketch『+,』some mention of the reasons which have made me think it desirable that I should leave behind me such a memorial of so uneventful a life as mine.
I do not for a moment imagine that any part of what I have to relate『+,』can be interesting to the public as a narrative『+,』or as being connected with myself.
But I have thought that in an age in which education(+,)and its improvement『+,』are the subject of more, if not of profounder『-,』study than at any former period of English history, it may be useful that there should be some record of an education which was unusual and remarkable, and which, whatever else it may have done, has proved how much more than is commonly supposed may be taught, and well taught, in those early years which, in the common modes of what is called instruction, are little better than wasted.
在看看原来句子:
It seems proper that I should prefix to the following biographical sketch some mention of the reasons which have made me think it desirable that I should leave behind me such a memorial of so uneventful a life as mine.[没有断句]
I do not for a moment imagine that any part of what I have to relate can be interesting to the public as a narrative or as being connected with myself.[还是没有断句]
But I have thought that in an age in which education and its improvement are the subject of more, if not of profounder, study than at any former period of English history, it may be useful that there should be some record of an education which was unusual and remarkable, and which, whatever else it may have done, has proved how much more than is commonly supposed may be taught, and well taught, in those early years which, in the common modes of what is called instruction, are little better than wasted.
原文地址:http://www2.hn.psu.edu/faculty/jmanis/jsmill/autobiography.pdf
http://www.free-ebooks.net/ebook/Autobiography/pdf/view
详情
梦梦
如果说我本来对JOHN,MILL的认识,只是在那本激励性的作品--[做女人要象希拉里]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个阅读法-约翰穆勒阅读法.这个当时听起来只是个虚幻的名字的时候.
我二次听到这个人的事迹,是在功利主义讲座中,这个天才般的人物被再次提起.而让我有情愫来一窥伟人一生的自传的原因,说起来都可能会贻笑大方.因为我知道这哥们得过抑郁症,但是20多岁那年见到了一个女同志,病好了,于是我纠结了.
结果MR,MILL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感动[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现在还有这种小女人情怀],能遇到他,Harriet Taylor何期有幸,无论当时外界如何非议.而这个女人又何其幸运的遇到他的MR TAYLOR,其实很多人都被MILL的光环所影响只看到这二个人的故事,为什么大家都不觉得,这里其实最伟大的是Mr taylor,一个可能哲学水平没有那么高,可能思维也没有那么伟大的想法的人,却能包容那个女人,二十多年,他满足她的梦想,即使他可能在当时的世界里,是没办法去做,去帮他实现,亦可能他本人根本就不认同,但是他尊重.相信,如果mr taylor,不是这样的一个,他也不可能容忍mill喜欢他太太这么长时间,难道这个男人自己也看不出来,别的男人对自己的女人有想法吗?但是相信自传里也说得很明白,没有,这个男人一直很宽容的对待MILL先生,对待他对自己太太的爱慕之心.以至于她的太太这么一个对女权主义如此崇尚的人,都没有抛夫而去.换种方式来看得话,其实这里面,最少在这个三个人的爱情里面,taylor 先生从一开始就是赢家.而她的太太其实想想也有些可爱了,对于女权的追求,对于妇女奴隶地位的反抗,但是她一生却还是在原地转来转去.即没看到她把现在的丈夫怎么的了,也没看到她把MILL怎么得了,呵呵,不过因为大家都不是当事人,毕竟很多时候的事,过去太多了,谁也不知道真相到底如何了.
言归正转,天才的形成是很痛苦的过程.不光在于其成长过程中的不休不止的纠结,痛苦;还在于周围人的影响.毕竟,一般的人民对于天才的很多的东西是理解不了的.当然,我们的天才们,最少对于主人公而言,他不会默默无闻,他不停的为自己的理想,为他所谓的"全人类的幸福"在努力地飞奔着.
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说得,这本书只是为了记录作者的成长,不为哗众取宠,不为出版所得,只为自己.所以也在这里我们可以从追求的角度来期望着成为天才的方式.
1\作者的书单.在这里,mill一生所读得书,真得只能让我用"崩溃"一词来形容最恰当.从小熟读希腊史,看过众多大部头的哲学与政治学巨著.单这一点,想想真是无法相比.我们的小时候,混乱在考试中,纠结于及格不及格之间,似乎在我还想为多看电视一个小时与家人奋斗的争辩中.这个小男孩,已经开始知道用二种思路来互辩写文章.
2\讨论与总结.其实mill父亲的思路与方式,真得让这个孩子得到很好的锻炼.有勇气,
3\成长的环境,这个真是没办法了.就好比peter drucker,从小接受的环境里不是财政大臣,要么就是freud这种大师,真没办法了.
这兄弟从小见得人,都是边泌一级的大师,说得更实在一点,思考的深度本不是一般的人所能达到的.
对于一般人的启迪可能主要是在于此:多读书吧,-----在读完亚力士多德的书[形而上学]之后,再读这本书,真得不觉得有多难,而且工作的时候真得觉得容易多了,思路转得也快了.
