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3| 0
|
少有人走的路 |
最新书评 共 6 条
aiyou1
题目是我去京都爬岚山时看到周总理的留言,看来伟人也曾经那么迷茫过。
这本书我买了四册,前三册是派克写的,而且第一册是精华中的精华。
我刚完第一遍,却越看越糊涂。除非发展出不二法门,接受悖论的世界观。
这段时间看了不少心理学书,其中有提到意识对我们人的心智行为只占1%,而绝大多数是潜意识在起作用。而童年的许多错误的认知和负面情感压入到了潜意识,到现在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1%的意识扩大道5%,用光亮照亮潜意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就是这个观点。潜意识不可与之较劲,只能接纳它,关照它,自然那些负面情绪就会消散。
安装张的说法,我对她的书的理解是:那么潜意识中许多过去错误的认知,其实是需要我们修正的。只不过不能硬来,要讲究方式技巧。
而派克教授在《少有人走的路》最后几节里,提到我们要顺应潜意——“意识塑造的自我,与潜意识塑造的自我,有时相差甚远。不过,意识思维的能力终归有限,它常常将真实的自我暴露出来。不管如何掩饰,潜意识都会看清真相。所谓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要聆听心灵,让意识的自我接近真实。”
如果我是个不自信,恐惧,没有安全感,不自我认可的人。但是身边的人又觉得我明明已经做的很不错了,生活工作都应该满意了。那么我此刻不快乐,问题是出在哪里?是潜意识里的错误认知造成的呢?还是意识的错误认知造成的?
如果按照派克教授的说法,我的潜意识总是对的,也就是说我意识里“觉得现在生活很不错”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其实我目前状态并不好,我应该跳槽,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但是真换工作,我就能发自内心的开心吗?我有点怀疑。
而按张德芬的说法,那是因为小时候我受的表扬少,性格受到压抑,所以不懂的自我认可。这些负面体验压到潜意识里去了,所以哪怕现在生活状态还不错,但是自己永不知足,还容易情绪化。所以现在需要做的是修正潜意识里的不知足的看法。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张的说法,但是觉得派克的说法也一定有他的道理。而且我反思了一下,如果我选择张的说法,意味着我不用去重新开始,不用那么拼搏。换句话说,这是不是“懒惰”使然,懒惰的本性让我选择阿Q精神,选择自欺,蒙骗自己的意识。而潜意识感受到了我在自欺,所以让我痛苦,警告我不要选择安逸?
或者我该结合起来:一方面调整潜意识,让自己学会自足;另一方面去满足潜意识的要求,去积极拼搏,换个薪水更高,社会认同更好工作?
这就是让我最迷惑的地方,大家议议吧。
详情
镜花水
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虽然出版年份比较早了,现在读来却并不觉过时,追求心智的成熟是一个人一生都要不断去努力做的一件事情,人无完人,我们是人,不是神,正视自己的弱点,勇于面对存在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会逐渐使自己心智趋于更加完善。
“一个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这句话正合我意,因为和那些缺乏耐心、想让问题马上解决的态度相比,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更低级、更可笑也更具有破坏性和杀伤性,那就是希望问题自行消失。
本书另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地方是,让我对“爱”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
“坠入情网也不是真正的爱,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情侣只有脱离情网,才能够真正相爱。真爱的基础不是恋爱,甚至没有恋爱的感觉,也无须以之为基础。” 在我看来,幻觉是不真实、也特别无聊的一种感觉,自我麻痹过后你总会无一例外的责备自己的不理智,特别庆幸自己暂未有过幻觉,我是活在真实生活里的人,幻觉这种东西我不需要。
如果真正爱一个人,会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爱一个人不是在养一个宠物,只是希望它们永远不要长大,乖乖地陪着我们。其实我们看中的,只是宠物对我们的依赖性,我们会需要这种被依赖的感觉,暗藏了人的自私与虚荣心。
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不管我们看起来多么强壮,也不管我们花多大的心思,竭力做出无须关心的样子,但从内心深处,我们都渴望过依赖他人的感觉。这其实就反映出了人性的弱点,人天生就有一种惰性,每个人都有,只不过克服它的勇气大小不一罢了。
最后引用纪伯伦的一首诗,名为《寂寞的智慧》——
让天堂的风在你们中间舞动。
彼此相爱,但不要制造爱的枷锁,
在你们灵魂的两岸之间,让爱成为涌动的海洋。
倒满彼此的酒杯,但不可只从一个杯子啜饮,
分享你们的面包,但不可只把同一块面包享用。
一起欢笑,载歌载舞,
但容许对方的独处,
就像琵琶的弦,
虽然在同一首音乐中颤动,
然而你是你,我是我,彼此独立。
交出你的心灵,但不是由对方保管,
因为惟有生命之手,才能容纳你的心灵。
站在一起,却不可太过接近,
君不见,寺庙的梁柱各自耸立,
橡树与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详情
灵潇潇
先来看一个好玩的对话
A:你喜欢吃蛋糕吗
B:喜欢
A:你更喜欢吃蛋糕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
B:啊,当然是奶油啦
A:那么,你通常是怎么吃蛋糕的呢
B: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才吃蛋糕的
==》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
正如我预料的,在上班的第一个钟头,她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的六个钟头里,她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
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钟头,要先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会变得相对轻松。
-------------------------------------------------------------------
