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01|回复: 9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总统是靠不住的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3-30 17: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9:4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是《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的姊妹篇,作者继续以信件的形式,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美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2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
    发表于 2013-7-29 07:25:06 | 只看该作者
             搁置了一年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由于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缘故,花了一个星期读了《总统是靠不住的》。书主要讲的是美国的制度。由于美国人民相信人是靠不住,只有机制才能保证权力的公正公平性,于是在200多年前,伟大聪明的美国国父们开创了一套收银机制度,多少年来,这个制度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考验,它依然屹立不倒,保证了美国的民主与自由。
         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人是靠不住的,何况拥有如此大权力的总统。
         每个人都有弱点,没有一个人是完人。在权力金钱的诱惑下,又有多少人可以洁身自好,做到清廉公正呢?如果有人能做到,那么他一定是非人类。在我看来,没人可以克服自身的弱点,人性如此。人的性格很容易被环境所改变,待得越久意识形态可能会因此发生改变,那么既然人那么不靠谱,那么制定一套可行的制度,不就可以了吗?
          对,美国人就是这么想的。他们于是发明了收银机制度。收银机制度可以扼杀人类的贪婪,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也是如此。收银机制度把法律放在最高的位置,他们相信的是法律,绝不可能是总统,因为这个制度,现在美国民主和自由得到了保障。
          不过这本书我只是看到了美国制度的优越性,难道真的优越得毫无瑕疵吗?为什么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体现的是美国司法的黑暗呢?当然,没有看书之前我也知道美国的宪法是在顺应时代而不断修正,才使得它历久弥新,永远不会失去它的价值。如果这本书有讲到一些美国宪法如何填补自己的漏洞之类可能会更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发表于 2013-4-18 09:52:22 | 只看该作者
      只用了两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还是像读《历史深处的忧虑》一样,是当作小说来读的。用了好长的篇幅来写“水门案”,当然,作者是想用详尽的笔触来介绍美国分权和制约的制度,但在我看来细枝末节未免太多,而且众多的涉案人物,让对历史欠缺了解的我总是不停的往回翻,找找每个人物的官职,是如何被牵扯进来的,理清了才能接着再往下看。
      
      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认为形式的或者说仪式的东西对法律神圣信仰的形成是很重要的,而又正是我们所忽略的。现在却觉得,制度可能才是信仰形成的保障。美国人用一种对自由的信仰创立了一种制度,而正是这个制度,养成了日后对宪法的信仰。这种信仰的力量不是伴随着对自由的追求而与生俱来的,却是一代代人在时间的流逝中积淀下来,当信仰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于心时,这种惯性的力量就很难阻挡。信仰不是依靠宣传和教化的,这种信仰是站在对人性不完全信赖的基础上,用制度来保障的。在制度与总统面前,总统是靠不住的。
      
      书中有一段话,听起来特别有力量:在国会中显得鹤立鸡群的黑人女众议员芭芭拉·乔丹,发表了一段著名的讲话。她说,在当初,美国宪法的第一句“我们,美国人民”是不包括她和她的种族的。但是今天,这位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前州法官,以一个黑人女议员的身份宣布:“我对宪法的信任是完整的、全部的、彻底的。在有人对宪法进行损害、限制和破坏的时候,我不会坐在这里袖手旁观。”
      
      “我对宪法的信任是完整的、全部的、彻底的。在有人对宪法进行损害、限制和破坏的时候,我不会坐在这里袖手旁观。”——多么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说出同样的话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发表于 2013-4-18 09:52:21 | 只看该作者
      不用看内容
      书名就非常吸引人了
      
      总统是靠不住
      那我们要依靠谁呢?
      
      这可以是政治哲学
      法哲学上很好的课题
      刚刚学习这些学科的弟弟妹妹应该好好看看
      这书比课本好看多了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发表于 2013-4-18 09:52:20 | 只看该作者
      总统是靠不住的,因为人就是靠不住的,而总统也是人。
      这本书相比第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要冗长一些,说教的程度高些,但总体而言还是了解美国社会和政体的读物。相比作者浓墨重彩的描写水门事件和克林顿先生的众多门事件,我更倾向了解在美国平常人们的生活和心态。昨天已经在普林斯顿执教的老师来我们学校作讲座,谈到了在美国民众心目里,总统是很可怜的,没有几个人会乐意做总统。结合《总统是靠不住的》一读,也觉得这总统作的是在憋屈——实在没什么自由可言,整天缠于种种官司,至少是被监测着,收入实在也很少——大约每年二十万美元,也因为此,可怜的克林顿和尼克松下台后就因为昂贵的律师费陷入破产。
      回头看看在美国生活的普通老百姓们,他们则生活的很安然,很自得。在他们心目中对于政治和国际没有那么多热情,甚至冷淡,因为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喜忧。那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老师也谈到,在他们,无论是中国和日本,其实都是没有那么多热情的。同样的,他们评价一个总统时,更看重这个行政领导者是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际好处。克林顿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重视国家内部状况的,很体贴普通民众的,所以他尽管各种案子缠身,最后还能连任,而且能赢得很高的民意。今天在很多美国人心里,他仍然是个很值得怀念的总统。如果还有一个机会,我相信美国人还愿意给他一个做总统的机会,只是不知道克林顿先生是否会选择走进白宫?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发表于 2013-4-18 09:52:19 | 只看该作者
      总统要司法部长解雇独立检察官
      司法部长居然站在独立检察官一边,
      撤司法部长,新的仍然如此
      再换,新的执行总统命令,但是接着自己也辞职,把自己摘干净。
      
