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遥远的回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978年冬,一场大雪降临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深夜,四个从派对回来的大学生在圣山雪地里发现了一个被奸杀的女孩。尽管他们找来了警察,但他们却成了嫌疑犯。一夜之间,四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死者家人的报复,媒体的骚扰,警察的威逼利诱,人们歧视的眼光。他们俨然在法律之外被钉上了“凶手”的罪名,他们的人生几近崩溃。
      25年后,警方决定重启悬案。此刻的四人早已分道扬镳,但死亡的阴影却再次降临,两个人接连被害,警方却束手无策。为了保护挚爱的家人,为了洗刷被污蔑的清白,幸存者们发誓要和凶手进行一场生死角逐,揭露那遥远的真相。
      善与恶,谁是法律天平上的最终胜者?
      ——————
      英国推理小说女皇 钻石匕首奖得主 最震撼人心之作
      安东尼奖 巴里奖 出版商协会奖 三冠之作

    作者简介
      薇儿·麦克德米德(Val McDermid),1955年6月出生于苏格兰东部海滨小镇柯科迪。1987年出版了第一部推理小说《谋杀报道》(Report for Murder),一举成名。此后放弃记者工作,全职写作。现在,除了写小说,麦克德米德还为一些英国报纸撰写推理小说评 论,偶尔为BBC写写报道。主要作品有林赛·戈登系列(Lindsay Gordon series)、凯特·布兰尼根系列(Kate Brannigan series)、托利·希尔/卡罗尔·乔丹系列(Tony Hill and Carol Jordan series),《刑场》(A Place of Execution)、《遥远的回声》(The Distant Echo)《暗黑领域》(A Darker Domain)是其非系列最著名的作品

    最新书评    共 6 条

    Danys    全文发表于《文艺生活周刊》等80期   http://weibo.com/danys007      大师的作品,常常只看头几一页就可以感觉到。比如我早年钟爱的许多文学巨匠、比如近几年入迷的伊恩·麦克尤恩,一般看上几页,就会被作者独特的构思、笔法和布局所吸引,从而感觉到所读之书比同类作品的高拔之处……   但是读薇儿·麦克德米德的经历却不属于上述类型。   初读薇儿的是《刑场》,故事几乎过半,情节仍然不紧不慢、并无亮点,几乎耗尽我的阅读热情;再读《遥远的回声》,开篇虽然很吸引人,中段又进入平缓的叙述;直到第三本《黑暗领域》,才慢慢适应她平淡中含韧劲的叙事方式。   ——要知道,这里说的可是推理悬疑小说!一般这类型作品,都归入通俗文学范畴;为了吸引读者眼球,那可真说得上是无所不用其极。“三分钟一个小高潮、五分钟一个大高潮”,几乎就是写作铁律。而被誉为“英国推理小说女皇”的薇儿麦克德米德,显然并没有打算从众如流。   如果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强调节奏的犯罪小说就像紧凑激昂的西皮流水,薇儿的作品则是绵密悠长的如歌的行板。      薇儿·麦克德米德(Val McDermid),生于1955年的苏格兰,长于著名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的家乡。17岁进入牛津就读,让她感受到和老家完全不同的文化冲击,是她社会观念和文化启蒙期。她从小立志成为作家,但起初并不顺遂。毕业后在报社当了14年记者,并没冲淡她的小说梦:21岁完成第一本小说,却投稿无门,被伦敦各大出版公司退件;23岁无心插柳,将处女作改编成舞台剧《宛若快乐结局(Like a Happy Ending)》剧本,却崭露头角,遂成为新锐剧作家。   之后她转为创作更有戏剧冲突的犯罪小说,1987年终于出版自己第一本小说《采访谋杀》。到1991年第三本小说《最后版本(Final Edition)》问世,她才辞掉记者工作开始专业创作。1995年,薇儿以《人鱼之歌(The Mermaids Singing)》勇夺金匕首奖,一举奠定侦探创作大师地位,登上事业高峰。此书在英美两地皆大获成功,更让她登上畅销作家的宝座。   薇儿的作品糅合了通俗小说、类型小说和纯文学的特点,不但注重推理缜密性、故事完整性、人物复杂性,更直接针对社会弊端展开情节,充满人文关怀的严肃主题。她主要有三个系列的作品:女同性恋自由记者林赛戈登系列,曼彻斯特女调查员凯特布兰妮根系列,以及临床心理学家托利希尔/总警探卡罗尔乔丹的二人组探案系列。每个系列作品的评价都很高。