多用对论的方法来看世界,多参与各种讨论小组去学习.
详情
抛物线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没有看完这本书。相对于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来说,这位生活与19世纪的英国人所接受的教育很特别。他的教育完全由他的父亲指导。从他的学习经历来看,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是非常严格和苛刻的,但是作者在这本自传的前几篇非常明显的表达了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作者有别于一般儿童的童年经历,也不是作者超人的智力和对学习的热爱程度。而是在第五章,标题为:成长中的一次危机,下一个阶段。作者从《威斯敏斯特评论》创刊起就有了一个为之奋斗一声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名社会改革家。在这个过程中世界总体一直在进步,这让人生活情趣盎然、充满活力。但是在1826年的秋天,作者的心境突然发生了变化,作者自问“加入一生中所有的目标都实现了,你期盼的所有制度和观念的改变都能立刻完全实现,这会不会是你巨大的幸福和快乐?”显然不是的。作者想到了这一点,他所建立生活的整个基础坍塌了。他所有的幸福原本就在于坚持不懈得追求这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现在竟然不具有吸引力了,作者认为自己似乎已经没有或者的目标了。
作者的这一段描述我想说出了很多人成长时候的经历,至少和我产生了共鸣。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曾经追求的,渴望的目标变得毫无意义了,心情在那一段时间都非常低落。感觉生活再也快乐不起来。
作者认为自己现在的情感低落是由于从小父亲疏于对自己的情感教育。自己接受的教育是对任何事情都要进行理性分析。分析的有点在于它往往会减弱和破坏由偏见造成的任何结果,但分析的习惯往往会折损感情。
对于这次危机作者思考了很多,他的思想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作者承认分析能力和习惯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但是有些结果需要通过与其他培养形式相结合起来得以修正,情感的培养成为作者伦理和哲学信条中的基本点之一。
对于这一点作者有一个非常美妙的描述:对落日染红了晚霞之美的最强烈的感情,不会阻碍我知道云是水蒸气,知道它遵从所有处于悬浮状态的水蒸气的定律。
我认为作者所谓感情的培养,其实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生活中美好事物欣赏能里的培养。这才是人类幸福感的最终来源。
详情
flying
读了MILL 的专著,就忍不住要读他的自传,了解一下他的思相来由,发现此人经历也颇传奇:3岁学希腊,8岁学拉丁,10岁就能流利阅读如柏拉图等古希腊文经典。完全由父亲手把手家庭教育指导,因宗教故,拒绝去牛津、剑桥读书。为了一个女子,孤等了21年,直到这个女子丈夫死去,娶她为妻。并受她影响,合写《论女性压迫》,这样的女权书放到现在社会都算是激进的。
这本书是我读的自传里面文字比较学究的,行文冗长、缜密,审慎;幽默或趣味则谈不上,因为这是一位哲学家对其思想成长经历的描述,读来有两点启发:一是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二是强调智育同时,不能忽视情感的培养。
中文译文没怎么看,好像还算流畅。只是不懂为什么封面上Mill的中文名字前括号里是'爱尔兰’?Mill被译成穆勒则是传统由来(严复当年手笔),但他是伦敦生的,算上他爸那辈,也只是苏格兰人,怎么把他归到爱尔兰去了呢?奇了怪了。
详情
Utopia
通过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中的介绍,了解了本书和作者穆勒。这本书是他晚年所写的自传,记录了他童年时期接受的独特教育以及他的思想和学说的形成过程。在阅读中我认为有四点特别启发我,具体如下:
一、 独立思考。在智力培养上尤其注重独立思考,他父亲引导他读书,每天和他散步时交谈所学,也通过写作深入思考,这是我想起培根的那句名言:。
二、 穆勒式阅读法——大量阅读哲学经典。丘吉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很多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穆勒式阅读法”能使大脑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这点对于我读书有极大的导向作用,读哲学爱智慧非常重要,多看西方社科名著。
三、 幸福或者快乐。幸福是所有行为规则的检验标准,也是生活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只有在不把它当做直接目标的时候才能实现。(我想)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幸福,他们不以自己的幸福为目标,而是把精力聚焦在别的事物上。不是把它作为一种手段,而是把它本身当做理想的目标来追寻,这样把目标定在别的目标上,他们也顺便找到了幸福。
当我们把生活中的快乐当作附带品,而不是作为首要目标来对待时,它们就足以让生活成为快乐的事情。一旦把快乐作为首要目标,就会很快感觉到它们不够用,也经不起仔细的推敲。你一旦问自己是否快乐时,你就不快乐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快乐以外的目标,而不是快乐本身作为生活的目标。
四、 情感培养。穆勒早年的教育过多注重智力培养而忽视了情感,以致后来导致了中年危机,因此认识到情感在人生平衡中的重要性,被动的感受性也像积极地能力一样需要培养,必须得到滋养、充实以及指引。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07:10 , Processed in 0.481541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