      很多法律没有规定的地方,靠司法解释了,靠的是普通法对大陆法的魅力所在,大家赞成的就是对的。学法律的纠正我一下啊,如果我错了的话。
      
      那段描写很悲情,中国是看不见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发表于 2013-4-18 09:52:18 | 只看该作者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里先看了这本。浏览的时候,先关注了水门事件。因为自己是学新闻传播的,关于美国传媒方面的论述就比较关注了。虽然叙述地有些冗长,但比较详细,对美国新闻史上不得不说一说的水门事件有了一个全景的画面。而且文字很简单却很生动,把那么浓重的政治色彩的东西写得趣味十足,让我对林达的其他著作产生了更多阅读的欲望。
      总统是靠不住的,因为总统是人,是人总是要犯错误的,而制度却可以完善到把错误降到最小的程度。一个国家的民主建设,主要还是制度的建设,而不在于一某人对于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一个昏庸的总统也不会让国家跑偏。美国建国短短200年,而其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已经得到了相当的证明。
      不管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治制度,首要的是要明确,制度的作用大于人。我觉得中国未必要采用西方所谓的民主,中国式的民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证明是个好的民主形式,只是核心的应该是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制度。如果一个规则有太多的例外的话,规则只是一纸空文,规则,是用来遵守的,而不是破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发表于 2013-4-18 09:52:1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书。
      我这样一个对政治充满了厌恶,却终于第一次在这本书时候,找到了对政治的希望。
      我拿到的读本,已经是2005年第四次印刷。大约已经印刷了50000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来没有真正靠近过美国的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借这别人的眼睛去体会美国的政治生活。
      所以,课本是靠不住的,了解对方的唯一方法是走进去,和它相处。
      
      本书没有序,开篇就是正文。
      我想是没有人敢为它写序言。
      如果写的肤浅,还不如不写。显得作序的人也没有思想。
      如果写透了,却还有顾虑。毕竟,我们离美国式自由还很远。
      
      所以,让我们肤浅一下。
      就看看那些发生在太平洋彼岸的纷繁世界的大小故事。
      个中滋味。自己体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发表于 2013-4-18 09:52:16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用收银机做例子非常形象,并且通过这个循循善右,引导读者得出书名的结论。能够认识并承认人的自利是一种进步,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设计出真正完善的制度,而我们还在靠道德吧?而我们大家都知道道德是更靠不住的。所以GCD才是伟大的。
        我觉得‘扑朔迷离的民意’那张有许多段落很精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3-4-18 09:52:15 | 只看该作者
          分别是《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这套书很引人入胜,作者旅美多年,以书信体的方式记录了美国历史、文化、政体与法制,深刻而独有见地,文笔诙谐流畅。很难看到介绍如此具体详尽且又细致入微的“扫盲”丛书——连自谓美国通的家伙也从中学到许多。作者的博学由此略见一斑。多年前看唐曾师的《我在美国当农民》,觉得少且浅,不过瘾。这套书算是一个很大的弥补。
      
          虽然是各部门法老师推荐的入门读物,却并不排斥非法学专业人士。事实上把它当作法律书籍来读,专业性是很不够的。不过作为消遣读物,此乃上上品。我第一次完全知道水门事件的所有细节,以及辛普森案和种族问题复杂多元的历史背景,都是看这四本书的收获。《历史深处的忧虑》是总括行文字,后三本涉及到的实质性内容会比较多。四本书的阅读顺序可以随意,牵连关系不大。
      
          读完后你会发现美国的很多问题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甚至可能截然相反。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跨越了两百年再跨越一个太平洋,就会变得简单得面目全非了。这是一套人性化很强的书。作者以第三身份看问题的角度相当的客观,这在投靠了美利坚的人里面十分的难能可贵。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8 08:56 , Processed in 0.0442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