作为一名公开出柜的女同性恋作家,她故事中的主角清一色是独立倔强的女强人,饱含女性主义意识。除此之外,数本独立成篇的作品也不乏超强力作。已被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逾千万册。其中《血中之弦》(The Wirein the Blood)与《刑场》(A Place of Execution)更被拍摄成两部得奖的电视影集,在全球120多个电视频道播出。   可以说在自己的写作生涯中,薇儿一直是苏格兰犯罪小说的领跑者,作品质量过硬、受众面广、备受推崇。她曾说过:“从前那种超级警探、寻找凶手是谁的写作概念已然过去,现代犯罪小说书写的,应该是忠实描绘、反映现今社会与政治上的改变”。因此薇儿的作品始终坚持揭露社会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认为这才是犯罪小说作家必须肩负的责任。英国权威经济杂志《经济学人》也盛赞她是“英国推理小说界发现的新金矿”。短短20载,她几乎获得了推理小说领域的所有重要奖项,安东尼奖、美国出版商协会奖、巴里奖、夏洛克奖、波提科小说奖、洛杉矶时报好书奖等世界级小说奖……2010年,英国犯罪推理作家协会颁发代表终身成就的“钻石匕首奖”给薇儿麦克德米德,不只表扬她在推理小说创作上的杰出贡献,也肯定她对推动犯罪小说书写进步的巨大功劳。薇儿因此成为继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英国推理小说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然而这样一位蜚声海外的重量级作家,却一直与内地读者无缘,直到去年才为有识之士发掘。目前国内引进薇儿麦克德米德最多的是上海雅众文化公司,共计三本已出版的《刑场》《遥远的回声》《黑暗领域》、一本即将面市《杀影》,恰好也是她非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几本。另外还有刚刚上市的系列作品里的《人鱼之歌》(上海九久读书人出版集团),和《血中之弦》(广西人民出版社)。   从现有的几部看,薇儿的确不愧是“英国推理小说女皇”,作品磅礴大气、推理精密冷静、设谜机智奇诡,都堪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而尤为突出的是,她写作的纯文学程度很高,放弃了惯有的具视觉冲击性的噱头,仅通过保持文本的内在张力,以此形成巨大悬念,从而紧紧抓住读者,实属功力深厚的体现。而三本非系列力作《刑场》《遥远的回声》《黑暗领域》连续发布,更是以事实说话、接连征服了日益挑剔的读者,集中火力、夯实了薇儿的群众基础,迅速积累起大量忠实的粉丝。为此后引进薇儿的更多作品开创了一个好头。      这几本作品中,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从现实写历史的独特视角。我们知道,长期没有得到侦破的案件,最后都归入悬案组,薇儿就是以历史悬案逐一展开故事。《刑场》里三十几年前失踪的少女,《遥远的回声》里二十五年前被奸杀的酒吧女招待,《黑暗领域》里更是一口气端出两个悬案,22年前失踪的工会成员、和同样22年前顶级富豪被枪杀的独生女和失踪的小外孙……这样的案件很不好写。首先是年代久远、证据缺失,很难有太多线索让读者参与解谜;其次是年代差异很大,对历史的描写会让部分当代读者失去兴趣,怎么样吸引读者是个难题。比如《遥远的回声》里70年代同性恋者的隐蔽生活,《黑暗领域》里大量80年代英国工会及其罢工活动的描写,甚至还多次提到撒切尔夫人当年的政策,这的确需要辅之以细腻老练的文笔和张弛合度的情节推进形式。在过往与当下的交替叙述中,回忆和现实分头前行,最终交汇在一起,真相和盘托出、历史得以还原。书中所讨论主题也一个比一个深刻:家庭暴力、儿童虐待、警务腐化、种族问题、金钱政治、司法公正、社会不公……真是个个都是“黑暗领域”。而在整体氛围上,保持了薇儿一贯的英伦阴郁气息,背景越宏大、悬案越如迷雾般不可捉摸;有限的人物几乎个个形象生动,在历史的悬线上忽近忽远,相互影响、又共同推进情节,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悬案写作”模式。在这大量的文本中迂回,还要保证细密的布局和节奏,作者对全书的总体把控可谓相当精准老辣。看完全书再一回顾,诸多线索纷纷涌上心头、又一一闭合,仍要不得不喊出一句“赞”!      应该说,薇儿14年的记者生涯绝对没有白费,对细节的把握、对蛛丝马迹的敏感、对事件真相的执着追索、对文笔精益求精的追求,至此终于集一大成!回过头来再看书中前半段略显平淡的铺垫,竟是忍不住要拍案叫绝,因为所有的悬念与线索,全如草蛇灰线、密排其中。一如巨幅锦绣屏风,淡妆浓抹、气韵俨然,妙在只见连绵绣工、不见一丝针脚。   因此每当看完一部薇儿的作品,在掩卷之余,总要不断回味。或写青春之令人心痛、不胜唏嘘,或写罪行之义愤填膺、血脉贲张,或写真情之柔肠百结、思之神往。恰似如歌的行板,情愿咀嚼数天。说薇儿麦克德米德是一位有原则、超实力的写作人,绝不为过。就像她钟爱的悬案推理,在那些纷繁的表象下,是一个作家永不泯灭的社会良知,是她对罪恶的绝不姑息、对真相的无限追索,和对正义的反复呼唤。                              2012-10-30,钓鱼山庄     详情 发表于 2013-8-26 18:01