初拿起《少有人走的路》,翻了几页,看到这个对话,我马上就有兴趣看下去了。正如书中说到的,不少人都不懂得推迟自己的满足感。
其实,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次序。你将会从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更长久的快乐体验。
忽视问题、逃避责任等等很多现象,其实都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意愿。
本书在开头几页就点出了两个常见的心理问题,神经官能症患者及人格失调症者。具体释义如下:
2岁至6岁期间的婴儿缺少父母的关爱,往往会有这种心理问题:
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任何事,他们都觉得能力不及他人,他们缺少勇气和个性。
神经官能症患者坚持问题应由自己发展,而非别人和社会所致。
9个月至2岁期间的婴儿缺少父母的关爱,往往会有这种心理问题:
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强调“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及承担责任的能力。
人格失调症者,顽固地认为问题和自己无关,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祸首。
印象还比较深刻的原文句子还有几句,供分享一下。
好逸恶劳显然是人类的天性。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容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意味着是最好的决策者。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
自律的原动力—爱。
心得:
---------------------------------
这一本书,不像书评写得那么轰动。作者最主要从父母家庭、自己小时候各种生长环境来分析对自己性格形成的影响,并在其中谆谆教诲,要去直面自己的问题,要敞开心胸,要懂得真正意义上的爱。
作者派克用很大的一个篇幅用来阐述爱,比较尖锐地指出了大量非爱现象的存在,并且教会读者如何去爱,如何通过爱去促使自我心智的成熟。但说实话,这一个篇幅我看得很粗略,因为都是解说及举例比较多,而且很多假设性的东西。不够实际的知识总是不太能够吸引到我去阅读。
书中总是可以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家人、朋友、爱人的影子,对于认识自我,调节自我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也从很细微处去阐述心理现象形成的原因,有志于在心理学方面做出一定研究的同学,肯定也有不小的帮助。
不过因为是有大量实例描述及讲解,书的内容会有部分重复及繁琐的讲述,若不是对于心理学研究有极大兴趣,可粗略跳过某些叙述。
少有人走的路,是因为,少有人愿意直面自己的问题,勇敢去促进自己心智成熟,并且最终走向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辉煌。
详情
科幻
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医生,信手拈来的案例,简洁而鲜活,有别于普通心理书籍的沉闷。
懒惰才是人类的原罪——一语惊人。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他的一阵见血。
心智的成熟之旅,让我们一起直面人生的难,走在少有人走的路上。
一些摘抄:
自律,包含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种人生原则,目标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痛苦。这四种原则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爱——永远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活力与热情,离不开深刻而真挚的情感。恣意、放纵、漫无节制的情感,绝不会比自我约束的情感更为深刻。古代谚语说:”浅水喧闹,深潭无波。“真正掌握和控制情感的人,不仅不会缺少激情和活力,而且能使情感更为深刻和成熟。人不应被情感所奴役,也不能把情感压抑得荡然无存。
在生物界中,存在着一种永久而普遍的进化力量,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具有人性的爱。它违反熵的自然规律,是一种永远走向进步的神奇力量。
就精神病患者而言,其病情的产生是他们出生后九个月里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所致。尽管通过多种治疗,可使其病情得到缓解,但在通常情况下,极少能够彻底治愈。对于人格失调患者而言,在婴儿时期,他们可能得到呵护和关爱,不过从九个月到两岁期间,他们没有得到呵护和关爱,所以他们的症状比精神病患者轻微,不过仍相当严重,同样难以治愈。神经官能症患者则在幼儿时得到过照料,但从两岁之后,尤其是从五六岁起,他们开始被父母所忽视,因此与前面两者相比,神经官能症的病情更为轻微,也更容易治愈。
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诫,你仍需独自前行。没有任何一位心灵导师能够牵着你的手前进,也没有任何既定的宗教仪式能让你一蹴而就。任何训诫,都不能免除心灵旅行者必经的痛苦。你只能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和磨难,最终才能达成人生新的境界。
详情
痴迷香
高中时狂妄自大,自以为知晓一切,参透了人生。上了大学后,身边的人和事常常令自己感到困惑迷茫。幸好,上大学时开始阅读,虽然大部分读过的书已没有了印象,但是脑海中的一个概念越来越清晰:原来世界是这样的。
在读《少有人走的路》时才明白为什么大学时自己会经历那一段迷茫的时期。高中阶段,整日沉溺于自己的小圈子中,以为那就是整个世界,心灵的探索也在那时停滞,从而造成了与现实世界的脱节。
世界一直在变化,所以探索也没有终点,我们要不断地去修订自己心灵的地图。可是在这不断的变化中,是否还存在着永恒?愛、平等、自由这些观念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变化的只是其表现形式罢了。
作者对于爱的力量十分推崇,不过我个人觉得似乎有点过于夸大了,毕竟爱的概念太笼统,不易把握。也许是自己道行不够,不能领悟大师的造诣吧。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09:19 , Processed in 0.423159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