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苦旅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1#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余叔叔一直是我喜欢的作者,一路作品看过来
  都是看着余叔叔在国外这边看看那边看看,顺带感慨下人文,历史……
  现在看回国内
  前半部分,说实话,我真得有点看不下去了
  太多的惆怅,太多的感慨
  走一个地方,余叔叔都会惆怅一下
  刚开始还只是文人对历史,对古人,对文化的惆怅
  但是看多了,就开始受不了了,让我脑海中不断跳出“矫情”两个字
  本不想看了,不过,为了对得起这本书,我还是耐着性子看下去
  还好,后半部分的文章比前面好玩多了
  虽然还有惆怅还有感慨,但是让我看到了不少趣味
  本想打3星,但后半部分却挽回了不少分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2#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老实说,我不是一个散文的忠实爱好者。我不喜欢读那些充满着华丽辞藻的文字背后空荡荡的故事,那种文章太轻,没有实在感。而《文化苦旅》这本书,确实让我感到了文化的重量,历史的重量,生命的重量。
      余老先生在自序中讲到“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大概,山水就是因为人文的存在而显得有分量,而人文又是有了山水的依靠才沉淀出广袤而深邃的壮志和情感吧。若是纯粹的旅行,只能帮助人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之美。若是带着文化旅行,那便成了一种追寻,身上背了沉甸甸的包袱,那是文化的重量。
      读《文化苦旅》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那篇《沙原隐泉》。虽然这篇文章中没有很沉痛的历史,没有很悠远的文化,但却有一种可以上升到生命层面上的哲思。在浩瀚的沙漠中那一弯泉水,自顾自静静地留着,不轻易让别人发现,要发现它,除非登上沙山。沙山中又蕴藏了多少人生的哲理。“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那便是沙山的性格。不接受狂躁之人,有时生活就像爬沙山,越是急躁,它越是缓慢,让你无可奈何,只有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对待它,它才会让你继续前进。爬山自然是为了顶端,而有时,重点只在爬。就像余秋雨先生所说的“部位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盯着这两句话,感动了许久。生命的价值也许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做过了什么。而衡量这些价值的,永远是自我,只要未曾后退过,那价值便得以体现。只要心无旁骛,不知不觉中,也许你以爬过顶端。
      沙山的背后,是一弯不算太小的泉水,“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泉水,老尼,那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一种远离嘈杂的清净;一种追寻之后的顿悟。
      面对一潭湛绿,一抹土黄,老尼就算孤守,也不孤单。
      文化的苦旅是没有尽头的,就如一颗赤子之心的铮铮铁骨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倾斜。文化的重量,无法计量,却能让人感受到它的积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3#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游刃于历史文化脉络间,用穿梭的流线记录过往与今朝.  纯正的历史太枯燥,单调的文化太浅薄,卸下繁重的生活和压力,手捧<文化苦旅>,就像中和香茗和白水的一道绝美的茶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4#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从小就听说过余秋雨,也知道,他有一本很出名的书叫文化苦旅,但是很是纳闷,为什么叫这旅行是苦的呢?最近有机会读了这本书,看作者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娓娓道来,旁征博引,也看不出苦在哪里。搁到现在,余也算是一个文艺青年,却学着装苦装深沉,是在让人喷饭。
     我是多么羡慕作者啊,能有机会游览这么多的地方,还有人陪同,还能写个文章,还去追寻古人自己再来发一发感慨,最后声明这是远离喧嚣,探讨人生真谛,呵呵,本人才疏学浅,不懂什么人生真谛,只知道只有像您这样的腕才有这个能力去苦苦旅行一下,我们普通老百姓既没有人主动邀请,也没这实力,呵呵,这本书很适合那些闲来无事衣食无忧者来作为旅游指导,我等看了就是浪费青春。
    鉴定完毕。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5#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我以前對他的感覺就是: 裝孫子!
  雖然現在依舊沒有什麽大改變
  看完 文化苦旅之後
  覺得
  走訪很多地方
  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
  畢竟也不容易
  而且
  有些篇幅 也確確實實 不錯
  
  所以現在覺得
  他依舊裝孫子,
  只是少了感嘆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6#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对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褒贬不一,但那个年代的书店确实很少会有这样一本书,在游山玩水中沉思着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无论正确与否,至少在我看来这个思考的过程更为重要,这是我认为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
  余秋雨的书影响了我,无论是用来应付考试的堆砌着华丽的辞藻的排比句,还是对事物本质、因果的思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7#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也喜欢他,那时候了解这些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的渠道不多,人们也不甚关注,因此才成就了余秋雨。
  渐渐长大,有一天翻开他的书,读了两句才发现很不喜欢。太矫揉造作了。也不深刻。总是浮在表面之上,只是看到现象,然后就痛心、就疾首。深层的问题到底是甚么,也没提出个明确的疑问,至于深刻的剖析更难觅寻。感情的抒发多于理性的思考,或者是作者的理性思考水平有限?真是很文人气质的思维方式啊。习惯于逻辑思考的人不喜欢也是正常。
  不过,之于儿时的我们,接触了他的书,由此注意到了一些我们不曾注意到的现象,心中产生了自己的疑问,这才是余秋雨的书在那个时期真正的意义吧。
  也因为这样,我给了个还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8#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记得读这本书时,是我在高中的时候不想听课,在课堂上读这本书。。这样老师发现你就不会说你什么了。。
   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真叫才疏学浅。。什么都不知道。。不过看完这本书后,感觉学到很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9#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看这本书会觉得自己就像个文盲!
  什么知道的太少!!!!!
  看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苦旅。
  同时也会有心痛的感觉,
  努力加油的把这本书看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0#
发表于 2012-8-19 19:11:3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本书 很感慨 发现自己的人声阅历、文化底蕴太少太薄了 里面很多东西是不能看懂的 也好 若干年以后再拿出来翻翻 不知道到时有什么新的启发没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5 03:06 , Processed in 0.0417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