    沉默的    看到还没一半就开始怀疑是那个警察了。快要结尾作者集中从第3方口中对他的作案动机、时间、处理手法,还有25年来他与各种相关人物的感情和关系分析了一番(或说叙述了一遍),这样的篇幅太不够有说服力了!人物性格因此感觉很单薄。  详情 发表于 2013-9-1 22:21
    路周先    作为一部悬疑小说《遥远的回声》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不论是文字的还是情节的,让人有一口气读下去或者分两三天读完它的冲动。可以快速的被阅读,在这个社会来说,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毕竟《浮士德》式的作品对于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太繁琐了。   打开这本书,四个毛头小伙子的形象,蒙德、基吉、歪呆、吉利性格迥异、各自分明,而死掉的少女罗茜则几乎处于“海伦”的位置,从未真正的出现。一个雪夜,四个好朋友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名叫“证人”的“嫌疑犯”。故事就这样的展开了。一切都显得焦头烂额,被误解、被诋毁、互相猜疑、友情受到考验。最后,蒙德抵不住压力的自杀,害死了探长麦克伦南。正当时间划过半个世纪,一切似乎都回复正常时,案件又重启了。突如其来的私生子、两位好友的接连丧命,那场过去二十五年的谋杀案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再次回绕在与之相关的每个人身上。至于结局,不知是不是巧合,同东野圭吾的《流星之绊》一样令人乍舌。   也许是,故事中关于四个朋友互相手牵手,说出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句话,太像“one for all、all for one”了,使我一直对故事的结构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这样形容这个故事的上篇,四个毛头小伙子和一个死掉的女士。就像《三剑客》中达尔达尼昂、阿多斯、阿拉米斯、波尔多斯四个火枪手和被他们杀死的美貌而狡猾的迪拉米一样。而故事的下篇,就像是《二十年后》里四个好友因为投石党人运动再次重逢,达尔达尼昂成了火枪收的副队长、波尔多斯成了伯爵、阿拉米斯的当上了神父、阿多斯恢复了本来的身份,丝毫不变的友谊、互相对立的立场,米拉迪的儿子前来复仇并杀掉了当年处刑的六人中的两个。歪呆成了神父、基吉做了医生、蒙德是大学的教授、吉利则做了一个商人,突然出现的罗茜的私生子,时间对于友情留下了痕迹,但四人的友谊还在,不论怎样的改变。当然,和大仲马《达尔达尼昂三部曲》不同的是,人物之间的关系简洁化了,情节也不那么冗长,字里行间都带有畅销书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那场悲剧的受害者。     详情 发表于 2013-9-1 22:51
    just_i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快的一本书,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窝在寝室里读完了整本小书。    说实话,这本书没我想象中的好,也许是我侦探推理小说读的少,大量的描写,桥段的设计,让我看到,四个年轻的少年在被怀疑被冤枉下的挣扎和内心的无助,但是却怎么也推不动剧情的发展。或许,薇儿最想说的不是作案的手法有多精巧,掩饰的环节有多自然,对于法律和道德冲突的讨论才是她真正探求和讨论的东西。    故事的主线Rosemary,她的死引发了后面一连串的故事,在这本小说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一个被杀死的人旁边,都有一个肯定不是凶手的嫌疑人,有时甚至不止一个,无辜蒙冤的痛苦,遭到的报复,歧视,内心里苦不堪言的压力,这或许是作者最想表述的东西。原本四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兄弟心生嫌隙,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紧紧是因为一个偶然,他们不小心在路上遇到了一具尸体,生活从此改变。    书中的好多人,都有一种偏执,尤其是rosemary的家人,无论证据,不管推理,只在乎自己的想法,确切来说是偏见。而处在风口浪尖的人,却怯懦裹步不前,一度我真的以为他们中间会有一个或几个是凶手,因为他们缺乏要为自己洗刷清白的勇气和决心。知道最后,还是在琳的坚持下,事件才慢慢出现了转机。亚历克斯最后的勇敢,才是最应该展现的气质。    劳森是凶手,最开始时有猜到,因为在年轻人找到他报案的时候,他的惊慌,他确实也拥有时间上的可能性。后来因为他为四个年轻人说话,而让我放弃了这个想法。有一点一直想不明白,蒙德明明早就看到rosemary上过劳森的车,为什么在警方问话时不说出来呢,这并不会影响到他自身的利益啊,搞不懂,还把亚历克斯无故牵扯进来,不懂。蒙德为什么要在假装自杀的时候害死警长呢,只是为了自保吗,那他也太恐怖了。    觉得一个情节很精彩,为了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据,劳森装好人为另外一个嫌疑犯编制不在场证据,掩盖了自己的行为,还做得及其自然,很棒。  详情 发表于 2013-9-15 07:38
    湛宇        许多人赞扬孔子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它推举为至高境界的有之,称其为易懂难行的典范的亦有之。我却常常觉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才是最难的。       我们与周遭的世界相处,像孩子一样张开双臂,向这世界索要温暖的拥抱,期待得到认同、理解、包容。然而风雨骤至,闪电劈碎美梦,很不幸,一些人被世界误解,这误会本可轻易消逝。残忍的是,围观的陌生人用私心暗藏的“假想事实”来解读,用带有世俗偏见的舆论煽动仇恨。谣言、嘲讽、辱骂、报复,像刀子一样刺向那无辜的人,刀刀见血。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观点隐藏,他们反而会拿着这观点逼其他人“站队”,若有人显露了对那被误解的人的同情,他必将遭大众抛弃,视为贼人的同伙。这时,那些蒙冤的人可能会感到讶异、愤怒、悲哀,但或许仍未绝望,因为他们以为,这世上总还有爱自己的人,只要爱的人还能看到自己张开的双臂,必能还他一个温暖的拥抱。最最痛苦的,莫过于最爱的人都不再相信他们,弃他们而去,这时,他们面临抉择:       要么,就认输败退;要么,打一场力量悬殊之战,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       《遥远的回声》封面上,印着这样的话语:“当全世界都说你是凶手时,无辜的你该怎样自我救赎;当法律都不能维护正义时,绝望的你又如何躲避死亡。”是的,这是一部侦探小说。与老前辈《福尔摩斯探案集》四本书六十个案子所不同,后来的推理小说、犯罪小说篇幅明显扩充,一本书讲清一个案子就不错。就案情而言,《遥远的回声》当中的罪犯,并非聪明绝顶,犯下多么显示“高智商反社会”的罪行,它更多地着笔于被众人当做犯罪嫌疑人的无辜角色,描写他们如何在被怀疑的痛苦中挣扎。       这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不算新颖,至少在我读过的作品中,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海岩的《平淡生活》、约瑟芬·铁伊的《法兰柴思事件》,都渗透了相似的主题。就像海岩在《平淡生活》中写下:“当一种谬论成为普遍的事实,驳斥反而会变成强词夺理。”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总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但是这种主题又是读不腻烦的,因为其中的痛苦依然在被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品尝。媒体暴力,舆论误导,居心叵测的谣言,无辜受害的人们,我们还见得少吗?       《遥远的回声》人物性格鲜明,即使外国人的姓名和绰号很多,你也不会弄混各个角色;故事情节紧凑精彩,丝毫不拖泥带水,称得上是一部佳作。       我敬佩书中坚持到最后的主人公,伤痕累累的他们,终究将那无尽的黑暗融化,转而欣赏到夜色的温柔。  详情 发表于 2013-9-18 18:00
    水镜    在同好的推荐下读了这本《遥远的回声》,结果一下便被吸引住了,于是用一下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全书。期间我的心情从突兀转为惊讶,再由担心转为压抑,最终在读完一半的时候彻底绝望。紧接着在之后又历经了令人呼吸不能的紧张情节,最终重归安宁。然而一切早已物是人非。那种淡淡的惆怅霎时间入侵我心。      在1978的一个冬季夜晚,四名醉醺醺的大学生在回家的途中,无意中遇见一个被奸杀却还剩一口气的女人。他们当机决定报警,并积极对女人进行抢救。然而,当警方到达的时候,女人已经死去。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四人居然莫名其妙变成了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他们也没有最终被定罪。但是却永远烙上了一个杀人嫌疑犯的污名。之后来自外界一连串的压力使这四个原本朝气蓬勃的好朋友分崩离析。这个事件也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最后,案件在侦探意外死亡中成了悬案。25年后,当年的四人如今已经各有各的事业。然而当年的事件,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依旧无处不在,这使他们整日活在对过去的恐惧之中。而就在这个时候,警方决定重新调查本案。可没想到的是,随之而来的,竟是一连串的谋杀!      中外的小说家似乎都很喜欢拿冤案来做文章。无论是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还是金庸笔下的狄云都是纯真在贪婪人性面前的牺牲品。然而不管怎样,他们都是一下就陷入了绝望之中。所以绝处逢生对他们来说是意外的恩赐。而由目击者迅速转变为犯罪嫌疑人的四名主角,却二十多年一直生活在这种不上不下的恐惧之中。这样的设定让我不自觉的想起了凑加苗的《赎罪》。同样是由一件原本和自己关系并不大的杀人事件,却决定了涉案人员今后的人生。薇儿的故事则比凑加苗的精彩许多。      故事分成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二十五年前的杀人案件以及侦破情况。在这篇里,我们看到了四个血气方刚但又性格各异的好兄弟如何因为这起事故逐渐关系破裂。看到了一些隐藏在平日正面形象下的阴暗面。最后侦探的意外死亡使得整个上篇的故事都笼罩在压抑之中。薇儿对于人物的性格刻画入木三分。整个故事的氛围也掌控的恰到好处。下篇则讲述了由于二十五年前之事引发的两起连环杀人案件。如同很多欧美同类犯罪小说一样,作者实用了多视角描写。凶手、侦探、受害者等多方阵营之间的动作都展现给了读者,每每会引发“这一招该如何破解”的好奇心。薇儿的确是个懂得吊胃口的作家。上下两篇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故事却环环相扣。毫无断层感。      在漫长的二十五年间,一直围绕在读者心里的谜题就是,到底谁是凶手。虽然我很早就猜到了凶手,但那只是推理小说读的多了的一种本能反应。相信很多读者还是会对于真凶的面目感到惊讶的。故事最后揭露真凶的方法是一片从死者衣服上找到的一个小到完全可以被忽视的证物(呃……这句话林肯·莱姆肯定不会同意)。而最后的推理还是很有一些逻辑性的。只不过推理部分比较少。      本书着重刻画了几个被人冤枉但却无可反驳的年轻人的心理历程。所谓众口铄金,三人市虎。有时世上本没有冤案,八卦的人多了,才出现了冤案。在被冤枉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感到百口莫辩。而四个年轻人抵不住压力最终导致的结果十分令人惋惜,但是仔细想想,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可是他们说不清楚。周围的冷眼与流言蜚语也令他们无法忍受。他们其中一个很幸运,遇到了一直支持自己的另一半,还有一个则是找到了可以解脱自己的信仰。第三个则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支持。但是另外一个就没那么幸运了。其实这个时候如果有个人对他们表示信任,那么可能她们的结局将会是另一个样子!所以,对于别人的境遇有时候伸一把手的意义很可能要比你自己认为的大很多!      不管怎样,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值得重复看的经典!  详情 发表于 2013-9-18 20:42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7 21:55 , Processed in 0.225074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